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钡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4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调钡装置。


背景技术:

2.胃肠道造影检查是检查食道、胃肠道病变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往往要口服一定量的硫酸钡混悬剂(钡剂)作为阳性对比剂,以便在x线照射下观察消化道有无病变。
3.在检查前,医务人员需将硫酸钡干混悬剂(bariumsulfate for suspension)加温开水配成适当浓度(120%~220%)的混悬液。而硫酸钡干混悬剂为粉末状,几乎不溶于水,由于其本身的物理特性,调配、搅拌时费时、费力,且存在调配浓度、总量和卫生条件均不好控制的弊端,存在一定安全风险。目前的工作流程是患者进入检查室后由医务人员临时调配及手动持续搅拌,因硫酸钡混悬剂易板结和凝固,所以必须持续搅拌,花费时间长,患者等待时间延长,存在对比剂被污染的风险,不利于检查工作的流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硫酸钡混悬剂调制繁琐的弊端,提供一种自动调钡装置,该装置能够持续对硫酸钡混悬剂进行搅拌,实现即取即用,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效率更高,有利于提升检查工作的流畅性。
5.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动调钡装置,包括底座、容器、固定盖,所述容器固定在底座上,容器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固定盖与容器上端可拆卸连接,固定盖上端面固定设有电机,电机的转轴穿过固定盖并固定设有伸入容器内的搅拌叶片,所述容器侧面固定连接有向下倾斜的出液管,出液管内腔与容器内部连通,所述出液管内套设有能沿着出液管滑动的活塞,所述活塞外壁与出液管内壁贴合,所述出液管下端固定设有用于对活塞限位的盖板,盖板上设有通孔,所述活塞背对容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推杆穿过所述通孔,推杆下端固定设有与出液管下端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所述出液管下方设有流出管,流出管上端与出液管连通;当连接件与出液管下端连接时,所述活塞将出液管上端封闭且活塞上端面靠近容器内壁,当连接件与出液管下端分离且活塞下端与盖板贴合时,所述活塞上端面位于流出管上端与盖板之间。使用该装置能够持续对硫酸钡混悬剂进行搅拌,能避免硫酸钡混悬剂板结和凝固。拉动拉杆即可取用硫酸钡混悬剂,不取用硫酸钡混悬剂时,活塞将出液管上端封闭且活塞上端面靠近容器内壁,这样能使出液管内的硫酸钡混悬剂含量较少,避免硫酸钡混悬剂在出液管内板结、凝固造成出液管堵塞。
6.作为优选,所述出液管为圆管形结构,所述活塞为圆柱形结构,活塞套设在出液管内且能在出液管内自转。
7.作为优选,所述出液管下端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件为与出液管下端螺接的螺帽,所述螺帽、推杆、活塞三者同轴设置,所述通孔位于盖板的中间位置。
8.作为优选,所述容器采用透明材料制成。透过容器,可直接观察容器内部剩余硫酸
钡混悬剂的量。
9.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盖下端套设在容器上端外侧,且固定盖与容器上端螺接。固定盖与容器之间通过螺接的方式,拆装更为方便,便于添加硫酸钡混悬剂以及对该装置进行清洗。
10.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盖上端面设有与容器内腔连通的气孔。气孔的设置,避免在容器内部产生较大的负压,能使硫酸钡混悬剂从出液管、流出管中流出更为顺畅。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持续对硫酸钡混悬剂进行搅拌,实现即取即用,并防止其板结和凝固,节省了医务人员多次准备造影剂的时间和精力,大大提升了医学检查的效率,有利于提升检查工作的流畅性。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中a处放大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取用硫酸钡混悬剂时的状态示意图;
15.图中标记:1、底座,2、容器,3、固定盖,4、电机,5、搅拌叶片,6、出液管,7、活塞,8、盖板,9、通孔,10、推杆,11、连接件,12、流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7.实施例1
18.如图1、图2所示,一种自动调钡装置,包括底座1、容器2、固定盖3,所述容器2固定在底座1上,容器2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容器2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固定盖3下端套设在容器2上端外侧,且固定盖3与容器2上端螺接。所述固定盖3上端面设有与容器2内腔连通的气孔。固定盖3上端面还固定设有电机4,电机4的转轴穿过固定盖3并固定设有伸入容器2内的搅拌叶片5,所述容器2侧面固定连接有向下倾斜的出液管6,出液管6为圆管形结构,出液管6内腔与容器2内部连通,所述出液管6内套设有能沿着出液管6滑动且能在出液管6内自转的活塞7,活塞7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活塞7外壁与出液管6内壁贴合,所述出液管6下端固定设有用于对活塞7限位的盖板8,盖板8的中间位置设有通孔9。所述活塞7背对容器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10,推杆10穿过所述通孔9,推杆10下端固定设有与出液管6下端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11,所述出液管6下端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件11为与出液管6下端螺接的螺帽,所述螺帽、推杆10、活塞7三者同轴设置。
19.所述出液管6下方设有流出管12,流出管12上端与出液管6连通;当连接件11与出液管6下端连接时,所述活塞7将出液管6上端封闭且活塞7上端面靠近容器2内壁,当连接件11与出液管6下端分离且活塞7下端与盖板8贴合时,所述活塞7上端面位于流出管12上端与盖板8之间。
20.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进行使用时,打开固定盖3,将硫酸钡干混悬剂和温水按一定比例放入容器2内,再将固定盖3旋紧在容器2上,启动电机4,电机4带动搅拌叶片5旋转,从而将硫酸钡干混悬剂和温水搅拌均匀。为适应搅拌粘度较大的硫酸钡混悬液及消化道造影检查需长时间、多次取硫酸钡混悬剂的需求,该电机4需慢转速、长时间的工作。当病
人开始检查、需要取一定量的钡剂时,只需转动连接件11,使连接件11与出液管6下端分离,再将连接件11往外拉动,带动推杆10,进而带动活塞7移动,直到活塞7下端与盖板8贴合,此时流出管12通过出液管6与容器2内腔连通,硫酸钡混悬剂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会从出液管6、流出管12流出,只需在流出管12下端放置一个杯子接着即可。取用完毕时,将连接件11朝向出液管6上端方向推动,再转动连接件11,使连接件11与出液管6下端螺接,在推杆10的传动作用下,活塞7朝向出液管6上端移动,活塞7会将出液管6中剩余的硫酸钡混悬剂推回容器2内,由搅拌叶片5进行搅拌,避免出液管6中的硫酸钡混悬剂板结、凝固。取用硫酸钡混悬剂的过程无需停止电机4运转,十分方便。
21.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调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容器(2)、固定盖(3),所述容器(2)固定在底座(1)上,容器(2)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固定盖(3)与容器(2)上端可拆卸连接,固定盖(3)上端面固定设有电机(4),电机(4)的转轴穿过固定盖(3)并固定设有伸入容器(2)内的搅拌叶片(5),所述容器(2)侧面固定连接有向下倾斜的出液管(6),出液管(6)内腔与容器(2)内部连通,所述出液管(6)内套设有能沿着出液管(6)滑动的活塞(7),所述活塞(7)外壁与出液管(6)内壁贴合,所述出液管(6)下端固定设有用于对活塞(7)限位的盖板(8),盖板(8)上设有通孔(9),所述活塞(7)背对容器(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10),推杆(10)穿过所述通孔(9),推杆(10)下端固定设有与出液管(6)下端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11),所述出液管(6)下方设有流出管(12),流出管(12)上端与出液管(6)连通;当连接件(11)与出液管(6)下端连接时,所述活塞(7)将出液管(6)上端封闭且活塞(7)上端面靠近容器(2)内壁,当连接件(11)与出液管(6)下端分离且活塞(7)下端与盖板(8)贴合时,所述活塞(7)上端面位于流出管(12)上端与盖板(8)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6)为圆管形结构,所述活塞(7)为圆柱形结构,活塞(7)套设在出液管(6)内且能在出液管(6)内自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调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6)下端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件(11)为与出液管(6)下端螺接的螺帽,所述螺帽、推杆(10)、活塞(7)三者同轴设置,所述通孔(9)位于盖板(8)的中间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2)采用透明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3)下端套设在容器(2)上端外侧,且固定盖(3)与容器(2)上端螺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3)上端面设有与容器(2)内腔连通的气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硫酸钡混悬剂调制繁琐的弊端,提供一种自动调钡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容器、固定盖,容器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固定盖与容器上端可拆卸连接,固定盖上端面固定设有电机,电机的转轴上设有位于容器内的搅拌叶片,容器侧面固定连接有向下倾斜的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内套设有活塞,出液管下端固定设有盖板,盖板上设有通孔,所述活塞背对容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推杆穿过所述通孔,推杆下端固定设有与出液管下端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出液管下方设有流出管。该装置能够持续对硫酸钡混悬剂进行搅拌,实现即取即用,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效率更高,有利于提升检查工作的流畅性。有利于提升检查工作的流畅性。有利于提升检查工作的流畅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慧 严昂 龙学颖 刘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6.03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23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