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联无接触操控多功能电梯。
背景技术:
2.在物联领域需要经常使用电梯,但乘坐电梯时需要触碰按键来控制电梯运行,可能会导致病毒或细菌相互传播扩散,因此需要一种物联无接触操控多功能电梯。
3.大多数物联无接触操控多功能电梯,当电梯内较拥挤时,容易导致相互挤压触碰到按钮,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大多数物联无接触操控多功能电梯,长时间使用以后容易导致控制板上残留灰尘,可能会导致控制板上的元件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大多数物联无接触操控多功能电梯,当电梯内较拥挤时,容易导致相互挤压触碰到按钮,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大多数物联无接触操控多功能电梯,长时间使用以后容易导致控制板上残留灰尘,可能会导致控制板上的元件造成损坏,为此提供一种物联无接触操控多功能电梯,使其便于在电梯运行时,使按键与电梯内的货物或人员进行隔绝,便于对控制板上的元件进行防护,防止灰尘沾染到元件上,导致元件发生损坏。
5.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联无接触操控多功能电梯,其包括:显示底板,所述显示底板上表面下端设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设有对应楼层的楼层按键,所述楼层按键下方设有开门键、关门键和报警键,所述开门键、关门键和报警键平行安装,所述显示底板远离显示底板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内底面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方设有信息传输器,所述控制器控制信息传输器,所述控制板上的所有按键上均设有对应的感应开关,所述控制器与所有按键上的感应开关相连,所述控制板正上方设有防护盖,所述控制板上的按键正上方设有透明防尘板,所述控制板上表面位于透明防尘板四角处的相对位置均开设有限位槽。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显示底板上设有两个电动导轨,两个所述电动导轨一端固定连接在控制板上表面,两个所述电动导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显示底板上表面位于控制板上方,所述电动导轨与防护盖滑动连接,所述防护盖上表面上方设有驱动按钮,所述驱动按钮上表面设有对应的感应开关,所述驱动按钮上表面的感应开关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控制电动导轨。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透明防尘板下底面处通过胶水呈矩形固定连接有四个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下底面与控制板上表面接触连接,所述四个密封条刚好将所有按键围住。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所述限位槽内底面均固定连接有二号磁铁,所述透明防尘板下底面四角处位于二号磁铁正上方固定连接有一号磁铁。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磁铁外侧壁与限位槽内侧壁滑动
连接,所述一号磁铁与二号磁铁相互产生吸附力,所述一号磁铁与二号磁铁不接触。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防护盖、电动导轨、驱动按钮可以在电梯运行时,对控制板上的元件进行防护,防止人员或货物触碰当感应开关,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通过透明防尘板、密封条便于对控制板上的元件进行防尘,防止灰尘沾染到元件上,影响元件的正常使用;通过一号磁铁、二号磁铁、限位槽便于对透明防尘板进行更换,防止长时间使用导致透明防尘板上沾染灰尘,影响乘坐人员清楚的观察到控制板上的信息。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侧面剖切示意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a处放大示意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b处放大示意图。
15.附图标记说明:1、显示底板;2、控制板;3、楼层按键;4、关门键;5、开门键;6、报警键;7、放置箱;8、控制器;9、信息传输器;10、感应开关;11、防护盖;12、透明防尘板;13、限位槽;14、电动导轨;15、驱动按钮;16、密封条;17、一号磁铁;18、二号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
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9.请结合参阅图1
‑
4,本实用新型一种物联无接触操控多功能电梯,包括:显示底板1,显示底板1上表面下端设有控制板2,控制板2上设有对应楼层的楼层按键3,楼层按键3下方设有开门键5、关门键4和报警键6,开门键5、关门键4和报警键6平行安装,显示底板1远离显示底板1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放置箱7,放置箱7内底面设有控制器8,控制器8上方设有信息传输器9,控制器8控制信息传输器9,控制板2上的所有按键上均设有对应的感应开关10,控制器8与所有按键上的感应开关10相连,控制板2正上方设有防护盖11,控制板2上的按键正上方设有透明防尘板12,控制板2上表面位于透明防尘板12四角处的相对位置均开设有限位槽13。
20.四个限位槽13内底面均固定连接有二号磁铁18,透明防尘板12下底面四角处位于二号磁铁18正上方固定连接有一号磁铁17,通过一号磁铁17、二号磁铁18、限位槽13便于对
透明防尘板12进行更换,防止长时间使用导致透明防尘板12上沾染灰尘,影响乘坐人员清楚的观察到控制板2上的信息;一号磁铁17外侧壁与限位槽13内侧壁滑动连接,一号磁铁17与二号磁铁18相互产生吸附力,一号磁铁17与二号磁铁18不接触,便于提高透明防尘板12的稳定性,防止透明防尘板12掉落,不能及时对控制板2上的元件进行防尘;透明防尘板12下底面处通过胶水呈矩形固定连接有四个密封条16,密封条16下底面与控制板2上表面接触连接,四个密封条16刚好将所有按键围住;通过透明防尘板12、密封条16便于对控制板2上的元件进行防尘,防止灰尘沾染到元件上,影响元件的正常使用;显示底板1上设有两个电动导轨14,两个电动导轨14一端固定连接在控制板2上表面,两个电动导轨14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显示底板1上表面位于控制板2上方,电动导轨14与防护盖11滑动连接,防护盖11上表面上方设有驱动按钮15,驱动按钮15上表面设有对应的感应开关10,驱动按钮15上表面的感应开关10与控制器8相连,控制器8控制电动导轨14,通过防护盖11、电动导轨14、驱动按钮15可以在电梯运行时,对控制板2上的元件进行防护,防止人员或货物触碰当感应开关10,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
21.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乘坐人员通过手指靠近对应楼层的楼层按键3,对应楼层按键3上的感应开关10感应后将信息传输至控制器8,通过控制器8控制电梯进行运作,通过将手指靠近关门键4和开门键5可以对电梯实现开关门的操作,当电梯遇见故障时,将手指靠近报警键6,通过上面的感应开关10进行感应,然后将信息传输至控制器8,控制器8再启动信息传输器9将信息传输至监控时,工作发现后对电梯进行维修,保护乘坐人员的安全,当电梯开始运作时,控制器8控制电动导轨14运作,通过电动导轨14使防护盖11向下移动,使其盖住控制板2上的所有按键,对其进行防护,防止电梯内的人员或货物不小心触屏到按键,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当乘坐人员需要操作按键时,将手指靠近驱动按钮15,驱动按钮15上的感应开关10感应以后将信息传输至控制器8,通过控制器8启动电动导轨14将防护盖11向上移动,乘坐人员操作以后,控制器8再通过电动导轨14带动防护盖11对控制板2上的按键进行防护,通过透明防尘板12和密封条16可以对按键进行防尘,防止按键以及上面的元件沾染到灰尘,影响其使用寿命,当需要对透明防尘板12进行更换时,只需将一号磁铁17从限位槽13内抽出即可对其进行更换,方便快捷,不影响电梯的正常使用。
22.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3.本实用新型中其他未详述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
2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