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焊剂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27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助焊剂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自动化焊接设备中,例如在自动化导线上锡的设备中,在导线的表皮进行剥离,然后需要将导线剥离后裸露在表面上的内芯进行上锡操作,为了提高导线上锡的质量,故在上锡前的工序需要将导线的裸露在表面的内芯蘸取助焊剂,从而提高整体的上锡效果。
3.现有的助焊剂通常采用液体助焊剂的方式,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助焊剂存放在一个开口式的容纳器内,长期使用,其内部的助焊剂的含量减少,导致上锡的质量变差,而且在自动化设备运行中,操作人员如果观察不仔细,存在大批量的导线无法上锡或者上锡的覆盖率低,导致发生大批量返工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助焊剂循环装置。
5.本实用新型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助焊剂循环装置,其中,包括设有开口的容纳器、储存器、抽压器以及两根导管,容纳器与储存器通过两个导管连通形成两者之间的连通,抽压器控制助焊剂形成循环流动。
6.采用此种结构设置,形成循环式供应助焊剂的效果,保证容纳器内的助焊剂的整体体积以及相应的浓度,从而保证配合自动化设备的操作。而且,采用本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无论助焊剂如何挥发,总能保证容纳器内的助焊剂浓度位于正常的标准内,同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储存器内的助焊剂可以一天甚至多天更换一次,大大降低操作人员的更换频率。
7.其中,抽压器位于其中一根导管上,容纳器位于储存器的轴向上方,抽压器将储存器内的助焊剂输送至容纳器内。
8.采用此种结构设置,通过抽压器将储存器内的助焊剂输送至容纳器内,然后容纳器内的助焊剂通过重力作用流向至储存器内,从而实现循环效果。
9.其中,抽压器位于其中一根导管上,容纳器位于储存器的轴向下方,抽压器将容纳器内的助焊剂输送至储存器内。
10.采用此种结构设置,通过重力作用,将储存器内的助焊剂流动至容纳器内,然后通过抽压器将容纳器内的助焊剂输送至储存器内,从而实现循环效果。
11.其中,抽压器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抽压器将储存器内的助焊剂输送至容纳器,另一个抽压器将容纳器输送至储存器。
12.通过两个抽压器的设置,形成整体的循环效果。
13.其中,抽压器包括泵体以及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泵体工作,泵体工作进行助焊剂的抽送。
14.其中,还包括单向阀,单向阀固定在导管内。
15.通过单向阀的设置,进一步提高助焊剂的流动方向,防止发生倒流现象,严重影响实际的使用效果。
16.其中,还包括过滤件,过滤件位于容纳器与导管之间。
17.通过过滤件的设置,防止容纳器的杂质流入至储存器内,影响到实际的使用效果,而且杂质也有可能影响到导管内部的流速。
18.其中,还包括报警器,报警器夹持在导管上。
19.通过报警器的设置,使得在使用过程中起到警示效果,防止发生故障。
20.其中,储存器上设有上盖,上盖封闭储存器的顶端。
21.上盖的设置,防止储存器内的助焊剂挥发,影响到实际的使用效果。
22.其中,储存器为透明设置。
23.通过透明材质的设置,使用者可以更加直观的观察到储存器内部的助焊剂体积以及助焊剂的颜色。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实施例1:
28.参照附图1所示,一种助焊剂循环装置,包括设有开口的容纳器1、储存器2、抽压器3以及两根导管4。
29.容纳器1固定在工作台5的表面上,且容纳器1的开口为朝向轴向上方,通过夹持设备夹取导线,使得导线裸露的部分伸入至容纳器1内,形成蘸取助焊剂的效果。容纳器1内设有助焊剂,需要说明的是,容纳器1内的助焊剂与储存器2内的助焊剂两者的比例超出1:50,此处储存器2的体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可以采用更大容积的储存器2,保证整体的浓度比例。
30.储存器2位于工作台5的下方,进一步,工作台5的下方上还可以设置一个腔室,储存器2可以放置在该腔室内,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有人发生误触碰。储存器2顶端设有上盖21,通过上盖21形成储存器2整体的封闭效果,防止助焊剂发生挥发效果,此处上盖21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与储存器2形成连接固定的方式,在需要更换内部的助焊剂时,仅需要打开上盖21,即可实现更换效果。进一步,此处储存器2整体为透明设置,便于操作者观察内部助焊剂的体积以及颜色(通过颜色可以观察到助焊剂的浓度,浓度越大,颜色越深,反之,浓度越小,颜色越浅)。除此之外,储存器2可以为废旧的透明瓶子,形成环保以及可持续利用的效果,提高整体的环保水平。
31.抽压器3包括泵体31以及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泵体31工作,泵体31位于其中一根导管4上,此处通过泵体31抽取储存器2内的助焊剂,并将其输送至容纳器1内,为泵体31本身具有的结构效果,故此处不多加赘述。此处控制器控制泵体31工作,其具体的工作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中仅以持续工作为例,使得两根导管4之间的流速一致,
保证容纳器1的助焊剂体积不变。此处也可以为阶梯式控制方法,或波形控制方法。
32.两根导管4的两端分别将容纳器1、储存器2形成连通,即形成矩形流通的设置,此处为了更好的进行描述,本实施例中将两根导管4描述为第一导管41以及第二导管42。
33.第一导管41一端与储存器2内部的助焊剂连通,此处可以伸入至储存器2底部,另一端与泵体31连接,然后伸入至容纳器1的侧面或者顶面,将储存器2内的助焊剂输送至容纳器1内。第二导管42的一端与容纳器1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储存器2连通,将容纳器1内的助焊剂输送至储存器2内,从而实现了整体的循环效果。
34.此处为了提高整体的循环效果,在容纳器1的底部上设有过滤件11,助焊剂通过过滤件11流动至第二导管42的一端内,形成过滤效果,防止容纳器1的杂质流入至储存器2内,影响到实际的使用效果,而且杂质也有可能影响到导管4内部的流速。
35.进一步,为了提高整体的循环效果,在第一导管41或第二导管42或两者上均设有单向阀43,此处单向阀43的方向与助焊剂的流动方向一致,通过单向阀43的设置,进一步提高助焊剂的流动方向,防止发生倒流现象,严重影响实际的使用效果。
36.进一步,还包括报警器44,报警器44夹持在第一导管41或第二导管42上。通过报警器44的设置,使得在使用过程中起到警示效果,防止发生故障。此处报警器44为检测导管4上的是否有液体流动,此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多加赘述。
37.采用此种结构设置,形成循环式供应助焊剂的效果,保证容纳器1内的助焊剂的整体体积以及相应的浓度,从而保证配合自动化设备的操作。而且,采用本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无论助焊剂如何挥发,总能保证容纳器1内的助焊剂浓度位于正常的标准内,同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储存器2内的助焊剂可以一天甚至多天更换一次,大大降低操作人员的更换频率。
38.实施例2:
39.参照附图2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之间的区别在于,容纳器1位于储存器2的轴向下方,即形成类似挂点滴结构,储存器2内的助焊剂通过重力作用,将助焊剂流入至容纳器1内,然后通过抽压器3将容纳器1内的助焊剂重新输送至储存器2内,形成循环效果。采用此种结构设置,可以直观的观察到容纳器1内的助焊剂体积以及颜色。
40.实施例3:
41.参照附图3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1之间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抽压器3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抽压器3将储存器2内的助焊剂输送至容纳器1,另一个抽压器3将容纳器1输送至储存器2。通过两个抽压器3的设置,形成整体的循环效果。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27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