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门铃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雨淋触摸式无线门铃。
背景技术:
2.根据传输方式,目前的门铃产品可以划分为有线门铃和无线门铃。有线门铃的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是依靠电线连接,发射器发出的信号是通过电线传输至接收器,其信号比较稳定也不会发生误响,但是布线比较麻烦,很可能需要凿墙等,近几年已逐渐淡出市场。无线门铃则由门铃按钮发射无线信号,室内机的无线信号接收器接收这一无线信号进而响铃,其优点在于无需布线,安装使用方便。
3.根据触控方式来划分的话,无线门铃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按压式和触摸式,按压式采用机械式按键,频繁按压容易导致按键失灵且手感差,触摸式无线门铃是目前较为先进的门铃产品,其采用的是电容式感应触摸按键,其可以穿透8mm以上的绝缘材料外壳(如玻璃、塑料),准确无误地侦测到手指的有效触摸,能够保证门铃产品的灵敏度、稳定性、可靠性等不会因环境条件的改变或长期使用而发生变化。
4.当无线门铃大多安装于室外,雨天容易被雨水淋溅,门铃产品的内部容易被外部的水汽所侵蚀而损坏,影响门铃的正常使用。为此,部分无线门铃还设置相应的密封垫来实现门铃盖板和壳体之间的密封连接。但是,门铃产品的组装多基于壳体边缘的扣位或者螺丝位进行连接,壳体为塑胶材质,受力易变形,盖板连接在壳体上时,密封圈会施加反作用力使得非扣位或者螺丝为壳体发生变形,从而导致非连接位的密封圈不能实现有效的密封,密封效果较差,外部的雨水仍容易从连接缝隙渗透到壳体内部。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雨淋触摸式无线门铃,旨在提高门铃产品的密封性能。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雨淋触摸式无线门铃,包括壳体和封盖所述壳体底部开口的后盖,所述后盖的内侧面四个角部分别设置供螺丝穿过的螺丝柱,所述壳体内设置与所述螺丝柱对应的插孔,且插孔内也设置供螺丝插接的螺丝孔;
7.所述后盖的内侧面边缘分别设置自其内侧面向外凸的弧形凸起,所述壳体的内壁四周分别设置与所述弧形凸起配合的弧形承受部;
8.所述弧形承受部上设置密封垫圈,所述后盖通过螺丝封盖在所述壳体上时,所述弧形凸起将所述密封垫圈位于两相邻螺丝柱的部分向所述弧形承受部的凹陷内压。
9.可选地,所述弧形凸起的两端分别位于两相邻的螺丝柱一侧,且所述弧形凸起的厚度自其两端向其中间逐渐增大。
10.可选地,所述密封垫圈四个侧边的厚度大于其四个角部的厚度。
11.可选地,所述弧形凸起的厚度为2mm。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雨淋触摸式无线门铃,其主要通过在后盖的内侧面四个角部
分别设置供螺丝穿过的螺丝柱,在壳体内设置与所述螺丝柱对应的插孔,同时在后盖的内侧面边缘分别设置自其内侧面向外凸的弧形凸起,并在壳体的内壁四周分别设置与弧形凸起配合的弧形承受部,在弧形承受部上设置密封垫圈。
13.这样,当后盖通过螺丝封盖在壳体上时,弧形凸起将密封垫圈位于两相邻螺丝柱的部分向弧形承受部的凹陷内压,使得两相邻螺丝柱的部分密封垫圈发生变形从而与弧形凸起进行紧密接触,保证了相邻螺丝柱位之间壳体和后盖在相邻螺丝柱位之间的部分能够有效密封配合,从而提高无线门铃的后盖和壳体之间的密封性能,使得无线门铃能够达到ip44的防水防尘等级,从而实现防止各个方向飞溅而来的水侵入电器而造成损坏,即防止无线门铃在室外使用时,受雨淋而内部受损或误触。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雨淋触摸式无线门铃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雨淋触摸式无线门铃一实施例中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雨淋触摸式无线门铃一实施例中壳体和后盖在接合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接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
‑
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防雨淋触摸式无线门铃,该防雨淋触摸式无线门铃包括壳体100和封盖壳体100底部开口的后盖200,壳体100内部设置有pcb板和触摸感应装置,当人从壳体100正面的触摸区域进行按压触摸操作时,pcb板向室内发送信号使得室内机发出提醒。
19.在后盖200的内侧面四个角部分别设置供螺丝穿过的螺丝柱200a,壳体100内设置与螺丝柱200a对应的插孔,且插孔内也设置供螺丝插接的螺丝孔。后盖200的内侧面边缘分别设置自其内侧面向外凸的弧形凸起200b,壳体100的内壁四周分别设置与弧形凸起200b配合的弧形承受部100a。
20.在壳体100的开口内设置密封垫圈300,该密封垫圈300的四边搭接在个弧形承受部100a上弧形凹口上方。组装时,将后盖200扣压在壳体100上,使得各个螺丝柱200a插接在各自对应的插孔内,再通过螺丝将后盖200锁紧在壳体100上,使得后盖200内侧面边缘的弧形凸起200b将密封垫圈300位于两相邻螺丝柱200a的部分向弧形承受部100a的凹陷内压,使得两相邻螺丝柱200a的部分密封垫圈300发生变形从而与弧形凸起200b进行紧密接触,保证了相邻螺丝柱200a位之间壳体100和后盖200在相邻螺丝柱200a位之间的部分能够有效密封配合,从而提高无线门铃的后盖200和壳体100之间的密封性能,使得无线门铃能够达到ip44的防水防尘等级,从而实现防止各个方向飞溅而来的水侵入电器而造成损坏,即防止无线门铃在室外使用时,受雨淋而内部受损或误触。
21.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弧形凸起200b的两端分别位于两相邻的螺丝
柱200a一侧,且弧形凸起200b的厚度自其两端向其中间逐渐增大,其拱起的最高点至最低点的高度差为2mm。由此,以增强后盖200四周边缘的结构强度,避免相邻螺丝柱200a位之间的后盖200在装配时发生变形;同时,该弧形凸起200b还能够其他压紧后盖200与壳体100接合部位的密封垫圈300,提高无线门铃整体的密封效果。
22.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密封垫圈300四个侧边的厚度大于其四个角部的厚度。由此,避免密封垫圈300四个侧边部分被弧形凸起200b挤压变形后而变薄影响密封垫圈300的密封效果。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以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雨淋触摸式无线门铃,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封盖所述壳体底部开口的后盖,所述后盖的内侧面四个角部分别设置供螺丝穿过的螺丝柱,所述壳体内设置与所述螺丝柱对应的插孔,且插孔内也设置供螺丝插接的螺丝孔;所述后盖的内侧面边缘分别设置自其内侧面向外凸的弧形凸起,所述壳体的内壁四周分别设置与所述弧形凸起配合的弧形承受部;所述弧形承受部上设置密封垫圈,所述后盖通过螺丝封盖在所述壳体上时,所述弧形凸起将所述密封垫圈位于两相邻螺丝柱的部分向所述弧形承受部的凹陷内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雨淋触摸式无线门铃,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起的两端分别位于两相邻的螺丝柱一侧,且所述弧形凸起的厚度自其两端向其中间逐渐增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雨淋触摸式无线门铃,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圈四个侧边的厚度大于其四个角部的厚度。4.如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防雨淋触摸式无线门铃,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起的厚度为2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雨淋触摸式无线门铃,其主要通过在后盖的内侧面四个角部分别设置供螺丝穿过的螺丝柱,在壳体内设置与所述螺丝柱对应的插孔,同时在后盖的内侧面边缘分别设置自其内侧面向外凸的弧形凸起,并在壳体的内壁四周分别设置与弧形凸起配合的弧形承受部,在弧形承受部上设置密封垫圈。由此当后盖通过螺丝封盖在壳体上时,弧形凸起将密封垫圈位于两相邻螺丝柱的部分向弧形承受部的凹陷内压,使得两相邻螺丝柱的部分密封垫圈发生变形从而与弧形凸起进行紧密接触,保证了相邻螺丝柱位之间壳体和后盖在相邻螺丝柱位之间的部分能够有效密封配合,从而提高无线门铃的后盖和壳体之间的密封性能。后盖和壳体之间的密封性能。后盖和壳体之间的密封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甘志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鸿立达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06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