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1



1.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沥青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呈液态、半固态或固态。生产沥青时,需对沥青进行加热等工艺处理,然而加热处理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沥青烟气及粉尘,需要借助烟气处理装置对沥青烟气进行处理和排放。
3.目前相关技术公开了一种烟气处理装置,包括喷淋塔以及连接于喷淋塔的烟气吸收装置,烟气吸收装置包括烟气管道以及设置于烟气管道内的负压机构;喷淋塔内设置有喷淋装置。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方案,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
5.负压机构运作时,沥青烟气经由烟气管道吸入喷淋塔内,而喷淋塔内的喷淋机构喷出水雾,使沥青烟气内附带的固态物质沉降,以达到净化沥青烟气的目的;然而,沥青烟气在喷淋塔内停留的时间较短,部分沥青烟气尚未完全净化便排出喷淋塔,净化不彻底,仍然对空气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提高沥青烟气在喷淋塔内的净化程度,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沥青烟气处理装置。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沥青烟气处理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沥青烟气处理装置,包括喷淋塔,所述喷淋塔内安装有喷淋机构,所述喷淋塔为圆柱塔,所述喷淋塔内同轴固定有多个隔板,每一所述隔板均设有径向贯穿隔板两侧的气流通道,相邻所述隔板的气流通道交错设置;所述喷淋塔连接有烟气管道和排气管道,所述烟气管道和排气管道分别位于隔板的两侧。
9.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沥青烟气经由烟气管道进入喷淋塔后,喷淋塔的喷淋机构喷出水雾,水雾能够吸附沥青烟气中体积较大的固态杂质并使固态杂质沉积,从而使固态杂质与沥青烟气分离;沥青烟气进入喷淋塔内部时需要依次经过各个隔板的气流通道才能从排气管道排出,能够有效延长沥青烟气停留于喷淋塔内的时间,从而提高沥青烟气的净化程度,降低净化后的沥青烟气仍对空气造成污染的可能性。
10.可选的,两个相邻所述隔板中一所述隔板的气流通道靠近喷淋塔的顶壁,另一所述隔板的气流通道靠近喷淋塔的底壁。
11.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两个相邻隔板的气流通道之间的间距,从而尽可能延长沥青烟气在喷淋塔内的停留时间,进一步提高烟气的净化程度。
12.可选的,所有隔板中位于最内侧的所述隔板设为第一隔板,所述烟气管道位于第一隔板的内侧,所有隔板中位于最外侧的所述隔板设为第二隔板;所述排气管道位于第二隔板的外侧。
13.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烟气管道设置于第一隔板的内侧,使烟气管道靠近喷淋塔的中轴线;排气管道设置于第一隔板的外侧,使排气管道靠近喷淋塔的外周壁;沥青烟气从烟气管道进入喷淋塔后逐渐向四周扩散,其中部分沥青烟气可能扩散至与排气管道相反的区域,能够进一步延长沥青烟气在喷淋塔内的停留时间,进一步提高烟气的净化程度。
14.可选的,所述第二隔板与喷淋塔的外壁之间可拆卸安装有活性炭吸附板。
15.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活性炭吸附板的设置一是可以吸收沥青烟气中的水雾,从而将溶于水雾中的固态物质一并拦截;二是可以吸收沥青烟气中带有的多环芳烃类致癌物质,进一步提高沥青烟气的净化程度。
16.可选的,所述喷淋塔的外壁设有安装孔,所述活性炭吸附板通过磁性吸附的方式匹配安装于安装孔。
17.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活性炭吸附板采用磁性吸附的方式安装于安装孔,能够方便地将活性炭吸附板拆除并对活性炭吸附板进行加热,从而使被吸附的有害物质脱离活性炭吸附板,使其重新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整个过程不需要借助辅助工具,操作便捷。
18.可选的,所述安装孔的内壁粘接有弹性垫圈。
19.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弹性垫圈的设置一是能够提高活性炭吸附板安装于安装孔的稳定性,减少活性炭吸附板脱离安装孔的可能性;二是能够提高安装孔的密封效果,使沥青烟气不容易从安装孔与活性炭吸附板之间的间隙离开喷淋塔。
20.可选的,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多个同心设置的环形管道以及固定于环形管道的多个雾化器,每一所述环形管道均固定于喷淋塔的顶壁,且每一所述环形管道均设置于相邻隔板之间。
21.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多个环形管道的设置,能够在每两个相邻的隔板之间喷淋水雾,使得水雾与沥青烟气充分接触, 极大地提高了沥青烟气中固态杂质的分离程度。
22.可选的,所述喷淋塔的底壁安装有多个相互连通的排水管道,每一所述排水管道均设置于相邻隔板之间。
23.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排水管道的设置能够将沉积于喷淋塔底部的液态水连同分离出来的固态杂质一起排出喷淋塔,降低固态杂质重新进入沥青烟气的可能性。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通过设置隔板,沥青烟气从烟气管道进入喷淋塔内部时需要依次经过各个隔板的气流通道才能从排气管道排出,能够有效延长沥青烟气停留于喷淋塔内的时间,提高沥青烟气的净化程度;
26.2.通过设置活性炭吸附板,能够吸收溶于水雾中的固态物质以及烟气中带有的多环芳烃类致癌物质,进一步提高沥青烟气的净化程度;
27.3.通过设置排水管道,能够将沉积于喷淋塔底部的液态水连同分离出来的固态杂质一起排出喷淋塔,降低固态杂质重新进入沥青烟气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喷淋塔的半剖视图,主要体现喷淋塔的内部结构;
30.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主要体现活性炭吸附板的安装结构。
31.附图标记说明:1、喷淋塔;11、烟气管道;12、排气管道;13、排水管道;14、安装孔;15、弹性垫圈;2、隔板;21、第一隔板;22、第二隔板;221、第二磁块;23、第三隔板;24、气流通道;3、喷淋机构;31、环形管道;32、雾化器;4、活性炭吸附板;41、第一磁块。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沥青烟气处理装置。
34.参照图1,一种沥青烟气处理装置,包括喷淋塔1,本技术的喷淋塔1设置为圆塔状,喷淋塔1顶部的中心处连接有烟气管道11,烟气管道11背离喷淋塔1的一端设置于受加热工艺处理的沥青上方,且烟气管道11内部固定有负压风机,用于将加热产生的沥青烟气吸收至喷淋塔1内。喷淋塔1的外壁连接有排气管道12,排气管道12内部也固定有负压风机,用于将经由喷淋塔1净化后的沥青烟气排出。
35.参照图2,喷淋塔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隔板2,每一隔板2均焊接固定于喷淋塔1的内底壁;隔板2的数量可以是两块,可以是三块,也可以是四块,但凡能够延长沥青烟气停留于喷淋塔1内的时间即可;本实施例中隔板2的数量设置有三块,每一隔板2均设置为环形板,且每一隔板2的中轴线均与喷淋塔1的中轴线相互重合设置;所有隔板2将喷淋塔1内部分隔成多个密闭的腔室,而每一隔板2均开设有沿径向贯穿隔板2两侧的气流通道24,用于连通各个腔室并形成沥青烟气流通的通道。
36.参照图2,本技术中将相邻隔板2的气流通道24交错设置,用于提高沥青烟气的流动路径,延长气流烟气停留于喷淋塔1内的时间;所有隔板2按由内到外的顺序一侧设置成第一隔板21、第三隔板23和第二隔板22,其中第一隔板21的气流通道24设置于第一隔板21靠近喷淋塔1底壁的一侧,第三隔板23的气流通道24设置于第三隔板23靠近喷淋塔1顶壁的一侧,第二隔板22的气流通道24设置于第二隔板22靠近喷淋塔1底壁的一侧,从而尽可能延长了气流烟气的流动路径。
37.参照图2,喷淋塔1的内部设有喷淋机构3,用于喷出水雾使水雾吸附并沉降沥青烟气中的固态杂质,以达到净化沥青烟气的目的;喷淋机构3包括多个同心设置的环形管道31以及固定于环形管道31的多个雾化器32,本实施例中环形管道3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环形管道31均安装于喷淋塔1的顶壁,其中一个环形管道31位于第一隔板21和第三隔板23之间,另一个环形管道31位于第二隔板22和第三隔板23之间;两个环形管道31共同连接有一抽水管,用于将水输送至环形管道31内并经由雾化器32雾化喷出,从而对沥青烟气进行净化。
38.参照图2,喷淋塔1的底壁嵌装有两个地漏,其中一个地漏位于第一隔板21和第三隔板23之间,另一个地漏位于第二隔板22和第三隔板23之间;每一地漏的下方均连接有相互连通的排水管道13,用于将液化后沉积于喷淋塔1底部的水雾连同固态杂质一起排出喷淋塔1。
39.参照图2、图3,喷淋塔1的外壁开始有多个贯通的安装孔14,每一安装孔14内均可拆卸安装有活性炭吸附板4;活性炭吸附板4匹配插入安装孔14并抵于第二隔板22的外周壁,用于吸附将要从排气管道12排出的沥青烟气中的水雾以及其它多环芳烃类致癌物质,
进一步提高沥青烟气的净化程度。
40.参照图3,活性炭吸附板4朝向第二隔板22的一侧嵌装有第一磁块41,第二隔板22的外周壁嵌装有正对于安装孔14的第二磁块221,第一磁块41能够与第二磁块221相互吸合,从而使活性炭吸附板4稳固安装于安装槽内;安装槽的内部还粘接有弹性垫圈15,本实施例的弹性垫圈15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当活性炭吸附板4插装于安装孔14时,活性炭吸附板4抵住弹性垫圈15,进一步提高活性炭吸附板4的安装稳固性,降低活性炭吸附板4意外脱离安装孔14的可能性。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沥青烟气处理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42.沥青烟气从烟气管道11进入喷淋塔1内部后,依次经由第一隔板21的气流通道24、第三隔板23的气流通道24以及第二隔板22的气流通道24,最终经由排气管道12排出;沥青烟气在喷淋塔1内的停留时间延长,从而使雾化器32喷出的水雾对沥青烟气的净化时间延长,提高了沥青烟气的净化程度,使沥青烟气符合排放的标准,降低对空气造成污染的可能性。
43.以上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12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