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俯卧撑板。
背景技术:
2.用户在做俯卧撑运动时,需要使用到俯卧撑板,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俯卧撑板只能供用户做俯卧撑运动时使用,从而存在功能单一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俯卧撑板,其通过在每块板体上设置支撑垫后,每块板体上的支撑垫分别能够实现对人体的其中一个下臂的支撑,这样一来,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用户做平板支撑的需求,从而具有多功能的优点。
4.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俯卧撑板,包括两个握把及可相对转动并叠合的两块板体,两块板体的顶部均设置有支撑垫,每块板体上的支撑垫均由前向后延伸,两块板体上的支撑垫相互平行,两块板体上的支撑垫用于在做平板支撑时供人体的两个下臂支撑。
5.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俯卧撑板,其中,每块板体的上表面上均设置有由前向后延伸的嵌槽,两块支撑垫分别嵌固在其中一块板体上的嵌槽中;通过在板体的上表面上设置嵌槽后,每块支撑垫均能够可靠地嵌固在对应侧的板体上的嵌槽中。
6.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俯卧撑板,其中,两块板体之间设置有显示装置,每块板体朝向显示装置的一侧均与显示装置转动连接;通过显示装置的设置,两块板体能够可靠地转动连接在显示装置的两侧,且两块板体的外端部向下转动到位后,两块板体能够叠合在一起;此外,该显示装置可显示时间,例如作为计时器使用,且该显示装置为常规的带有显示屏、控制按钮和蓄电池的显示装置。
7.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俯卧撑板,其中,每个握把两端的底部均设置有插杆,每块板体的上表面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插孔,每个握把上的两个插杆均用于插入到对应侧的板体上的其中两个适配的插孔中;当两个握把上的两个插杆分别与对应侧的板体上的两个相适配的插孔配合插接后,用户可手握握把做俯卧撑运动。
8.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俯卧撑板,其中,位于每个插孔所在位置处的板体的底面上均贴合有防滑垫;通过在每个插孔所在位置处的板体的底面上贴合防滑垫后,能够增大板体与支撑面之间的摩擦力,这样一来,在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做俯卧撑时,能够避免板体与支撑面之间出现打滑的现象。
9.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俯卧撑板,其中,每个握把均通过一根弹力绳与对应侧的板体连接;每个握把通过弹力绳与对应侧的板体连接后,用户的双脚可站立在两块板体上,且双手分别能够牵拉其中一个握把,从而达到锻炼手部肌肉的目的。
10.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俯卧撑板,其中,每个握把上均设置有用于与弹力绳的其中一端扣接的扣孔,每块板体的外端部处均设置有用于与弹力绳的另一端扣接的扣环;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每根弹力绳的两端均能够方便地与握把和板体连接在一起,且弹力绳的
两端能够方便地从握把和/或板体上拆卸下来,此外,弹力绳的两端安装有弹性扣,弹性扣可方便地实现与扣孔和扣环的扣接,且弹力扣在人为操作下可方便地脱离扣孔和扣环。
11.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俯卧撑板,其中,每个握把上均固定有连接片,每个连接片的两端均分别与所在握把上的两个插杆固定,扣孔开设在两个插杆之间的连接片上;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能够方便地在握把上形成扣孔,且扣孔与弹力绳连接后,能够避免影响用户正常握持握把。
12.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俯卧撑板,其中,每个扣环的下端均固定有支撑片,每个扣环下端的支撑片均与对应侧的板体的下端面固定,每块板体的外端部上均设置有用于供扣环由下至上穿过的通道;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扣环能够可靠地被固定在板体上。
13.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俯卧撑板,其中,两块板体的底部均嵌装有磁铁,两块板体相对转动并叠合后,两个磁铁磁性吸引并用于锁紧两块板体;通过磁铁的设置,在两块板体相对显示装置转动并叠合后,两块板体能够通过磁铁磁性吸引在一起,这样一来,在两块板体叠合后能够避免两块板体之间出现自由脱开的现象。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每块板体上设置支撑垫后,每块板体上的支撑垫分别能够实现对人体的其中一个下臂的支撑,这样一来,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用户做平板支撑的需求,从而具有多功能的优点,此外,本实用新型在搭配两根弹力绳后,在握把、弹力绳和板体的配合作用下,能够作为拉伸器材使用,即能够达到锻炼手部肌肉的目的。
附图说明
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6.图1为两块板体与显示装置连接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的支撑垫与板体拆分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两块板体与显示装置连接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3中的扣环和支撑片与板体拆分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连接片与握把固定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扣环与支撑片固定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23.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
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4.实施例1
25.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俯卧撑板,包括两个握把4及可相对转动并叠合的两块板体1,两块板体1的顶部均设置有支撑垫2,每块板体1上的支撑垫2均由前向后延伸,两块板体1上的支撑垫2相互平行,两块板体1上的支撑垫2用于在做平板支撑时供人体的两个下臂支撑。
26.每块板体1的上表面上均设置有由前向后延伸的嵌槽11,两块支撑垫2分别嵌固在其中一块板体1上的嵌槽11中;通过在板体的上表面上设置嵌槽后,每块支撑垫均能够可靠地嵌固在对应侧的板体上的嵌槽中。
27.两块板体1之间设置有显示装置3,每块板体1朝向显示装置3的一侧均与显示装置3转动连接;通过显示装置的设置,两块板体能够可靠地转动连接在显示装置的两侧,且两块板体的外端部向下转动到位后,两块板体能够叠合在一起;此外,该显示装置可显示时间,例如作为计时器使用,且该显示装置为常规的带有显示屏、控制按钮和蓄电池的显示装置。
28.每个握把4两端的底部均设置有插杆41,每块板体1的上表面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插孔12,每个握把4上的两个插杆41均用于插入到对应侧的板体1上的其中两个适配的插孔12中;当两个握把上的两个插杆分别与对应侧的板体上的两个相适配的插孔配合插接后,用户可手握握把做俯卧撑运动。
29.位于每个插孔12所在位置处的板体1的底面上均贴合有防滑垫5;通过在每个插孔所在位置处的板体的底面上贴合防滑垫后,能够增大板体与支撑面之间的摩擦力,这样一来,在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做俯卧撑时,能够避免板体与支撑面之间出现打滑的现象。
30.两块板体1的底部均嵌装有磁铁8,两块板体1相对转动并叠合后,两个磁铁8磁性吸引并用于锁紧两块板体1;通过磁铁的设置,在两块板体相对显示装置转动并叠合后,两块板体能够通过磁铁磁性吸引在一起,这样一来,在两块板体叠合后能够避免两块板体之间出现自由脱开的现象。
31.实施例2
3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每个握把4均通过一根弹力绳与对应侧的板体1连接;每个握把通过弹力绳与对应侧的板体连接后,用户的双脚可站立在两块板体上,且双手分别能够牵拉其中一个握把,从而达到锻炼手部肌肉的目的。
33.每个握把4上均设置有用于与弹力绳的其中一端扣接的扣孔61,每块板体1的外端部处均设置有用于与弹力绳的另一端扣接的扣环7;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每根弹力绳的两端均能够方便地与握把和板体连接在一起,且弹力绳的两端能够方便地从握把和/或板体上拆卸下来,此外,弹力绳的两端安装有弹性扣,弹性扣可方便地实现与扣孔和扣环的扣接,且弹力扣在人为操作下可方便地脱离扣孔和扣环。
34.每个握把4上均固定有连接片6,每个连接片6的两端均分别与所在握把4上的两个插杆41固定,扣孔61开设在两个插杆41之间的连接片6上;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能够方便地在握把上形成扣孔,且扣孔与弹力绳连接后,能够避免影响用户正常握持握把。
35.每个扣环7的下端均固定有支撑片71,每个扣环7下端的支撑片71均与对应侧的板体1的下端面固定,每块板体1的外端部上均设置有用于供扣环7由下至上穿过的通道13;通
过采用这种结构后,扣环能够可靠地被固定在板体上。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