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共轨管及共轨燃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4



1.本实用新型属于共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共轨管及共轨燃油系统。


背景技术:

2.共轨系统是指柴油从油箱,被齿轮泵吸出,经过油水分离器,过齿轮泵,到柴油精滤器,到高压泵、共轨管、喷油器,并与传感器和ecu组成的闭环燃油供给系统,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
3.目前高压共轨管及共轨燃油系统应用较为广泛。
4.但是现有的高压共轨管及共轨燃油系统还存在着不具备油液过滤功能,无法油液流动情况和不便于收集油雾的问题。
5.因此,发明一种高压共轨管及共轨燃油系统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压共轨管及共轨燃油系统,其中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压共轨管及共轨燃油系统,包括油箱,出油管,金属软导管,齿轮泵,高压共轨管,共轨燃油系统本体,金属软管,喷油器,ecu,油液杂质过滤处箱结构,油液流动观察箱结构和油雾吸收处理机结构,所述的油箱内部右侧设置有出油管;所述的出油管上端螺纹连接有金属软导管;所述的金属软导管上端螺纹连接齿轮泵的进口端;所述的高压共轨管右端与共轨燃油系统本体的上部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共轨燃油系统本体下端通过金属软管与喷油器相连接设置;所述的ecu独立设置,并且导线连接;所述的齿轮泵,共轨燃油系统本体和喷油器;所述的油液杂质过滤处箱结构与油箱相连接;所述的油液流动观察箱结构和齿轮泵相连接;所述的油雾吸收处理机结构和喷油器相连接;所述的油液杂质过滤处箱结构包括过滤箱,拆卸盖,滤杂网,支撑底座,进油管和滤杂滤芯,所述的过滤箱右端出口处螺纹连接有拆卸盖;所述的过滤箱内部中间部位螺钉连接有滤杂网;所述的过滤箱底部中间部位螺钉连接有支撑底座;所述的过滤箱左侧上下两部进口处均螺纹连接有进油管;所述的进油管之间的内侧螺钉连接有滤杂滤芯。
8.优选的,所述的滤杂滤芯采用圆柱形不锈钢网芯,并且设置在过滤箱的内部。
9.优选的,所述的过滤箱通过支撑底座安装在油箱的内部右下角,并且支撑底座与油箱之间螺栓连接设置。
10.优选的,所述的油液流动观察箱结构包括观察箱体,导出接头,箱盖,拆卸把手和观察线,所述的观察箱体下部左右两侧进口处均螺纹连接有导出接头;所述的观察箱体左右两端出口处均螺纹连接有箱盖;所述的箱盖外侧中间部位螺钉连接有拆卸把手;所述的观察箱体前部左侧从上到下依次刻画有观察线。
11.优选的,所述的油雾吸收处理机结构包括安装架,油雾收集罩,过滤网,集油箱,出
气管,集油盒,电动机和螺旋叶,所述的安装架均横向左端螺栓连接在油雾收集罩的右侧上下两部;所述的油雾收集罩内部中间部位螺钉连接有过滤网;所述的油雾收集罩螺纹连接在集油箱右端进口处;所述的集油箱上端出口处螺纹连接有出气管;所述的集油箱下端出口处螺纹连接有集油盒;所述的集油箱左侧中间部位螺栓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的电动机的输出轴贯穿集油箱左壁中间部位,并且键连接有螺旋叶。
12.优选的,所述的安装架均横向右端螺栓连接在喷油器左侧上下两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过滤箱,拆卸盖,滤杂网,支撑底座,进油管和滤杂滤芯的设置,有利于对油液进行过滤,以保证处理效果,避免管路堵塞。
1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观察箱体,导出接头,箱盖,拆卸把手和观察线的设置,有利于观察油液流动情况,以保证设备工作稳定性,避免管路堵塞。
1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安装架,油雾收集罩,过滤网,集油箱,出气管,集油盒,电动机和螺旋叶的设置,有利于实现油雾收集功能,避免油液浪费,以保证处理效果。
1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出油管的设置,有利于导油,保证工作稳定性。
1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油箱的设置,有利于储油,方便操作。
1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金属软导管的设置,有利于引流,保证油液输送效率。
2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齿轮泵的设置,有利于泵油,保证工作稳定性。
2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ecu的设置,有利于控制,保证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油液杂质过滤处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油液流动观察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油雾吸收处理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至图4中:
27.1、油箱;2、出油管;3、金属软导管;4、齿轮泵;5、高压共轨管;6、共轨燃油系统本体;7、金属软管;8、喷油器;9、ecu;10、油液杂质过滤处箱结构;101、过滤箱;102、拆卸盖;103、滤杂网;104、支撑底座;105、进油管;106、滤杂滤芯;11、油液流动观察箱结构;111、观察箱体;112、导出接头;113、箱盖;114、拆卸把手;115、观察线;12、油雾吸收处理机结构;121、安装架;122、油雾收集罩;123、过滤网;124、集油箱;125、出气管;126、集油盒;127、电动机;128、螺旋叶。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29.如附图 1 和附图 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压共轨管及共轨燃油系统,包括油箱1,出油管2,金属软导管3,齿轮泵4,高压共轨管5,共轨燃油系统本体6,金属软管7,喷油器8和ecu9,所述的油箱1内部右侧设置有出油管2;所述的出油管2上端螺纹连接有金属软导管3;所述的金属软导管3上端螺纹连接齿轮泵4的进口端;所述的高压共轨管5右端与共轨燃油系统本体6的上部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共轨燃油系统本体6下端通过金属软管
7与喷油器8相连接设置;所述的ecu9独立设置,并且导线连接;所述的齿轮泵4,共轨燃油系统本体6和喷油器8,可保证系统工作稳定性。
30.其中一种高压共轨管及共轨燃油系统,还包括油液杂质过滤处箱结构10,油液流动观察箱结构11和油雾吸收处理机结构12,所述的油液杂质过滤处箱结构10与油箱1相连接;所述的油液流动观察箱结构11和齿轮泵4相连接;所述的油雾吸收处理机结构12和喷油器8相连接,可实现系统的油液过滤,油液流动情况观察和油雾防污收集功能,保证系统工作稳定性。
31.并且所述的油液杂质过滤处箱结构10包括过滤箱101,拆卸盖102,滤杂网103,支撑底座104,进油管105和滤杂滤芯106,所述的过滤箱101右端出口处螺纹连接有拆卸盖102;所述的过滤箱101内部中间部位螺钉连接有滤杂网103;所述的过滤箱101底部中间部位螺钉连接有支撑底座104;所述的过滤箱101左侧上下两部进口处均螺纹连接有进油管105;所述的进油管105之间的内侧螺钉连接有滤杂滤芯106,通过进油管105进入过滤箱101内部的油液,可通过滤杂滤芯106和滤杂网103逐级过滤后,再进行引出使用,保证设备工作稳定性,通过拆卸盖102可拆卸清理,方便维护。
32.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油液流动观察箱结构11包括观察箱体111,导出接头112,箱盖113,拆卸把手114和观察线115,所述的观察箱体111下部左右两侧进口处均螺纹连接有导出接头112;所述的观察箱体111左右两端出口处均螺纹连接有箱盖113;所述的箱盖113外侧中间部位螺钉连接有拆卸把手114;所述的观察箱体111前部左侧从上到下依次刻画有观察线115,通过观察箱体111可进行观察油液流动情况,通过导出接头112进行引出油液,通过观察线115可进行观察油液情况,避免堵塞,通过箱盖113和拆卸把手114可进行拆卸清理,方便维护。
33.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油雾吸收处理机结构12包括安装架121,油雾收集罩122,过滤网123,集油箱124,出气管125,集油盒126,电动机127和螺旋叶128,所述的安装架121均横向左端螺栓连接在油雾收集罩122的右侧上下两部;所述的油雾收集罩122内部中间部位螺钉连接有过滤网123;所述的油雾收集罩122螺纹连接在集油箱124右端进口处;所述的集油箱124上端出口处螺纹连接有出气管125;所述的集油箱124下端出口处螺纹连接有集油盒126;所述的集油箱124左侧中间部位螺栓连接有电动机127;所述的电动机127的输出轴贯穿集油箱124左壁中间部位,并且键连接有螺旋叶128,当喷油器8工作时,可通过油雾收集罩122内部的过滤网123进行过滤喷出的油雾,并通过电动机127带动螺旋叶128高速旋转,可使得油雾不断被吸入,油雾过量会形成油液,此时即可通过集油盒126收集,以保证处理效果,避免油雾污染。
34.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滤杂滤芯106采用圆柱形不锈钢网芯,并且设置在过滤箱101的内部。
35.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滤杂网103采用长方形不锈钢滤网。
36.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过滤箱101通过支撑底座104安装在油箱1的内部右下角,并且支撑底座104与油箱1之间螺栓连接设置。
37.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过滤箱101上部出口处螺纹连接出油管2的下端。
38.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观察线115采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线。
39.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观察箱体111采用透明玻璃箱或者透明pvc塑料箱。
40.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导出接头112与齿轮泵4出口处螺纹连接设置。
41.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高压共轨管5左端与观察箱体111上部出口处螺纹连接设置。
42.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安装架121均横向右端螺栓连接在喷油器8左侧上下两部。
43.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过滤网123采用圆形不锈钢滤网。
44.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油雾收集罩122采用圆柱形不锈钢罩。
45.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集油盒126与油箱1管路连接设置。
46.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电动机127采用775电动机,并且与ecu9导线连接设置。
47.工作原理
48.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进油管105进入过滤箱101内部的油液,可通过滤杂滤芯106和滤杂网103逐级过滤后,再进行引出使用,保证设备工作稳定性,通过拆卸盖102可拆卸清理,方便维护,通过观察箱体111可进行观察油液流动情况,通过导出接头112进行引出油液,通过观察线115可进行观察油液情况,避免堵塞,通过箱盖113和拆卸把手114可进行拆卸清理,方便维护,当喷油器8工作时,可通过油雾收集罩122内部的过滤网123进行过滤喷出的油雾,并通过电动机127带动螺旋叶128高速旋转,可使得油雾不断被吸入,油雾过量会形成油液,此时即可通过集油盒126收集,以保证处理效果,避免油雾污染。
49.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557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