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用头部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2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急诊用头部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2.头部由颅和面部两部分组成,颅内包含脑,面部有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和消化系统的起始部位嘴,新生儿的头部占其整个身长的四分之一,而成年人则占八分之一,正常人头上都长有头发,以防止热量的散失,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护理时通常需要对患者头部进行降温,迅速降低脑细胞温度,以保护患者大脑正常运作,防止脑死亡。
3.传统的头部降温方法是将毛巾打湿后贴附在患者的额头部,但在急诊出诊时并不会携带相应的器具,并且就算有替代品可以使用,但救护车的颠簸容易使得毛巾的掉落,同时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时常的将毛巾打湿后重新贴附患者的额头,在颠簸的救护车上完成这些操作对医护人员的体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急诊用头部降温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传统的头部降温方法在急诊出诊时并不会携带相应的器具,并且就算有替代品可以使用,但救护车的颠簸容易使得毛巾的掉落,同时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时常的将毛巾打湿后重新贴附患者的额头,在颠簸的救护车上完成这些操作对医护人员的体力有着较高的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急诊用头部降温装置。
5.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急诊用头部降温装置,包括佩戴在患者额头处且内部构造有腔室的吸热条,沿所述吸热条长度向两侧分别固定有与患者额头接触的棉布,所述吸热条厚度向开设有多个与所述腔室连通的出液孔,沿所述吸热条长度向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扣,两个所述连接扣间连接有将所述吸热条固定在患者头部的固定带。
7.进一步地,所述吸热条由塑料制成且平铺时为矩形状。
8.进一步地,所述腔室用于盛装医用酒精且连通有构造在所述吸热条上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内设置有将其封闭的硅胶盖。
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扣包括与所述吸热条末端固定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远离所述吸热条的末端固定有日字形卡扣。
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包括分别穿过所述日字形卡扣的公带与母带,所述公带远离所述日字形卡扣的末端设置有公扣,所述母带远离所述日字形卡扣的末端设置有母扣。
11.进一步地,沿所述公带与所述母带长度向分别开设有多个透气孔。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吸热条内构造的腔室里添加酒精,然后在使用时腔室内的酒精经过出液孔将棉布打湿,这时再通过固定带将吸热条以及棉布紧贴患者的额头,此时患者头部的热量可以被酒精吸收,解决了传统的头部降温方法是将毛巾打湿后贴附在患者的
额头部,但在急诊出诊时并不会携带相应的器具,并且就算有替代品可以使用,但救护车的颠簸容易使得毛巾的掉落,同时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时常的将毛巾打湿后重新贴附患者的额头,在颠簸的救护车上完成这些操作对医护人员的体力有着较高的要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18.图5是本实用图4中a

a向剖视图;
19.附图标记:1、腔室;11、连接口;12、硅胶盖;2、吸热条;3、棉布;4、连接扣;41、连接片;42、日字形卡扣;5、固定带;51、公带;52、母带;53、公扣;54、母扣;55、透气孔;6、出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1.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一种急诊用头部降温装置,包括佩戴在患者额头处且内部构造有腔室1的吸热条2,这里的腔室1用于注入医用酒精后为吸热条2提供吸热的前提,且沿所述吸热条2长度向两侧分别固定有与患者额头接触的棉布3,同时所述吸热条2厚度向开设有多个与所述腔室1连通的出液孔6,在酒精注入腔室1后,可以通过出液孔6渗透到棉布3上且这里的出液孔6直径优选为0.1mm,并且沿所述吸热条2长度向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扣4,同时两个所述连接扣4间连接有将所述吸热条2固定在患者头部的固定带5,并且这里的吸热条2为塑料制品且优选pvc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在吸热条2内构造的腔室1里添加酒精,然后在使用时腔室1内的酒精经过出液孔6将棉布3打湿,这时再通过固定带5将吸热条2以及棉布3紧贴患者的额头,此时患者头部的热量可以被酒精吸收,解决了传统
的头部降温方法是将毛巾打湿后贴附在患者的额头部,但在急诊出诊时并不会携带相应的器具,并且就算有替代品可以使用,但救护车的颠簸容易使得毛巾的掉落,同时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时常的将毛巾打湿后重新贴附患者的额头,在颠簸的救护车上完成这些操作对医护人员的体力有着较高的要求的问题,更具体的为,在急诊出诊时遇到需要进行降温处理的患者时,我们首先将医用酒精通过注射器注射进腔室1内,然后通过固定带5将吸热条2固定在患者的额头处,此时腔室1内的酒精经过出液孔6逐步向着棉条蔓延,与患者额头接触的棉条在酒精的挥发作用下将患者的头部温度降下来,并且在使用时两侧的棉条可以换着使用,这样可以更好的为患者降温。
25.如图2所示,所述吸热条2由塑料制成且平铺时为矩形状,其优选pvc材料制成。
26.如图1、图3所示,所述腔室1用于盛装医用酒精且连通有构造在所述吸热条2上的连接口11,同时所述连接口11内设置有将其封闭的硅胶盖12,在需要向腔室1注射医用酒精时,我们将注射器的针头直接插进硅胶盖12然后推动活塞将里面的酒精注入其中即可,这里的硅胶盖12由塑料(pp材质)制成。
27.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扣4包括与所述吸热条2末端固定的连接片41,且所述连接片41远离所述吸热条2的末端固定有日字形卡扣42,这里的日字形扣可以调节固定带5的长短。
28.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带5包括分别穿过所述日字形卡扣42的公带51与母带52,且所述公带51远离所述日字形卡扣42的末端设置有公扣53,同时所述母带52远离所述日字形卡扣42的末端设置有母扣54,这里的公扣53与母扣54用于相互锁定后将公带51与母带52固定在患者头部,避免了救护车颠簸时吸热条2的掉落,同时避免了医护人员需要时常观察吸热条2是否掉落的问题。
29.如图2所示,沿所述公带51与所述母带52长度向分别开设有多个透气孔55,这里的透气孔55用于避免患者长时间佩戴公带51与母带52时形成压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1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