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风道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1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汽车风道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空调作为汽车舒适型的一个重要部件,是汽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汽车空调系统中,风道与出风口组成空调的通风系统,担负着将经过处理(温度调节,湿度调节,净化)的气流送到汽车驾驶舱内,以完成驾驶舱内通风、制冷、加热、除霜除雾和净化空气等功能。现有的风道通常设置连接耳并且在连接耳上设置连接孔,主机厂对汽车空调风道装配时,需要利用装配孔进行固定;现有的检测装配孔是否达标通常采用人工检测或者检测装置检测,采用人工检测时,劳动强度较大;采用检测装置检测时,当风道在检测装置上出现歪斜,检测的结果会受到影响,导致准确程度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检测效率高且检测结果准确的汽车风道检测工装。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风道检测工装,包括工装架、检测装置以及设置于工装架上的第一夹紧机构,所述第一夹紧机构包括主夹紧块、副夹紧块以及驱动副夹紧块与主夹紧块合并或者分离的驱动件,所述副夹紧块与主夹紧块合并形成有与风道配合的夹紧空间;
5.所述副夹紧块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用于容置风道上的连接耳;
6.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定位槽一端的光电发射装置以及设置于定位槽另一端的光电接收装置,所述光电发射装置以及光电接收装置相互作用以对定位槽内的连接耳上的装配孔进行检测。
7.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风道检测工装,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在工装架上设置第一夹紧机构,第一夹紧机构的主夹紧块与副夹紧块在由驱动件驱动合并后,形成有夹紧空间用于在风道的检测过程中对风道夹紧,保证了风道在检测过程中的稳定性,使检测准确率及生产效率提升;另外,当连接耳放置在定位槽时,连接耳上装配孔的中心线与定位槽的中心线平行,定位槽一端光电发射装置输出的信号穿过连接耳上的装配孔,当定位槽另一端的光电接收装置正常接收到由装配孔穿过的光电信号时,则检测的结果为质量达标,反之则不达标,采用在定位槽两端设置光电发射装置以及光电接收装置的相互作用以检测连接耳上的装配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检测结果可靠、直观性强、劳动强度低的特点。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主夹紧块与副夹紧块平行设置,并且主夹紧块与副夹紧块相对的表面分别设置有槽口,所述主夹紧块与副夹紧块合并,所述主夹紧块与副夹紧块上的槽口组合后形成所述夹紧空间。在平行设置的主夹紧块以及副夹紧块分别开设槽口,位于主夹紧块上的槽口与风道的下端配合,位于副夹紧块上的槽口与风道的上端
配合,对风道的夹紧效果好,稳定性高。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槽竖向贯穿的设置在主夹紧块上的槽口内。上述改进,方便了连接耳的放入以及移除定位槽。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光电接收装置设置在定位槽底端的主夹紧块上,所述光电发射装置设置在定位槽上端的副夹紧块上,所述副夹紧块上开设有与光电发射装置输出端配合的通孔。上述改进,使结构布局合理。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驱动件采用气缸,并且气缸的固定端与主夹紧块连接,移动端与副夹紧块连接。采用气缸作为驱动件,具有可控性高的特点,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工装架上还设置有第二夹紧机构,所述第二夹紧机构用于夹紧风道远离连接耳一侧的端部。设置;第二夹紧机构配合第一夹紧机构使用,能够使风道的两端均被夹紧,能够避免副夹紧块与主夹紧块合并时,风道朝向第一夹紧机构一端歪斜,导致连接耳上的装配孔在定位槽内出现偏移,进一步提升风道在检测时的稳定性,使检测结果准确性高。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工装架上还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风道配合的放置槽。在工装架上设置支架,支架上设置的放置槽用于支撑被夹紧前以及松开后的风道,便于使用人员取放风道。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现有的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所示:1、工装架;2、第一夹紧机构;21、主夹紧块;22、副夹紧块;221、定位槽;23、驱动件;3、光电发射装置;31、光电接收装置;4、槽口;7、第二夹紧机构;8、支架;81、放置槽;9、风道;91、连接耳。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请参阅图1

5所示,一种汽车风道检测工装,包括工装架1、检测装置以及设置于工装架1上的第一夹紧机构2,所述第一夹紧机构2包括主夹紧块21、副夹紧块22以及驱动副夹紧块22与主夹紧块21合并或者分离的驱动件23,所述副夹紧块22与主夹紧块21合并形成有与风道9配合的夹紧空间;
22.所述副夹紧块22上设置有定位槽221,所述定位槽221用于容置风道9上的连接耳91;
23.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定位槽221一端的光电发射装置3以及设置于定位槽221另一端的光电接收装置31,所述光电发射装置3以及光电接收装置31相互作用以对定位槽221内的连接耳91上的装配孔进行检测。
24.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风道检测工装,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在工装架1上设置第一夹紧机构2,第一夹紧机构2的主夹紧块21与副夹紧块22在由驱动件23驱动合并后,形成有夹紧空间用于在风道9的检测过程中对风道9夹紧,保证了风道9在检测过程中的稳定性,使检测准确率及生产效率提升;另外,当连接耳91放置在定位槽221时,连接耳91上装配孔的中心线与定位槽221的中心线平行,定位槽221一端光电发射装置3输出的信号穿过连接耳91上的装配孔,当定位槽221另一端的光电接收装置31正常接收到由装配孔穿过的光电信号时,则检测的结果为质量达标,反之则不达标,采用在定位槽221两端设置光电发射装置3以及光电接收装置31的相互作用以检测连接耳91上的装配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检测结果可靠、直观性强、劳动强度低的特点。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主夹紧块21与副夹紧块22平行设置,并且主夹紧块21与副夹紧块22相对的表面分别设置有槽口4,所述主夹紧块21与副夹紧块22合并,所述主夹紧块21与副夹紧块22上的槽口4组合后形成所述夹紧空间。在平行设置的主夹紧块21以及副夹紧块22分别开设槽口4,位于主夹紧块21上的槽口4与风道9的下端配合,位于副夹紧块22上的槽口4与风道9的上端配合,对风道9的夹紧效果好,稳定性高。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槽221竖向贯穿的设置在主夹紧块21上的槽口4内。上述改进,方便了连接耳91的放入以及移除定位槽221。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光电接收装置31设置在定位槽221底端的主夹紧块21上,所述光电发射装置3设置在定位槽221上端的副夹紧块22上,所述副夹紧块22上开设有与光电发射装置3输出端配合的通孔。上述改进,使结构布局合理。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驱动件23采用气缸,并且气缸的固定端与主夹紧块21连接,移动端与副夹紧块22连接。采用气缸作为驱动件23,具有可控性高的特点,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工装架1上还设置有第二夹紧机构7,所述第二夹紧机构7用于夹紧风道9远离连接耳91一侧的端部。设置;第二夹紧机构7配合第一夹紧机构2使用,能够使风道9的两端均被夹紧,能够避免副夹紧块22与主夹紧块21合并时,风道9朝向第一夹紧机构2一端歪斜,导致连接耳91上的装配孔在定位槽221内出现偏移,进一步提升风道9在检测时的稳定性,使检测结果准确性高。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工装架1上还设置有支架8,所述支架8上设置有与风道9配合的放置槽81。在工装架1上设置支架8,支架8上设置的放置槽81用于支撑被夹紧前以及松开后的风道9,便于使用人员取放风道9。
31.工作原理:当使用人员需要对风道9上的连接耳91装配孔进行检测时,首先控制第一夹紧机构2以及第二夹紧机构7打开,进一步的将风道9先放置在支架8上的放置槽81内,风道9上的连接耳91置于定位槽221内,再通过控制第一夹紧机构2以及第二夹紧机构7关闭使风道9被夹紧;进一步的开启检测装置运行,当光电发射装置3开始工作,发射的光电穿过定位槽221内连接耳91上的装配孔,光电接收装置31正常接收到穿过装配孔的光电信号,则该风道9的连接耳91上的装配孔为合格;当光电接收装置31不能正常接收到光电信号,则该风道9的连接耳91上的装配孔为不合格;该检测装置设置有提示组件,用于向使用人员提示检测结果。
32.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
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4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