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风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安全性的暖风机。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的暖风机内设有电加热器及风扇,风扇将气流吹向电加热器,气流流过电加热器之后就变成暖风。市面上一些暖风机还具有摇头功能,此类暖风机设有摇头驱动组件,摇头驱动组件设有电机,电机带动暖风机往复摆动,从而实现大范围送暖风的效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暖风机可能会因意外而倾倒,于是暖风机的出风口有可能被遮挡而导致暖风机内温度过高,或者暖风机有可能倾倒在浴室湿水的地面而引发意外,所以现有技术的具有摇头功能的暖风机的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暖风机,它的使用安全性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5.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高安全性的暖风机,包括主机体及底座,所述主机体的下部内设有摇头驱动组件,所述主机体与所述底座通过所述摇头驱动组件连接,其中,所述底座设有能够通过暖风机的重力触发的按钮开关组件,所述按钮开关组件包括按钮、按钮组件壳体、弹簧、压板及微动开关,所述按钮与所述按钮组件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按钮贴靠连接,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压板贴靠连接,所述微动开关设置在所述按钮组件壳体之内,所述微动开关设有触发按键,所述压板与所述触发按键贴靠连接;所述底座包括底座外壳及底盖,所述按钮组件壳体设置在所述底座外壳与所述底盖围成的腔体内,所述按钮向下穿出所述底盖设置;所述按钮向下凸出于所述底座。
6.优选地,所述压板的底面形成有导柱部,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导柱部上,所述导柱部的下部与所述按钮适配滑动连接,所述压板与所述按钮组件壳体滑动连接。
7.优选地,所述主机体的上部设有提手组件。
8.优选地,所述提手组件包括提手及支撑套,所述支撑套与所述主机体固定连接,所述提手的两端都形成有销轴部及限位凸块,所述支撑套形成有支撑孔及摆动限位槽,所述摆动限位槽与所述支撑孔同心设置,所述销轴部与对应的所述支撑孔转动连接,所述限位凸块插入在对应的所述摆动限位槽内。
9.优选地,所述支撑套设置在所述主机体之内。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底座设有能够通过暖风机的重力触发的按钮开关组件,按钮开关组件包括按钮、按钮组件壳体、弹簧、压板及微动开关,按钮与按钮组件壳体滑动连接,弹簧的下端与按钮贴靠连接,弹簧的上端与压板贴靠连接,微动开关设置在按钮组件壳体之内,微动开关设有触发按键,压板与触发按键贴靠连接,使得当暖风机因意外倾倒时,微动开关切断暖风机的电路,从而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的分解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的提手处于下摆备用状态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1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6为依据图5的分解示意图。
17.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钮开关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外壳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摇头驱动组件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提手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提手的内侧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标号说明:1
‑
主机体;101
‑
通孔;11
‑
出风口;12
‑
进风口;2
‑
底座;21
‑
按钮开关组件;2101
‑
按钮;2102
‑
按钮组件壳体;2103
‑
弹簧;2104
‑
压板;2105
‑
导柱部;211
‑
微动开关;2111
‑
触发按键;22
‑
底座外壳;2201
‑
卡槽;2202
‑
安装孔;23
‑
底盖;3
‑
提手组件;31
‑
提手;311
‑
销轴部;312
‑
限位凸块;32
‑
支撑套;321
‑
支撑孔;322
‑
摆动限位槽;4
‑
摇头驱动组件;401
‑
曲柄;402
‑
摇杆;403
‑
摆圈;4031
‑
拨柱;404
‑
芯轴;405
‑
驱动组件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25.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主机体1及底座2,主机体1的下部内设有摇头驱动组件4,主机体1与底座2通过摇头驱动组件4连接,具体是,如图9所示,摇头驱动组件4包括曲柄401、摇杆402、摆圈403、芯轴404、驱动组件外壳405及电机,驱动组件外壳405的底部与芯轴404为一体成型设置,摆圈403适配活动套在芯轴404上,曲柄401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转轴相对固定安装连接,曲柄401相对应的另一端与摇杆402的一端铰接,摇杆402相对应的另一端与摆圈403铰接,驱动组件外壳405与主机体1通过对应的螺钉固定连接。
26.如图8所示,底座2的上部形成有卡槽2201及安装孔2202,芯轴404与安装孔2202适配活动连接;如图9所示,摆圈403形成有拨柱4031,拨柱4031插入在卡槽2201内。如图4所示,主机体1的正面设有出风口11(需要注意的是,图1至图4所示的出风口11设有防尘网,但是图1至图4都没有画出上述防尘网的网状结构),主机体1的背面设有进风口12,主机体1的内部设有风扇及电加热器,电加热器可以是现有技术的ptc加热器,ptc加热器设置在风扇与出风口11之间。如图9所示,于是当上述的电机运转时使曲柄401旋转,曲柄401带动摇杆402往复摇摆移动,摇杆402带动摆圈403绕芯轴404往复摆动;由于拨柱4031插入在卡槽2201内,也就是说卡槽2201对拨柱4031起到相对限位的作用,于是拨柱4031在绕芯轴404作往复摆动时,就相对地带动主机体1作往复摆动,从而实现大范围送暖风的效果。
27.如图5至图7所示,底座2设有能够通过暖风机的重力触发的按钮开关组件21,按钮开关组件21包括按钮2101、按钮组件壳体2102、弹簧2103、压板2104及微动开关211,微动开
关211为现有技术的产品,按钮2101与按钮组件壳体2102滑动连接,弹簧2103的下端与按钮2101贴靠连接,弹簧2103的上端与压板2104贴靠连接,微动开关211设置在按钮组件壳体2102之内,微动开关211设有触发按键2111,压板2104与触发按键2111贴靠连接。如图6所示,底座2包括底座外壳22及底盖23,按钮组件壳体2102设置在底座外壳22与底盖23围成的腔体内,如图5所示,按钮2101向下穿出底盖23设置。
28.如图4所示,按钮2101向下凸出于底座2,是指按钮2101处于自由的弹出状态下,按钮2向下凸出于底座2;于是当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放置在地面或桌面上使用时,由于暖风机的重力作用,使地面或桌面相对地将按钮2101向上推,使得按钮2101的下端与底座2的下端齐平;如图7所示,按钮2101向上移动而推动弹簧2103向上移动并同时使弹簧2103一定程度地压缩,于是压板2104向上推动触发按键2111而触发微动开关211,微动开关211接通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的电路,暖风机从而可以正常工作;而当暖风机因意外倾倒时,按钮2101的下端离开地面或桌面,微动开关211的触发按键2111复位,按钮2101也通过弹簧2103的弹性恢复力而弹出复位,微动开关211切断暖风机的电路,使上述的电加热器及风扇停止工作,从而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9.设置按钮2101推动弹簧2103,弹簧2103推动压板2104,压板2104触发微动开关2103的间接式触发结构的有益之处在于,当地面或桌面具有凹陷部位,而按钮2101刚好处于凹陷部位之内时,由于上述的间接式触发结构相对于直接让微动开关211与地面或桌面接触的结构来说,可以设置按钮2101向下凸出于底座2较大的长度,从而使上述的凹陷部位的底部也能够相对地上推按钮2101,且由于微动开关211具有微动触发结构,于是即使上述的地面或桌面的凹陷部位相对地上推按钮2101距离较短,也足以触发微动开关211。假设设置微动开关211的触发按键2111直接与地面或桌面接触,那么当地面或桌面的上述凹陷部位的深度大于触发按键2111的触发行程时,就不能触发微动开关211;或者,当地面或桌面具有凸起部位时,且上述的凸起部位刚好与触发按键2111接触,则会导致微动开关211容易损坏;换句话说,设置图7所示的结构,有利于缓冲地面或桌面对微动开关211的撞击。再者,假设将微动开关211更换为现有技术的触发行程较长的按钮式开关,当地面或桌面出现凹陷部位时,而上述的按钮式开关刚好对正上述的凹陷部位,那么就容易导致上述的凹陷部位不能使上述的按钮式开关的按钮产生足够的实现触发的移动距离。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能够很好地适应的实际应用环境。
30.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压板2104的底面形成有导柱部2105,导柱部2105与压板2104为一体化设置,弹簧2103套设在导柱部2105上,导柱部2105的下部与按钮2101适配滑动连接,压板2104与按钮组件壳体2102滑动连接,导柱部2105起到稳定弹簧2103的压缩及伸长复位过程的作用,导柱部2105也起到导向按钮2101的作用,上述设置有利于使按钮2101的上下移动灵活。
31.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主机体1的上部设有提手组件3,于是方便用手提起及搬动暖风机。
32.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提手组件3包括提手31及支撑套32,支撑套32通过对应的螺钉与主机体1固定连接,如图11所示,提手31的两端都形成有销轴部311及限位凸块312,如图12所示,支撑套32形成有支撑孔321及摆动限位槽322,摆动限位槽322与支撑孔321同心设置,如图12所示,支撑套32上具体可以形成有两个摆动限位槽322,相应地,如图11所
示,销轴部311对应设置有两个限位凸块312,销轴部311与对应的支撑孔321转动连接,也就是说,提手31能够绕支撑孔321的轴线摆动,限位凸块312插入在对应的摆动限位槽322内,于是提手31的摆动行程及具体的相对主机体1的摆动范围的角度位置是由摆动限位槽322的具体位置及摆动限位槽322的弧线长度决定的,通过上述设置,从而可以将提手31的实际摆动范围设置为从图3所示的提手31的位置至图1所示的提手31的位置,换句话说,将提手31的摆动幅度设为90
°
,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人手提着提手31,在搬动暖风机的过程中,由于摆动限位槽322对限位凸块312的限位作用,于是主机体1的相对提手31的摆动幅度得以限制,方便搬运主机体1,而当提手31下摆至图3所示的极限位置时,便于人手抓住提手31。
33.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支撑套32设置在主机体1之内,使暖风机的占用空间小,也避免支撑套32外露而影响到暖风机的外观。如图2所示,主机体1形成有通孔101,支撑套32分别对应通孔101设置,于是提手31的销轴部311及限位凸块312穿过对应的通孔101而与对应的支撑套32连接。
3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暖风机具有高使用安全性及方便性的优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5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