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腐软连接件。
背景技术:
2.连接件是一种用于对机械设备或输送管道进行连接的机械零部件,根据连接件的连接特性不同可以分为软连接件、硬性连接件,软连接件由于具有可调节性强、使用便捷的特点广泛的应用于日常生活、机械生产等领域。
3.软连接件按照材质不同可以分为不锈钢软管、波纹软管、橡胶软管、塑料软管等几种,其中,不锈钢软管的应用较为广泛,不锈钢软管主要由柔性连接管、连接端口几部分组成,不锈钢软管在使用过程中主要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将连接端口与连接管道进行连接。
4.现有的软连接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连接端口密封保护机构,不能对连接端口起到密封保护的作用,使得软连接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输送液体渗透至连接端口处的情况,增加了连接端口出现锈蚀的风险,降低了软连接件使用过程中的防腐蚀性能,缩减了软连接件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后续对软连接件进行拆装的劳动强度。
5.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防腐软连接件。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腐软连接件,以解决上述软连接件使用过程中防腐蚀性能差的问题。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防腐软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一对连接端口、移动控制环、弧形支撑件、密封保护气囊;
9.一对所述连接端口均匀分布于连接件本体的两侧,一对所述连接端口内连接有定位内管,所述定位内管上开凿有收纳腔;
10.所述移动控制环套设于定位内管的外侧,所述移动控制环远离连接件本体的一侧连接有柔性密封圈;
11.所述弧形支撑件与移动控制环远离柔性密封圈的一侧相连接,所述弧形支撑件与定位内管之间连接有限位筒;
12.所述密封保护气囊设于收纳腔内,所述密封保护气囊靠近连接件本体的一侧连接有通气管道。
13.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支撑件位于限位筒内的一端连接有移动密封板,便于通过移动密封板对弧形支撑件起到缓冲支撑的作用,所述移动密封板内开凿有流通控制孔,通过在移动密封板上开凿流通控制孔便于对限位筒内的防腐蚀保护液体进行输送。
14.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密封板与限位筒之间形成有缓冲密封腔,便于通过缓冲密封腔对防腐蚀保护液体进行存储,所述缓冲密封腔内填充有防腐蚀保护液体,便于通过防腐蚀保护液体对移动密封板起到缓冲支撑的作用,同时便于通过向连接端口内喷涂防腐蚀保
护液体的方式对连接端口起到防腐蚀保护的作用,减小了连接端口在使用过程中受连接件本体内输送液体作用与空气发生氧化出现锈蚀的情况。
15.进一步地,所述流通控制孔内设有支撑滤板,便于通过支撑滤板对复位弹簧起到支撑限位的作用,同时可通过支撑滤板对缓冲密封腔内的防腐蚀保护液体起到输送过滤的作用,减小了防腐蚀保护液体对导引管道造成堵塞的情况,所述支撑滤板远离弧形支撑件的一侧设有弹性密封件,便于通过弹性密封件与流通控制孔的相互配合对缓冲密封腔起到密封控制的作用;
16.所述弹性密封件与支撑滤板之间设有校正限位杆,便于通过校正限位杆对弹性密封件起到移动校正的作用,提高了弹性密封件移动封堵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校正限位杆的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便于通过复位弹簧对弹性密封件起到支撑复位的作用。
17.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支撑件内设有导引管道,所述导引管道与流通控制孔相连通,便于通过导引管道将限位筒内的防腐蚀保护液体起到输送的作用,所述导引管道远离移动密封板的一端连接有输送连通管,输送连通管起到连通导引管道与扩散喷嘴的作用,便于向扩散喷嘴输送防腐蚀保护液体;
18.所述输送连通管位于移动控制环外的一端连接有扩散喷嘴,便于通过扩散喷嘴向连接端口内喷涂防腐蚀保护液体,提高了连接端口使用过程中的防腐蚀性能。
19.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控制环与限位筒之间设有梯形控制块,便于通过梯形控制块对压缩控制腔起到压缩控制的作用,所述定位内管上开凿有与梯形控制块相匹配的压缩控制腔,便于对支撑弹簧进行安装固定,同时便于通过压缩控制腔存储密封保护气囊膨胀所需的空气;
20.所述通气管道与压缩控制腔相连通,便于通过通气管道对压缩控制腔内的气体进行输送,从而对密封保护气囊的膨胀状态起到相应的控制作用,所述梯形控制块位于压缩控制腔内的一端连接有支撑弹簧,便于通过支撑弹簧对梯形控制块起到支撑复位的作用。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22.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软连接件增加相应的机构,可对连接端口起到密封保护的作用,减小了软连接件在使用过程出现液体渗漏情况,降低了连接端口出现锈蚀的风险,延长了软连接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软连接件使用过程中的防腐蚀性能,减轻了后续对软连接件进行拆装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防腐软连接件的立体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防腐软连接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图2中b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连接件本体、2.连接端口、201.定位内管、3.移动控制环、301.柔性密封
圈、4.弧形支撑件、401.限位筒、402.移动密封板、403.支撑滤板、404.弹性密封件、405.校正限位杆、406.复位弹簧、407.导引管道、408.输送连通管、409.扩散喷嘴、5.密封保护气囊、501.通气管道、502.梯形控制块、503.支撑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30.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腐软连接件,参图1
‑
图4所示,包括连接件本体1、一对连接端口2、移动控制环3、弧形支撑件4、密封保护气囊5。
31.参图2所示,一对连接端口2均匀分布于连接件本体1的两侧,便于通过连接端口2对外接管道进行连接。
32.参图2所示,一对连接端口2内连接有定位内管201,便于通过定位内管201对外接管道起到限位的作用,提高了通过连接端口2对外接管道进行连接的稳定性。
33.其中,定位内管201上开凿有收纳腔,通过开凿收纳腔便于对密封保护气囊5进行安装固定。
34.参图3所示,移动控制环3套设于定位内管201的外侧,便于通过移动控制环3对柔性密封圈301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同时便于通过移动控制环3的移动对限位筒401内的防腐蚀保护液体起到压缩喷涂的作用。
35.此外,移动控制环3远离柔性密封圈301的一侧开凿有与梯形控制块502相匹配的驱动斜角,便于提高对梯形控制块502进行驱动的稳定性。
36.参图3所示,移动控制环3远离连接件本体1的一侧连接有柔性密封圈301,便于通过柔性密封圈301提高连接端口2使用过程中的密封性,提高了连接端口2使用过程中的防腐蚀性能。
37.参图4所示,弧形支撑件4与移动控制环3远离柔性密封圈301的一侧相连接,便于通过弧形支撑件4对移动控制环3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
38.参图4所示,弧形支撑件4与定位内管201之间连接有限位筒401,便于通过限位筒401对弧形支撑件4起到移动限位的作用,同时便于通过限位筒401对防腐蚀保护液体进行存储。
39.参图4所示,弧形支撑件4位于限位筒401内的一端连接有移动密封板402,便于通过移动密封板402对弧形支撑件4起到缓冲支撑的作用。
40.此外,移动密封板402内开凿有流通控制孔,通过在移动密封板402上开凿流通控制孔便于对限位筒401内的防腐蚀保护液体进行输送。
41.具体地,移动密封板402与限位筒401之间形成有缓冲密封腔,便于通过缓冲密封腔对防腐蚀保护液体进行存储。
42.参图4所示,缓冲密封腔内填充有防腐蚀保护液体,便于通过防腐蚀保护液体对移动密封板402起到缓冲支撑的作用,同时便于通过向连接端口2内喷涂防腐蚀保护液体的方式对连接端口2起到防腐蚀保护的作用,减小了连接端口2在使用过程中受连接件本体1内输送液体作用与空气发生氧化出现锈蚀的情况。
43.具体地,连接端口2的一侧开凿有与缓冲密封腔相匹配的液体压注孔,图中未画出,便于向缓冲密封腔内添加防腐蚀保护液体。
44.参图4所示,流通控制孔内设有支撑滤板403,便于通过支撑滤板403对复位弹簧406起到支撑限位的作用,同时可通过支撑滤板403对缓冲密封腔内的防腐蚀保护液体起到输送过滤的作用,减小了防腐蚀保护液体对导引管道407造成堵塞的情况。
45.参图4所示,支撑滤板403远离弧形支撑件4的一侧设有弹性密封件404,便于通过弹性密封件404与流通控制孔的相互配合对缓冲密封腔起到密封控制的作用。
46.参图4所示,弹性密封件404与支撑滤板403之间设有校正限位杆405,便于通过校正限位杆405对弹性密封件404起到移动校正的作用,提高了弹性密封件404移动封堵过程中的稳定性。
47.参图4所示,校正限位杆405的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406,便于通过复位弹簧406对弹性密封件404起到支撑复位的作用。
48.参图3所示,弧形支撑件4内设有导引管道407,导引管道407与流通控制孔相连通,便于通过导引管道407将限位筒401内的防腐蚀保护液体起到输送的作用。
49.参图3所示,导引管道407远离移动密封板402的一端连接有输送连通管408,输送连通管408起到连通导引管道407与扩散喷嘴409的作用,便于向扩散喷嘴409输送防腐蚀保护液体。
50.参图3所示,输送连通管408位于移动控制环3外的一端连接有扩散喷嘴409,便于通过扩散喷嘴409向连接端口2内喷涂防腐蚀保护液体,提高了连接端口2使用过程中的防腐蚀性能。
51.参图3所示,密封保护气囊5设于收纳腔内,便于通过密封保护气囊5的膨胀提高定位内管201与外接管道之间的密封性,减小了连接端口2使用过程中出现输送液体渗漏的情况。
52.参图3所示,密封保护气囊5靠近连接件本体1的一侧连接有通气管道501,通气管道501起到连通密封保护气囊5与压缩控制腔的作用,便于压缩控制腔内的气体通过通气管道501输送至密封保护气囊5内,从而便于对密封保护气囊5的膨胀状态进行控制。
53.参图3所示,移动控制环3与限位筒401之间设有梯形控制块502,便于通过梯形控制块502对压缩控制腔起到压缩控制的作用。
54.其中,定位内管201上开凿有与梯形控制块502相匹配的压缩控制腔,便于对支撑弹簧503进行安装固定,同时便于通过压缩控制腔存储密封保护气囊5膨胀所需的空气。
55.参图3所示,通气管道501与压缩控制腔相连通,便于通过通气管道501对压缩控制腔内的气体进行输送,从而对密封保护气囊5的膨胀状态起到相应的控制作用。
56.参图3所示,梯形控制块502位于压缩控制腔内的一端连接有支撑弹簧503,便于通过支撑弹簧503对梯形控制块502起到支撑复位的作用。
57.具体使用时,当通过连接端口2对外接管道进行连接时,通过定位内管201对外接管道起到定位的作用,随后可通过旋转的方式对外接管道进行连接,通过移动控制环3与外接管道的相互作用对柔性密封圈301起到挤压的作用,通过柔性密封圈301提高了外接管道与连接端口2的连接密封性。
58.可通过弧形支撑件4随移动控制环3的移动进行移动的方式对限位筒401内的防腐
蚀保护液体进行压缩,压缩后的防腐蚀保护液体可通过导引管道407与输送连通管408进行输送,通过扩散喷嘴409向连接端口2内喷涂防腐蚀保护液体,减小了连接端口2使用过程中出现锈蚀的情况,提高了连接端口2使用过程中的防腐蚀性能。
59.移动控制环3移动过程中可对梯形控制块502施加作用力,通过梯形控制块502对支撑弹簧503进行压缩的方式对压缩控制腔内的气体起到压缩输送的作用,通过通气管道501将压缩控制腔内的气体输送至密封保护气囊5内,通过密封保护气囊5的膨胀提高了定位内管201与外接管道间的密封性,减小了连接端口2使用过程中受渗漏液体影响出现锈蚀的情况,延长了连接端口2的使用寿命。
60.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6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软连接件增加相应的机构,可对连接端口起到密封保护的作用,减小了软连接件在使用过程出现液体渗漏的情况,降低了连接端口出现锈蚀的风险,延长了软连接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软连接件使用过程中的防腐蚀性能,减轻了后续对软连接件进行拆装的劳动强度。
6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63.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