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内饰件发泡材料的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46



1.本技术涉及搅拌装置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内饰件发泡材料的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2.发泡材料是一种多孔的人造材料,被广泛用于汽车内饰中。制造发泡材料时,需要在原料液中加入各种添加剂形成混合液,然后再对形成的混合液进行后续加工。为了提高发泡材料的均匀度,需要通过搅拌的方式提高混合液的均匀度。
3.公告号为cn10812658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持式液体搅拌装置,包括安装板、搅拌电机、蓄电池、把手、开关、主轴、八字形搅拌杆、橡胶垫、侧挡板以及锁紧栓。搅拌电机设于安装板顶端,搅拌电机的一侧设有蓄电池和把手,蓄电池上设有开关,开关的一端连接蓄电池,另一端连接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轴套与主轴连接,主轴的外侧壁上设有八字形搅拌杆,侧挡板设于安装板远离蓄电池的一侧,锁紧栓设于侧挡板上,橡胶垫设于锁紧栓的一端。工作时,开关开启,蓄电池通过搅拌电机带动主轴转动,主轴带动八字形搅拌杆转动,侧挡板对飞溅的液体进行遮挡。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搅拌过程中,由于八字形搅拌杆的尺寸和形状固定,因此搅拌范围有限,加工效率难以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5.相关技术中,八字形搅拌杆的搅拌范围有限,导致难以进一步提升加工效率,为了改善这一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内饰件发泡材料的混合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车内饰件发泡材料的混合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得出:
7.一种用于车内饰件发泡材料的混合装置,包括机头、一端与机头转动连接的导管、用于驱动导管转动的驱动组件以及设于导管上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设于导管远离机头一端的水泵以及通过连接件连接在导管外侧壁上的搅拌杆,所述水泵的进水端口位于导管外,所述水泵的排水端口位于导管内,并与所述导管连通,所述导管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导流孔。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操作者将导管伸入装有混合液的容器内,驱动组件带动导管转动,导管带动搅拌杆搅动混合液。同时,水泵将混合液抽入导管内,导管内的混合液经过第一导流孔离开导管,并继续在水泵的抽取下进入导管。在水泵的驱动下,导管内侧的混合液与导管外侧的混合液持续发生混合,从而使得混合液的均匀度提高,改善了搅拌混合液的效果,提高了加工效率。
9.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导管外侧壁上的套环,所述搅拌杆的外侧壁上以及套环的内侧壁上均设有螺纹,所述搅拌杆穿设进套环,并与所述套环螺纹连接。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更换搅拌杆时,操作者转动搅拌杆,直到搅拌杆解除与
套环之间的螺纹连接,然后再将另一个搅拌杆螺纹连接在套环上,即可完成对搅拌杆的更换。
11.优选的:所述套环上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套环外侧壁上的支座以及穿设过支座并与支座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杆,所述搅拌杆的外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螺杆穿设进限位槽,并与所述限位槽的槽壁抵触。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第一螺杆通过限位槽的槽壁对搅拌杆进行限位,使搅拌杆无法自由转动,从而减少了搅拌杆与套环之间的螺纹连接松动后对搅拌效率造成影响的可能,提高了加工时的稳定性。
13.优选的:所述搅拌杆上沿轴向开设有第二导流孔,所述第二导流孔与套环连通,所述套环与导管连通。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导管内的一部分混合液经过第一导流孔离开导管,另一部分混合液经过第二导流孔离开导管。第二导流孔扩大了导管排放混合液的范围,从而改善了搅拌混合液的效果,提高了加工效率。
15.优选的:所述搅拌杆的侧壁上开设有调节口,所述调节口处设有弹性膜,所述弹性膜与搅拌杆固定连接,并将所述调节口封堵住。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导流孔内侧与外侧的混合液流动速度不一致时,弹性膜在两侧混合液压力差的作用下发生变形,使第二导流孔的横截面积发生变化,第二导流孔中混合液的流速发生改变,直到弹性膜两侧混合液的流动速度相同,从而实现了对混合液流速的自动调节。此外,操作者通过观察弹性膜的形状即可判断弹性膜内外侧混合液流速的差异,从而便于操作者对水泵的功率进行调节。
17.优选的:所述搅拌杆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罩网,所述罩网将弹性膜罩设住。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罩网对弹性膜进行隔离,减少弹性膜与外界物体的接触,降低了弹性膜出现破损的可能,起到了保护弹性膜的作用。
19.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还包括沿搅拌杆的径向滑移设置在搅拌杆上的推板,所述推板还通过安装件与搅拌杆连接,所述安装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搅拌杆外侧壁上的支架以及转动连接在支架上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穿设进推板,并与所述推板螺纹连接。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推板和搅拌杆共同对混合液进行推动,推板增大了搅拌混合液的范围,从而提高了搅拌混合液时的工作效率。当需要调节推板的位置时,操作者转动第二螺杆即可使第二螺杆带动推板沿搅拌杆的径向移动,并且能够随时对推板进行限位,从而实现了对推板位置的调节和固定。
21.优选的:所述推板上开设有多个分流槽。
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分流槽减小了混合液对推板的阻力,混合液经过分流槽后被进一步分散,从而提高了混合液中各组分的分散程度,改善了搅拌效果。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工作时,搅拌杆对混合液进行搅拌,水泵带动导管内侧与导管外侧的混合液发生循环,并在循环过程中相互混合,从而提高了搅拌混合液的效果,提高了加工效率;
25.2.当混合液在第二导流孔内侧与外侧的流速不同时,弹性膜在两侧压力差的作用下发生变形,使第二导流孔的横截面积发生改变,实现了对混合液的流速进行调节的效果;此外,操作者通过观察弹性膜的形状即可判断混合液的流动速度,从而便于操作者对水泵
的功率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内饰件发泡材料的混合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28.图3是图1中b部的放大图。
29.附图标记:1、机头;2、导管;3、驱动组件;31、电机;32、齿轮;4、搅拌组件;41、水泵;42、搅拌杆;43、推板;5、把手;6、限位组件;61、支座;62、第一螺杆;7、连接件;71、套环;8、安装件;81、支架;82、第二螺杆;9、卡齿;10、第一导流孔;11、第二导流孔;12、分流槽;13、滑轨;14、滑块;15、调节口;16、弹性膜;17、罩网;18、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内饰件发泡材料的混合装置。参照图1,用于车内饰件发泡材料的混合装置包括机头1、导管2、驱动组件3以及搅拌组件4,机头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5,导管2转动连接在机头1远离把手5的一端,驱动组件3设于机头1上,搅拌组件4设于导管2上。工作时,操作者通过把手5握持机头1,并将导管2伸入盛放有混合液的容器中。然后,驱动组件3带动导管2转动,导管2通过搅拌组件4对混合液进行搅拌。
32.参照图1和图2,驱动组件3包括电机31和齿轮32,电机31固定连接在机头1朝向导管2的一侧,齿轮32与电机31的输出端同轴设置并固定连接,导管2沿外周缘设有卡齿9,卡齿9与齿轮32啮合。搅拌组件4包括水泵41、搅拌杆42以及推板43,水泵41设于导管2远离机头1的一端,并与导管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水泵41的进水端口位于导管2外,水泵41的排水端口位于导管2内,并与导管2连通,导管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导流孔10;搅拌杆42通过连接件7与导管2的外侧壁连接,连接件7包括套环71,套环71固定连接在导管2的外侧壁上,搅拌杆42的外侧壁上以及套环71的内侧壁上均设有螺纹,搅拌杆42的一端穿设进进套环71,并与套环71螺纹连接;搅拌杆42上沿轴向开设有第二导流孔11,第二导流孔11与套环71连通,套环71与导管2连通。推板43通过安装件8与搅拌杆42连接,推板43上开设有多个分流槽12。推板43增大了搅拌混合液的范围,提高了搅拌效率,分流槽12则减小了推板43所受的阻力,多个分流槽12共同对混合液进行分散,提高了搅拌混合液的效果。
33.参照图1和图2,套环71上设有限位组件6,限位组件6包括支座61和第一螺杆62,支座61与套环7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第一螺杆62穿设过支座61,并与支座61螺纹连接;搅拌杆42的外侧壁上沿径向开设有限位槽18,第一螺杆62的一端穿设进限位槽18,并与限位槽18的槽壁抵触。在工作过程中,第一螺杆62通过限位槽18的槽壁对搅拌杆42进行限位,使搅拌杆42无法转动,因此减少了搅拌杆42与套环71之间的螺纹连接发生松动的可能,提高了操作时的稳定性。
34.参照图1和图3,推板43沿搅拌杆42轴向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4,搅拌杆42的外侧壁上沿径向固定连接有两个滑轨13,滑块14与滑轨13一一对应且滑移配合;安装件8包括支架81和第二螺杆82,支架81与搅拌杆4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第二螺杆82沿搅拌杆42的径向设置,第二螺杆82的一端与支架81转动连接,第二螺杆82远离支架81的一端穿设进推
板43,并与推板43螺纹连接。当需要调整推板43的位置时,操作者转动第二螺杆82,第二螺杆82推动推板43,推板43与滑块14共同沿滑轨13移动,从而实现了对推板43位置的调整。调整结束后,第二螺杆82能够随时依靠螺纹对推板43进行限位,从而实现了对推板43的固定。
35.参照图1和图3,当需要搅拌混合液时,电机31带动齿轮32转动,齿轮32通过卡齿9带动导管2转动,搅拌杆42和推板43均随导管2转动,搅拌杆42和推板43共同对混合液进行搅拌;同时,水泵41将容器内的混合液抽入导管2,导管2内原有的混合液经过第一导流孔10和第二导流孔11离开导管2。离开导管2的混合液又受到水泵41的抽取,再回到导管2内。在水泵41的抽取作用下,导管2内的混合液与导管2外的混合液持续进行循环,并在循环的同时发生混合,使混合液中的各组分之间混合的均匀度得到提升,从而改善了搅拌效果,提高了加工效率。
36.参照图1和图2,搅拌杆42的侧壁上开设有调节口15,调节口15处设有弹性膜16与罩网17,弹性膜16和罩网17均与搅拌杆4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弹性膜16将调节口15封堵住,罩网17将弹性膜16罩设住。
37.参照图1和图2,当混合液在弹性膜16外侧的流速低于在内侧的流速时,弹性膜16外侧的液压高于内侧的液压,因此弹性膜16向调节口15内侧凹陷,第二导流孔11的横截面积减小,从而使混合液在第二导流孔11内的流速下降;当混合液在弹性膜16外侧的流速高于在内侧的流速时,弹性膜16向调节口15外侧扩张,使混合液在第二导流孔11内的流速上升,从而实现了对第二导流孔11内部的混合液流速的调节。此外,通过观察弹性膜16的变形程度,操作者容易判断弹性膜16内外侧混合液流速的差异,从而为操作者调整水泵41的功率提供了依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罩网17对弹性膜16起隔离作用,减少了弹性膜16受到损伤的可能。
3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用于车内饰件发泡材料的混合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工作时,操作者手持机头1,并将导管2伸入盛放有混合液的容器内。然后,驱动组件3带动导管2转动,导管2带动搅拌杆42和推板43对混合液进行搅拌,同时水泵41驱动导管2内的混合液和导管2外的混合液进行混合,从而提高了混合液中各组分之间混合的均匀度,改善了搅拌效果,提高了加工效率。
39.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3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