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混凝土养护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4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混凝土养护箱。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混凝土的质量对建筑的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为了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检测,常在同一混凝土批次中制作试块,然后将试块当如养护箱中进行养护。
3.养护过程中,混凝土试块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为了不影响试验数据的稳定性,在养护过程中通常不允许打开养护箱,为了缩短养护周期,目前多采用混凝土养护箱,可在24小时内预测3天、7天、28天龄期的抗压、抗折试验结果,混凝土养护箱的温控范围为0摄氏度~100摄氏度,一般通过温控系统,对箱内养护水进行加热和保温使水温保持在预设温度,而混凝土试块的湿度一般在95%以上,自然环境中的湿度一般在30%~70%,无法满足混凝土试块的养护要求,因此,目前的养护箱一般需要定期人工加工来补充混凝土养护箱水箱的水量,从而满足混凝土试块的正常养护,
4.同时为了提高养护数量一般由多个养护单元,在对试块进行氧化过程中,若要将新的试块放入养护箱,则需要打开柜门,打开养护箱柜门会对养护箱内的温湿度产生影响,难以充分利用养护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混凝土养护箱,其结构简单,能够提高养护箱的使用效率。
6.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混凝土养护箱,包括养护箱体,所述养护箱体为一侧敞口的中空结构,养护箱体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内安装有微处理器,所述养护箱体由上至下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隔板,并通过隔板将养护箱体的内腔分隔为不同的养护区,且每个养护区外侧铰接有柜门,相配合的柜门和养护区侧壁之间安装有锁具,每个养护区的内部结构组成均相同,每个养护区的内侧壁上设有多排平行设置的滑轨,每排滑轨上滑动安装有一个用于放置混凝土试块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由框体以及安装在框体内的多根平行设置的支撑管组成,养护区的内侧壁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养护区的内底部放置有水箱,水箱的底部安装有对其加热的第一电加热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第一电加热器分别与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养护区的内顶部为光滑结构,且内顶部斜向后倾斜设置,所述养护区的后壁上的中上部设有一个盛放补充水的冷凝水回收盒,所述养护区的后壁上还设有对养护区加热的第二电热器,所述冷凝水回收盒与水箱之间连接有冷凝水回收管,所述冷凝水回收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第二电加热器和电磁阀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
7.所述隔板为绝缘隔热板。
8.每个养护区的内顶面的倾斜角度为15~20
°

9.所述水箱的侧壁上设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与微处理器连接。
10.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卡设有一圈环形的凹槽,支撑管的两端滑动安装在凹槽内。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绝热隔热的隔板将养护箱体分隔为不同的养护区,通过不同的养护区的划分,操作者随时打开其他养护区的柜门放入新的混凝土试块进行养护,有效的提高了养护箱体的空间利用率;
13.2、本实用新型中每个养护箱体内设有多排滑轨,每个滑轨上滑动安装有支撑板,使用者可以根据混凝土试块的大小调节支撑板的数量,使本实用新型中的养护区不仅能够对混凝土标准试块进行养护,也可以对非标准件进行养护,使用范围更加的灵活;
14.3、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由框体和支撑管组成与传统的支撑板体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更加有利于蒸汽上升,保证湿度的均匀性,且支撑管的两端滑动设置在框体的凹槽内,可以根据混凝土试块的大小调节其底部支撑管的数量;
15.4、本实用新型中设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电磁阀和第一电加热器,且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电磁阀和第一电加热器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检测养护期的温湿度信息并传递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根据检测到控制相应的第一电加热器启动,水位传感器检测水箱的水位信息并传递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根据检测的信息控制电磁阀开启或关闭;本实用新型该结构的设置能够实现循环自动加水,省去人工加水开关柜门影响养护区温湿度值的弊端,有效提高混凝土试块的养护质量;
16.5、本实用新型中设有冷凝水回收盒,冷凝水回收盒中事先存储有一定的水,能够对水箱中的水进行补充,而且还能接收水蒸气液化后的冷凝水,通过对冷凝水的回收,能够避免冷凝水滴落到正在养护的混凝土试块上影响养护质量。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标记:1、养护箱体,2、控制面板,3、隔板,4、养护区,5、柜门,6、滑轨,7、支撑板,8、框体,9、支撑管,10、水箱,11、第一电加热器,12、冷凝水回收盒,13、冷凝水回收管,14、水位传感器,1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所示,一种多功能混凝土养护箱,包括养护箱体1,所述养护箱体1为一侧敞口的中空结构,养护箱体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2,所述控制面板2内安装有微处理器,操作人员事先在微处理器中存储温湿度信息和水箱需要补水的水位临界值,微处理采用普通市售微处理器即可,所述养护箱体1由上至下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隔板,并通过隔板3将养护箱体1的内腔分隔为不同的养护区4,且每个养护区4外侧铰接有柜门5,相配合的柜门5和养护区侧壁之间安装有锁具,每个养护区4的内部结构组成均相同,每个养护区4的内侧壁上设有多排平行设置的滑轨6,每排滑轨6上滑动安装有一个用于放置混凝土试块的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由框体8以及安装在框体8内的多根平行设置的支撑管9组成,养护区4的
内侧壁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养护区4的内底部放置有水箱10,水箱10的底部安装有对其加热的第一电加热器11,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第一电加热器11分别与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养护区4的内顶部为光滑结构,且内顶部斜向后倾斜设置,所述养护区4的后壁上的中上部设有一个盛放补充水的冷凝水回收盒12,所述养护区4的后壁上还设有对养护区加热的第二电热器,所述冷凝水回收盒12与水箱10之间连接有冷凝水回收管13,所述冷凝水回收管13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第二电加热器和电磁阀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
21.进一步,所述隔板3为绝缘隔热板。
22.再进一步,每个养护区的内顶面的倾斜角度为15~20
°

23.再进一步,所述水箱10的侧壁上设有水位传感器14,所述水位传感器14与微处理器连接。
24.更进一步,所述框体8的内表面卡设有一圈环形的凹槽15,支撑管9的两端滑动安装在凹槽15内。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将混凝土试块放入到相应的养护区中进行养护,并将相应的放入混凝土试块的养护区内的水箱和冷凝水回收盒中加入水,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养护区的温度和湿度信息传递给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信息控制第一电加热器工作对水箱进行加热,水箱内的水经加热汽化后转化为水蒸气来调节养护区的湿度信息,水蒸气上升经过养护区的内顶部冷凝,经养护区的内顶部斜向下滑至冷凝水回收盒中进行暂存,水箱的侧壁设有水位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检测水箱中的水位信息,微处理器根据水位传感器检测到的信息控制电磁阀打开进行补水。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过程中,需要理解的是,属于“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者我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具有特定的方位,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27.本实用新型中未详述的部分为现有技术。
28.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作出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05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