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裁布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25



1.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裁布机。


背景技术:

2.在服饰生产中,经常需要将一整筒布料裁剪成若干段,从而方便后续加工。但布料在存放时会发生褶皱,直接裁剪褶皱的布料影响裁剪的精度,影响后续布料制成的成衣的尺寸,影响成衣质量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布料褶皱从而提高裁剪精度的裁布机。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精度裁布机,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之间设有张紧装置,所述第一平台上设有放布装置、第一压布装置和熨烫装置,所述第二平台上设有第二压布装置、裁布装置和收布装置,所述放布装置包括放布架和可转动设置在放布架上的放布辊,所述收布装置包括收布架和可转动设置在收布架上的收布辊,所述收布辊通过电机驱动。
5.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机架上设置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之间设置由间隔区,在间隔区内设置张紧装置。第一平台为布料的整理区,用于平整布料,减少布料上的褶皱。第二平台为裁剪区,用于对于布料进行裁剪加工,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之间的张紧装置能够保证布料的张紧度,从而保证裁剪的精度。第一平台上设置放布装置、熨烫装置和第一压布装置,放布装置包括放布架和设置在放布架上的放布辊,能够放布辊的转动能够将原料布匹拉出并经过第一平台、张紧装置达到第二平台,熨烫装置能够对经过第一平台的布匹进行熨烫,保证布匹原料的平整,进一步提高裁剪时的精度。第二平台上设置第二压布装置、裁布装置和收布装置,收布装置包括收布架和设置在收布架上的收布辊,收布辊通过电机驱动,能够为布匹原料在整个裁布机上的移动提供动力。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压布装置包括第一压布辊和第二压布辊,所述第一压布辊与第二压布辊上均设有压布轮,所述第一压布辊靠近放布装置,所述第二压布辊靠近所述张紧装置。
7.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压布装置包括第一压布辊和第二压布辊,第一压布辊与第二压布辊通过转轴固定在第一平台上,且第一压布辊与第二压布辊上均设置压布轮,压布轮抵触在第一平台上的布匹原料,通过布匹原料的移动带动压布轮的转动。第一压布辊靠近放布装置,第二压布轮靠近张紧装置,熨烫装置设置在第一压布辊与第二压布辊之间,布匹原料在经过熨烫装置时能够保证为平躺状态而不是倾斜状态,保证熨烫的效果。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二压布装置包括第三压布辊和第四压布辊,第三压布辊和第四压布辊上均设有压布轮,第三压布辊靠近张紧装置,所述第四压布辊靠近所述收布装置。
9.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压布辊与第四压布辊上的压布轮抵触经过第二平台的布匹原料。张紧装置设置在第三压布辊与第四压布辊之间,能够保证裁剪时布匹原料的平整,保证裁剪精度。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裁布装置包括横跨所述第二平台的滑轨台,所述滑轨台的中部设有可在滑轨台上滑动的刀架,所述刀架上设有裁布刀。
11.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滑轨台的两端固定在第二平台宽度方向的两端上。滑轨台的中部设置滑轨,刀架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在滑轨上移动,刀架的移动带动裁布刀的移动,从而能够裁剪不同宽度的布料,能够提高裁布机的泛用性。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张紧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构成角度,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上均设有张紧辊,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共同连接有转轴且可以所述转轴为中心转动。
13.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上均设置张紧辊,布匹原料抵触两个张紧辊。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呈“v”字状,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共同连接转轴,通过转轴的转动带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转动从而调节布匹原料的张紧度。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机架上设置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第一平台对布匹原料进行处理,第二平台对布匹原料进行裁剪,第一平台设置第一压布装置和熨烫装置,能够对裁剪前的布匹原料进行处理,减少布匹原料上的褶皱,保证布匹原的平整,提高裁剪时的精度。
16.2.第一压布装置包括第一压布辊和第二压布辊,熨烫装置设置在第一压布辊和第二压布辊之间,能够保证熨烫时布匹原料处于平躺状态,保证熨烫效果。第二压布装置包括第三压布辊和第四压布辊,裁剪装置设置在第三压布辊和第四压布辊之间,能保证布匹原料在裁剪时的平整度保证裁剪精度。
17.3.裁剪装置包括滑轨台,裁剪到设置在刀架上,刀架可在滑轨台上滑动,从而调整裁剪刀裁剪的宽度,提高裁剪机的泛用性。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其中附图标记为:1、机架;2、第一平台;21、第一压布辊;22、第二压布辊;3、张紧装置;31、第一支撑架;32、第二支撑架;33、张紧辊;34、转轴;4、放布装置;41、放布架;42、放布辊;5、收布装置;51、收布架;52、收布辊;6、熨烫装置;7、滑轨台;71、刀架;72、裁剪刀;8、第二平台;81、第三压布辊;82、第四压布辊。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2.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高精度裁布机,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平台2与第二平台8,第一平台2与第二平台8之间设有张紧装置3,所述第一平台2上设有放布装置4、第一压布装置和熨烫装置6,所述第二平台8上设有第二压布装置、裁布装置和收布装置5,所
述放布装置4包括放布架41和可转动设置在放布架41上的放布辊42,所述收布装置5包括收布架51和可转动设置在收布架51上的收布辊52,所述收布辊52通过电机驱动。机架1上设置第一平台2与第二平台8,第一平台2与第二平台8之间设置由间隔区,在间隔区内设置张紧装置3。第一平台2为布料的整理区,用于平整布料,减少布料上的褶皱。第二平台8为裁剪区,用于对于布料进行裁剪加工,第一平台2与第二平台8之间的张紧装置3能够保证布料的张紧度,从而保证裁剪的精度。第一平台2上设置放布装置4、熨烫装置6和第一压布装置,放布装置4包括放布架41和设置在放布架41上的放布辊42,能够放布辊42的转动能够将原料布匹拉出并经过第一平台2、张紧装置3达到第二平台8,熨烫装置6能够对经过第一平台2的布匹进行熨烫,保证布匹原料的平整,进一步提高裁剪时的精度。第二平台8上设置第二压布装置、裁布装置和收布装置5,收布装置5包括收布架51和设置在收布架51上的收布辊52,收布辊52通过电机驱动,能够为布匹原料在整个裁布机上的移动提供动力。
23.第一压布装置包括第一压布辊21和第二压布辊22,所述第一压布辊21与第二压布辊22上均设有压布轮,所述第一压布辊21靠近放布装置4,所述第二压布辊22靠近所述张紧装置3。第一压布装置包括第一压布辊21和第二压布辊22,第一压布辊21与第二压布辊22通过转轴34固定在第一平台2上,且第一压布辊21与第二压布辊22上均设置压布轮,压布轮抵触在第一平台2上的布匹原料,通过布匹原料的移动带动压布轮的转动。第一压布辊21靠近放布装置4,第二压布轮靠近张紧装置3,熨烫装置6设置在第一压布辊21与第二压布辊22之间,布匹原料在经过熨烫装置6时能够保证为平躺状态而不是倾斜状态,保证熨烫的效果。
24.第二压布装置包括第三压布辊81和第四压布辊82,第三压布辊81和第四压布辊82上均设有压布轮,第三压布辊81靠近张紧装置3,所述第四压布辊82靠近所述收布装置5。第三压布辊81与第四压布辊82上的压布轮抵触经过第二平台8的布匹原料。张紧装置3设置在第三压布辊81与第四压布辊82之间,能够保证裁剪时布匹原料的平整,保证裁剪精度。
25.裁布装置包括横跨所述第二平台8的滑轨台7,所述滑轨台7的中部设有可在滑轨台7上滑动的刀架71,所述刀架71上设有裁布刀。滑轨台7的两端固定在第二平台8宽度方向的两端上。滑轨台7的中部设置滑轨,刀架71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在滑轨上移动,刀架71的移动带动裁布刀的移动,从而能够裁剪不同宽度的布料,能够提高裁布机的泛用性。
26.张紧装置3包括第一支撑架31和第二支撑架32,所述第一支撑架31与第二支撑架32构成角度,所述第一支撑架31与第二支撑架32上均设有张紧辊33,所述第一支撑架31与第二支撑架32共同连接有转轴34且可以所述转轴34为中心转动。第一支撑架31与第二支撑架32上均设置张紧辊33,布匹原料抵触两个张紧辊33。第一支撑架31和第二支撑架32呈“v”字状,第一支撑架31与第二支撑架32共同连接转轴34,通过转轴34的转动带动第一支撑架31和第二支撑架32的转动从而调节布匹原料的张紧度。
27.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基于上述实施例而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26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