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的拼装式门套。
背景技术:
2.门套是一种建筑装潢术语,是指门里外两个门框。也有直接称作门框的。其主要的作用是固定门扇和保护墙角、装饰等。常用在装修装潢过程中,用来保护门免受刮伤、腐蚀、破损、脏污等门套家庭装修的主要内容之一,其造型、材质、色彩对整个家庭装修的风格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绝大多数家庭都做门套,因此,做什么样的门套,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家装的个性。门套是家庭装修的主要内容之一,还连接室内装饰材料的收口,让工艺更加完美。门套还能在装饰过程中修补门、窗框密封不实、通风漏气的毛病。现代绝大多数家庭都用的门套,是在购买成品木门时同时配套安装的,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决定了家装的个性。
3.现有的门套在使用过程中安装较为麻烦,导致使用不是很方便,且不能根据需要对门套的距离进行调节,并且各板材之间连接不是很牢固容易脱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安装的拼装式门套。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现有的门套在使用过程中安装较为麻烦,导致使用不是很方便,且不能根据需要对门套的距离进行调节,并且各板材之间连接不是很牢固容易脱落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拼装式门套,包括:
6.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一侧设置有主门套板;
7.墙体,其设置在所述支撑底板的另一侧,所述墙体通过混凝土与支撑底板之间紧密贴合;
8.接触板,其连接在所述墙体的两端;
9.中间板,其设置在所述接触板的一端;
10.外侧板,其设置在所述中间板的一端;
11.贯入圆柱体,其固定连接在所述外侧板一侧的下端面。
12.优选的,所述主门套板还设有:
13.调节滑体,其固定连接在所述主门套板的外壁的两端;
14.调节滑槽,其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滑体的外表面;
15.附属套板,其固定连接在所述调节滑槽的外表面。
16.优选的,所述调节滑体关于所述主门套板的横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所述调节滑体设置有两个,所述主门套板通过调节滑体和调节滑槽与所述附属套板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17.优选的,所述接触板还设有:
18.接触拼接卡,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接触板的上端面;
19.接触拼接槽,其连接在所述接触拼接卡的外表面;
20.凹槽,其开设在所述接触板的内部;
21.螺栓杆,其螺纹连接在所述凹槽的内部;
22.第二拼接卡,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接触板的一侧,所述贯入圆柱体贯穿于第二拼接卡的内部;
23.第二拼接槽,其连接在所述第二拼接卡的外表面。
24.优选的,所述接触板通过接触拼接卡与接触拼接槽之间构成卡合结构,所述螺栓杆通过凹槽贯穿于接触板的内部,所述接触板通过第二拼接卡与第二拼接槽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25.优选的,所述中间板还设有:
26.第一拼接卡,其固定连接在所述中间板的一侧,所述贯入圆柱体贯穿于第二拼接卡的内部;
27.第一拼接槽,其连接在所述第一拼接卡的外表面。
28.优选的,所述中间板通过第一拼接卡与第一拼接槽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拼装式门套,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设置的门套可根据需要进行距离调节,方便门套的使用,设置的各个板体之间可进行拼接,从而方便对装置的安装使用。
30.1.通过设置的调节滑体能够让调节滑体在调节滑槽内部进行滑动,从而让调节滑体移动的更加稳定,这样在调节时更加方便;通过对称设置的调节滑体能够让附属套板移动的更加稳定,且通过移动的附属套板能够根据需要对其距离进行调节,从而方便使用;
31.2.通过设置的接触板能够让其与墙体进行接触完成整平效果,方便后续安装,且通过设置的螺栓杆能够让其打入墙体当中,完成接触板与墙体的连接,提高稳定性;通过与中间板卡合的接触板能够提高中间板和接触板之间的连接效果,从而在完成拼接的同时,提高连接的稳定性,设置的第二拼接卡能够让接触板与支撑底板之间进行卡合连接,从而完成拼接效果,方便装置的安装;
32.3.通过设置的中间板能够承上启下方便拼接安装,且设置的贯入圆柱体能够插入第二拼接卡和第一拼接卡的内部,提高装置各个板块之间的连接效果;通过卡合的中间板能让其完成与支撑底板之间的连接,从而方便安装。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门套板和附属套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36.图4为本实用新型接触板、中间板和外侧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8.图中:1、支撑底板;2、主门套板;3、调节滑体;4、调节滑槽;5、附属套板;6、墙体;7、接触板;8、凹槽;9、螺栓杆;10、接触拼接卡;11、接触拼接槽;12、中间板;13、第一拼接卡;14、第二拼接卡;15、第二拼接槽;16、第一拼接槽;17、贯入圆柱体;18、外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0.如图1
‑
3所示,一种便于安装的拼装式门套,包括:支撑底板1,支撑底板1的一侧设置有主门套板2;墙体6,其设置在支撑底板1的另一侧,墙体6通过混凝土与支撑底板1之间紧密贴合;接触板7,其连接在墙体6的两端;中间板12,其设置在接触板7的一端;外侧板18,其设置在中间板12的一端;贯入圆柱体17,其固定连接在外侧板18一侧的下端面,调节滑体3,其固定连接在主门套板2的外壁的两端;调节滑槽4,其滑动连接调节滑体3的外表面;附属套板5,其固定连接在调节滑槽4的外表面;调节滑体3关于主门套板2的横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调节滑体3设置有两个,主门套板2通过调节滑体3和调节滑槽4与附属套板5之间构成滑动结构;通过设置的调节滑体3能够让调节滑体3在调节滑槽4内部进行滑动,从而让调节滑体3移动的更加稳定,这样在调节时更加方便;通过对称设置的调节滑体3能够让附属套板5移动的更加稳定,且通过移动的附属套板5能够根据需要对其距离进行调节,从而方便使用。
41.如图1
‑
2所示,一种便于安装的拼装式门套,包括:接触拼接卡10,其固定连接在接触板7的上端面;接触拼接槽11,其连接在接触拼接卡10的外表面;凹槽8,其开设在接触板7的内部;螺栓杆9,其螺纹连接在凹槽8的内部;第二拼接卡14,其固定连接在接触板7的一侧,贯入圆柱体17贯穿于第二拼接卡14的内部;第二拼接槽15,其连接在第二拼接卡14的外表面;接触板7通过接触拼接卡10与接触拼接槽11之间构成卡合结构,螺栓杆9通过凹槽8贯穿于接触板7的内部,接触板7通过第二拼接卡14与第二拼接槽15之间构成卡合结构;通过设置的接触板7能够让其与墙体6进行接触完成整平效果,方便后续安装,且通过设置的螺栓杆9能够让其打入墙体6当中,完成接触板7与墙体6的连接,提高稳定性;通过与中间板12卡合的接触板7能够提高中间板12和接触板7之间的连接效果,从而在完成拼接的同时,提高连接的稳定性,设置的第二拼接卡14能够让接触板7与支撑底板1之间进行卡合连接,从而完成拼接效果,方便装置的安装。
42.如图2
‑
5所示,一种便于安装的拼装式门套,包括:第一拼接卡13,其固定连接在中间板12的一侧,贯入圆柱体17贯穿于第二拼接卡14的内部;第一拼接槽16,其连接在第一拼接卡13的外表面;中间板12通过第一拼接卡13与第一拼接槽16之间构成卡合结构;通过设置的中间板12能够承上启下方便拼接安装,且设置的贯入圆柱体17能够插入第二拼接卡14和第一拼接卡13的内部,提高装置各个板块之间的连接效果;通过卡合的中间板12能让其完成与支撑底板1之间的连接,从而方便安装。
43.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于安装的拼装式门套时,首先对接触板7进行安装,对接触板7施加作用力,第二拼接卡14与接触板7固定连接,第二拼接卡14产生作用力,在该力作用下第二拼接卡14通过第二拼接槽15完成与支撑底板1的卡合,让接触板7与墙体6进行接触,然后通过对螺栓杆9施加作用力让其通过凹槽8贯穿接触板7让接触板7与墙体6进行连接,接着对中间板12施加作用力,第一拼接卡13与中间板12固定连接,第一拼接卡13产生作用力,在该力作用下第一拼接卡13与第一拼接槽16进行结合完成中间板12的拼接,接触拼接
槽11与中间板12固定连接,接触拼接槽11产生作用力,在该力作用下接触拼接槽11与接触拼接卡10进行接触完成卡合,接着对外侧板18施加作用力,贯入圆柱体17与外侧板18固定连接,贯入圆柱体17产生作用力,在该力作用下贯入圆柱体17插入第一拼接卡13和第二拼接卡14内部,接着对附属套板5进行调节,对附属套板5施加作用力,调节滑槽4与附属套板5固定连接,调节滑槽4产生作用力,在该力作用下调节滑槽4通过调节滑体3在主门套板2表面进行滑动,完成对附属套板5距离的调节,这就是该便于安装的拼装式门套的工作原理。
4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