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背景技术:
2.玻璃幕墙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建筑构件,玻璃幕墙使建筑内部环境通透明亮,极大提升建筑内的光照,从而提升室内用户体验,并且节约室内照明所消耗的能源。
3.如授权公告号cn21222434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玻璃幕墙节能建筑,其包括楼体、多个水平设置于楼体侧壁的横向龙骨以及多个竖直设置于楼体侧壁的竖向龙骨,横向龙骨与竖向龙骨交错连接,横向龙骨的外侧设置有横太阳能板,横向龙骨的外侧连接有加长板,加长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侧太阳能板。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其通过横太阳能板和侧太阳能板吸收光能转化为电能,可以节省能源,但是侧太阳能板虽然提升了吸收光能的面积,但是侧太阳板通过一侧固定,使其安装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在提高绿色建筑吸收光能的面积的同时,保障太阳能板安装的稳定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玻璃幕墙的建筑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具有玻璃幕墙的建筑,包括楼体、安装骨架和玻璃,所述安装骨架包括立柱和横档,所述横档远离所述楼体一侧的表面设为外凸弧面,所述横档远离楼体一侧的表面设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为弧形板,所述光伏板的背面与所述横档的外凸弧面粘接固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档远离楼体一侧的表面设为外凸弧面,相较于平面,表面积得到较大提升,从而使贴合安装于横档表面的光伏板表面积得到提升;光伏板可通过背面与外凸弧面全表面粘接,以保障光伏板与外凸弧面的连接强度,从而有利于在提升吸收光能面积的前提下,保障光伏板安装的稳定性。
9.可选的,所述横档的上表面与所述外凸弧面之间设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的高度高于所述光伏板的厚度,所述光伏板的上边缘抵接所述台阶面。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伏板的上边缘与台阶面抵接,在降雨时,雨水落在横档的上表面时,较易于经光伏板表面向外流动,减少雨水在光伏板上表面滞留的情况。
11.可选的,所述横档的下表面靠近所述外凸弧面的一侧凸设有条状凸起,所述条状凸起沿所述横档的长度方向全长设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雨时,雨水顺着光伏板的表面向下流动至条状凸起,受到条状凸起的阻挡作用,使携带杂质的雨水不易沿着横档的下表面流到下方的玻璃表面,从而有利于使下方的玻璃表面保持清洁。
13.可选的,所述条状凸起的凸面沿远离所述楼体的一侧逐渐倾斜向下。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条状凸起的凸面与条状凸起远离楼体一侧的表面之间形
成尖角,使雨水不易粘附在条状凸起的表面,从而使雨水加快排出。
15.可选的,所述光伏板的上边缘相对所述条状凸起的最低点远离所述楼体。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顺着条状凸起的最低点向下滴落时,雨水较易于落在横档的表面上,从而减少滴落的雨水对光伏板表面造成的敲击作用,有利于保护太阳能板。
17.可选的,所述横档上表面靠近所述台阶面的一侧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贯穿所述横档的两端面。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档上表面的雨水顺着条形槽流向横档的两端,横档上表面的雨水更多地从横档的两端排出,有利于减少雨水落在下方的横档和光伏板表面的情况。
19.可选的,所述立柱的相对两侧设有竖槽,所述竖槽与所述条形槽连通。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横档表面的雨水经条形槽流向横档的两端后,还可继续顺着竖槽向下排出,在竖槽的引流作用下,雨水可以更快排出,从而减少雨水携带杂质污染玻璃的情况。
21.可选的,所述立柱靠近所述横档的两侧面设有内凹条纹,所述内凹条纹与所述竖槽交叉设置,所述内凹条纹的纹路沿远离所述楼体的方向倾斜向下。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在竖槽的引导下向下流动的过程中,难免出现雨水沿水平方向在立柱侧面扩散的情况,通过设置纹路沿远离楼体方向倾斜向下的内凹条纹,可以使沿水平扩散的雨水受到内凹条纹的引导作用,向远离楼体的一侧扩散,从而进一步减少雨水污染玻璃表面的情况。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横档远离楼体一侧的表面设为外凸弧面,使贴合安装于横档表面的光伏板表面积得到提升;光伏板可与外凸弧面全表面粘接,以保障光伏板与外凸弧面的连接强度,从而有利于在提升吸收光能面积的前提下,保障光伏板安装的稳定性;
25.2.光伏板的上边缘与台阶面抵接,在降雨时,雨水落在横档的上表面时,较易于经光伏板表面向外流动,减少雨水在光伏板上表面滞留的情况。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28.图3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横档与光伏板连接关系的剖视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楼体;2、安装骨架;21、立柱;211、竖槽;212、内凹条纹;22、横档;221、外凸弧面;222、台阶面;223、条状凸起;224、尖角;225、条形槽;3、玻璃;4、光伏板;5、蓄电池;6、光伏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具有玻璃3幕墙的建筑。参照图1和图2,具有玻璃3幕墙的建筑包括楼体1、安装骨架2和玻璃3,安装骨架2包括立柱21和横档22,横档22远离楼体1一
侧的表面设有光伏板4;楼体1的顶部设有蓄电池5和光伏控制器6,光伏板4、蓄电池5以及光伏控制器6电性连接。
32.参照图3,横档22远离楼体1一侧的表面设为外凸弧面221,光伏板4为弧形板,光伏板4的背面与横档22的外凸弧面221全表面粘接固定。
33.参照图3,横档22的上表面与外凸弧面221之间设有台阶面222,台阶面222的高度高于光伏板4的厚度,光伏板4的上边缘抵接台阶面222;当光伏板4固定安装于横档22上时,横档22的上表面高于光伏板4的最高点,从而降雨时,雨水可以从横档22的上表面流向光伏板4的表面。
34.参照图3,横档22的下表面靠近外凸弧面221的一侧凸设有条状凸起223,条状凸起223沿横档22的长度方向全长设置;光伏板4的下边缘抵接条状凸起223远离楼体1一侧的表面;条状凸起223的下表面沿远离楼体1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使条状凸起223的下表面与条状凸起223远离楼体1一侧的表面之间形成尖角224;当雨水沿光伏板4表面向下流动至条状凸起223时,顺着条状凸起223远离楼体1一侧的表面流向尖角224,尖角224使雨水难以附着在条状凸起223表面,从而有利于加速雨水向下排放。
35.参照图3,台阶面222在水平面的投影线相对上述尖角224在水平面的投影线远离楼体1,即使光伏板4的上边缘相对条状凸起223的最低点远离楼体1;从而当雨水从上述条状凸起223的尖角224上向下滴落时,不易落在光伏板4上形成敲击作用。
36.参照图2和图3,横档22上表面靠近台阶面222的一侧设有条形槽225,条形槽225贯穿横档22的两端面,尖角224在水平面的投影线位于条形槽225的槽底的范围内;立柱21的相对两侧设有竖槽211,竖槽211与条形槽225连通;尖角224上的雨水落在条形槽225内,并沿条形槽225从横档22的两端排出,接着沿竖槽211加速流动。
37.参照图2和图3,立柱21靠近横档22的两侧面设有内凹条纹212,内凹条纹212与竖槽211互相交叉,内凹条纹212的纹路沿远离楼体1的方向倾斜向下。
38.雨水顺着竖槽211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出现沿水平方向的扩散时,内凹条纹212可对沿水平方向扩散的雨水起导向作用,使雨水向远离玻璃3的一侧流动,从而减少雨水携带杂质污染玻璃3表面的情况。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具有玻璃3幕墙的建筑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设置安装于玻璃3幕墙安装骨架2的光伏板4,以及位于楼体1顶部的蓄电池5和光伏控制器6,可以实现对自然光能的吸收和利用,达到绿色节能效果;安装骨架2的横档22远离楼体1一侧的表面设为外凸弧面221,表面积相较于平面得到较大提升,从而使贴合安装于外凸弧面221的光伏板4的表面积得到提升;光伏板4外凸弧面221全表面粘接,有利于在提升吸收光能面积的前提下,保障光伏板4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