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远程监控的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2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远程监控的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废水处理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减少污染,以至达到废水回收、复用,充分利用水资源。废水主要包括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这些废水如果不经过处理便直接排放,易对纯净的水源造成污染,影响水源的使用,为此需要通过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多次处理,使废水达标排放。
3.现有的废水处理系统多通过人工进行控制,造成大量的人力浪费,另外,控制的精确度较差,易导致部分废水未达到排放标准便进行排放,易对水源造成二次污染,不利于对水源进行防护。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远程监控的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远程监控的废水处理系统。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基于物联网远程监控的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右侧焊接有厌氧池,所述厌氧池的右侧焊接有好氧池,所述好氧池的右侧焊接有膜生物反应池,所述沉淀池与厌氧池之间,所述厌氧池与好氧池之间、所述好氧池与膜生物反应池之间均通过输水组件相连。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沉淀池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粗格栅、细格栅和超细格栅,所述粗格栅、所述细格栅以及所述超细格栅均与沉淀池焊接。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沉淀池的左侧且靠近顶端处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贯穿沉淀池,且与沉淀池左侧的侧壁焊接,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进水阀,所述沉淀池的顶部且靠近后侧边缘处设有加药口,所述加药口贯穿沉淀池的顶部,且与沉淀池焊接,所述加药口上安装有加药阀。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膜生物反应池的右侧且靠近顶端处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贯穿膜生物反应池的侧壁,且与膜生物反应池焊接,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出水阀。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沉淀池、所述厌氧池、所述好氧池以及所述膜生物反应池的前侧且位于右下角处均设有排泥口,各个所述排泥口之间通过排泥管相连通,所述排泥管上安装有排泥阀。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水阀、所述出水阀、所述加药阀以及所述排泥阀均采用电磁阀,且与外部的物联网远程控制器电性连接。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膜生物反应池内部安装有生物膜组,所述膜生物反应池的顶部安装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鼓风管道贯穿膜生物反应池的顶部,且与膜生物反
应池焊接。
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水组件包括水泵,所述水泵与外部的物联网远程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水泵的两端均安装有连接管。
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沉淀池、所述厌氧池、所述好氧池以及所述膜生物反应池的顶部且靠近右下角处均安装有水质监测器,各个所述水质监测器均与外部的物联网远程控制器电性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水质监测器,分别对沉淀池、厌氧池、好氧池以及膜生物反应池中的水质状况进行监控,并将水质状况传递到物联网远程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对水泵和电磁阀进行控制,使每个处理区均达到处理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从而提高废水的处理精度,使废水全部达标排放,有利于对水源进行保护。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药口,可向沉淀池内添加助凝剂或其他药品,方便对废水进行处理,提高对废水的沉淀效果,从而方便对废水进行处理。
18.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鼓风机,可向膜生物反应池内持续鼓风,方便膜生物进行反应,从而提高膜生物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沉淀池的结构分解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膜生物反应池的结构分解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输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沉淀池;11、粗格栅;12、细格栅;13、超细格栅;2、厌氧池;3、好氧池;4、膜生物反应池;41、生物膜组;42、鼓风机;5、输水组件;51、水泵;52、连接管;6、进水管;61、进水阀;7、出水管;71、出水阀;8、加药口;81、加药阀;9、排泥管;91、排泥口;92、排泥阀;10、水质监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请参阅图1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8.一种基于物联网远程监控的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1,沉淀池1的右侧焊接有
厌氧池2,厌氧池2的右侧焊接有好氧池3,好氧池3的右侧焊接有膜生物反应池4,沉淀池1与厌氧池2之间,厌氧池2与好氧池3之间、好氧池3与膜生物反应池4之间均通过输水组件5相连。
29.需要补充的是,沉淀池1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粗格栅11、细格栅12和超细格栅13,粗格栅11、细格栅12以及超细格栅13均与沉淀池1焊接,通过粗格栅11、细格栅12以及超细格栅13可对沉淀池1内的悬浮物逐步进行阻拦,方便对废水中的悬浮物进行沉淀。
30.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沉淀池1的左侧且靠近顶端处设有进水管6,进水管6贯穿沉淀池1,且与沉淀池1左侧的侧壁焊接,进水管6上安装有进水阀61,通过进水阀61可控制废水从进水管6进入沉淀池1内部,沉淀池1的顶部且靠近后侧边缘处设有加药口8,加药口8贯穿沉淀池1的顶部,且与沉淀池1焊接,加药口8上安装有加药阀81,通过加药口8可向沉淀池1内添加药物或助凝剂,方便对废水进行处理。
31.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膜生物反应池4的右侧且靠近顶端处设有出水管7,出水管7贯穿膜生物反应池4的侧壁,且与膜生物反应池4焊接,出水管7上安装有出水阀71,通过出水阀71可控制处理后的水从出水管7流出。
32.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沉淀池1、厌氧池2、好氧池3以及膜生物反应池4的前侧且位于右下角处均设有排泥口91,各个排泥口91之间通过排泥管9相连通,排泥管9上安装有排泥阀92,通过排泥管9可使沉淀形成的污泥排出,方便处理设备对废水进行处理。
33.值得说明的是,进水阀61、出水阀71、加药阀81以及排泥阀92均采用电磁阀,且与外部的物联网远程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物联网远程控制器可对各个电磁阀进行精确控制,从而提高对废水的处理效果。
34.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膜生物反应池4内部安装有生物膜组41,膜生物反应池4的顶部安装有鼓风机42,鼓风机42的鼓风管道贯穿膜生物反应池4的顶部,且与膜生物反应池4焊接,通过鼓风机42可持续向膜生物反应池4内鼓风,方便生物膜组41上的膜生物与废水中的物质进行反应,从而提高对废水的处理效果。
35.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输水组件5包括水泵51,水泵51与外部的物联网远程控制器电性连接,水泵51的两端均安装有连接管52,通过物联网远程控制器可控制水泵51运转,使各个处理区间内已达标的废水进入下一处理工序。
36.具体使用过程中,沉淀池1、厌氧池2、好氧池3以及膜生物反应池4的顶部且靠近右下角处均安装有水质监测器10,各个水质监测器10均与外部的物联网远程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水质监测器10可对各个处理区间内的水质状况进行检测,使物联网进行远程监控,从而方便物联网远程控制器控制废水的处理进度。
37.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物联网远程监控的废水处理系统在使用时,首先,通过物联网远程控制器使进水阀61打开,使废水通过进水管6进水进入沉淀池1内,控制加药阀81打开,使加药口8内的药品和助凝剂添加进沉淀池1内,废水在沉淀池1内流动,粗格栅11、细格栅12和超细格栅13逐步对废水中的悬浮物进行阻拦,使悬浮物快速沉淀,水质监测器10对沉淀池1内水质进行监测并将结果传输到外部的物联网远程控制器,水质达标后控制器控制水泵51运转,将沉淀池1内的水输送到厌氧池2内,厌氧池2对废水进行厌氧处理,废水达标后控制器控制水泵51运转,将厌氧池2内的废水输送到好氧池3中进行好氧处理,待水质达标通过输水组件5将废水输送到膜生物反应池4中,生物膜组41与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反
应,并对废水进行过滤,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后,控制器控制出水阀71打开,使处理后的废水从出水管7排出,控制排泥阀92打开,可使沉淀的污泥从排泥管9排出,方便再次对废水进行处理,通过上述方式即可实现对废水处理系统进行物联网远程监控,精确控制废水处理进程,提高废水处理效果,满足一种基于物联网远程监控的废水处理系统的需求。
3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31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