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组合切换式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43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加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组合切换式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2.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需要经过处理合格后,才允许排到外部。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向处理池内投放药剂,因此需要使用加药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目前通过泵体将苏需要的药剂直接送入处理池内,药液需要在处理池内逐渐扩散,进行充分反应,现有的加药覆盖面积小,扩散需要的时间长,效率低,导致污水处理效率低,使用不够灵活。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组合切换式加药装置,利用多组连接软管外接输药设备,可以进行多种不同类别的处理药剂的同时注入和单个注入,可以进行自由选择和切换,待添加的药剂通过注药管进入加药箱内,经过出药口排出进入污水处理池内,同时在转动电机的作用下,驱动转杆转动,使得搅动杆转动,对药剂添加位置的污水进行旋转扰动,一边添加药剂一边进行旋转扰动,提高药剂扩散的效率,当天气较冷时,可以利用电加热环辅助加热,避免药剂上冻。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旋转组合切换式加药装置,包括污水处理池和凹形架,所述凹形架沿着污水处理池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凹形架竖直部分相对侧面固定有加药横板,所述加药横板底端中心等间距安装有加药箱,所述加药箱和加药横板一体化设置,所述加药横板顶端开设有注药口,所述注药口连通加药箱,所述加药箱底端中心开设有出药口,所述注药口上安装有注药管,所述注药管端部连接有连接软管,所述凹形架水平部分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连接软管穿过贯穿孔设置,所述加药横板顶端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贯穿加药箱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侧壁上固定有搅动杆,所述转动电机外部安装有保护壳,所述凹形架水平部分正对转动电机的位置开设有贯穿槽,所述加药箱内壁上安装有电加热环。
6.其中,所述加药箱的竖直截面的上边为长边的等腰梯形,所述转杆的直径小于出药口的直径,所述转杆底端所处水平面低于加药箱底端所处水平面,所述搅动杆设置在转杆位于加药箱外部的侧壁上。
7.其中,所述凹形架竖直部分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有滑块,所述加药横板固定在滑块端部,所述加药横板中心两侧对称开设有螺纹穿孔,所述凹形架水平部分顶端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转动贯穿凹形架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和螺纹穿孔螺纹配合,所述螺杆底端固定有挡盘。
8.其中,所述加药箱的高度等于凹形架竖直部分的高度和加药横板的高度的差值,所述滑槽底端和凹形架底端平齐,所述滑槽顶端和凹形架水平部分顶端平齐,所述滑块侧面和滑槽开口面平齐,所述螺杆底端和凹形架底端平齐。
9.其中,所述保护壳螺纹固定在加药横板顶端,所述贯穿槽水平截面的形状尺寸大于保护壳的水平截面的尺寸。
10.其中,所述污水处理池顶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凹形架底端固定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和安装槽之间螺纹配合有连接螺栓。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连接螺栓和安装块以及安装槽之间的螺纹配合,将凹形架安装在污水处理池长度方向上,便于凹形架的装卸,从而便于将装置和污水处理池分离;利用多组连接软管外接输药设备,可以进行多种不同类别的处理药剂的同时注入和单个注入,可以进行自由选择和切换;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螺杆转动,在螺杆和螺纹穿孔的螺纹配合下,可以带动加药横板上下移动,进而调整加药箱位于水面下的深度,可以对注药的深度进行调整;在加药时,待添加的药剂通过注药管进入加药箱内,经过出药口排出进入污水处理池内,同时在转动电机的作用下,驱动转杆转动,使得搅动杆转动,搅动杆设置在转杆位于加药箱外部的侧壁上,对药剂添加位置的污水进行旋转扰动,一边添加药剂一边进行旋转扰动,提高药剂扩散的效率,当天气较冷时,可以利用电加热环辅助加热,避免药剂上冻。
12.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凹形架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污水处理池;2、凹形架;3、加药横板;4、加药箱;5、注药口;6、出药口;7、注药管;8、连接软管;9、贯穿孔;10、转动电机;11、转杆;12、搅动杆;13、保护壳;14、贯穿槽;15、电加热环;16、滑槽;17、滑块;18、螺纹穿孔;19、伺服电机;20、螺杆;21、挡盘;22、安装槽;23、安装块;24、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0.请参阅图1

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组合切换式加药装置,包括污水处理池1和凹形架2,所述凹形架2沿着污水处理池1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凹形架2竖直部分相对侧面固定有加药横板3,所述加药横板3底端中心等间距安装有加药箱4,所述加药箱4和加药横板3一体化设置,所述加药横板3顶端开设有注药口5,所述注药口5连通加药箱4,所述加药箱4底端中心开设有出药口6,所述注药口5上安装有注药管7,所述注药管7端部连接有连接软管8,所述凹形架2水平部分开设有贯穿孔9,所述连接软管8穿过贯穿孔9设置,所述加药横板3顶端安装有转动电机10,所述转动电机10的输出端转动贯穿加药箱4连
接有转杆11,所述转杆11侧壁上固定有搅动杆12,所述转动电机10外部安装有保护壳13,所述凹形架2水平部分正对转动电机10的位置开设有贯穿槽14,所述加药箱4内壁上安装有电加热环15;利用污水处理池1进行污水加药处理时,利用多组连接软管8外接输药设备,可以进行多种不同类别的处理药剂的同时注入和单个注入,可以进行自由选择和切换,待添加的药剂通过注药管7进入加药箱4内,经过出药口6排出进入污水处理池1内,同时在转动电机10的作用下,驱动转杆11转动,使得搅动杆12转动,对药剂添加位置的污水进行旋转扰动,一边添加药剂一边进行旋转扰动,提高药剂扩散的效率,当天气较冷时,可以利用电加热环15辅助加热,避免药剂上冻;
21.所述加药箱4的竖直截面的上边为长边的等腰梯形,所述转杆11的直径小于出药口6的直径,所述转杆11底端所处水平面低于加药箱4底端所处水平面,所述搅动杆12设置在转杆11位于加药箱4外部的侧壁上;使得转杆11和出药口6之间存在间隙,便于药剂的流出,同时搅动杆12位于加药箱4外部,可以对污水进行搅动;
22.所述凹形架2竖直部分侧面开设有滑槽16,所述滑槽16内部滑动有滑块17,所述加药横板3固定在滑块17端部,所述加药横板3中心两侧对称开设有螺纹穿孔18,所述凹形架2水平部分顶端安装有伺服电机19,所述伺服电机19输出端转动贯穿凹形架2连接有螺杆20,所述螺杆20和螺纹穿孔18螺纹配合,所述螺杆20底端固定有挡盘21;启动伺服电机19,驱动螺杆20转动,在螺杆20和螺纹穿孔18的螺纹配合下,可以带动加药横板3上下移动,进而调整加药箱4位于水面下的深度,可以对注药的深度进行调整;
23.所述加药箱4的高度等于凹形架2竖直部分的高度和加药横板3的高度的差值,所述滑槽16底端和凹形架2底端平齐,所述滑槽16顶端和凹形架2水平部分顶端平齐,所述滑块17侧面和滑槽16开口面平齐,所述螺杆20底端和凹形架2底端平齐;在进行加药横板3的移动时,其侧面和凹形架2竖直部分摩擦,提高其稳定性,同时可以使其底端和污水处理池1顶端平齐,使得加药箱4完全位于污水处理池1内;
24.所述保护壳13螺纹固定在加药横板3顶端,所述贯穿槽14水平截面的形状尺寸大于保护壳13的水平截面的尺寸;在保护壳13跟随加药横板3移动的过程中,避免其和凹形架2水平部分发生碰撞;
25.所述污水处理池1顶端开设有安装槽22,所述凹形架2底端固定有安装块23,所述安装块23和安装槽22之间螺纹配合有连接螺栓24;螺纹连接的方式便于凹形架2的安装和拆卸。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27.使用时,利用污水处理池1进行污水加药处理时,利用连接螺栓24和安装块23以及安装槽22之间的螺纹配合,将凹形架2安装在污水处理池1长度方向上,利用多组连接软管8外接输药设备,可以进行多种不同类别的处理药剂的同时注入和单个注入,可以进行自由选择和切换,在切换选择前,启动伺服电机19,驱动螺杆20转动,在螺杆20和螺纹穿孔18的螺纹配合下,可以带动加药横板3上下移动,进而调整加药箱4位于水面下的深度,可以对注药的深度进行调整,在进行加药横板3的移动时,其侧面和凹形架2竖直部分摩擦,提高其稳定性,在保护壳13跟随加药横板3移动的过程中,贯穿槽14的设置可以避免其和凹形架2水平部分发生碰撞,调整完成后,进行加药,待添加的药剂通过注药管7进入加药箱4内,经过出药口6排出进入污水处理池1内,同时在转动电机10的作用下,驱动转杆11转动,使得搅动
杆12转动,搅动杆12设置在转杆11位于加药箱4外部的侧壁上,对药剂添加位置的污水进行旋转扰动,一边添加药剂一边进行旋转扰动,提高药剂扩散的效率,当天气较冷时,可以利用电加热环15辅助加热,避免药剂上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55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