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执手锁,尤其涉及一种超薄型分体圈。
背景技术:
2.门锁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把门锁住,以防止他人打开这个门的设备,目前市面上门锁的款式多种多样,执手锁是较为常见的门锁类型,为了让门锁更加美观,针对执手的设计更是多种多样。
3.分体执手锁通常由执手圈和执手构成,执手圈又包括内圈和外圈,通常,人们将执手安装在内圈上,再通过内圈上的固定安装孔将执手和内圈固定在门上,最后,为了遮挡固定安装孔上的安装螺栓,用外圈穿过执手,扣合或旋紧在内圈上。现有的执手锁分体圈结构都基本相似,尺寸规格也基本相同。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特制作一种更加美观,尺寸更小的超薄型分体圈。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超薄型分体圈,包括内圈和外圈,内圈和外圈呈薄片状,外圈中部设有下凹台阶,内圈安装在下凹台阶中,内圈上设有若干槽孔,槽孔内设有磁铁,内圈通过磁铁吸附固定在外圈中部的下凹台阶中。
6.进一步地,内圈上设有一处定位槽,外圈中部的下凹台阶中设有一处定位凸台,定位槽与定位凸台配合,避免内圈在下凹台阶中转动。
7.进一步地,内圈上还设有螺杆导向柱。
8.进一步地,螺杆导向柱中部设有导向孔。
9.进一步地,螺杆导向柱底部设有用于放置螺杆的沉孔。
10.进一步地,外圈为铁材质。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2.通常,执手锁内圈和外圈之间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因此,内圈和外圈需要具有一定的厚度,本实用新型中的外圈和内圈均为薄片状,在内圈上设置了磁铁,通过磁铁将内圈吸附固定在外圈上,最大限度地减小了分体圈的整体厚度,使得分体圈整体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超薄型分体圈的爆炸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超薄型分体圈中内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
‑
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6.一种超薄型分体圈,包括内圈2和外圈1,内圈和外圈呈薄片状,外圈中部设有下凹台阶3,内圈安装在下凹台阶中,内圈上设有若干槽孔,槽孔内设有磁铁6,磁铁卡嵌在槽孔中,内圈通过磁铁吸附固定在外圈中部的下凹台阶中。内圈厚度通常和下凹台阶深度相同,内圈吸附固定在下凹台阶后,内圈和外圈背部平齐。内圈上设有一处定位槽,外圈中部的下凹台阶中设有一处定位凸台4,定位槽5与定位凸台配合,避免内圈在下凹台阶中转动。内圈上还设有螺杆导向柱7。螺杆穿过螺杆导向柱中的导向孔,与另一侧分体圈装配,螺杆借助导向孔能够顺利地延伸到另一侧。螺杆导向柱底部设有用于放置螺杆的沉孔8,外圈为铁材质。
1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超薄型分体圈,包括内圈和外圈,其特征在于,内圈和外圈呈薄片状,外圈中部设有下凹台阶,内圈安装在下凹台阶中,内圈上设有若干槽孔,槽孔内设有磁铁,内圈通过磁铁吸附固定在外圈中部的下凹台阶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型分体圈,其特征在于,内圈上设有一处定位槽,外圈中部的下凹台阶中设有一处定位凸台,定位槽与定位凸台配合,避免内圈在下凹台阶中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型分体圈,其特征在于,内圈上还设有螺杆导向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薄型分体圈,其特征在于,螺杆导向柱中部设有导向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薄型分体圈,其特征在于,螺杆导向柱底部设有用于放置螺杆的沉孔。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超薄型分体圈,其特征在于,外圈为铁材质。
技术总结
一种超薄型分体圈,包括内圈和外圈,内圈和外圈呈薄片状,外圈中部设有下凹台阶,内圈安装在下凹台阶中,内圈上设有若干槽孔,槽孔内设有磁铁,内圈通过磁铁吸附固定在外圈中部的下凹台阶中。优点在于,在内圈上设置了磁铁,通过磁铁将内圈吸附固定在外圈上,最大限度地减小了分体圈的整体厚度,使得分体圈整体更加美观。美观。美观。
技术研发人员:邵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市泰山锁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12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