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带罩壳护套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2.安全带是乘用车必备的安全辅助装置,是在车辆碰撞过程中维护乘员安全的重要设备。汽车安全带的主要结构包括织带、卷收器、固定机构,其中固定机构又包括带扣、锁舌、固定销和固定座等,罩壳护套是固定座装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左护套100、右护套200,如图1所示,因左护套100与右护套200的外形不一致,因此在制作成型模具时大多数会采用一对一的开设模具,若按照此方案进行模具制作,肯定需要制作两套模具才可以完成左护套与右护套的生产,同时还需要两台设备协助完成,这样势必造成成本的增加,对企业来说,不利于批量生产;另外,胶料往型腔内注射成型罩壳护套过程当中,型腔内部压力上升,会对滑块产生一定的推力,使滑块产生倒退,从而成型后的罩壳护套产生飞边或壁厚不均等情况,降低罩壳护套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设计合理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遇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带罩壳护套的成型模具,将左护套与右护套同时设计到一套模具中,一次制作成型,可减少模具的数量,降低成本,并且在模具中设置防倒退机构,限制滑块倒退,避免产生飞边或壁厚不均情况,保证质量。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安全带罩壳护套的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所述的上模板设置有上模仁,所述的下模板设置有下模仁,所述的上模仁设置有左凸模、右凸模,所述的下模仁设置有与左凸模相匹配的左凹模、与右凸模相匹配的右凹模,所述的左凸模与左凹模组合后形成左模腔,所述的右凸模与右凹模组合后形成右模腔,所述的左模腔设置有左滑块、以及前后对称的第一滑块,所述的右模腔设置有右滑块、以及前后对称的第二滑块,所述的左滑块设置有推动其移动的油缸、以及防止左滑块倒退的防倒退机构。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防倒退机构包括插块、以及推动插块滑动的斜柱。插块用于限制左滑块的倒退,斜柱可带动插块实现水平方向的左右移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插块设置有卡位部,所述的左滑块设置有与卡位部相匹配的插槽。通过位于插块的卡位部与位于左滑块的插槽相匹配,保证左滑块不会产生倒退。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斜柱与上模板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下模板设置有下模框、以及位于下模框内的镶件,所述的镶件与下模仁贴合且位于下模框内。镶件与下模仁是两个独立体,当镶件或者下模仁两者之间其中一个有磨损并影响产品精度的情况时,可以只针对磨损的配件进行更换,从而降低维修成本。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镶件与下模仁之间斜向设置有滑块槽,所述的滑块槽与左滑块滑动连接。斜向设置的滑块槽,有利于减小模具整体的体积,减轻模具重量,从而降低模具成本。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下模板设置有与滑块槽垂直的斜面槽,所述的油缸的端面与斜面槽的底面贴合且固定连接,所述的油缸前端穿过下模板与左滑块相连接。油缸与斜面槽垂直固定连接,保证油缸可正常工作,并且与左滑块相连接,从而实现左滑块移动顺畅。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右滑块、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均设置有推动各自移动的斜导杆,所述的斜导杆与上模板通过定位件固定连接。当斜导杆向上运动时,可带动右滑块、第一滑块、第二滑块背离模腔,反之,则向模腔靠拢。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设置有推板、以及位于推板下端的底板。推板可将左护套顶出左模腔、将右护套顶出右模腔。
1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一套模具中设置有左模腔与右模腔,左模腔用于成型左护套,右模腔用于成型右护套,左护套与右护套可在一副模具当中一次制作成型,另外,左滑块设置有防倒退机构,可防止左滑块在胶料注射过程中产生回退,避免产品出现飞边或者壁厚不均现象,保证质量。
14.与现在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左护套与右护套同时设计到一套模具中,一次制作成型,可减少模具的数量,降低成本,并且在模具中设置防倒退机构,限制滑块回退,保证质量。左凸模与左凹模组合后形成左模腔,左模腔用于成型左护套,右凸模与右凹模组合后形成右模腔,右模腔用于成型右护套,前后对称的第一滑块与左模腔的前后面贴合,用于成型左护套的前后侧,左滑块与左模腔的左侧相贴合,用于成型左护套的左侧,并且左滑块通过油缸的带动实现脱离与贴合,防倒退机构可防止左滑块产生倒退情况,保证质量;前后对称的第二滑块与右模腔的前后面贴合,用于成型右护套的前后侧,右滑块与右模腔的右侧面相贴合,用于成型右护套的右侧。
附图说明
15.图1为左护套、右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17.图3为上模仁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防倒退机构、下模板、下模仁、镶件、左滑块、油缸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0.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安全带罩壳护套的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上模板1设置有上模仁10,下模板2设置有下模仁20,上模仁10设置有左凸模101、右凸模102,下模仁20设置有与左凸模101相匹配的左凹模201、与右凸模102相匹配的右凹模202,左凸模101与左凹模201组合后形成左模腔,右凸模102与右凹模202组合后形成右模腔,左模腔设
置有左滑块3、以及前后对称的第一滑块4,右模腔设置有右滑块6、以及前后对称的第二滑块5,左滑块3设置有推动其移动的油缸30、以及防止左滑块3倒退的防倒退机构31。
21.防倒退机构31包括插块310、以及推动插块310滑动的斜柱311。
22.插块310设置有卡位部310a,左滑块3设置有与卡位部310a相匹配的插槽32。
23.斜柱311与上模板1通过固定块7固定连接。
24.下模板2设置有下模框21、以及位于下模框21内的镶件22,镶件22与下模仁20贴合且位于下模框21内。
25.镶件22与下模仁20之间斜向设置有滑块槽220,滑块槽220与左滑块3滑动连接。
26.下模板2设置有与滑块槽220垂直的斜面槽23,油缸30的端面与斜面槽23的底面贴合且固定连接,油缸30前端穿过下模板2与左滑块3相连接。
27.右滑块6、第一滑块4、第二滑块5均设置有推动各自移动的斜导杆40,斜导杆40与上模板1通过定位件11固定连接。
28.还设置有推板8、以及位于推板8下端的底板9。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安全带罩壳护套的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所述的上模板设置有上模仁,所述的下模板设置有下模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仁设置有左凸模、右凸模,所述的下模仁设置有与左凸模相匹配的左凹模、与右凸模相匹配的右凹模,所述的左凸模与左凹模组合后形成左模腔,所述的右凸模与右凹模组合后形成右模腔,所述的左模腔设置有左滑块、以及前后对称的第一滑块,所述的右模腔设置有右滑块、以及前后对称的第二滑块,所述的左滑块设置有推动其移动的油缸、以及防止左滑块倒退的防倒退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带罩壳护套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倒退机构包括插块、以及推动插块滑动的斜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带罩壳护套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块设置有卡位部,所述的左滑块设置有与卡位部相匹配的插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带罩壳护套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柱与上模板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带罩壳护套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板设置有下模框、以及位于下模框内的镶件,所述的镶件与下模仁贴合且位于下模框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全带罩壳护套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镶件与下模仁之间斜向设置有滑块槽,所述的滑块槽与左滑块滑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带罩壳护套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板设置有与滑块槽垂直的斜面槽,所述的油缸的端面与斜面槽的底面贴合且固定连接,所述的油缸前端穿过下模板与左滑块相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带罩壳护套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滑块、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均设置有推动各自移动的斜导杆,所述的斜导杆与上模板通过定位件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带罩壳护套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推板、以及位于推板下端的底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带罩壳护套的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上模板设置有上模仁,下模板设置有下模仁,上模仁设置有左凸模、右凸模,下模仁设置有与左凸模相匹配的左凹模、与右凸模相匹配的右凹模,左凸模与左凹模组合后形成左模腔,右凸模与右凹模组合后形成右模腔,左模腔设置有左滑块、以及前后对称的第一滑块,右模腔设置有右滑块、以及前后对称的第二滑块,左滑块设置有推动其移动的油缸、以及防止左滑块倒退的防倒退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左护套与右护套同时设计到一套模具中,一次制作成型,可减少模具的数量,降低成本,并且在模具中设置防倒退机构,限制滑块回退,保证质量。保证质量。保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潘海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九鑫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0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