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铸造生产线的过渡转运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7



1.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转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铸造生产线的过渡转运机构。


背景技术:

2.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铸造生产线开始出现,铸造生产线,减少了大量的劳动力,铸造到成型大多都由自动化机械完成,但在铸造成型后,有些铸造工件(如精致的金属工艺品)还需要精致的刻印或图画等,所以需要进行转运再加工,但由于刚成型的铸造工件温度较高,需要进行降温过渡后才能进行加工,降低了加工效率。
3.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用于铸造生产线的过渡转运机构,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铸造生产线的过渡转运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铸造生产线的过渡转运机构,包括转运箱、升降丝杆、旋转盘和制冷机,所述转运箱内周底部的中心安装有减速电机,且减速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传动柱,所述转运箱内周的下半部设有两个升降丝杆,且两个升降丝杆的两端均套设有螺母座,所述转运箱内周的中心设有底部一体成型有四个连接块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顶部的中心转动连接有旋转盘,且旋转盘的底部一体成型有能够转动的旋转柱,所述升降板的顶部设有顶盖,且顶盖与升降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转运箱的两侧均安装有制冷机,且制冷机靠近转运箱的一侧均设有降温风扇。
6.优选的,所述升降丝杆的两端均通过旋转轴承座与转运箱的内周转动连接,且升降丝杆的一端贯穿转运箱并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正反转电机,所述升降丝杆的两端设有方向相反的螺纹。
7.优选的,所述旋转柱的底端贯穿升降板,且旋转柱的底端开设有卡槽,所述传动柱的顶端与卡槽相适配。
8.优选的,所述转运箱的两侧开设有降温槽,所述制冷机的制冷端与降温槽连通,所述降温风扇与降温槽相适配。
9.优选的,所述螺母座的顶部一体成型有铰接块,且铰接块与对应的连接块之间通过转动轴承座转动连接有铰接杆。
10.优选的,所述转运箱的底部开设有滚动槽,且滚动槽的内周安装有液压杆,且液压杆的驱动端连接有万向轮。
11.优选的,所述转运箱内周的底部的一侧安装有蓄电池,且转运箱的一侧安装有推把,所述顶盖开设有多个透气孔。
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用于铸造生产线的过渡转运机构,通过正反转电机的工作,带动螺母座移动,使铰接杆移动,进而带动升降板上升或下降,从而能够起到便于存取的作用;通过液压杆的工作,带动万向轮与地面接触,从而能够起到便于移动的作用;通过减速电机的工作,带动旋转柱转动,使旋转盘顶部的铸造工件旋转,并通过制冷机和降温风扇的工作,再通过推动推把,从而能够在移动过程中对铸造工件进行均匀地降温,进一步提高了加工效率,该用于铸造生产线的过渡转运机构,不仅便于进行存取,且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杆的剖视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17.图中:1转运箱、2升降丝杆、21螺母座、22正反转电机、3旋转盘、31 旋转柱、4制冷机、41降温风扇、5减速电机、6传动柱、7升降板、8顶盖、 9连接柱、10铰接杆、11液压杆、12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

图4所示的一种用于铸造生产线的过渡转运机构,所述转运箱1内周的底部的一侧安装有蓄电池12(蓄电池12的型号可选为up24

12),安装和连接方式均可选为紧固件、粘接或焊接等,且转运箱1 的一侧安装有推把,推把图中未示出,所述转运箱1内周底部的中心安装有减速电机5(减速电机5可选为ycj系列的齿轮减速电机),且减速电机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传动柱6,所述转运箱1内周的下半部设有两个升降丝杆2,且两个升降丝杆2的两端均套设有螺母座21,所述转运箱1内周的中心设有底部一体成型有四个连接块的升降板7,所述升降板7的顶部设有顶盖8,所述顶盖8开设有多个透气孔,通过透气孔,能够将热气排出,且顶盖 8与升降板7之间连接有连接柱9,减速电机5、正反转电机22、制冷机4、液压杆11和降温风扇41均与蓄电池12电性连接。
20.为了起到便于存取的作用,如图2所示,所述升降丝杆2的两端均通过旋转轴承座与转运箱1的内周转动连接,且升降丝杆2的一端贯穿转运箱1 并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正反转电机22(正反转电机22的型号可选为 3ik15gn

c),正反转电机22的底部与转运箱1的一侧连接,所述升降丝杆2 的两端设有方向相反的螺纹,所述升降丝杆2的两端均套设有螺母座21,通过正反转电机22的工作,带动升降丝杆2旋转,使螺母座21移动,所述螺母座21的顶部一体成型有铰接块,且铰接块与对应的连接块之间通过转动轴承座转动连接有铰接杆10,螺母座21的移动,带动铰接杆10移动,使升降板7上升或下降,从而起到便于存取的作用。
21.为了起到降温的作用,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转运箱1的两侧均安装有制冷机4(制冷机4可选为st14dc12h型号的微型冰箱制冷设备),所述转运箱1的两侧开设有降温槽,所述制冷机4的制冷端与降温槽连通,通过制冷机4的工作,能够产生冷气,且制冷机4靠近转
运箱1的一侧均设有降温风扇41(降温风扇41的型号可选为f16lm

003gk

9),降温风扇41可与降温槽卡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等,所述降温风扇41与降温槽相适配,通过降温风扇41的工作,能够将冷气吹向铸造工件,通过冷气下流,暖气上流的远离,冷气能够将暖气赶至上方。
22.为了起到均匀降温的目的,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升降板7顶部的中心转动连接(转动连接的方式可选为轴承座)有旋转盘3,旋转盘3的顶部设有铸造工件(图中未示出),且旋转盘3的底部一体成型有能够转动的旋转柱31,所述旋转柱31的底端贯穿升降板7,且旋转柱31的底端开设有卡槽,所述传动柱6的顶端与卡槽相适配(当升降板7下降至最低处时,卡槽与传动柱6榫接),通过减速电机5的工作,带动传动柱6旋转,使旋转柱31转动,进而带动旋转盘3顶部的铸造工件旋转,从而能够起到均匀降温的效果。
23.为了起到便于移动的目的,如图3所示,所述转运箱1的底部开设有滚动槽,且滚动槽的内周安装有液压杆11,且液压杆11(液压杆11的型号可选为be

r412b)的驱动端连接有万向轮,通过液压杆11的工作,带动万向轮与地面接触,从而能够起到便于移动的作用。
24.工作原理,该用于铸造生产线的过渡转运机构,需要使用时,将成型的铸造工件放置于旋转盘3的顶部,启动正反转电机22,带动螺母座21移动,使铰接杆10移动,进而带动升降板7下降至转运箱1的内部,再启动减速电机5,带动旋转柱31转动,使旋转盘3顶部的铸造工件旋转,并同时启动制冷机4和降温风扇41,即可对铸造工件进行均匀地降温,移动时,启动液压杆11,带动万向轮与地面接触,并推动推把,即可对铸造工件进行运输。
2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58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