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储存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导向结构的网络附加储存器。
背景技术:
2.网络储存器就像一台只有储存功能的终端,独立地工作,里面带有固定的系统,但可以设置部分参数功能,可以接入服务器或者电脑进行设置,网络储存服务器实际上就是精简的、服务器,同样由主办、cpu、soc芯片级系统、内存、网络芯片等组成,虽然它是从服务器的寄出上简化而来,但功能依然强大,不但可以用来做http服务器、ftp服务器和文件服务器,还具有完善的数据备份、网络打印机共享、用户/用户群管理功能,还可以自动下载pt、bt。
3.现有技术中的网络储存器中的硬盘基本固定在储存器主机内部,不能拆卸,因此无法对硬盘进行替换,导致人们在使用时的不便利。
4.也有少数的网络储存器上设有可拆卸的硬盘盒,但是由于结构设计上的不足,使得硬盘盒在插入时不能准确定位,从而使得无法一次到位的插入到插接端连接主机,而多次的错位插接容易使插接头磨损或者偏位,导致硬盘或储存器主机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一种带导向结构的网络附加储存器。
6.一种带导向结构的网络附加储存器,包括储存器主机,所述储存器主机上设有带插接端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可拆卸设有硬盘盒;所述储存器主机内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导向结构,且所述硬盘盒通过所述导向结构插入到容纳槽内;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若干滑道;所述硬盘盒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滑道配合的托盘轨道,硬盘盒插入到容纳槽内时,托盘轨道和滑道弹性抵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硬盘盒沿导向结构滑入到容纳槽内,可直接和容纳槽内的插接端一次到位进行插接,定位精准,插接方便。
8.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滑道之间设有间隔带,所述间隔带包括若干个镂空的直槽,且所述直槽的边缘设有凸缘,所述滑道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凸缘之间。
9.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直槽方向与所述硬盘盒的插入方向一致,且所述直槽的起始端和末端均设置为弧形面。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直槽的起始端和末端设置成弧形面,减小硬盘盒在插入时与凸缘干涉后收到的阻力,使硬盘盒的导入更加顺畅。
11.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硬盘盒包括有托盘盖组件、设置在托盘盖组件上下两端的托盘轨道以及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托盘轨道的其中一侧,并且和托盘轨道卡接。
12.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硬盘盒上位于下方的托盘轨道的侧端面上设有弹性凸部,所述弹性凸部和所述托盘轨道的侧端面之间设有弹性间隙,并且能够在弹性间隙的范围内做进行弹性变形。
13.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凸部呈弧形设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硬盘盒在滑入到容纳槽的过程中,弹性凸部的最外端和凸缘干涉后产生挤压,设置成弧形减小阻力;并且在弹性凸部和托盘轨道之间设置弹性间隙,给弹性凸部设置变形空间,避免弹性凸部由于挤压变形而断裂。
15.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凸部有4个,且两两对称设置在所述托盘轨道的两个侧端面上。
16.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间隔带上沿硬盘盒插入方向的直槽不少于2个。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硬盘盒滑入到容纳槽内,其中一个弹性凸部位于插入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直槽之间,并且弹性凸部复位,在不受外力作用下,硬盘盒无法从容纳槽内滑出,避免了硬盘的插接不稳定。
18.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托盘轨道的直径小于所述滑道的直径,同一托盘轨道上的两个弹性凸部最外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滑道的直径。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0.1.在底板上设置导向结构,使硬盘盒能够沿导向结构精准滑入到容纳槽内并且和插接端插接,避免由于定位不准导致多次插接损坏插接端的情况;
21.2.采用凸缘和弹性凸部抵触卡接的结构,将硬盘盒稳定安装在容纳槽内并且不易滑出,保证了硬盘盒安装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硬盘和储存器主机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容纳槽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硬盘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硬盘盒底部的滑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滑道和底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图5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8.附图上标注:1、储存器主机;2、硬盘盒;a、容纳槽;101、底板;b、插接端;102、间隔带;201、托盘轨道;103、凸缘;202、托盘盖组件;203、挡板;2012、弹性凸部;c、弹性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30.请参阅图1、图2和图3,一种带导向结构的网络附加储存器,包括储存器主机1,所述储存器主机1上设有带插接端b的容纳槽a;容纳槽a内可拆卸设有硬盘盒2。所述硬盘盒2包括有托盘盖组件202、设置在托盘盖组件202上下两端的托盘轨道201以及挡板203,挡板
203位于托盘轨道201的其中一侧,并且和托盘轨道201卡接,位于下方的托盘轨道201的侧端面上设有弹性凸部2012。
31.请参阅图2和图4,所述储存器主机1内设有底板101,所述底板101上设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底板101上的若干滑道,且相邻滑道之间设有间隔带102,硬盘盒2上的托盘轨道201滑动在所述滑道内,且所述弹性凸部2012和所述滑道抵触卡接。所述托盘轨道201的直径小于滑道的直径,且同一托盘轨道201上的两个弹性凸部2012最外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滑道的直径。
32.请参阅图2和图5,所述间隔带102包括若干个镂空直槽,且直槽的边缘设有凸缘103,所述滑道设置现在相邻的两个凸缘103之间。所述的弹性凸部2012抵触在所述凸缘103的端面上。所述直槽的方向和硬盘盒2插入的方向一致,且所述直槽的起始端和末端均设置为弧形面。一条间隔带102上沿硬盘盒2插入方向的直槽不少于2个。
33.请参阅图6,所述弹性凸部2012和所述托盘轨道201的侧端面之间设有弹性间隙c,弹性凸部2012能够在弹性间隙c的范围内进行做弹性变形。所述弹性凸部2012呈弧形设置,并且设置有4个,两两对称设置在所述托盘轨道201的两个侧端面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凸部2012的数量也可为任意数值。
3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硬盘盒2上的托盘轨道201沿滑道插入,使其沿滑道滑入到容纳槽a内,滑入过程中,弹性凸部2012与凸缘103抵触时受到挤压变形,卡入到滑道内,直到滑直最内侧和插接端b插接,将硬盘和储存器主机1连接。
3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