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房建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房建施工的可调节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2.房建施工又称建筑工程,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及室内外装修工程。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所进行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在房建施工中,对于房屋的顶部或较高处难以直接施工的地方,工人们通常需要使用施工平台进行辅助作业。
3.如专利号:201821953808.1提供了一种用于房建施工的可调节施工平台,设有的升降杆和固定机构,使装置升降的时候更加的方便,通过安装在横板外表面两侧的滚轮,使横板在放置槽中升降的时候更加的稳定,且该施工平台安装有栅栏,提高了使用该施工平台进行施工时的安全性。通过结合上述的施工平台和现有的施工平台发现,普通的施工平台大多只能对平台的高度进行调节,无法对平台的角度实现微调,在倾斜的地面施工时平台始终处于倾斜状态,给施工带来极大的不便,且普通的施工平台不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攀爬,功能单一,实用价值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房建施工的可调节施工平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的施工平台大多只能对平台的高度进行调节,无法对平台的角度实现微调,在倾斜的地面施工时平台始终处于倾斜状态,给施工带来极大的不便,且普通的施工平台不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攀爬,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房建施工的可调节施工平台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6.一种用于房建施工的可调节施工平台,包括有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底部设置有四组自锁万向轮,所述安装底板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通过转轴进行连接的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所述承重板上固定设置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穿设有液压升降杆,所述液压升降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上套设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置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上固定设置有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上设置有围挡,所述承载平台与所述承载台通过两组第二调节机构进行连接,所述承载台的一侧设置有攀爬组件,另一侧设置有置物组件。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有楔块,所述楔块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气缸,所述安装底板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驱动气缸通过四组螺栓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承重板底部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套设有滚筒,所述滚筒与所述楔块接触。
8.进一步的,所述楔块底部开设有两组t型定位槽,所述安装底板上设置有两组t型
滑轨,所述楔块通过两组所述t型定位槽分别卡设在两组所述t型滑轨上与所述安装底板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有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上的气动杆,所述气动杆的一端设置有通过第二连接轴进行连接的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设置有滑板,所述承载平台底部设置有两组滑框,所述滑板的两端均卡设在所述滑框内。
10.进一步的,所述滑板上开设有两组球形槽,两组所述球形槽内均设置有滚珠,所述承载平台底部开设有两组滑槽,所述滚珠卡设在所述滑槽内。
11.进一步的,所述攀爬组件包括有第一爬梯和与之通过第三连接轴进行连接的第二爬梯,所述承载台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爬梯的底部设置有两组限位块,两组所述限位块分别卡设在两组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承载台的一侧设置有两组安装架,两组所述安装架内均穿设有螺纹旋钮,两组所述螺纹旋钮的一端分别穿设在所述第一爬梯两侧的螺纹孔内。
12.进一步的,所述置物组件包括有开设在所述承载台一侧的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槽的一侧设置有通过轴连接的防护门,所述防护门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扣,所述第二放置槽内设置有工具盒。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该施工平台可通过控制液压升降杆和两组气动杆同时上升,将承载平台抬升到一定的高度,以方便房建施工,通过控制驱动气缸伸缩,可带动楔块沿t型滑轨运动,楔块的斜面与滚筒之间的相对运动,带动承重板沿转轴转动,对承载平台的角度进行初步调节,通过控制其中一组气动杆上升,另一组气动杆下降,使两组滑板分别在两组滑框内运动,使承载平台沿第一连接轴转动,对承载平台的角度进行进一步的调节,该施工平台可对承载平台的角度进行多方位的微调,使其在倾斜的地面施工时也能保证承载平台的水平,提高的该施工平台的使用价值。
15.2.该施工平台可通过四组自锁万向轮在地面进行转移,设置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方便工作人员攀爬上承载平台,便于施工,且第二爬梯可沿第三连接轴转动收起,再将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整体收纳进第一放置槽内,减少空间占用,设置工具盒方便存放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部分工具,提高了该施工平台的功能性。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盘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承重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承载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承载台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24.101、安装底板;102、自锁万向轮;103、安装槽;104、驱动气缸;105、t型滑轨;106、安装座;107、楔块;108、t型定位槽;201、承重板;202、安装杆;203、滚筒;204、转轴;301、承
载台;302、安装孔;303、第一放置槽;304、限位槽;305、安装架;306、螺纹旋钮;307、第二放置槽;308、工具盒;309、防护门;310、连接扣;401、液压升降杆;402、第一连接轴;403、连接盘;404、第一连接座;405、承载平台;406、滑框;407、滑槽;408、围挡;501、气动杆;502、第二连接轴;503、第二连接座;504、滑板;505、球形槽;506、滚珠;601、第一爬梯;602、限位块;603、第三连接轴;604、第二爬梯;605、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6.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实施例:
28.如附图1至附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房建施工的可调节施工平台,包括有安装底板101,安装底板101底部设置有四组自锁万向轮102,安装底板101上设置有安装座106,安装座106上设置有通过转轴204进行连接的承重板201,承重板20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调节机构。
29.安装底板101可通过四组自锁万向轮102在地面进行移动,方便将该施工平台移动至施工区域,设置安装座106用以安装承重板201,承重板201可通过第一调节机构沿转轴204进行转动,对该施工平台上承载平台405的角度进行初步调节。
30.承重板201上固定设置有承载台301,承载台301上开设有安装孔302,安装孔302内穿设有液压升降杆401,液压升降杆40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轴402,第一连接轴402上套设有第一连接座404,第一连接座404上设置有连接盘403,连接盘403上固定设置有承载平台405,承载平台405上设置有围挡408,承载平台405与承载台301通过两组第二调节机构进行连接,承载台301的一侧设置有攀爬组件,另一侧设置有置物组件。
31.设置承载台301用以安装液压升降杆401,液压升降杆401上的连接盘403可沿第一连接轴402转动,设置承载平台405用以对工作人员进行承重,方便工作人员对房屋建筑进行施工,设置围挡408防止施工人员跌落,提高了该施工平台的安全性,承载平台405在连接盘403的作用下可沿第一连接轴402转动,通过第二调节机构可对承载平台405的角度进行进一步的调节,在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的配合下,可使承载平台405的角度进行多方位的调节,以适应施工地面的倾斜角度。设置攀爬组件方便工作人员攀爬上承载平台405,设置置物组件方便放置部分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工具。
32.如图2、4所示,第一调节机构包括有楔块107,楔块107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气缸104,安装底板101上开设有安装槽103,驱动气缸104通过四组螺栓固定设置在安装槽103内,承重板201底部设置有安装杆202,安装杆202上套设有滚筒203,滚筒203与楔块107接触。
33.驱动气缸104的一端与楔块107固定连接,驱动气缸104伸缩可控制楔块107运动,楔块107的顶部设置为斜面,楔块107在运动的过程中通过滚筒203推动承重板201沿转轴
204转动,从而对承载平台405的角度进行一个方向的微调,且该种调节方式稳定性高,不易损坏,提高了该施工平台的使用寿命。
34.如图2所示,楔块107底部开设有两组t型定位槽108,安装底板101上设置有两组t型滑轨105,楔块107通过两组t型定位槽108分别卡设在两组t型滑轨105上与安装底板101连接。设置t型滑轨105对楔块107的运动轨迹进行定位,防止楔块107在运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提高了该施工平台的稳定性。
35.如图2、5、7所示,第二调节机构包括有固定设置在承载平台405上的气动杆501,气动杆501的一端设置有通过第二连接轴502进行连接的第二连接座503,第二连接座503上设置有滑板504,承载平台405底部设置有两组滑框406,滑板504的两端均卡设在滑框406内。
36.两组气动杆501跟随液压升降杆401的升降进行升降,对承载平台405进行辅助支撑,当需要对承载平台405的角度进行调节时,需对两组第二调节机构配合使用,控制其中一组气动杆501上升一定高度,同时控制另一组气动杆501下降同样的高度,气动杆501在升降过程中滑板504沿第二连接轴502转动,同时在滑框406滑动,以带动承载平台405沿第一连接轴402转动,该种调节方式在调节的同时对承载平台405进行辅助支撑,配合第一调节机构可对承载平台405进行多方向的调节,进而使承载平台405快速的调节至水平状态,方便房建施工的进行。
37.如图5、7所示,滑板504上开设有两组球形槽505,两组球形槽505内均设置有滚珠506,承载平台405底部开设有两组滑槽407,滚珠506卡设在滑槽407内。设置滚珠506减少滑板504与承载平台405之间的摩擦力,减少滑板504的磨损,提高该施工平台的使用寿命。
38.如图1、2、5所示,攀爬组件包括有第一爬梯601和与之通过第三连接轴603进行连接的第二爬梯604,承载台30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放置槽303,第一放置槽303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304,第一爬梯601的底部设置有两组限位块602,两组限位块602分别卡设在两组限位槽304内,承载台301的一侧设置有两组安装架305,两组安装架305内均穿设有螺纹旋钮306,两组螺纹旋钮306的一端分别穿设在第一爬梯601两侧的螺纹孔605内。
39.设置第一爬梯601和第二爬梯604方便工作人员攀爬上承载平台405,设置安装架305用以安装螺纹旋钮306,螺纹旋钮306的一端穿设在螺纹孔605内对第一爬梯601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在攀爬过程中第一爬梯601发生位移导致工作人员跌落,旋转螺纹旋钮306使其脱离螺纹孔605便可将第二爬梯604沿第三连接轴603进行翻转折叠,折叠后可将第一爬梯601和第二爬梯604沿限位槽304移动收纳至第一放置槽303内,限位块602卡设在限位槽304内对第一爬梯601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定,防止第一爬梯601脱离承载台301。
40.如图6所示,置物组件包括有开设在承载台301一侧的第二放置槽307,第二放置槽307的一侧设置有通过轴连接的防护门309,防护门309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扣310,第二放置槽307内设置有工具盒308。设置工具盒308用以放置房建施工中需要使用到的工具,防护门309可转动关闭对第二放置槽307的内部空间进行防护,连接扣310可卡设在承载台301一侧的凹槽内,对关闭后的防护门309进行固定,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连接扣310替换为吸铁石,在承载台301一侧设置铁块,同样可将关闭后的防护门309进行固定。
41.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42.该施工平台可通过控制液压升降杆401和两组气动杆501同时上升,将承载平台405抬升到一定的高度,以方便房建施工,通过控制驱动气缸104伸缩,可带动楔块107沿t型
滑轨105运动,楔块107的斜面与滚筒203之间的相对运动,带动承重板201沿转轴204转动,对承载平台405的角度进行初步调节,通过控制其中一组气动杆501上升,另一组气动杆501下降,使两组滑板504分别在两组滑框406内运动,使承载平台405沿第一连接轴402转动,对承载平台405的角度进行进一步的调节,该施工平台可对承载平台405的角度进行多方位的微调,使其在倾斜的地面施工时也能保证承载平台405的水平,提高的该施工平台的使用价值。
43.该施工平台可通过四组自锁万向轮102在地面进行转移,设置第一爬梯601和第二爬梯604方便工作人员攀爬上承载平台405,便于施工,且第二爬梯604可沿第三连接轴603转动收起,再将第一爬梯601和第二爬梯604整体收纳进第一放置槽303内,减少空间占用,设置工具盒308方便存放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部分工具,提高了该施工平台的功能性。
4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