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横流式冷却塔。
背景技术:
2.横流式冷却塔为一种水流从塔上部垂直之落下,冷却塔两侧设有进风口,水流与空气水平流动通过淋水填料,气流与水流正交的冷却塔,水在冷却塔内与流过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质交换,从而使水温下降。现有技术中,方形横流式冷却塔采用两侧进风、顶部抽风结构,空气经两侧填料与热水进行热交换,湿热空气排向塔外部,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样设置的横流式冷却塔在雨天使用时,雨水容易携带外界的灰尘进入冷却塔内,经长期使用,容易在冷却塔的塔体内形成污垢,影响循环水对冷却塔的冷却效果。
3.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横流式冷却塔,与扇叶转动连接的壳体与塔体采用一体结构,能减小扇叶转动时壳体的抖动,降低冷却塔工作时的噪音,并且通过加设挡雨组件,对雨水进行收集排放,提高循环水的水质和使用寿命,更加节能环保。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横流式冷却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顶端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塔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出风口处的散热装置,所述塔体内固定连接有位于出风口正下方的挡雨组件,所述挡雨组件的一侧设有与塔体固定连接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底端连接有贯穿塔体至外界的导流管。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位于出风口下方的挡雨组件能将落入塔体内的雨水进行格挡收集,而后通过挡雨组件一侧的导流槽对收集的雨水进行收集,并通过与导流槽连通的导流管对雨水进行疏导排放,减少雨水进入塔体而污染塔体内循环水,延长了冷却塔以及循环水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散热装置能将塔体内的热气流抽至塔体外,提高循环水的冷却速率,提高冷却塔的冷却效果。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雨组件包括若干阵列分布的收水片,所述收水片的顶端朝向相邻收水片方向倾斜设置形成倾斜部,所述收水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位于相邻所述收水片的倾斜部正下方的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一端与导流槽连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若干收水片能对出风口进行遮挡,并且由于收水片顶端朝向相邻收水片倾斜设置,从而对出风口起到较好遮蔽的作用,提高雨水格挡收集的效率,减小雨水污染循环水的可能性,通过收水片上的缓冲槽,能对落至收水片上的水进行收集,使雨水沿着缓冲槽流至导流槽内,阻碍雨水与循环水混合。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倾斜部朝向相邻收水片的一侧设有位于缓冲槽上方的挡水条。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挡水条,能对收水片表面的液化的水进行格挡,
从而减小循环水蒸发时循环水的损失,并且雨水沿收水片的底面滑落时,由于挡水条对雨水进行格挡,使雨水沿着挡水条滑至缓冲槽内进行收集。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塔体内设有与若干收水片卡接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与倾斜部卡接的定位条。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架和定位条对若干收水片的底端和顶端进行固定,从而提高收水片安装的稳定性,提高收水片的抗形变能力。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条上阵列分布有若干用于容纳倾斜部的嵌槽。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条上开设嵌槽,通过卡接的方式与收水片连接,便于人们的组装。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收水片沿其长度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导流槽固定连接于若干收水片的最底端。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收水片沿其长度方向倾斜设置,使得落至收水片后,能在重力作用下沿收水片流至导流槽内进行收集。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槽背向收水片的一侧设有用于连接塔体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通过螺栓与塔体固定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部通过螺栓与塔体连接,提高导流槽安装强度,在雨水汇聚与导流槽内时,提高导流槽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装置包括与塔体呈一体结构的壳体以及转动连接于壳体内的扇叶,所述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扇叶转动的驱动电机。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与塔体呈一体结构的壳体能阻碍塔体顶面积蓄的雨水流至塔体内,并且通过扇叶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实现对塔体内循环水的散热,提高冷却塔的制冷冷却速率。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通过设置位于出风口下方的挡雨组件能将落入塔体内的雨水进行格挡收集,而后通过挡雨组件一侧的导流槽对收集的雨水进行收集,并通过与导流槽连通的导流管对雨水进行疏导排放,减少雨水进入塔体而污染塔体内循环水,延长了冷却塔以及循环水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散热装置能将塔体内的热气流抽至塔体外,提高循环水的冷却速率,提高冷却塔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用以显示冷却塔的内部结构;
25.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挡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图4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28.图中:1、塔体;2、出风口;3、散热装置;4、导流槽;5、导流管;6、收水片;7、倾斜部;8、缓冲槽;9、挡水条;10、支撑架;11、定位条;12、连接部;13、壳体;14、扇叶;15、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30.一种新型横流式冷却塔,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包括塔体1,塔体1的顶端开设有出风口2,塔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出风口2处的散热装置3,塔体1内固定连接有位于出风口2正下方的挡雨组件,挡雨组件的一侧设有与塔体1固定连接的导流槽4,导流槽4的底端连接有贯穿塔体1至外界的导流管5,其中,若干收水片6沿其长度方向倾斜设置,导流槽4固定连接于若干收水片6的最底端,导流槽4背向收水片6的一侧设有用于连接塔体1的连接部12,连接部12通过螺栓与塔体1固定连接,并且,散热装置3包括与塔体1呈一体结构的壳体13以及转动连接于壳体13内的扇叶14,壳体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扇叶14转动的驱动电机15,具体的,驱动电机15采用防水型电机,并且驱动电机15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轮组件与扇叶14连接,实现驱动扇叶14转动形成自塔体1内向塔体1外流动的气流。
31.如图3和图5所示,挡雨组件包括若干阵列分布的收水片6,而收水片6的顶端朝向相邻收水片6方向倾斜设置形成倾斜部7,收水片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位于相邻收水片6的倾斜部7正下方的缓冲槽8,缓冲槽8的一端与导流槽4连通,具体的,收水片6的底端朝向倾斜部7一侧方向倾斜设置,收水片6的纵截面呈梯形结构,并且倾斜部7朝向相邻收水片6的一侧粘接有位于缓冲槽8上方的挡水条9,塔体1内设有与若干收水片6卡接的支撑架10,支撑架10上固定连接有与倾斜部7卡接的定位条11,定位条11上阵列分布有若干用于容纳倾斜部7的嵌槽,实现收水片6沿与定位条11的长度相垂直的方向滑动完成卡接,并且收水片6上粘接有位于缓冲槽8下方且抵于支撑架10上表面的支撑条。
32.工作过程:冷却塔工作时,驱动电机15带动扇叶14转动,将冷却塔内的热气流向塔体1外转移,外界的冷空气经塔体1两侧进入至塔体1内,形成空气的循环,加快冷却塔冷却的效率,且与扇叶14转动连接的壳体13与塔体1采用一体结构,能减小扇叶14转动时壳体13的抖动,降低冷却塔工作时的噪音。
33.在遇到雨天时,通过塔体1内位于出风口2正下方的挡雨组件,在雨水落入至若干收水片6上时,由于收水片6的顶端朝向相邻收水片6的方向倾斜设置形成倾斜部7,达到对出风口2的遮挡,使得经出风口2落至塔体1内的雨水被若干收水片6格挡收集,且收水片6之间的间隙供给塔体1内热气流向塔体1外转移的通道,不妨碍冷却塔风冷时进行换气操作,在雨水接触收水片6时,雨水沿收水片6的上表面流至缓冲槽8内进行缓冲收集,由于若干收水片6沿其长度方向倾斜设置,实现雨水落至缓冲槽8内后在重力作用下沿收水片6流至导流槽4内,且通过导流槽4底端连接至塔体1外的导流管5对雨水进行排放,减少雨水对循环水的污染。
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