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出料斗以及搅拌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建筑业发展的日渐迅猛,混凝土搅拌设备的使用也随之普及,但是搅拌设备在工作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混凝土进行输送,例如搅拌设备中的混凝土从搅拌筒出料,经出料斗铺设在路面或者其他施工现场,由于混凝土的冲击与摩擦,这个过程混凝土出料斗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因此会对出料斗产生很大的磨损。因此会使得出料斗的耐磨性差。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出料斗的材料一般采用钢质材料,钢质材料的重量较大,因此使得整个出料斗的整个重量较大。除此之外,现有技术中,在制备出料斗时,首先制备出料斗的各个零件,然后通过折弯或者模具成型后再与部分零件焊接而成,使得整个出料斗的结构复杂,零部件多,且焊接容易使得部分零件变形,使得出料斗的整体一致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出料斗以及搅拌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搅拌设备中的出料斗的重量重、一致性差和耐磨损性能低的技术问题。
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出料斗,包括用于输送物料的出料斗斗体,所述出料斗斗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向外延伸而凸出,形成出料斗的出料端,所述底板具有内表面,所述出料斗斗体输送的物料沿着所述内表面冲刷;设置在所述底板一侧的第一侧板;设置在所述底板另一侧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以及设置在所述内表面上的台阶结构;其中,所述台阶结构设置在物料冲刷方向上的下游;其中,所述出料斗斗体由非金属复合材料一体成型。
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台阶结构包括相邻设置的至少两级台阶;相邻两级台阶包括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至所述第二台阶的方向与所述物料冲刷方向相同,其中,所述第一台阶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台阶的厚度。
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台阶的厚度为:3~4mm;所述第二台阶的厚度为:6~10mm。
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台阶的延伸面与所述物料冲刷方向平行,且所述台阶中与所述延伸面连接的连接面与所述出料斗斗体的内表面垂直。
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物料冲刷方向上,所述底板的厚度逐渐增大。
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板还具有外表面,所述外表面与所述内表面相对设置;其中,所述出料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加强筋。
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强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物料冲刷方向平行。
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出料斗包括设置在所述外表面上
的至少两个加强筋;其中,至少两个所述加强筋互相平行。
1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出料斗斗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安装孔。
13.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搅拌设备,包括:搅拌装置本体;上述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出料斗,所述出料斗与所述搅拌装置本体可拆卸连接。
14.本技术提供的出料斗包括:用于输送物料的出料斗斗体,出料斗斗体由非金属复合材料一体成型,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出料斗斗体材料为钢质材料而言,非金属复合材料的重量较轻,从而降低了整个出料斗的重量,另外,由于出料斗斗体是一体成型的,无需通过其他连接方式将多个零部件拼接而成,因此,提高了出料斗的整体一致率,且无需后续校形工艺,降低了制备出料斗的工艺复杂度。除此之外,出料斗斗体包括: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底板的内表面上设有台阶结构,其中,内表面为物料冲刷面,即在出料斗输送物料的过程中,底板的内表面为物料冲刷面;其中,台阶结构位于物料冲刷方向上的下游。即在物料冲刷方向上,台阶结构位于下方,即出料斗的下方具有台阶结构,台阶结构增加了出料斗下方的厚度,增大了出料斗下方的耐磨性能,即增加了整体出料斗的耐磨性能。
附图说明
15.图1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出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出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出料斗中的台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出料斗中的台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出料斗中的台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出料斗中的出料斗斗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1.图7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出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22.图8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搅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4.另外,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
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6.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出料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出料斗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出料斗包括:用于输送物料的出料斗斗体100,其中,出料斗斗体100包括:底板103,底板103的底部开设有开口,开口向外延伸而凸出,形成出料斗的出料端113,底板103具有内表面101,出料斗斗体100输送的物料沿着内表面101冲刷;设置在底板103一侧的第一侧板104;设置在底板103另一侧的第二侧板105,第一侧板104与第二侧板105相对设置;以及设置在内表面101上的台阶结构200;其中,台阶结构200设置在物料冲刷方向上的下游。另外,出料斗斗体100由非金属复合材料一体成型,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出料斗斗体材料为钢质材料而言,非金属复合材料的重量较轻,从而降低了整个出料斗的重量,另外,由于出料斗斗体100是一体成型的,无需通过其他连接方式将多个零部件拼接而成,因此,提高了出料斗的整体一致率,且无需后续校形工艺,降低了制备出料斗的工艺复杂度。
27.具体的,第一侧板104可以一体成成型于底板103的一侧,第二侧板105可以一体成型于底板103与第一侧板111相对的另一侧,即,第一侧板104、底板103和第二侧板105围合出一个槽体结构,第一侧板104和第二侧板105能够避免物料泄露,保证物料从下方的出料端113输出。底板103的底部开设矩形口,矩形口向外延伸而凸出形成出料端113,斗体110在出料端113的截面也为矩形。更为具体地,出料端113向下凸出底板103的底部,能够提高出料端113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出料端113的耐磨性能。出料斗斗体100的截面从上到下逐渐变小,使得进入出料斗斗体100内的物料能够持续地从出料端113流出,能够满足出料斗斗体100的出料工艺要求。
28.出料斗斗体100输送的物料沿着内表面101冲刷,即在出料斗输送物料的过程中,出料斗斗体100的内表面101为物料的冲刷面。其中,台阶结构200位于物料冲刷方向x上的下游,即在物料冲刷方向x上,台阶结构200位于下方,即输料装置的下方具有台阶结构200,台阶结构200增加了出料斗斗体100下方的厚度,增大了出料斗斗体100下方的耐磨性能,进而增加了整体出料斗的耐磨性能。
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3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出料斗中的一种台阶结构2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台阶结构200的具体结构可以包括:相邻设置的至少两级台阶;且,相邻两级台阶包括第一台阶201和第二台阶202,第一台阶201至第二台阶202的排布方向与物料冲刷方向x相同,其中,第一台阶201的厚度d1小于第二台阶202的厚度d2。由于第一台阶201的厚度d1小于第二台阶202的厚度d2,且第二台阶202位于物料冲刷方向x上的下游,第一台阶201位于物料冲刷方向x上的上游,在增加了出料斗下方的耐磨性能的同时,较少了台阶材料的使用,即降低了整个出料斗的质量。
30.可选的,第一台阶201的厚度为:3~4mm;第二台阶202的厚度为:6~10mm。
3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4以及图5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出料斗中的另一种台阶结构2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以及图5所示,台阶结构200包括至少两级台阶,其中台阶裸露的两个表面(即台阶的延伸面以及与延伸面相交的连接面)之间的夹角α大于90
°
且小于180
°
,当出料斗在输送物料时,整个台阶结构200中的每级台阶均可以与物料接触,此时,出料斗在输送物料的过程中,台阶结构200的所有裸露面均与物料进行接触,因此,缓解了对
出料斗的冲击,增加了整个出料斗的强度以及耐磨性能。
32.应当理解,台阶结构200包括多级台阶时,每个台阶中裸露的两个表面之间的夹角α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33.还可选的,如图3所示,台阶结构200中的每级台阶的延伸面203与物料冲刷方向x平行,且台阶中与延伸面203连接的连接面204与出料斗斗体100的内表面101垂直。即当出料斗在输送物料时,与出料斗斗体100的内表面101垂直的连接面204(即整个出料斗在输送物料过程中与物料接触的部分侧面)与出料斗斗体100的内表面101垂直,物料经过连接面204与延伸面203的垂直位置时,该垂直位置可以缓冲冲击力,因此,提高了整个出料斗的耐冲击力。
3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6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出料斗中的出料斗斗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物料冲刷方向x上,底板103的厚度逐渐增大。即在物料冲刷方向x上,出料斗下方的厚度逐渐增大,因此,增大了出料斗下方的耐磨性能,即增加了整体出料斗的耐磨性能。
35.在出料斗输送物料的过程中,物料会对出料斗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因此,如图2所示,出料斗中的底板还具有外表面102,外表面102与内表面101相对设置,其中,出料斗还包括设置在外表面102上的加强结构300,加强结构300能够对出料斗起到强化作用,增加了整个出料斗的强度。
36.可选的,如图2所示,加强结构300可以包括:设置在外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加强筋301。加强筋301能够增加出料斗的强度。
37.可选的,当加强结构300包括多个加强筋301时,多个加强筋301互相平行,如图2所示。
38.可选的,加强结构300包括多个加强筋301时,加强筋301的个数可以为2个,也可以为3个,也可以为4个以及4个以上。其中,加强筋301的个数越多,对出料斗所起到的加强作用也越强。因此,本技术对于加强结构300所包括的加强筋301的个数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对出料斗起到加强作用,加强结构300可包括任意数量的加强筋301。
39.可选的,加强筋301的延伸方向可以与物料冲刷方向平行,如图6所示,加强筋301的延伸方向与物料冲刷方向平行,当物料沿着出料斗中的出料斗斗体的内表面冲刷时,加强筋能够缓解冲击力。并且,在物料冲刷时,相互平行的加强筋301可以使得各个加强筋301受力均匀。综上,多个平行的加强筋301能够进一步增强出料斗斗体的强度,从而增加了出料斗的使用寿命。
40.可选的,当出料斗出料斗斗体100的外表面(与内表面正对设置)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加强筋301时,该至少两个加强筋301平行互相平行,如图6所示,使得加强筋均匀设置在出料斗出料斗斗体100的外表面,能够均匀缓解冲击力,进一步增强了出料斗斗体的强度。
41.图7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出料斗的结构示意图,图1为图7所示的出料斗的俯视图。如图7所示,出料斗斗体100上设有安装孔22;该安装孔22用于将出料斗与搅拌设备安装,安装孔22可以分布在底板上,底板上的安装孔22可以用于将出料斗斗体100与下方接料设备互连。
4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7所示,在与出料斗出料斗斗体100的外表面相交的一侧外表面(即出料斗的底部的外表面)上也设置有加强筋301,加强筋301可以增加出料
斗底部的强度,进一步增强了整体出料斗的强度。
4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出料斗的斗体材料包括非金属复合材料,其中,非金属材料为耐磨复合材料,耐磨复合材料包含热塑性树脂、润滑材料和耐磨材料。具体地,热塑性树脂可以为聚乙烯(polyethylene,简称pe)、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丙烯腈
‑
丁二烯
‑
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简称abs)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物。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简称ptfe)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高润滑不粘性,滑耐磨材料可以为玻璃纤维、碳酸钙(caco3),玻璃纤维和caco3有利于增强斗体的强度和抗冲击性。通过复合材料改性可增加斗体的综合性能,使得斗体的内表面更加光滑,不容易粘结混凝土,便于清洗,且斗体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同时不会腐蚀。
44.同时,复合材料中还增加少量(1%以内)抗氧化剂、催化剂等添加剂材料。ptfe与滑石粉有利于增加其耐磨性能,滑石粉同时有利于增加表面光洁度,而玻璃纤维和caco3则有利于增强其强度和抗冲击性,通过复合材料改性可增加其综合性能。
4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出料斗的斗体材料采用非金属复合材料时,斗体可以采用模压一体注塑成型,无需分别制备不同的零件然后将各零件拼接而成,保证外形一致性的同时简化结构。
46.可选的,出料斗的出料斗斗体材料可以包括:(65%~80%)pe (1%~20%)ptfe (1%~20%)滑石粉;
47.可选的,出料斗的出料斗斗体材料可以包括:(65%~80%)pp (10~20%)caco3 (10~20%)玻璃纤维;
48.可选的,出料斗的出料斗斗体材料可以包括:(65%~80%)pp (1%~20%)ptfe (1%~20%)滑石粉;
49.可选的,出料斗的出料斗斗体材料可以包括:(80%~95%)abs树脂 (5%~20%)ptfe。
50.作为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搅拌设备,图8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搅拌设备的组成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搅拌设备50,包括:搅拌设备本体51;任一实现方式中的出料斗52,出料斗52与搅拌设备本体51可拆卸连接。搅拌设备可以为搅拌机。由于搅拌设备包括任一实现方式中的出料斗,因此,搅拌设备还具有本技术任一实现方式中的出料斗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5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创造,凡在本技术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