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防水无线控制器。
背景技术:
2.控制器是发布指令的重要机构,可以完成协调和指挥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操作,现有的控制器或者无线控制器防水性能不佳,容易造成水的进入对控制器内的电子设备造成损坏,因此亟须改进对控制器的防水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水无线控制器。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请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水无线控制器,包括第一防水壳、无线电路板、第二防水壳,第一防水壳设置在第二防水壳上端,无线电路板固定设置在第一防水壳和第二防水壳之间;第一防水壳包括第一外保护壳、第一外防水圈、第一防水壳主体、第一固定销、第一内防水圈、按钮防水圈、按钮主体;第二防水壳包括第二外保护壳、第二外防水圈、第二内防水圈、第二防水壳主体、第二固定销;第一外保护壳、第一外防水圈均设置在第一防水壳主体上,第一外保护壳、第一外防水圈、第一防水壳主体依次连接,第一内防水圈设置在第一防水壳上端内侧,第一固定销设置在第一防水壳主体上,按钮防水圈设置在按钮主体上,按钮主体设置在第一固定销右端;第二外保护壳、第二外防水圈均设置在第二防水壳主体上,第二外保护壳、第二外防水圈、第二防水壳主体依次连接,第二内防水圈设置在第二防水壳上端内侧,第二固定销设置在第二防水壳上;无线电路板上设有控制器、无线接收器、无线发射器。
6.作为优选:第一固定销、第二固定销均设有加强筋。
7.作为优选:第一防水壳、第二防水壳均设有电线固定块。
8.作为优选:第一防水壳与第二防水壳之间设有第一电线接入孔。
9.作为优选:第一内防水圈与第二内防水圈之间设有第二电线接入孔。
10.作为优选:第一防水壳、第二防水壳外部均为圆角设计。
11.作为优选:第一防水壳设有卡扣,第二防水壳设有卡口。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防水无线控制器,包括第一防水壳、无线电路板、第二防水壳,第一防水壳设置在第二防水壳上端,无线电路板固定设置在第一防水壳和第二防水壳之间;第一防水壳包括第一外保护壳、第一外防水圈、第一防水壳主体、第一固定销、第一内防水圈、按钮防水圈、按钮主体;第二防水壳包括第二外保护壳、第二外防水圈、第二内防水圈、第二防水壳主体、第二固定销;第一外保护壳、第一外防水圈均设置在第一防水壳主体上,第一外保护壳、第一外防水圈、第一防水壳主体依次连接,第一内防水圈设置在第一防水壳上端内侧,第一固定销设置在第一防水壳主体上,按钮防水圈设置在按钮主体上,按钮主体设置在第一固定销右端;第二外保护壳、第二外防水圈均设置在第二防水壳主
体上,第二外保护壳、第二外防水圈、第二防水壳主体依次连接,第二内防水圈设置在第二防水壳上端内侧,第二固定销设置在第二防水壳上;无线电路板上设有控制器、无线接收器、无线发射器,通过固定销加强第一防水壳与第二防水壳的连接,使得内防水圈与外防水圈更加紧密连接,能够有效的达到固定和防水。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水无线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防水壳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防水壳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水无线控制器左视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防水壳与第二防水壳连接结构示意图。
19.附图的标记分别为第一防水壳
‑‑
1、无线电路板
‑‑
2、第二防水壳
‑‑
3、第一外保护壳
‑‑
4、第一外防水圈
‑‑
5、第一电线接入孔
‑‑
6、第一电线固定块
‑‑
7、第二电线接入口
‑‑
8、第一固定销
‑‑
9、第一加强筋
‑‑
10、第一内防水圈
‑‑
11、按钮防水圈
‑‑
12、按钮主体
‑‑
13、第二外保护壳
‑‑
14、第二外防水圈
‑‑
15、第二内防水圈
‑‑
16、第二固定销
‑‑
17、第二加强筋
‑‑
18、第二电线固定块
‑‑
19、第一防水壳主体
‑‑
20、第二防水壳主体
‑‑
21、控制器
‑‑
22、无线接收器
‑‑
23、无线发射器
‑‑
24。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水无线控制器,包括第一防水壳1、无线电路板2、第二防水壳3,第一防水壳1设置在第二防水壳3上端,无线电路板2固定设置在第一防水壳1和第二防水壳3之间;第一防水壳1包括第一外保护壳4、第一外防水圈5、第一防水壳主体20、第一固定销9、第一内防水圈11、按钮防水圈12、按钮主体13;第二防水壳3包括第二外保护壳14、第二外防水圈15、第二内防水圈16、第二防水壳主体21、第二固定销17;第一外保护壳4、第一外防水圈5均设置在第一防水壳主体20上,第一外保护壳4、第一外防水圈5、第一防水壳主体20依次连接,第一内防水圈5设置在第一防水壳1上端内侧,第一固定销9设置在第一防水壳主体20上,按钮防水圈12设置在按钮主体13上,按钮主体13设置在第一固定销9右端;第二外保护壳14、第二外防水圈15均设置在第二防水壳主体21上,第二外保护壳14、第二外防水圈15、第二防水壳主体21依次连接,第二内防水圈16设置在第二防水壳3上端内侧,第二固定销17设置在第二防水壳3上;无线电路板2上设有控制器22、无线接收器23、无线发射器24。
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销9、第二固定销17均设有加强筋,加强固定销的强度。
2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水壳1、第二防水壳3均设有电线固定块,用于固定电线。
2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水壳1与第二防水壳3之间设有第一电线接入孔6,用于接入电线。
2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内防水圈5与第二内防水圈16之间设有第二电线接入孔8,用于电线连接无线电路板2。
2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水壳1、第二防水壳3外部均为圆角设计,有利于对使用者的安全保护,不容易碰伤。
2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水壳1设有卡扣,第二防水壳3设有卡口,用于第一防水壳1与第二防水壳3之间的连接。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