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对虾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观测水质的日本囊对虾苗种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2.对虾是深受人们喜欢的水产食品,近几年国内外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等品种的高位池、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水体增加很快、技术日臻完善,折合单产达到7.5kg/m2以上。日本囊对虾作为对虾类的优良品种,因其耐干运,可以活虾销售,体色花纹鲜艳,生吃口感好,更是受到市场的青睐,价格一直是其它种类对虾价格的3~5倍。日本囊对虾分布于中国的渤海、黄海及朝鲜半岛的西部沿岸;在我国沿海地区,南北均有养殖。因日本囊对虾具有潜砂的习性,目前养殖方式绝大部分采取的是室外土池养殖。该种养殖方式采取在室外0.3~1.5hm2土池,池底选用砂质土壤或铺5cm左右中砂13,投放体长0.8cm左右的苗种,投喂人工饵料或生物饵料等技术措施。投放苗种后,因此时个体小且潜砂,前期管理难度很大,苗种成活率仅仅30%左右、后期数量难以把握,导致普遍产量低于(750kg/hm2)以下且不稳定。
3.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196713u的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便于观测水质的日本囊对虾苗种培育装置,其虽然实现了在室内建培育池,在培育池底铺砂,进行工厂化、高密度、大规格(3cm左右)苗种培育,培育成活率可达80%以上。将大规格苗种提供给养殖场,使养殖管理技术环节更易把握,自3cm左右至商品虾养殖成活率可达70%以上、产量可达1500~2250kg/hm2。且使用该技术可以缩短养成池内养殖期,实现一年多茬养殖,但是对水质监测及生长情况监测较为麻烦,且间隔时间较长,无法每时每刻对水位和水质进行监测,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观测水质的日本囊对虾苗种培育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观测水质的日本囊对虾苗种培育装置,通过设置的监测机构,可以时时刻刻对水位和水质进行监测,避免了检测排污的间隔时间过长导致工作人员出现疏忽忘记检测查看,影响培育工作的正常进行,且本机构便于实时监控,减少了一定的工作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观测水质的日本囊对虾苗种培育装置,苗种培育装置包括:
6.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呈长方体结构,且装置主体用于培育日本囊对虾;
7.第一连通管,第一连通管呈圆柱体结构,第一连通管用于连接装置主体;
8.观察器,观察器用以实时监测水位水质。
9.优选的,观察器底端连接有第二连通管,第二连通管连接于装置主体底端。
10.优选的,还包括清洁机构,清洁机构包括连接杆,连接杆一端连接于第一连通管底端表面,连接杆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连通管顶端表面。连接杆表面连接有清洁块,连接杆与清洁块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连接槽,且清洁块另一端开设有第一连接槽,观察器处于第一连接
槽内侧,第一连接槽内侧设置有清洁棉,清洁棉由两个半圆环形组成。
11.优选的,清洁块中部开设有缺口,缺口内侧两端均开设有凹槽,凹槽的数量共设置有两个,两个凹槽内侧设置有弹簧。
12.优选的,第一连通管与第二连通管均呈圆柱体结构,且第一连通管与第二连通管处于平行位置。
13.优选的,观察器呈圆柱体结构,且观察器与装置主体处于平行位置。
14.优选的,连接杆呈圆柱体结构,且连接杆表面光滑。
15.优选的,连接杆直径是第二连接槽直径的零点九倍,且观察器直径是第一连接槽直径的零点九倍。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观测水质的日本囊对虾苗种培育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通过设置了观察器,可以时时刻刻对水位和水质进行监测,避免了检测排污的间隔时间过长导致工作人员出现疏忽忘记检测查看,影响培育工作的正常进行,且观察器便于实时监控,减少了一定的工作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18.2.通过设置的清洁结构,可以将观察器表面的灰尘等杂质擦拭干净,避免了观察器长时间暴露在外界空气中表面沾染过多的灰尘等杂质导致工作人员无法观察水位,影响监测工作的进行。
19.3.通过将清洁块中间开设有缺口,清洁块分为两半进行拼接,中间通过弹簧进行连接,通过弹簧的作用下将清洁块合并在一起,当需要更换清洁棉时只需要将清洁块拉开即可进行更换,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洁块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其中:1、装置主体;2、第一连通管;3、观察器;4、连接杆;5、清洁块;21、第二连通管;51、第一连接槽;52、第二连接槽;6、凹槽;6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6.如图1
‑
2所示,一种便于观测水质的日本囊对虾苗种培育装置,苗种培育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第一连通管2和观察器3。装置主体1呈长方体结构,且装置主体1用于培育日本囊对虾。第一连通管2呈圆柱体结构,第一连通管2用于连接装置主体1。观察器3用以实时
监测水位水质,观察器3底端连接有第二连通管21,第二连通管21连接于装置主体1底端。
27.在装置主体1一侧顶端先安装上第一连通管2,然后在装置主体1底端安装上第二连通管21,将观察器3放置与装置主体1平行位置之后,再将观察器3与第一连通管2、第二连通管21相连接。通过设置了观察器3,可以时时刻刻对水位和水质进行监测,避免了检测排污的间隔时间过长导致工作人员出现疏忽忘记检测查看,影响培育工作的正常进行,且观察器3便于实时监控,减少了一定的工作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28.如图1
‑
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清洁机构,清洁机构包括连接杆4,连接杆4一端连接于第一连通管2底端表面,连接杆4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连通管21顶端表面。连接杆4表面连接有清洁块5,连接杆4与清洁块5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连接槽52,且清洁块5另一端开设有第一连接槽51,观察器3处于第一连接槽51内侧,第一连接槽51内侧设置有清洁棉,清洁棉由两个半圆环形组成。
29.当观察器3表面出现脏污时,工作人员可以拖动观察器3底端表面连接的清洁块5,向上运动对观察器3进行擦拭清理,擦拭完毕之后,观察器3通过与连接杆4的连接自动滑至底端。通过设置的清洁结构,可以将观察器3表面的灰尘等杂质擦拭干净,避免了观察器3长时间暴露在外界空气中表面沾染过多的灰尘等杂质导致工作人员无法观察水位,影响监测工作的进行。
30.如图4所示,清洁块5中部开设有缺口,缺口内侧两端均开设有凹槽6,凹槽6的数量共设置有两个,两个凹槽6内侧设置有弹簧61。通过将清洁块5中间开设有缺口,清洁块5分为两半进行拼接,中间通过弹簧61进行连接,通过弹簧61的作用下将清洁块5合并在一起,当需要更换清洁棉时只需要将清洁块5拉开即可进行更换。
31.如图1所示,第一连通管2与第二连通管21均呈圆柱体结构,且第一连通管2与第二连通管21处于平行位置。通过将第一连通管2与第二连通管21设置成平行位置,使得与观察器3可以进行垂直连接,便于水进入观察器3内,从而对装置主体1进行监测。
32.如图1所示,观察器3呈圆柱体结构,且观察器3与装置主体1处于平行位置。通过将观察器3与装置主体1设置成平行位置,便于更准确的对装置主体1内的水位和水质进行监测。
33.如图1
‑
3所示,连接杆4呈圆柱体结构,且连接杆4表面光滑。通过将连接杆4设置成圆柱体结构,便于连接,且连接杆4表面光滑,减小了摩擦力,便于滑动清洁块5对观察器3进行擦拭。
34.如图2
‑
3所示,连接杆4直径是第二连接槽52直径的零点九倍,且观察器3直径是第一连接槽51直径的零点九倍。通过将连接杆4直径设置成第二连接槽52直径的零点九倍,且将观察器3直径设置成第一连接槽51直径的零点九倍,使得连接更加稳定,便于对观察器3进行清洁处理。
3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5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