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检测承载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建筑施工中,多采用圆锥动力触探来检测地基承载力,圆锥动力触探是利用重锤自由下落产生的锤击能量,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贯入锤击数所达到的深度判别土层的类别,确定土的工程性质,对地基土做出综合评价。
3.动力触探分为轻型、重型和超重型三种,现有技术的轻型动力触探检测装置多采用人工最重锤进行抬升,虽然轻型动力触探所需的重锤仅有十千克,但是想要完成多次锤击仍然需要消耗相关检测人员大量的体力,使用的方便度有待提升。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建筑检测承载力检测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供一种节省体力、操作方便的建筑检测承载力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轻型动力触探检测装置消耗体力多、操作不便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检测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底座;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个导向滑杆,两个所述导向滑杆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架的顶部内壁上,两个所述导向滑杆的底端均与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升降座,所述升降座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导向滑杆上;触探杆,所述触探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座的底部,所述触探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底座的下方;重锤,所述重锤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导向滑杆上,且所述重锤位于所述升降座的上方;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均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导向滑杆上,两个所述连接块均位于所述重锤的上方;磁铁块,所述磁铁块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连接块相互靠近的一端;两个避让孔,两个所述避让孔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连接块上;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架的顶部;省力滑轮组,所述省力滑轮组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架的顶部内壁上;吊绳,所述吊绳固定安装在所述省力滑轮组的底部,所述吊绳的底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固定架内并与所述磁铁块固定连接;两个抵触杆,两个所述抵触杆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架的顶部内壁上;缠绕绳,所述缠绕绳绕设在所述省力滑轮组上。
7.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上转动安装有同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套设有绕线轮,且所述绕线轮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缠绕绳的底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固定架外并与所述绕线轮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摇把。
8.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导向滑轮,所述缠绕绳经行于所述导向滑轮。
9.优选的,所述升降座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套,两个所述滑套内均固定安装有直线轴承,两个所述导向滑杆分别贯穿两个所述直线轴承并分别与两个所述直线轴承的内壁
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支撑机构,两个所述支撑机构分别用于对两个滑套进行支撑。
10.优选的,任意一个所述支撑机构均包括固定座、矩形孔、挡块、第一插槽、第二插槽和插销,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矩形孔开设在所述固定座内,所述挡块滑动安装在所述矩形孔内,所述挡块靠近所述升降座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矩形孔外,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均开设在所述挡块的顶部,所述插销滑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座的顶部,所述插销的底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插槽内。
11.优选的,所述挡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手杆,且所述手杆位于所述矩形孔外,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矩形孔相连通的滑孔,所述插销贯穿所述滑孔并与所述滑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转动轴上固定套设有圆轮,所述圆轮的外圈上开设有多个第三插槽,靠近所述摇把的所述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螺纹安装有螺纹插杆,所述螺纹插杆的一端延伸至其中一个所述第三插槽内。
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检测承载力检测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检测承载力检测装置,用于对地基进行轻型动力触探,通过磁铁块、吊绳、省力滑轮组、缠绕绳、转动轴、绕线轮等结构的设置,使用较小的力摇动转动轴即可带动磁铁块和重锤上升,当上升一定高度后,在两个抵触杆的抵触下,能够使重锤与磁铁块自动分离,从而使重锤向下滑落对升降座进行锤击,整体有着省力、操作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检测承载力检测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17.图3为图2所示的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18.图4为图1所示的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检测承载力检测装置第一实施例中两个固定板、转动轴和绕线轮俯视状态下的装配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检测承载力检测装置第二实施例中两个固定板、转动轴和绕线轮俯视状态下的装配示意图。
21.图中标号:1、底座;2、第一固定架;3、导向滑杆;4、升降座;5、触探杆;6、重锤;7、连接块;8、磁铁块;9、避让孔;10、第二固定架;11、省力滑轮组;12、吊绳;13、抵触杆;14、缠绕绳;15、固定板;16、转动轴;17、绕线轮;18、滑套;19、固定座;20、矩形孔;21、挡块;22、第一插槽;23、第二插槽;24、插销;25、圆轮;26、第三插槽;27、连接座;28、螺纹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3.第一实施例
24.请结合参阅图1
‑
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建筑检测承载力检测装置包
括:底座1;第一固定架2,所述第一固定架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两个导向滑杆3,两个所述导向滑杆3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架2的顶部内壁上,两个所述导向滑杆3的底端均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升降座4,所述升降座4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导向滑杆3上;触探杆5,所述触探杆5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座4的底部,所述触探杆5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底座1的下方;重锤6,所述重锤6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导向滑杆3上,且所述重锤6位于所述升降座4的上方,重锤6用于对升降座4进行锤击,使触探杆5逐渐钻入到地基中;两个连接块7,两个所述连接块7均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导向滑杆3上,两个所述连接块7均位于所述重锤6的上方;磁铁块8,所述磁铁块8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连接块7相互靠近的一端,磁铁块8对重锤6产生吸引力,使得重锤6跟随其上升运动;两个避让孔9,两个所述避让孔9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连接块7上,两个所述避让孔9分别用于避让下文所提到的两个抵触杆13;第二固定架10,所述第二固定架10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架2的顶部;省力滑轮组11,所述省力滑轮组1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架10的顶部内壁上,省力滑轮组11由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如图4所示,位于上方的两个为定滑轮,位于下方的、处于悬空状态的为两个动滑轮;吊绳12,所述吊绳12固定安装在所述省力滑轮组11的底部,所述吊绳12的底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固定架2内并与所述磁铁块8固定连接;两个抵触杆13,两个所述抵触杆13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架2的顶部内壁上;缠绕绳14,所述缠绕绳14绕设在所述省力滑轮组11上,缠绕绳14的绕线方式请再次参照图4。
25.为了方便对缠绕线14进行收卷,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架2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板15,两个所述固定板15上转动安装有同一转动轴16,所述转动轴16上固定套设有绕线轮17,且所述绕线轮17位于两个所述固定板15之间,所述缠绕绳14的底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固定架10外并与所述绕线轮17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1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摇把,于第一固定架2的外侧通过摇动摇把实现对缠绕线14的收卷,更为安全方便。
26.为了使缠绕线14顺利变向,所述第二固定架10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导向滑轮,所述缠绕绳14经行于所述导向滑轮。
27.所述升降座4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套18,两个所述滑套18内均固定安装有直线轴承,两个所述导向滑杆3分别贯穿两个所述直线轴承并分别与两个所述直线轴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2的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支撑机构,两个所述支撑机构分别用于对两个滑套18进行支撑,避免在非检测时触探杆5的底端与地面接触。
28.具体的,任意一个所述支撑机构均包括固定座19、矩形孔20、挡块21、第一插槽22、第二插槽23和插销24,所述固定座19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架2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矩形孔20开设在所述固定座19内,所述挡块21滑动安装在所述矩形孔20内,所述挡块21靠近所述升降座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矩形孔20外,所述第一插槽22和第二插槽23均开设在所述挡块21的顶部,所述插销24滑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座19的顶部,所述插销24的底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插槽22内,在对升降座4进行支撑时,将两个挡块21向外伸出,在进行试验时,将两个挡块21向固定座19内回缩,回缩之后将插销24插入到第一插槽22中,避免挡块21向外滑出而对重锤6的升降运动造成影响。
29.为了提高操作的方便度,所述挡块2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手杆,且所述手杆位于所述矩形孔20外,所述固定座19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矩形孔20相连通的滑孔,所述插销24贯
穿所述滑孔并与所述滑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30.本实施例中:
31.在初始状态下,两个挡块21分别位于两个滑套18的下部,对升降座4形成阻挡,使得触探杆5均位于第一固定架2内,此时,两个插销24分别插入到两个第二插槽23内,对两个挡块21形成限制,避免两个挡块21随意发生滑动;
32.在对地基进行检测时,相关操作人员可先将本装置推至检测区域,然后通过摇把摇动转动轴16,转动轴16带动绕线轮17转动,从而对缠绕绳14进行收卷,缠绕绳14被收卷的过程中,省力滑轮组11下部的两个动滑轮会逐渐上升,通过吊绳12牵引磁铁块8上升,磁铁块8与重锤6吸合在一起,使得重锤6上升一段距离,随后保持摇把不动,其他辅助人员依次向上拔起插销24,解除对挡块21的限制,然后握住手杆将挡块21向远离升降座4的方向推动,当挡块21回退到位以后,此时第一插槽22在竖直方向上与滑孔相对齐,然后再使用插销24插入到第一插槽22中,实现对挡块21的固定,按照此法使两个挡块21均回缩到固定座19中以后,则升降座4不再受到限制,在重力作用下,升降座4及触探杆5均会下降,如图1所示,触探杆5底端的圆锥头会与地面接触,然后继续摇动转动轴16,当磁铁块8上升一定高度后,两个抵触杆13会分别穿过两个避让孔9并抵触到重锤6,随后磁铁块8继续上升,而重锤6由于受到两个抵触杆13的限制无法继续上升,遂与磁铁块8分离,则重力的作用下重锤6会向下滑落,从而对升降座4形成锤击,受到重锤6的冲击后,升降座4会带动触探杆5钻入到土壤中,然后逆时针摇动转动轴16,使磁铁块8向下运动直至与重锤6接触吸合,然后可继续进行下一次锤击操作;
33.由于采用了省力滑轮组11,可极大的减小提升重锤6所需的力,且在第一固定架2的外侧通过绕线轮17对缠绕绳14进行摇动收卷,不仅操作方便,并且较为安全。
3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检测承载力检测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检测承载力检测装置,用于对地基进行轻型动力触探,通过磁铁块8、吊绳12、省力滑轮组11、缠绕绳14、转动轴16、绕线轮17等结构的设置,使用较小的力摇动转动轴16即可带动磁铁块8和重锤6上升,当上升一定高度后,在两个抵触杆13的抵触下,能够使重锤6与磁铁块8自动分离,从而使重锤6向下滑落对升降座4进行锤击,整体有着省力、操作方便的优点。
36.第二实施例:
37.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建筑检测承载力检测装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建筑检测承载力检测装置。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的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3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39.请结合参阅图6,建筑检测承载力检测装置还包括固定套设在所述转动轴16上的圆轮25,所述圆轮25的外圈上开设有多个第三插槽26,多个第三插槽26呈旋转对称分布,靠近所述摇把的所述固定板15上还固定安装有连接座27,所述连接座27上螺纹安装有螺纹插杆28,所述螺纹插杆28的一端延伸至其中一个所述第三插槽26内。
40.本实施例中:
41.通过圆轮25、多个第三插槽26、连接座27和螺纹插杆28的设置,在初始阶段解除两
个挡块21对两个滑套18的限定时,摇动转动轴16将重锤6继而磁铁块8提升一段距离后,可顺时旋拧螺纹插杆28,螺纹插杆28顺时针转动的过程中会向右运动,从而能够插入到此时较为适配的第三插槽26中,实现对转动轴16的锁定,使缠绕绳14无法释放,保证重锤6及磁铁块8不会坠落,这样便专人手动对摇把进行保持,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便捷度,并且单个操作者完成转动轴16的锁定后,后续可继续做解除两个挡块21对两个滑套18的限定工作,无需其他人员辅助,减少人力投入。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6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