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凝土防漏料传送带。
背景技术:
2.混凝土是一种建筑材料,主要适用于工业、民用和商业等建筑领域,混凝土是通过水泥、水、砂、石子、化学添加剂等一系列材料混合成为的混合型建筑材料,混凝土在混合完成后需要通过传动带运输出混合站,在下料时混凝土会出现迸射的问题,运送时混凝土会出现堆积过高而漏料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混凝土防漏料传送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防漏料传送带,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混凝土防漏料传送带,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一端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一固定柱,所述固定架另一端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二固定柱,每个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之间都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一个固定柱,每个所述固定柱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一侧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上对称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两个所述挡板一侧设有刮板,每个所述支撑柱上都设有一个支撑装置,所述第一固定柱一侧表面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台,所述电机台上端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传送机构。
6.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固定柱对称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固定柱和两个第二固定柱上端,两个所述固定柱上设置支撑柱数量相同,两个所述固定柱上的每个支撑柱都对称设置,两侧所述支撑柱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挡板。
7.作为优选,所述刮板一侧表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销,每个所述固定销一端都固定安装一个弹簧卡,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销滑动连接在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孔中,所述刮板下端开设有梯形槽。
8.作为优选,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一转轴、传动轴和输送带,所述第一转轴有两个,第一个所述第一转轴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柱一侧表面上,另一端贯穿第一固定柱固定连接在伺服电机输出端,另一个所述第一转轴两端都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二固定柱一侧表面上。
9.作为优选,两个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安装有两个传动轴,两个所述传动轴外侧表面与输送带内侧表面啮合连接。
10.作为优选,所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安装在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柱一侧表面上。
11.作为优选,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杆两端,
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杆的对外倾斜角度为15度,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外侧表面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转轴。
12.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接杆外侧表面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两个所述第二转轴以第三转轴的中点为中心对称设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通过两侧对称设置的支撑柱,支撑柱上对称固定安装的两个挡板,使两个挡板可以挡住混凝土倒入时产生迸射,从而达到防止迸射的需求。
15.(2)通过固定块上设置的若干个固定孔分别设置在不同的高度,可以使刮板调节不同的高度,从而达到调整刮板高度的需求,通过固定销顶端固定安装的弹簧卡,在刮板受力时,弹簧卡顶端顶在固定孔的内部表面,使弹簧卡变形卡在固定孔中,从而达到固定刮板的效果,通过以上方案使混凝土在积累过高时,被刮板刮落到输送带上,从而达到减少的混凝土过高而外流漏料的目的。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防漏料传送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防漏料传送带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防漏料传送带的传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防漏料传送带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防漏料传送带的刮板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防漏料传送带的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固定架;2、电机台;3、伺服电机;4、固定柱;5、支撑柱;6、传送机构;601、第一转轴;602、传动轴;603、输送带;7、挡板;8、支撑装置;801、第一连接杆;802、第二转轴;803、第三转轴;804、第二连接杆;9、第一固定柱;10、第二固定柱;11、固定块;12、固定孔;13、刮板;14、固定销;15、弹簧卡;16、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
25.如图1
‑
6所示,一种混凝土防漏料传送带,包括固定架1,固定架1一端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一固定柱9,固定架1另一端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二固定柱10,每个第一固定柱9和第二固定柱10之间都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一个固定柱4,每个固定柱4上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支撑柱5,支撑柱5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挡板7,两个挡板7一侧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11,两个固定块11上对称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12,两个挡板7一侧设有刮板13,每个支撑柱5上都设有一个支撑装置8,第一固定柱9一侧表面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台2,电机台2上端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传送机构6。
2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架1上一端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固定柱9和另一
端两侧对称设置的第二固定柱10,传送机构6一端两侧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一固定柱9侧面,传送机构6的另一端两侧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二固定柱10的侧面,第一固定柱9的高度比第二固定柱10略低,固定架1两侧侧设置的两个第一固定柱9和两个第二固定柱10上端固定安装固定柱4,所述固定柱4因第一固定柱9和第二固定柱10的高度影响而倾斜设置,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柱4上表面上对称设置若干个支撑柱5,每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柱5之间都固定连接一个支撑装置8,一个第一固定柱9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电机台2,电机台2上固定安装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的输出端与传送机构6连接,通过固定块11上设置的若干个固定孔12分别设置在不同的高度,可以使刮板13调节不同的高度,通过固定销14顶端固定安装的弹簧卡15,在刮板13受力时,弹簧卡15顶端顶在固定孔12的内部表面,使弹簧卡15变形卡在固定孔12中,从而达到固定刮板13的效果。
27.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固定柱4对称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一固定柱9和两个第二固定柱10上端,两个固定柱4上设置支撑柱5数量相同,两个固定柱4上的每个支撑柱5都对称设置,两侧支撑柱5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挡板7,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挡板7,可以防止再倒入混凝土时混凝土产生迸射的现象。
28.可以理解,刮板13一侧表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销14,每个固定销14一端都固定安装一个弹簧卡15,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销14滑动连接在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孔12中,刮板13下端开设有梯形槽16,通过固定块11上设置的若干个固定孔12分别设置在不同的高度,可以使刮板13调节不同的高度,通过固定销14顶端固定安装的弹簧卡15,在刮板13受力时,弹簧卡15顶端顶在固定孔12的内部表面,使弹簧卡15变形卡在固定孔12中,从而达到固定刮板13的效果。
29.在具体设置时,传送机构6包括第一转轴601、传动轴602和输送带603,第一转轴601有两个,第一个第一转轴601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柱9一侧表面上,另一端贯穿第一固定柱9固定连接在伺服电机3输出端,另一个第一转轴601两端都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二固定柱10一侧表面上。两个第一转轴601上固定安装有两个传动轴602,两个传动轴602外侧表面与输送带603内侧表面啮合连接,通过第一转轴601的一端与伺服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使伺服电机3启动时将动力传输给第一转轴601,在通过第一转轴601上设置的传动轴602,传动轴602啮合连接在输送带603内侧的一端,使传动轴602带着输送带603运动,通过输送带603内侧另一端设置的第二个传动轴602,传动轴602上连接的第二个第一转轴601,通过第一转轴601的两端转动连接在两个第二固定柱10的上端,使两个第一转轴601起到支撑并传递动力的作用。
30.需要说明的是,支撑装置8包括第一连接杆801、第二转轴802、第三转轴803和第二连接杆804,第一连接杆801有两个,两个第一连接杆801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安装在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柱5一侧表面上,两个第一连接杆801的另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杆804两端,两个第一连接杆801的对外倾斜角度为15度,两个第一连接杆801外侧表面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二转轴802,第二连接杆804外侧表面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803,两个第二转轴802以第三转轴803的中点为中心对称设置,通过两个第一连接杆80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杆804的两端,两个第一连接杆80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柱5的侧面上,两个第一连接杆801的对外倾斜角度为15度,使三个连接杆的外形为开口状,通过两个第一连接杆801上转动连接的两个第二转轴802和第二连接杆804
上转动连接的第三转轴803,使传送机构6收到压力时,可以通过第三转轴803和两个第二转轴802承受压力的同时不会减少传送机构6机械能的损耗。
31.该一种混凝土防漏料传送带的工作原理:
32.使用时,启动伺服电机3的电源,通过第一转轴601的一端与伺服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使伺服电机3启动时将动力传输给第一转轴601,在通过两个第一转轴601上设置的两个传动轴602,两个传动轴602啮合连接在输送带603内侧的两端,通过一端的第一转轴601运动带动输送带向上运动,在传送机构6启动后将混凝土倒入输送带603表面上,通过混凝土的重力使输送带603向下垂,从而使固定安装在输送带下方的支撑装置8承受压力,通过支撑装置8的形状为开口状,使输送带603形成中间底两边高的形状,使输送带603在输送混凝土时减少混凝土的外流,增加混凝土的运输量。
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4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