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5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色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屋面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经济结构深化转型,越来越多的集中住宅小区建设使用,但在实际使用中,物业管理方禁止住户将衣物伸出窗外晾晒,但因为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已根深蒂固,衣物被服等长期不见阳光,会让人觉得不舒服,纵使烘干机已投入市场多年,但普及率却并不是很高,如何尽可能多地将阳光引入室内,达到可以满足晾晒需求,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屋面结构,目的是为了解决尽可能多地将阳光引入室内,达到可以满足晾晒需求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屋面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连接光线收集箱,所述光线收集箱的顶面固定连接多个进光单元,所述光线收集箱的一侧固定连接于光钎管道的一端,所述光钎管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光线分路机构的输入端,所述光线分路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多个灯头单元,多个所述灯头单元的一侧均转动连接于控制摇柄。
5.进一步的,所述光线收集箱的内部均为斜面,倾斜角均朝向所述光钎管道。
6.进一步的,所述进光单元包括进光外壳,所述进光外壳的内部设有进光杯,所述进光杯的上部设有单向透镜,所述进光杯的下部开设有进光口。
7.进一步的,所述光线分路机构包括光纤入口,所述光纤入口的中部设有分光棱镜,所述光纤入口的下部设有多个分光管道。
8.进一步的,所述灯头单元包括灯杯,所述灯杯的中部设有散光透镜,所述灯杯的下部设有光圈机构。
9.进一步的,所述光圈机构包括控制环,所述控制环的内部转动连接多个转门单元的一端,多个所述转门单元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于光圈底板的中部。
10.进一步的,所述转门单元包括转门本体,所述转门本体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光圈底板的中部,其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控制环的内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在阳光充足的天气环境下,通过进光单元将照射在屋面的阳光进行收集,通过光线收集箱汇集光线通过光钎管道送入室内灯杯中,通过光圈机构可以控制出光量的大小,避免在不需要的时候光照过强。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光线收集箱内部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光线收集箱内部结构测试剖面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进光单元结构打开示意图;
17.图5是本实用新型光线分路机构结构打开示意图;
18.图6是本实用新型灯头单元结构正剖面示意图;
19.图7是本实用新型光圈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底板;2、光线收集箱;3、进光单元;31、进光外壳;32、进光杯;33、单向透镜;34、进光口;4、光钎管道;5、光线分路机构;51、光纤入口;52、分光棱镜;53、分光管道;6、灯头单元;61、灯杯;62、散光透镜;63、光圈机构;631、控制环;632、转门单元;6321、转门本体;6322、连杆;633、光圈底板;7、控制摇柄。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请着重参考图1,一种屋面结构,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面固定连接光线收集箱2,所述光线收集箱2的顶面固定连接多个进光单元3,所述光线收集箱2的一侧固定连接于光钎管道4的一端,所述光钎管道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光线分路机构5的输入端,所述光线分路机构5的输出端连接多个灯头单元6,多个所述灯头单元6的一侧均转动连接于控制摇柄7。
23.实施例,请着重参考图2

3,所述光线收集箱2的内部均为斜面,倾斜角均朝向所述光钎管道4,此设计通过内部斜面折射将光线汇聚进入光钎管道4。
24.实施例,请着重参考图4,所述进光单元3包括进光外壳31,所述进光外壳31的内部设有进光杯32,所述进光杯32的上部设有单向透镜33,所述进光杯32的下部开设有进光口34,此设计通过单向透镜33将进入进光杯32的光线封闭其中,通过进光口34将光线引入光线收集箱2中。
25.实施例,请着重参考图5,所述光线分路机构5包括光纤入口51,所述光纤入口51的中部设有分光棱镜52,所述光纤入口51的下部设有多个分光管道53,此设计通过分光棱镜52将光线分成多个方向,分别进入分光管道53中最后进入灯头单元6。
26.实施例,请着重参考图6,所述灯头单元6包括灯杯61,所述灯杯61的中部设有散光透镜62,所述灯杯61的下部设有光圈机构63,此设计通过灯杯61和散光透镜62的光学原理将光束散射出去,从而满足晾晒的需求,通过光圈机构63可以控制出光量的大小,避免在不需要的时候光照过强。
27.实施例,请着重参考图7,所述光圈机构63包括控制环631,所述控制环631的内部转动连接多个转门单元632的一端,多个所述转门单元632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于光圈底板633的中部,此设计通过控制摇柄7带动多个控制环631转动,每个控制环631继而带动多个
转门单元632转动,多个转门单元632转动至相互贴合,从而实现光圈的闭合。
28.实施例,请着重参考图7,所述转门单元632包括转门本体6321,所述转门本体632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光圈底板633的中部,其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杆6322的一端,所述连杆632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控制环631的内部,此设计通过控制环631带动连杆6322运动,继而带动转门本体6321转动,从而实现单个转门单元632的开合运动。
29.操作原理:首先通过单向透镜33将进入进光杯32的光线封闭其中,通过进光口34将光线引入光线收集箱2中,通过内部斜面折射将光线汇聚进入光钎管道4,通过光钎管道4将光线引入光线分路机构5,通过分光棱镜52将光线分成多个方向,分别进入分光管道53中最后进入灯头单元6,通过灯杯61和散光透镜62的光学原理将光束散射出去,从而满足晾晒的需求,通过光圈机构63可以控制出光量的大小,避免在不需要的时候光照过强,通过控制摇柄7带动多个控制环631转动,每个控制环631继而带动连杆6322运动,继而带动转门本体6321转动,从而实现单个转门单元632的开合运动,多个转门单元632转动至相互贴合,从而实现光圈的闭合。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屋面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面固定连接光线收集箱(2),所述光线收集箱(2)的顶面固定连接多个进光单元(3),所述光线收集箱(2)的一侧固定连接于光钎管道(4)的一端,所述光钎管道(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光线分路机构(5)的输入端,所述光线分路机构(5)的输出端连接多个灯头单元(6),多个所述灯头单元(6)的一侧均转动连接于控制摇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收集箱(2)的内部均为斜面,倾斜角均朝向所述光钎管道(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光单元(3)包括进光外壳(31),所述进光外壳(31)的内部设有进光杯(32),所述进光杯(32)的上部设有单向透镜(33),所述进光杯(32)的下部开设有进光口(3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分路机构(5)包括光纤入口(51),所述光纤入口(51)的中部设有分光棱镜(52),所述光纤入口(51)的下部设有多个分光管道(5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单元(6)包括灯杯(61),所述灯杯(61)的中部设有散光透镜(62),所述灯杯(61)的下部设有光圈机构(6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圈机构(63)包括控制环(631),所述控制环(631)的内部转动连接多个转门单元(632)的一端,多个所述转门单元(632)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于光圈底板(633)的中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门单元(632)包括转门本体(6321),所述转门本体(632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光圈底板(633)的中部,其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杆(6322)的一端,所述连杆(632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控制环(631)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屋面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连接光线收集箱,所述光线收集箱的顶面固定连接多个进光单元,所述光线收集箱的一侧固定连接于光钎管道的一端,所述光钎管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光线分路机构的输入端,所述光线分路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多个灯头单元,多个所述灯头单元的一侧均转动连接于控制摇柄,该实用新型在阳光充足的天气环境下,通过进光单元将照射在屋面的阳光进行收集,通过光线收集箱汇集光线通过光钎管道送入室内灯杯中,通过光圈机构可以控制出光量的大小,避免在不需要的时候光照过强。避免在不需要的时候光照过强。避免在不需要的时候光照过强。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开封市黄河钢结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4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53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