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亚麻纱线分束装置。
背景技术:
2.亚麻纤维是一种稀有天然纤维,仅占天然纤维总量的1.5%,它具有吸湿散热、保健抑菌、防污抗静电、防紫外线等功能,并且阻燃效果极佳,在对亚麻进行并条之前,往往需要对一堆亚麻进行分束,然后需要将其首尾相连。
3.cn 212834151 u公开了一种亚麻并条机用自动分束装置,包括第一传送机构和第二传送机构,所述的第一传送机构包括前板、后板、左传送辊、右传送辊和第一传送带,所述的压平机构包括压平前板、压平后板和压平顶板,所述的分束机构包括分束前板、分束后板和分束顶板。
4.上述亚麻分束技术解决了分束件能够对亚麻进行均匀分束的问题,但是仍然存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能解决,就是上述分束装置不能对亚麻在使用压平板压平之前的松散程度进行调整和把控,影响分束后的麻束的厚度,导致不同批次的亚麻压平后的亚麻棉块的厚度差异过大,增加了后续加工的操作难度,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亚麻纱线分束装置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亚麻纱线分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亚麻纱线分束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尘板,一对所述防尘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对固定板,所述基座的顶部设置有传送带,一个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安装有压平单元,另一个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分束板,所述分束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固定杆,多个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分束块;所述基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放料台,所述放料台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感应总成,用于感应亚麻的宽度;一对所述防尘板相对的一侧均安装有用于亚麻导向的导向限位单元。
8.优选地,所述导向限位单元包括转动连接于防尘板一侧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和所述防尘板之间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两端分别与导向板、防尘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板内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防尘板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底端面开设有多个与限位块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导向板位于传送带上方。
9.优选地,所述所述压平单元包括固定连接于固定板底部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平板,所述压平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摩擦块。
10.优选地,所述放料台的顶部呈倾斜设置,所述放料台的顶端高于传送带。
11.优选地,一对所述防尘板靠近顶端位置均开设有完全贯穿的空槽,且一对防尘板呈对称设置。
12.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两侧的感应总成对亚麻进行体积宽度测量,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为使亚麻能够准确的保持稳定的向前运动,同时使不同批次运输的亚麻都避免过分分散,导致压平板对亚麻挤压的厚度差异过大,控制电动伸缩杆带动导向板一端向传送带中间位置运动,两侧的导向板对亚麻进行导向和挤压限位,同时控制限位块向上运动与限位板的底部开设的限位槽卡合,保持导向板的稳定,再通过压平半和分束板对亚麻棉块的加工,使加工的麻束符合后续加工的标准,提高生产效率;
14.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气缸带动压平板向下运动对亚麻进行挤压,压平板的底部设置的摩擦块防止在挤压的过程中出现滑动的情况,一对防尘板靠近顶端位置均开设有完全贯穿的空槽,且防尘板呈对称设置,在作业过程中,可以通过空槽进行观察,随时了解作业进程。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剖面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基座;2、防尘板;3、固定板;4、第一气缸;5、放料台;6、压平板;7、分束块;8、分束板;9、导向板;10、感应总成;11、固定杆;12、电动伸缩杆;13、第二气缸;14、限位块;15、限位槽;16、传送带;17、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参考图1
‑
5所示的一种亚麻纱线分束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尘板2,一对防尘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对固定板3,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传送带16,一个固定板3的底部安装有压平单元,另一个固定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13,第二气缸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分束板8,分束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固定杆11,多个固定杆11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分束块7;基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放料台5,放料台5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感应总成10,用于感应亚麻的宽度;一对防尘板2相
对的一侧均安装有用于亚麻导向的导向限位单元,将需要分梳的亚麻放至在放料台5上,推动亚麻向感应总成10,两侧的感应总成10对亚麻进行体积宽度测量,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为使亚麻能够准确的保持稳定的向前运动,同时使不同批次运输的亚麻都避免过分分散,导致压平板6对亚麻挤压的厚度差异过大,控制电动伸缩杆12带动导向板9一端向传送带16中间位置运动,两侧的导向板9对亚麻进行导向和挤压限位。
24.请参阅5,图导向限位单元包括转动连接于防尘板2一侧的导向板9,导向板9和防尘板2之间设置有电动伸缩杆12,电动伸缩杆12两端分别与导向板9、防尘板2固定连接,导向板9内侧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设置有限位块14;防尘板2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7,限位板17的底端面开设有多个与限位块14相适配的限位槽15,导向板9位于传送带16上方,为使亚麻能够准确的保持稳定的向前运动,同时使不同批次运输的亚麻都避免过分分散,导致压平板6对亚麻挤压的厚度差异过大,控制电动伸缩杆12带动导向板9一端向传送带16中间位置运动,两侧的导向板9对亚麻进行导向和挤压限位,同时控制限位块14向上运动与限位板17的底部开设的限位槽15卡合,保持导向板9的稳定。
25.请参阅1和2,压平单元包括固定连接于固定板3底部的第一气缸4,第一气缸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平板6,压平板6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摩擦块,启动第一气缸4,第一气缸4带动压平板6向下运动对亚麻进行挤压,压平板6的底部设置的摩擦块防止在挤压的过程中出现滑动的情况。
26.请参阅图1和2,放料台5的顶部呈倾斜设置,放料台5的顶端高于传送带16,方便亚麻的运输。
27.请参阅图1,一对防尘板2靠近顶端位置均开设有完全贯穿的空槽,且一对防尘板2呈对称设置,在作业过程中,可以通过空槽进行观察,随时了解作业进程。
28.本实用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采用外接电源进行供电,将需要分梳的亚麻放至在放料台5上,推动亚麻向感应总成10,两侧的感应总成10对亚麻进行体积宽度测量,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为使亚麻能够准确的保持稳定的向前运动,同时使不同批次运输的亚麻都避免过分分散,导致压平板6对亚麻挤压的厚度差异过大,控制电动伸缩杆12带动导向板9一端向传送带16中间位置运动,两侧的导向板9对亚麻进行导向和挤压限位,同时控制限位块14向上运动与限位板17的底部开设的限位槽15卡合,保持导向板9的稳定,当亚麻运输至压平板6下方时,启动第一气缸4,第一气缸4带动压平板6向下运动对亚麻进行挤压,压平板6的底部设置的摩擦块防止在挤压的过程中出现滑动的情况,第一气缸4带动压平板6向上运动,不对亚麻棉块挤压时,启动第二气缸13,第二气缸13带动分束通过分束板8带动分束块7向下运动,亚麻棉块继续运动,分束块7通过尖端位置对亚麻棉块进行分梳处理,分梳后的亚麻棉块继续运动,然后操作人员对分梳后的麻束进行收集,本实用新型这样的设置,使压平的亚麻棉块厚度不会出现差异过大的情况,方便后续的作业操作。
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