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出血检测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出血检测功能的电子压迫器。
背景技术:
2.电子压迫器是为股动脉穿刺后的病人设计,用于股动脉导管术后穿刺口止血而提供的一种立项穿刺部位止血装置,它取代传统人工压迫方法,有助于为病人带来更加舒适的术后止血体验。
3.然而,当前的电子压迫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仍可能存在未完全止血的情况,而且无法第一时间被发现,这可能会影响治疗工作,同时也需要医护人员必须时刻警惕出血情况的发生,给医护人员带来一定工作量和压力。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使用电子压迫器过程中存在有无法第一时间发现出血情况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出血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出血检测功能的电子压迫器。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出血检测功能的电子压迫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带有出血检测功能的电子压迫器,包括用于压迫穿刺点的压迫装置,还包括出血检测装置,所述出血检测装置包括用于照射所述穿刺点的发光件、用于接收所述穿刺点反射的光线的受光件、电连接所述发光件和所述受光件的控制模块以及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报警件;
8.所述受光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检测信号,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检测信号并处理,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报警件的通断状态。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电子压迫器的过程中,利用发光件实时照射穿刺点,然后利用受光件实时接收穿刺点反射的光线并将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信号来判断穿刺点附近是否有出血,出血时通过报警件来提醒医护人员,达到第一时间发现出血情况的效果,保证治疗工作,减小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压力。
10.优选的,所述压迫装置包括压迫体、用于固定所述压迫体的绑带,所述绑带连接所述压迫体中间位置,所述压迫体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用于支撑的稳定板以及用于压迫穿刺点的压迫块,所述出血检测装置位于所述压迫块上或靠近所述压迫块位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迫装置整体结构比较简单高效,先将绑带穿过病人大腿下方,然后把压迫体放置于病人大腿上,将压迫块压在内穿刺口正上方,最后通过绑带将压迫体进行固定,整体使用方法相对简单。
12.优选的,所述绑带远离所述压迫体位置设置有舒适板。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舒适板的设置,有利于增大绑带与病人大腿之间的接触
面积,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14.优选的,所述压迫装置远离所述稳定板的端部设有伸缩件以及控制所述伸缩件的伸缩开关,所述压迫块位于所述伸缩件端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迫体通过绷带固定设置在病人大腿上后,可通过伸缩件来调节压迫块对穿刺点施加的压力。
16.优选的,所述压迫块表面设有垫体。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体的设置,有利于在保证压迫块对穿测点压力的前提下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18.优选的,所述出血检测装置包括入射光纤和反射光纤,所述发光件通过所述入射光纤照射所述穿刺点,所述穿刺点反射的光线通过所述反射光纤反射至所述受光件。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入射光纤以及反射光纤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和检测效果,保证出血检测装置的整体检测质量,提高准确性。
20.优选的,所述出血检测组件包括聚光件,所述发光件通过所述聚光件照射所述穿刺点。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光镜的设置,可有效提高照射在穿刺点上的光照强度,进而保证反射至受光件的光线质量,有利于提升出血检测组件的整体检测准确性。
22.优选的,所述压迫装置固定连接有环境感光组件,所述环境感光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环境感光组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感光信号,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感光信号并处理,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发光件的照射强度和/或所述受光件的检测精度。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界环境的光照亮度会不同,通过设置环境感光组件检测环境情况,然后通过控制模块调节发光件的照射强度和/或受光件的检测精度,有利于保证出血检测装置的整体检测效果。
24.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具有定时功能,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有定时开关以及定时提醒件。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医护人员在开始压迫止血后通过定时开关打开控制模块的定时功能,当压迫止血满足设定时间后,控制模块通过定时提醒件提醒医护人员。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通过发光件实时照射穿刺点,然后利用受光件实时接收穿刺点反射的光线并将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模块判断穿刺点是否有出血,出血时通过报警件来提醒医护人员,达到第一时间发现出血情况的效果,减小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压力;
28.2.先将绑带穿过病人大腿下方,然后将压迫体放置于病人大腿上,将压迫块压在内穿刺口正上方,最后通过绑带将压迫体进行固定,压迫装置整体使用方法相对简单,有利于提高止血效率。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中出血检测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中带有出血检测功能的电子压迫器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1、压迫装置;11、压迫体;12、绑带;13、稳定板;14、压迫块;141、垫体;15、舒适板;16、伸缩件;2、出血检测装置;21、发光件;22、受光件;23、控制模块;24、报警件;
3、环境感光组件;4、定时开关;5、定时提醒件。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带有出血检测功能的电子压迫器。
34.参照图1和图2,带有出血检测功能的电子压迫器包括压迫装置1和设置在压迫装置1靠近穿刺点位置的出血检测装置2。压迫装置1包括压迫体11和用于固定压迫体11的绑带12,压迫体11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在人体上支撑的稳定板13以及用于压迫穿刺点的长方体状压迫块14,稳定板13和压迫块14均位于压迫体11靠近人体的一侧,绑带12设置在压迫体11中间位置的两侧,绑带12在远离压迫体11的位置穿设有舒适板15。出血检测装置2包括用于照射穿测点的发光件21、用于接收穿测点反射的光线的受光件22、电连接发光件21和受光件22的控制模块23以及电连接控制模块23的报警件24。
35.受光件22向控制模块23发送反射光检测信号,控制模块23接收反射光检测信号并处理,控制模块23根据接收的反射光检测信号判断穿刺点是否出血,出血时启动报警件24提醒医护人员,报警件24可采用蜂鸣器或指示灯。
36.通过采用以上设置,压迫装置1整体结构比较简单,可先让绑带12穿过病人大腿下方,同时使大腿放置于舒适板15上,然后将压迫体11放置于病人大腿上,将压迫块14压在内穿刺口正上方,最后通过绑带12将压迫体11进行固定,整体使用方法相对简单,可有效压迫穿刺点。出血检测的设置,利用发光件21实时照射穿刺点,然后控制模块23根据受光件22接收的穿测点反射光线来判断是否出现出血情况,可以根据反射光的光照强度、光反射率和光色等属性综合进行判断,当识别到穿测点出血时,控制模块23控制启动报警件24来提示医护人员,有利于减小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压力。
37.参照图2,压迫装置1设置有伸缩件16以及控制伸缩件16伸缩状态的伸缩开关,压迫块14固定设置在伸缩件16远离压迫体11的端部,伸缩开关可控制伸缩件16带动压迫块14靠近或远离压迫体11。压迫块14靠近人体的表面固定设置有柔软的垫体141,垫体141可采用何氏垫。
38.通过采用以上设置,伸缩件16的设置可进一步调节压迫块14对人体施加的压力,进而方便调节压迫装置1对人体的压迫效果。垫体141的设置,有利于减小压迫块14对人体的损伤,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39.在发光件21与穿刺点之间依次设置有聚光件和入射光纤,发光件21产生的照射光线依次通过聚光件和入射光纤照射穿刺点。在受光件22与穿刺点之间设置有反射光纤,穿刺点反射后的光线通过反射光纤射向受光件22。
40.通过采用以上设置,聚光件和入射光纤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发关件发出的光线的有效利用率,减小损失,并且有利于提高穿刺点反射的光线强度。反射光纤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受光件22的检测精度,进而提高出血检测装置2的整体检测效果。
41.出血检测装置2还设置有电连接控制模块23的环境感光组件3,环境感光组件3向控制信号发送感光信号,控制模块23根据感光信号自动调节发光件21的照射强度和受光件22的检测精度。
42.通过采用以上设置,外界环境的光照亮度情况会对出血检测装置2存在一定的干
扰,利用环境感光组件3可减小外界环境对出血检测装置2的影响,根据外界光照情况对发光件21和受光件22进行调节,有利于提高出血检测装置2整体的检测效果。
43.压迫体11上固定设置有定时开关4和定时提醒件5,控制模块23具有定时功能,控制模块23电连接定时开关4和定时提醒件5。
44.通过采用以上设置,医护人员可通过控制模块23的定时功能对压迫时间进行定时,当实际压迫的时间满足设定的时间后,控制模块23启动定时提醒件5提示医护人员,有利于保证病人的恢复工作。
45.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可先让绑带12穿过病人大腿下方,并使大腿放置于舒适板15上,然后把压迫体11放置于病人大腿上方,将压迫块14压在内穿刺口正上方,最后通过绑带12将压迫体11进行固定,整体使用方法相对简单,可有效压迫穿刺点。
46.出血检测的设置,利用发光件21实时照射穿刺点,然后控制模块23根据受光件22接收的穿测点反射光线来判断是否出现,可以根据反射光的光照强度、光反射率和光色等属性综合进行判断,当识别到穿测点出血时,控制模块23控制启动报警件24第一时间来提示医护人员,有利于减小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精神压力。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