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
c连接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type
‑
c连接器。
背景技术:
2.usb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的缩写,而其中文简称为“通串线”,是一个外部总线标准,用于规范电脑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通讯,是应用在pc领域的接口技术。usb是在1994年底由英特尔、康柏、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联合提出。usb不但传输速度快,使用起来十分方便。usb接口还具有支持设备的即插即用和热插拔功能,连接灵活,独立供电等优点,可以连接鼠标、键盘、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闪存盘、mp3机、手机、数码相机、移动硬盘、外置光软驱、usb网卡、adsl modem、cable modem等,几乎所有的外部设备都设置有usb接口,使用十分之广泛。
3.type
‑
c是usb接口的一种连接介面,不分正反两面均可插入,大小约为8.3mm
×
2.5mm,和其它介面一样支持usb标准的充电、数据传输、显示输出等功能。type
‑
c连接器主要面向更轻薄、更纤细的设备,增强可用性,并为未来usb版本的性能增强铺好路。
4.目前的type
‑
c连接器均包括有相互对插固定在一起并形成电性导通的母座和公头,其中,该母座具有插槽,当公头插入该母座的插槽中后,形成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传输或充电;然而,该公头与母座进行对插时需要对准对位,导致对插操作不够方便;再者,公头与母座均采用片状端子,其在对插过程中出现片状端子变形而无法插入的现象,对使用者造成较大的困扰。
5.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type
‑
c连接器。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type
‑
c连接器包括:母座,该母座设置有两排按照type
‑
c接口定义分布的第一铜柱端子和第二铜柱端子;公头,该公头设置有两排按照type
‑
c接口定义分布的第一弹簧顶针端子和第二弹簧顶针端子;所述母座与公头对接后,该第一铜柱端子和第二铜柱端子分别与第一弹簧顶针端子和第二弹簧顶针端子接触,且该母座与公头通过磁吸或卡扣方式固定连接。
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铜柱端子、第二铜柱端子、第一弹簧顶针端子和第二弹簧顶针端子的数量均为12个或10个或8个或6个或4个。
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母座包括有塑胶座、安装于塑胶座内的fpc板、安装于该fpc板上端并与fpc板电性连接的端子模组和用于将端子模组限定于塑胶座内的环形盖及安装于该塑胶座两侧的第一磁铁,所述端子模组位于两个第一磁铁之间;该fpc板一端伸出于该塑胶座外;所述端子模组包括有第一绝缘体及固定于该第一绝缘体中的第一铜柱端子和第二铜柱端子,该第一铜柱端子上端的第一导接面和第二铜柱端子上端的第二导接面显露于该第一绝缘体上端面,且该第一铜柱端子和第二铜柱端子的下端均与fpc板
形成电性导接。
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塑胶座中部设置有第一安装槽以及位于该第一安装槽两侧的第二安装槽,所述fpc板、端子模组及环形盖依次安装于该第一安装槽中,该第一磁铁装入该第二安装槽中。
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绝缘体下端面还涂覆有一层胶水层,所述第一铜柱端子和第二铜柱端子的下端均穿过该胶水层伸出于该胶水层外。
1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铜柱端子和第二铜柱端子的纵截面均呈t字形,且其中部外围成型有倒扣体。
1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环形盖下端两侧均成型有定位柱,所述第一安装槽底面设置有限位槽,该定位柱卡嵌固定于该限位槽中。
14.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公头包括有绝缘座、安装于该绝缘座内的pcb板、设置于该pcb板上端的端子座、插设固定于该端子座中的所述的第一弹簧顶针端子和第二弹簧顶针端子、安装于该端子座两侧的第二磁铁及盖设于该绝缘座上端的上盖,该上盖盖住端子座及第二磁铁,且该上盖具有窗口;所述第一弹簧顶针端子和第二弹簧顶针端子上端均显露于该窗口中;该第一弹簧顶针端子和第二弹簧顶针端子下端均与pcb板形成电性连接。
15.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端子座上端面中部成型有凸座,所述第一弹簧顶针端子和第二弹簧顶针端子上端均显露于该凸座上端面外,且该凸座嵌入该窗口中,且该凸座上端面与上盖上端面齐平。
16.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端子座中部设置有两排贯通其上下端面的第一端子槽和第二端子槽,该第一弹簧顶针端子和第二弹簧顶针端子分别插装固定于该第一端子槽和第二端子槽中,且该端子座两侧均设置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二磁铁插嵌固定于该第三安装槽中。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母座与公头采用对接的方式装配,并通过磁吸或卡扣方式固定连接,相对常规type
‑
c连接器对插装配的方式而言,其无需对准,以致母座无需设置供公头对插的插槽,且结构更加简单,母座与公头对接操作也更加方便;所述母座设置有两排按照type
‑
c接口定义分布的第一铜柱端子和第二铜柱端子,与之对应的,公头设置有两排按照type
‑
c接口定义分布的第一弹簧顶针端子和第二弹簧顶针端子,其并打破了常规type
‑
c连接器的结构,第一铜柱端子、第二铜柱端子、第一弹簧顶针端子和第二弹簧顶针端子均为非片状端子,其不易变形,以致不会出现如常规type
‑
c连接器因片状端子变形而无法将公头插入母座的现象,并且能够保证母座与公头的对接导通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母座的立体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母座的立体分解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母座的剖视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铜柱端子的立体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环形盖的立体图;
24.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公头的立体图;
25.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公头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7.见图1
‑
8所示,为一种type
‑
c连接器,其包括:母座100,该母座100设置有两排按照type
‑
c接口定义分布的第一铜柱端子32和第二铜柱端子33;公头200,该公头200设置有两排按照type
‑
c接口定义分布的第一弹簧顶针端子71和第二弹簧顶针端子72;所述母座100与公头200对接后,该第一铜柱端子32和第二铜柱端子33分别与第一弹簧顶针端子71和第二弹簧顶针端子72接触,且该母座100与公头200通过磁吸或卡扣方式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母座100与公头200采用对接的方式装配,并通过磁吸或卡扣方式固定连接,相对常规type
‑
c连接器对插装配的方式而言,其无需对准,以致母座100无需设置供公头200对插的插槽,且结构更加简单,母座100与公头200对接操作也更加方便;所述母座100设置有两排按照type
‑
c接口定义分布的第一铜柱端子32和第二铜柱端子33,与之对应的,公头200设置有两排按照type
‑
c接口定义分布的第一弹簧顶针端子71和第二弹簧顶针端子72,其并打破了常规type
‑
c连接器的结构,第一铜柱端子32、第二铜柱端子33、第一弹簧顶针端子71和第二弹簧顶针端子72均为非片状端子,其不易变形,以致不会出现如常规type
‑
c连接器因片状端子变形而无法将公头插入母座的现象,并且能够保证母座100与公头200的对接导通的稳定性。
28.所述第一铜柱端子32、第二铜柱端子33、第一弹簧顶针端子71和第二弹簧顶针端子72的数量均为12个或10个或8个或6个或4个,可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设置不同数量的第一铜柱端子32、第二铜柱端子33、第一弹簧顶针端子71和第二弹簧顶针端子72,以实现不同的功能。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铜柱端子32、第二铜柱端子33、第一弹簧顶针端子71和第二弹簧顶针端子72的数量均为12个,与常规type
‑
c连接器的pin数一样。
29.所述母座100包括有塑胶座1、安装于塑胶座1内的fpc板2、安装于该fpc板2上端并与fpc板2电性连接的端子模组3和用于将端子模组3限定于塑胶座1内的环形盖4及安装于该塑胶座1两侧的第一磁铁10,该第一磁铁10用于与公头200中的第二磁铁70磁吸固定,使母座100与公头200固定连接在一起,该母座100的结构简单。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还起到自动对位的功能,当母座100与公头200对接后,该第一铜柱端子32、第二铜柱端子33分别与第一弹簧顶针端子71和第二弹簧顶针端子72一一精准对接,保证对接质量。
30.所述fpc板2一端伸出于该塑胶座1外,该母座100直接采用fpc板2与主板pcb板连接,其装配更加方便,无需而外采用导线焊接,装配结构更加简单。
31.所述端子模组3位于两个第一磁铁10之间;所述端子模组3包括有第一绝缘体31及固定于该第一绝缘体31中的第一铜柱端子32和第二铜柱端子33,该第一铜柱端子32上端的第一导接面321和第二铜柱端子33上端的第二导接面显露于该第一绝缘体31上端面,用于与公头的第一弹簧顶针端子71和第二弹簧顶针端子72接触,且该第一铜柱端子32和第二铜柱端子33的下端均与fpc板2形成电性导接。
32.所述塑胶座1中部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1以及位于该第一安装槽11两侧的第二安装
槽12,所述fpc板2、端子模组3及环形盖4依次安装于该第一安装槽11中,该第一磁铁10装入该第二安装槽12中。
33.所述第一绝缘体31下端面还涂覆有一层胶水层34,所述第一铜柱端子32和第二铜柱端子33的下端均穿过该胶水层34伸出于该胶水层34外,其不仅可保证装配结构的稳定性,还起到防水功效。
34.所述第一铜柱端子32和第二铜柱端子33的纵截面均呈t字形,且其中部外围成型有倒扣体30。
35.所述环形盖4下端两侧均成型有定位柱41,所述第一安装槽11底面设置有限位槽111,该定位柱41卡嵌固定于该限位槽111中,使环形盖4固定安装于该塑胶座1中。
36.所述公头200包括有绝缘座5、安装于该绝缘座5内的pcb板6、设置于该pcb板6上端的端子座7、插设固定于该端子座7中的所述的第一弹簧顶针端子71和第二弹簧顶针端子72、安装于该端子座7两侧的第二磁铁70及盖设于该绝缘座5上端的上盖8,该上盖8盖住端子座7及第二磁铁70,且该上盖8具有窗口81;所述第一弹簧顶针端子71和第二弹簧顶针端子72上端均显露于该窗口81中;该第一弹簧顶针端子71和第二弹簧顶针端子72下端均与pcb板6形成电性连接,该公头200结构简单,且结构稳定,采用第一弹簧顶针端子71和第二弹簧顶针端子72与第一铜柱端子32和第二铜柱端子33接触,导通效果更佳,通讯质量更好。
37.所述端子座7上端面中部成型有凸座73,所述第一弹簧顶针端子71和第二弹簧顶针端子72上端均显露于该凸座73上端面外,且该凸座73嵌入该窗口81中,且该凸座73上端面与上盖8上端面齐平,保证装配结构的稳定性。
38.所述端子座7中部设置有两排贯通其上下端面的第一端子槽74和第二端子槽75,该第一弹簧顶针端子71和第二弹簧顶针端子72分别插装固定于该第一端子槽74和第二端子槽75中,且该端子座7两侧均设置有第三安装槽76,所述第二磁铁70插嵌固定于该第三安装槽76中。
3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母座100与公头200采用对接的方式装配,并通过磁吸或卡扣方式固定连接,相对常规type
‑
c连接器对插装配的方式而言,其无需对准,以致母座100无需设置供公头200对插的插槽,且结构更加简单,母座100与公头200对接操作也更加方便;所述母座100设置有两排按照type
‑
c接口定义分布的第一铜柱端子32和第二铜柱端子33,与之对应的,公头200设置有两排按照type
‑
c接口定义分布的第一弹簧顶针端子71和第二弹簧顶针端子72,其并打破了常规type
‑
c连接器的结构,第一铜柱端子32、第二铜柱端子33、第一弹簧顶针端子71和第二弹簧顶针端子72均为非片状端子,其不易变形,以致不会出现如常规type
‑
c连接器因片状端子变形而无法将公头插入母座的现象,并且能够保证母座100与公头200的对接导通的稳定性。
40.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