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市政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路基边坡防护绿化施工的喷淋装置。
背景技术:
2.市政基础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乡)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生活配套的各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市政工程范畴;市政工程中多通过绿化带对边坡进行防护。
3.绿化带在日常养护过程中多需要对其进行浇灌,现有浇灌方式多为以下两种:在绿化带内设有喷水头,需要浇水时由工人打开阀门实现浇水作业,费时费力;浇水时由洒水车进行浇灌,但洒水车在为绿化带浇灌过程中一般都会浪费大量的水,且达不到均匀的效果,而且上述两种方式都存在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问题。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现有绿化带浇灌的方式操作便捷性和安全性均较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路基边坡防护绿化施工的喷淋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路基边坡防护绿化施工的喷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路基边坡防护绿化施工的喷淋装置,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呈三通管状结构,且出水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出水管的水平两个输出端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止回阀,所述出水管的两个输出端均共轴线设置有外接管,且外接管的一端内侧焊接有推杆,外接管的另一端内侧焊接有止回阀,所述外接管和出水管之间通过紧固环螺纹连接,且外接管远离紧固环的一端外壁上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外接管的底端开设有多组漏水孔,且外接管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限流的橡胶环。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接管通过推杆对止回阀的推动,实现和出水管之间连通,通过紧固环实现和外接管之间对接,漏水孔用于对绿化带进行滴灌。
9.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两个输出端外壁均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外接管转动连接有紧固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圈。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水管的螺纹槽用于和紧固环之间螺纹连接,橡胶圈保证出水管和外接管之间的密封性。
11.优选的,所述外接管的外侧套设有c形结构的弹性卡环,且弹性卡环的内壁和橡胶环之间固定连接,并且橡胶环和外接管之间过盈配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环通过弹性卡环向外接管之间的弹性,保证和外接管之间的密封效果。
13.优选的,所述外接管内侧沿直径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推杆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推杆
关于外接管的圆心中心对称固定连接于支撑杆两侧,并且两个推杆对应止回阀的两个活动片设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支撑杆的位置对应止回阀的两个活动片设置,保证对于两个活动片向内侧的推动,从而打开止回阀。
15.优选的,所述出水管沿中线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腿,且两个支腿上均插接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的内部滑嵌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顶端螺纹连接与螺母。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杆的底端呈圆锥状结构,保证向地底的便捷推进,螺纹杆用于操控下方的滑移块。
17.优选的,所述插接杆的底端环形阵列有四个翘板,且翘板的内侧焊接有呈三角形结构的内凸块,所述插接杆的内部滑嵌有滑移块,且滑移块的外壁上环形阵列有四个凸齿,并且四个凸齿分别对应四个翘板的内凸块设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块向上运动时,连带凸齿向上运动,凸齿进而推挤翘板向外侧转动,实现其张开,从而提升插接杆的插接稳定性。
1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通过出水管和市政管道之间的对接,实现对水源的引出,通过外接管和出水管之间的便捷对接,实现对于管道长度的便捷改变,通过在外接管和出水管的内部设置止回阀,以及在外接管的内部设置推杆,实现外接管和出水管之间的连通,通过外接管上的弹性卡环,实现对于漏水孔的数量位置选择,提升浇灌效果和节水性;
21.2.通过在支腿上安置和地底插接的插接杆,实现对于出水管位置的固定,通过螺母转动传动螺纹杆位移改变滑移块位置,实现对凸齿位置的变化,凸齿对翘板内侧的内凸块进行推挤,使得翘板向外侧张开,从而增大插接杆底部的直径,以此提升插接杆的插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22.图1是申请实施例的正视及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申请实施例的止回阀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申请实施例的推杆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申请实施例的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1、出水管;2、阀门;3、支腿;4、插接杆;5、翘板;501、内凸块;6、螺纹杆;7、螺母;8、外接管;9、漏水孔;10、止回阀;11、推杆;12、弹性卡环;13、紧固环;14、橡胶圈;15、橡胶环;16、滑移块;17、凸齿。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1
‑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路基边坡防护绿化施工的喷淋装置。参照图1,一种用于路基边坡防护绿化施工的喷淋装置,包括出水管1,出水管1呈三通管状结构,出水管1正视面呈t形结构,且出水管1的底部管道作用入水管和市政管道之间对接,且出水管1上设置有阀门2,阀门2用于控制出水管1和市政管道之间的连通与否,出水管1的水平两个输出端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止回阀10,止回阀10呈两个向出水管1内侧转动的半圆形板状结构,出水
管1的两个输出端外壁均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槽用于和紧固环13之间的螺纹连接。
29.参照图1
‑
3,出水管1的两个输出端均共轴线设置有外接管8,且外接管8的一端内侧焊接有推杆11,外接管8内侧沿直径焊接有支撑杆,支撑杆在安装时,和止回阀10的中间杆侧视面重合设置,保证两个推杆11对两个活动片均可以进行推挤,保证外接管8和出水管1之间的连通,推杆1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推杆11关于外接管8的圆心中心对称固定连接于支撑杆两侧,并且两个推杆11对应止回阀10的两个活动片设置,推杆11的长度足以使两个活动片转动至近90
°
位置处,外接管8的另一端内侧焊接有止回阀10,外接管8和出水管1之间通过紧固环13螺纹连接,外接管8转动连接有紧固环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圈14,橡胶圈14保证外接管8和出水管1之间密封性,且外接管8远离紧固环13的一端外壁上开设有螺纹槽,外接管8上的螺纹槽用于和下一外接管8之间的对接,且外接管8内侧的止回阀10设置于螺纹槽位置处,外接管8的底端开设有多组漏水孔9,且外接管8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限流的橡胶环15,外接管8的外侧套设有c形结构的弹性卡环12,弹性卡环12具有向内侧的弹性,保证对于外接管8的良好包覆效果,且弹性卡环12的内壁和橡胶环15之间固定连接,并且橡胶环15和外接管8之间过盈配合,保证橡胶环15对于外接管8上的漏水孔9良好的密封效果。
30.参照图1和图4,出水管1沿中线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腿3,且两个支腿3上均插接有插接杆4,插接杆4垂直与支腿3设置,且插接杆4的底端呈圆锥状结构,插接杆4的内部滑嵌有螺纹杆6,螺纹杆6的顶端呈六角螺栓状结构,通过扳手等对其的控制,保证螺母7在转动时,螺纹杆6在径向上不会发生转动,从而保证在轴向上进行位移,且螺纹杆6的顶端螺纹连接与螺母7,插接杆4的底端环形阵列有四个翘板5,四个翘板5的顶端均和插接杆4之间转动连接,且翘板5的内侧焊接有呈三角形结构的内凸块501,内凸块501的顶点位置位于翘板5底端的1/4位置处,且其顶端不与螺纹杆6之间接触,插接杆4的内部滑嵌有滑移块16,滑移块16呈圆台状结构,且底端直径大于顶端直径,且滑移块16的外壁上环形阵列有四个凸齿17,并且四个凸齿17分别对应四个翘板5的内凸块501设置,四个凸齿17均突出滑移块16设置,且四个凸齿17和内凸块501外壁之间贴合设置。
3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用于路基边坡防护绿化施工的喷淋装置实施原理为:将出水管1的底部和外部市政输水管之间对接连通,在两个支腿3上,进行插接杆4的安装,将插接杆4插接至地底,随后保持插接杆4位置不动,旋动螺母7,螺母7在转动时,传动螺纹杆6向上运动,螺纹杆6向上运动时,连带滑移块16一同向上运动,滑移块16外壁上环形阵列的凸齿17进而和翘板5内侧的内凸块501之间接触,对翘板5进行推挤,使得翘板5向外侧张开,以此实现插接杆4的底部直径增大,从而提升插接杆4在地底的稳定性;根据对应的绿化带的需求进行出水管1两端的外接管8数量的选择,将外接管8通过紧固环13和出水管1之间进行螺纹连接,外接管8和出水管1之间通过橡胶圈14保持相互之间的密封性,外接管8一端的推杆11对出水管1中的止回阀10进行推挤,从而使得止回阀10向出水管1内侧打开,此时出水管1和外接管8之间相互连通,以此实现对于浇灌管道的长度选择,提升装置的适应性,通过转动外接管8上的弹性卡环12,改变弹性卡环12的位置,通过橡胶环15和漏水孔9之间的接触,对漏水孔9的数量进行选择,从而获得更好的浇灌效果,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
所固有的要素。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