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采样亭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9



1.本技术涉及医用防护设施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采样亭。


背景技术:

2.目前为便于对居民进行传播性病毒进行采样,需要医护人员在空气流通的室外对居民进行逐个采样,由于与居民接触距离较近,需要对医护人员进行防护,以降低医护人员被感染的概率。紫外线杀菌器是利用紫外线灯管辐照进行杀菌的杀菌器械。
3.相关技术可参考公告号为cn21298474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咽拭子采集的移动采样亭,外壳前面板上开孔,透明板安装于前面板的内表面,并将前面板上的开孔封堵,透明板的外表面分别设有摄像头、防护手套及外消毒台,内表面设有内消毒台;采集者位于外壳内部,手臂由防护手套伸出,透明板上还安装有与摄像头连接的屏幕,供采集者观看;外壳上分别安装有进气装置及出气装置,外壳外部空气经进气装置过滤后进入外壳内部,外壳内部的空气经出气装置过滤后排出。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采样亭在使用时虽然将医护人员与居民有效隔离开,保障了医护人员的安全,但居民采样时暴露在采样亭前,得不到有效的防护效果,感染风险性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对居民采样过程中的防护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用采样亭。
6.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用采样亭,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医用采样亭,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方固设有柜体,柜体内设有隔板,柜体设有两个外门,隔板设有操作窗,操作窗设有两个橡胶手套,底板上端部固设有两个换气空调,两个换气空调分别与隔板的两侧连通,换气空调均连通有进风管,进风管内均固设有滤网。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医护人员与居民分别位于隔板两侧的柜体内,两个换气空调分别对居民及医护人员所处空间进行换气,下一位待检测居民进入柜体时,也不易因呼入上一位居民残留的空气发生感染,采样过程中对居民及医护人员均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
9.可选的,所述隔板两侧分别设为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第一腔室连通有风淋室,第一腔室与风淋室之间设有内门,底板设有吹风机,吹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有出风管,出风管延伸至风淋室内,风淋室连通有排气管。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居民在进入第一腔室前,先进入风淋室对衣服及皮肤表面进行风淋,意外粘附在居民身上的病菌不易进入第一腔室,不易在采样过程中造成居民感染,提高了对居民的防护效果。
11.可选的,所述第二腔室设有消毒液泵,消毒液泵连通有喷管,喷管背离消毒液泵的一端延伸至第一空腔内且设有若干雾化喷头。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医护人员利用消毒液喷管向第一腔室内喷淋雾化消毒液,减少第一腔室内的病菌残留,提高对居民的防护效果。
13.可选的,所述出风管靠近风淋室的一端连通有软管,软管背离出风管的一端固设有喷嘴,风淋室内转动连接有竖直的螺纹杆,喷嘴固设有升降板,升降板与螺纹杆螺纹连接,升降板与风淋室内壁滑动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杆转动,升降板在风淋室内壁的限位作用下进行带动喷嘴沿螺纹杆上下移动,多角度对居民进行风淋,提高了风淋效果。
15.可选的,所述吹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有净化箱,净化箱设有加热管,出风管套设有冷却管,排气管与净化箱连通。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界空气经净化箱加热杀菌,外界病菌不易进入风淋室,有利于保障风淋室对居民衣服的除菌效果。
17.可选的,所述净化箱内固设有紫外线杀菌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净化箱的空气被紫外线杀菌器进行杀菌,进一步减少进入风淋室的病菌。
19.可选的,所述外门及内门均沿其周向设有密封胶条。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胶条使病菌不易在外门及内门处的门缝进入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提高柜体对医护人员及居民的防护效果。
21.可选的,所述底板下端部设有若干万向轮。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万向轮提高了柜体的移动能力,便于医护人员对采样亭进行转移。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设置隔板及换气空调,医护人员与居民分别位于隔板两侧的柜体内,两个换气空调分别对居民及医护人员所处空间进行换气,下一位待检测居民进入柜体时,也不易因呼入上一位居民残留的空气发生感染,采样过程中对居民及医护人员均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
25.2.通过设置风淋室,居民在进入第一腔室前,先进入风淋室对衣服及皮肤表面进行风淋,意外粘附在居民身上的病菌不易进入第一腔室,不易在采样过程中造成居民感染,提高了对居民的防护效果;
26.3.通过设置消毒液喷管,医护人员利用消毒液喷管向第一腔室内喷淋雾化消毒液,减少第一腔室内的病菌残留,提高对居民的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是一种医用采样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一种医用采样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净化箱的剖面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11、柜体;12、风淋室;2、外门;111、隔板;3、换气空调;31、进风管;311、滤网;112、第一腔室;113、第二腔室;4、内门;5、吹风机;51、出风管;121、排气管;6、消毒液泵;61、喷管;611、雾化喷头;52、软管;53、喷嘴;7、螺纹杆;71、升降板;8、净化箱;81、加热管;82、紫外线杀菌器;13、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医用采样亭。
33.参照图1和图2,一种医用采样亭,包括底板1,底板1对采样亭整体进行支撑,底板1上方固定安装有柜体11,柜体11呈方形柱状且竖直设置,采样时医护人员及待采样居民均位于柜体11内,柜体11内固定安装有隔板111,隔板111分别将医护人员与居民隔离在两侧,隔板111上端部固定安装有透明观察窗,且固定安装有两个橡胶手套,医护人员手臂套入橡胶手套内对居民进行采样操作。
34.参照图1和图2,底板1下端部安装有四个万向轮13,采样前,医护人员推动采样亭进行移动,万向轮13滚动,底板1不与地面摩擦产生较大阻力,医护人员较为省力,医护人员将采样亭推动至合适位置后,利用万向轮13的刹车功能对采样亭的位置进行固定。
35.参照图1和图2,隔板111将柜体11内空间分为第一腔室112及第二腔室113,柜体11安装有两个外门2,医护人员及居民分别从两个外门2进入采样亭;其中一个外门2安装在第二腔室113背离隔板111的一侧侧壁上,医护人员打开与第二腔室113连通的外门2,进入第二腔室113,然后将外门2关闭,外门2沿其周向均固定安装有密封胶条,外门2关闭时,密封胶条受挤压变形,将外门2与柜体11之间的缝隙填满,外界空气中的病菌不易意外流动至第二腔室113内。
36.参照图1和图2,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风淋室12,另一个外门2安装在风淋室12侧壁上,医护人员准备好后,居民打开风淋室12处的外门2,进入风淋室12,然后将外门2关闭,风淋室12外门2的密封胶条受挤压变形,减少病菌从风淋室12外门2处渗入风淋室12;风淋室12与第一腔室112之间安装有内门4,居民确认风淋室12外门2及内门4闭合后等待风淋。
37.参照图2和图3,底板1(参照图1)固定安装有吹风机5,吹风机5的进风口连通有净化箱8,医护人员启动吹风机5,吹风机5进风口经净化箱8向吹风机5内抽气,净化箱8连通有进气管,净化箱8附近的空气经进气管抽入净化箱8;净化箱8设有加热管81,加热管81加热使净化箱8内空间升温,经过净化箱8的空气被加热杀菌,净化箱8内固定安装有紫外线杀菌器82,使用者启动紫外线杀菌器82,使紫外线杀菌器82发散紫外线对经过净化箱8的空气进一步杀菌,外界空气中的病菌不易被抽入吹风机5。
38.参照图2和图3,吹风机5的出风口连通有出风管51,出风管51延伸至风淋室12内,吹风机5将抽入的空气沿出风管51吹入风淋室12内,由于加热管81加热导致进入出风管51的空气温度较高,出风管51套设有冷却管,冷却管经出风管51使经过出风管51的空气降温至适宜温度,进而进入风淋室12内。
39.参照图2,出风管51靠近风淋室12的一端连通有软管52,软管52变形能力强,软管52背离出风管5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喷嘴53,出风管51内空气经软管52从喷嘴53处喷出,喷嘴53的方向对准风淋室12的中间位置,居民站立在喷嘴53正前方,进而对居民进行风淋。
40.参照图2,风淋室12内转动连接有竖直的螺纹杆7,风淋室12上端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与螺纹杆7上端部同轴固定连接,使用者启动电机,带动螺纹杆7沿自身轴向转动,风淋室12靠近螺纹杆7的侧壁滑动连接有升降板71,升降板71与螺纹杆7螺纹连接,螺纹杆7转动时,升降板71在风淋室12内壁限位作用下沿螺纹杆7升降;喷嘴53固定安装在升降板71上,跟随升降板71升降,喷嘴53从上到下对居民身体正面风淋后,居民转身,螺纹杆7
反转带动升降板71及喷嘴53上升,从下到上对居民背面进行风淋,风淋范围全面效果好,减少居民身上意外粘附的病菌。
41.参照图2和图3,为稳定风淋室12内的气压,风淋室12下端部连通有排气管121,风淋室12内的空气经排气管121脱离风淋室12,排气管121与净化箱8连通,排气管121内空气被通入净化箱8内,在加热管81及紫外线杀菌器82双重杀菌下进行净化,不易使病菌排放入外界空气影响其他居民安全。
42.参照图2,喷淋完毕后,居民打开内门4进入第一腔室112,然后站立于靠近隔板111的位置,医护人员双手分别插入两个橡胶手套内,进而对居民进行采样,采样完毕后居民打开内门4,经风淋室12及风淋室12外门2退出采样亭完成采样。
43.参照图1和图2,底板1上端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换气空调3,两个换气空调3分别与隔板111的两侧连通,换气空调3均连通有进风管31,换气空调3经进风管31向柜体11内抽气,进风管31均固定安装有滤网311,外界空气经滤网311进入柜体11内,滤网311对病菌进行截留,保障柜体11内的医护人员及待检测居民顺畅呼吸,同时不易使外界病菌进入柜体11造成医护人员及居民意外感染,对医护人员及居民都具有较强的防护效果。
44.参照图2,第二腔室113内固定安装有消毒液泵6,使用者向消毒液泵6内通入消毒液,消毒液泵6连通有喷管61,喷管61固定安装有开关,居民采样结束退出第一腔室112后,使用者打开开关消毒液泵6将消毒液泵6入喷管61内,喷管61背离消毒液泵6的一端延伸至第一空腔上端部,喷管61位于第一空腔上端部的部分固定安装有三个雾化喷头611,消毒液经雾化喷头611雾化喷淋至第一腔室112内,对第一腔室112进行消毒,下一位居民不易呼入与上一位居民接触的空气造成意外感染,对居民的防护效果好。
4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医用采样亭的实施原理为:医护人员进入第一腔室112,居民进入风淋室12,医护人员启动吹风机5,净化箱8附近的空气经进气管抽入净化箱8;使用者启动紫外线杀菌器82,使紫外线杀菌器82配合加热管81对经过净化箱8的空气进行杀菌,外界空气中的病菌不易进入风淋室12内,出风管51内空气经软管52从喷嘴53处喷出,进而对居民进行风淋,使用者启动电机,带动喷嘴53从上到下对居民身体正面风淋后,居民转身,电机反转带动升降板71及喷嘴53上升,从下到上对居民背面进行风淋,风淋范围全面效果好,减少居民身上意外粘附的病菌,对医护人员及居民都具有较强的防护效果。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2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