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手环气密性检测仪。
背景技术:
2.智能手环是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通过智能手环,用户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部分还有饮食等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手机、平板同步,起到通过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智能手环作为目前备受用户关注的科技产品,其拥有的强大功能正悄无声息地渗透和改变人们的生活。
3.现如今智能手环为适应更多使用场景且日常生活使用更加便利,大多都增加了防水功能,因此对此类智能手环的防水气密性的检测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现有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大多是通用气密性监测仪,利用气压检测来判断是否达到气密性标准,无法判断漏气部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手环气密性检测仪,旨在解决现有气密性检测装置无法判断手环漏气部位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手环气密性检测仪,包括真空缸、支架和设备箱,所述真空缸包括缸体、缸盖、密封环和气压计,所述缸盖与所述缸体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缸体的一侧,所述密封环与所述缸盖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缸盖靠近所述缸体的一侧,所述气压计与所述缸盖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缸盖远离所述缸体的一侧,所述支架包括底架、多个支撑杆和顶架,所述底架与所述缸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缸体远离所述缸盖的一侧,多个所述支撑杆分别与所述底架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底架的一侧,所述顶架与多个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并位于多个所述支撑杆的一侧,所述设备箱包括箱体、真空泵、真空管、电机和多个连接杆,所述箱体与所述顶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顶架的一侧,所述真空泵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真空管一端与所述真空泵固定连接,所述真空管另一端与所述缸盖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多个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电机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缸盖固定连接。
6.其中,所述真空缸还包括注水阀和排水阀,所述注水阀与所述缸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缸体的一侧,所述排水阀与所述缸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缸体远离所述注水阀的一侧。
7.其中,所述缸体还包括多个阀门密封塞,多个所述阀门密封塞分别与所述注水阀和所述排水阀转动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注水阀和所述排水阀的一侧。
8.其中,所述支架还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顶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顶架远离所述设备箱的一侧。
9.其中,所述控制面板还包括显示器和多个控制按钮,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控制面板
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控制面板的一侧,多个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控制面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控制面板的一侧。
10.其中,所述支架还包括多个调节器,多个所述调节器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杆的一侧。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环气密性检测仪,能够将智能手环放入注入水的真空缸内,然后设定好额定气压,再利用真空泵和真空管在密闭的真空缸内抽走空气,然后观察智能手环表面是否出现起泡,判断气密性是否达标,若为出现起泡,则说明该产品气密性达标,若出现起泡,则说明产品气密性不达标,同时还能通过观察起泡出现的位置,从而判断漏气部位,解决了现有气密性检测装置无法判断手环漏气部位的问题。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手环气密性检测仪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手环气密性检测仪的正面剖视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手环气密性检测仪的俯视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手环气密性检测仪的仰视图。
[0017]1‑
真空缸、2
‑
支架、3
‑
设备箱、11
‑
缸体、12
‑
缸盖、13
‑
密封环、14
‑
气压计、15
‑
注水阀、16
‑
排水阀、17
‑
阀门密封塞、21
‑
底架、22
‑
支撑杆、23
‑
顶架、24
‑
控制面板、25
‑
显示器、26
‑
控制按钮、27
‑
调节器、31
‑
箱体、32
‑
真空泵、33
‑
真空管、34
‑
电机、35
‑
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0]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手环气密性检测仪,包括:
[0021]
真空缸1、支架2和设备箱3,所述真空缸1包括缸体11、缸盖12、密封环13和气压计14,所述缸盖12与所述缸体11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缸体11的一侧,所述密封环13与所述缸盖1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缸盖12靠近所述缸体11的一侧,所述气压计14与所述缸盖1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缸盖12远离所述缸体11的一侧,所述支架2包括底架21、多个支撑杆
22和顶架23,所述底架21与所述缸体1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缸体11远离所述缸盖12的一侧,多个所述支撑杆22分别与所述底架21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底架21的一侧,所述顶架23与多个所述支撑杆22固定连接,并位于多个所述支撑杆22的一侧,所述设备箱3包括箱体31、真空泵32、真空管33、电机34和多个连接杆35,所述箱体31与所述顶架23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顶架23的一侧,所述真空泵32与所述箱体31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31的内部,所述真空管33一端与所述真空泵32固定连接,所述真空管33的另一端与所述缸盖12固定连接,所述电机34与所述箱体31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31的内部,多个所述连接杆35一端与所述电机34滑动连接,多个所述连接杆35的另一端与所述缸盖12固定连接。
[0022]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真空缸1包括缸体11、缸盖12、密封环13和气压计14,所述缸盖12与所述缸体11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缸体11的一侧,用于盖住所述缸体11,形成密闭空间,用于放入智能手环产品用以检测,所述密封环13与所述缸盖1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缸盖12靠近所述缸体11的一侧,用于增加所述缸盖12与所述缸体11之间的贴合性,增加密闭性,防止漏气,所述气压计14与所述缸盖1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缸盖12远离所述缸体11的一侧,用于检测所述缸体11内的当前气压,以便观察检测过程中是否达到额定压力,所述支架2包括底架21、多个支撑杆22和顶架23,所述底架21与所述缸体1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缸体11远离所述缸盖12的一侧,所述底架21用于安装放置所述真空缸1,多个所述支撑杆22分别与所述底架21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底架21的一侧,所述支撑杆22用于支撑所述顶架23和所述设备箱3,所述顶架23与多个所述支撑杆22固定连接,并位于多个所述支撑杆22的一侧,用于安装所述设备箱3,所述设备箱3包括箱体31、真空泵32、真空管33、电机34和多个连接杆35,所述箱体31与所述顶架23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顶架23的一侧,用于保护箱内电子设备,所述真空泵32与所述箱体31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31的内部,所述真空管33一端与所述真空泵32固定连接,所述真空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缸盖12固定连接,所述真空泵32与所述真空管33用于抽出所述缸体11内的气体,用于检测产品气密性,所述电机34与所述箱体31可拆卸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31的内部,多个所述连接杆35一端与所述电机34滑动连接,多个所述连接杆35的另一端与所述缸盖12固定连接,所述电机34与所述连接杆35用于控制所述缸盖12的打开与关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环气密性检测仪,能够将智能手环放入注入水的真空缸1内,然后设定好额定气压,再利用真空泵32和真空管33在密闭的真空缸1内抽走空气,然后观察智能手环表面是否出现起泡,判断气密性是否达标,若为出现起泡,则说明该产品气密性达标,若出现起泡,则说明产品气密性不达标,同时还能通过观察起泡出现的位置,从而判断漏气部位,解决了现有气密性检测装置无法判断手环漏气部位的问题。
[0023]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缸1还包括注水阀15和排水阀16,所述注水阀15与所述缸体1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缸体11的一侧,所述排水阀16与所述缸体1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缸体11远离所述注水阀15的一侧。
[0024]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注水阀15与所述排水阀16用于为所述真空缸1内增加或减少水量,检测产品时需要通过所述注水阀15注入水量,检测完毕后可通过所述排水阀16排出水量。
[0025]
进一步的,所述缸体11还包括多个阀门密封塞17,多个所述阀门密封塞17分别与所述注水阀15和所述排水阀16转动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注水阀15和所述排水阀16的一
侧。
[0026]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阀门密封塞17用于增加阀门的气密性,在检测前注入水量后应当扭紧所述阀门密封塞17从而达到密封效果,以便减少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0027]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2还包括控制面板24,所述控制面板24与所述顶架23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顶架23远离所述设备箱3的一侧。
[0028]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面板24用于控制和监控检测过程中各设备的运行以及各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等。
[0029]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24还包括显示器25和多个控制按钮26,所述显示器25与所述控制面板24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控制面板24的一侧,多个所述控制按钮26与所述控制面板24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控制面板24的一侧。
[0030]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器25用于显示所述气压计14的检测结果,所述控制按钮26用于控制所述真空泵32及所述电机34的运行等。
[0031]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2还包括多个调节器27,多个所述调节器27与所述支撑杆22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杆22的一侧。
[0032]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器27用于调节所述支撑杆22的长度,调整所述设备箱3与所述真空缸1的相对位置,方便放入或取出检测产品。
[003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请参阅图1~图4,安装过程如下:
[0034]
使用该装置时,首先接通电源,在所述控制面板24控制所述缸盖12抬起,打开所述阀门密封塞17,在打开所述注水阀15,向装置内注入水分,然后关闭所述注水阀15,再扭紧所述阀门密封塞17,将需要检测的产品放入所述缸体11内被水淹没,待产品表面的气泡脱落完后在所述控制面板24上控制所述缸盖12关闭,待所述缸盖12与所述缸体11连接紧密后,开启所述真空泵32从所述真空管33抽取所述缸体11内的空气,观察所述气压计14,待缸体11内的压力达到额定压力后停止抽取空气,观察产品表面是否有气泡,若无气泡,说明该产品气密性良好,若有气泡,则说明该产品气密性未达标,再观察出现起泡的位置,可以确定该产品的漏气部位,检测完成后向所述缸体11内慢慢注入空气,待所述缸体11内的气压达到标准大气压后再打开所述缸盖12,防止缸体11爆裂,打开所述缸盖12后,取出产品,再打开所述阀门密封塞17,打开所述排水阀16,排出水分,然后将装置还原即可。
[0035]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4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