一种PTFE内衬管道制备中的衬里热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23


一种ptfe内衬管道制备中的衬里热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ptfe内衬管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ptfe内衬管道制备中的衬里热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ptfe是聚四氟乙烯,俗称“塑料王”,是一种以四氟乙烯作为单体聚合制得的高分子聚合物。ptfe管道内衬是一种外部以钢或者硬质结构为管道骨架,内衬耐磨、防腐以及耐高温的ptfe管作为衬里层,通过自身物理和化学性能从而降低了管路输送介质对外部结构的作用如冲击力、腐蚀等,大大延长了管路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者的成本。在ptfe内衬管道制备中通常在管道内衬之后需要对内衬的管道进行热熔,需要使用到热熔固定装置。
3.现有的ptfe内衬管道制备中的衬里热固定装置在对端口进行热熔时,有时需要转动管道调节位置,现有的方式通过人工搬运转动,使用不方便,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在热熔的过程中ptfe会散发出刺激的塑料气味,严重伤害了相关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tfe内衬管道制备中的衬里热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ptfe内衬管道制备中的衬里热固定装置在对端口进行热熔时,有时需要转动管道调节位置,现有的方式通过人工搬运转动,使用不方便,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在热熔的过程中ptfe会散发出刺激的塑料气味,严重伤害了相关人员的身体健康。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tfe内衬管道制备中的衬里热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另外一个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和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均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底座,两个所述弹簧底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底座顶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的中部穿插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调节座的连接处套设有轴承,所述调节座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调节座内壁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安装有涡轮,所述涡轮与蜗杆传动连接,所调节座内壁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辊筒,且所述辊筒的中部与涡轮啮合连接,辊筒的顶部延伸至凹槽内部,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安装有吸收机构,吸收机构包括吸气风机和净化池,所述吸气风机固定安装在支撑板的一侧,所述净化池连接在支撑板的另一侧,所述底座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开关面板。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关面板的表面设有第一伸缩杆开关、第二伸缩杆开关和风机开关,且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和吸气风机分别通过第一伸缩杆开关、第二伸缩杆开关和风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
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中部均安装有吸气罩,所述吸气风机的输入端通过连接管与吸气罩连通,所述吸气风机的输出端与净化池的一侧连通,所述净化池的内部填充有吸附溶剂。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一管槽,两个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二管槽,且两个所述第一管槽的内壁和两个第二管槽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垫。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块。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蜗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底座底端的边角均固定连接有垫块。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第二管槽分别与两个第一管槽相互匹配。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设置调节座、凹槽、辊筒、蜗杆和涡轮,在启动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将管道整体夹持限位固定后,管道的中部处于凹槽内部,进行热熔工作,当需要转动管道调节位置时,启动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升起一端高度,之后转动蜗杆,蜗杆带动涡轮转动,进而使得凹槽内的辊筒转动,辊筒表面粗糙会使得管道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转动调节,使用方便,提高了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设置支撑架、吸气罩、吸气风机和净化池,在使用时对管道的端口进行热熔会产生刺激塑料气味,之后启动吸气风机,在吸气风机的工作下,气味被吸收,之后排放至底部的净化池内部溶解,减少了污染,保护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调节座的结构。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节座的内部结构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块的结构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块的结构图。
19.图中:1、底座;2、开关面板;3、支撑架;4、安装板;5、第一电动伸缩杆;6、第二电动伸缩杆;7、固定块;8、限位块;9、连接杆;10、弹簧底座;11、调节座;12、连接板;13、吸气罩;14、支撑板;15、吸气风机;16、净化池;17、防护垫;18、第一管槽;19、第二管槽;20、垫块;21、蜗杆;22、凹槽;23、橡胶块;24、辊筒;25、涡轮。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tfe内衬管道制备中的衬里热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两个支撑架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
其中一个安装板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5,另外一个安装板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6,第一电动伸缩杆5的底部和第二电动伸缩杆6的底部均连接有固定块7,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底座10,两个弹簧底座10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底座1顶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调节座11,调节座11的中部穿插连接有蜗杆21,蜗杆21与调节座11的连接处套设有轴承,调节座1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22,调节座11内壁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部安装有涡轮25,涡轮25与蜗杆21传动连接,所调节座11内壁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辊筒24,且辊筒24的中部与涡轮25啮合连接,辊筒24的顶部延伸至凹槽22内部,对管道整体夹持限位固定,同时管道的中部处于调节座11顶部的凹槽22内部,然后进行热熔工作,当需要转动管道调节位置时,启动第一电动伸缩杆5和第二电动伸缩杆6升起一端高度,之后转动蜗杆21,蜗杆21带动涡轮25转动,进而使得凹槽22内的辊筒24转动,辊筒24表面粗糙会使得管道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转动调节,使用方便,提高了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的顶部安装有吸收机构,吸收机构包括吸气风机15和净化池16,吸气风机15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4的一侧,净化池16连接在支撑板14的另一侧,底座1一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开关面板2,在使用过程对管道的端口进行热熔时会产生刺激塑料气味,之后通过开关面板2启动吸气风机15,在吸气风机15的工作下,气味被吸收,之后排放至底部的净化池16内部溶解,减少了污染,保护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22.优选的,开关面板2的表面设有第一伸缩杆开关、第二伸缩杆开关和风机开关,且第一电动伸缩杆5、第二电动伸缩杆6和吸气风机15分别通过第一伸缩杆开关、第二伸缩杆开关和风机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设置开关面板2便于分别对第一电动伸缩杆5、第二电动伸缩杆6和吸气风机15进行控制。
23.优选的,两个支撑架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两个连接板12的中部均安装有吸气罩13,吸气风机15的输入端通过连接管与吸气罩13连通,吸气风机15的输出端与净化池16的一侧连通,净化池16的内部填充有吸附溶剂,设置吸气风机15和吸气罩13用于吸收热熔过程的刺激气味。
24.优选的,两个固定块7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一管槽18,两个限位块8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二管槽19,且两个第一管槽18的内壁和两个第二管槽19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垫17,设置防护垫17防止挤压时对管道造成损坏。
25.优选的,调节座1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块23,设置橡胶块23用于阻挡管道侧滑。
26.优选的,蜗杆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底座1底端的边角均固定连接有垫块20,设置连接杆9便于蜗杆21的转动,设置垫块20起到防滑的作用。
27.优选的,两个第二管槽19分别与两个第一管槽18相互匹配,设置第二管槽19和第一管槽18便于将管道固定夹持。
28.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ptfe内衬管道制备中的衬里热固定装置,调节座11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将管道放置在两个第二管槽19内部,启动第一电动伸缩杆5和第二电动伸缩杆6将两个固定块7下移,使得两个第一管槽18与两个第二管槽19相互闭合,对管道整体夹持限位固定,同时管道的中部处于调节座11顶部的凹槽22内部,然后进行热熔工作,当需要转动管道调节位置时,启动第一电动伸缩杆5和第二电动伸缩杆6升起一端高度,之后转动蜗杆21,蜗杆21带动涡轮25转动,进而使得凹槽22内的辊筒24转动,辊筒24表
面粗糙会使得管道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转动调节,使用方便,提高了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在使用过程对管道的端口进行热熔时会产生刺激塑料气味,之后通过开关面板2启动吸气风机15,在吸气风机15的工作下,气味被吸收,之后排放至底部的净化池16内部溶解,减少了污染,保护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29.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66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