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射染色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7



1.本技术涉及染色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喷射染色机。


背景技术:

2.布料在生产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到喷射染色机对布料进行染色。
3.在相关技术中,喷射染色机包括缸体和转动安装在缸体内的导布辊,缸体内设置有喷射器、循环管和循环泵,循环泵与喷射器连接,对布料进行染色时,将布料的头尾相接,导布辊将布料从染液中提起,循环泵将染液泵入喷射器中,喷射器喷出的染液带动布料在循环管中前进,然后呈松弛弯曲状落回染液中并缓慢向前移动,使布料在缸体内循环运行,从而完成布料的染色。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为保证缸体内染液的循环运动,缸体内必须保持高液位的染液,这就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对染液进行加热,使每匹布料的平均耗能较高,从而提高了布料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每匹布料的平均耗能,降低布料的生产成本,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喷射染色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喷射染色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喷射染色机,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内设置有染色机构,所述染色机构包括多个喷嘴、多个与喷嘴一一对应的循环管、循环泵和驱动组件,多个所述喷嘴水平间隔安装在缸体内,循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缸体的两端,喷嘴对准对应的循环管,循环泵安装在缸体上并与所有的喷嘴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缸体上并驱动布料前进。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在缸体内运动时,驱动组件驱动布料前进时,循环泵将缸体内的染液泵入喷嘴内,喷嘴向循环管喷染液,从而能够加速布料的前进,同时能够不断的将染液喷在布料上,通过对多匹布料同时进行染色,降低每匹布料的平均耗能,从而能够降低布料的生产成本。
9.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转动轴、传送带和驱动电机,两个所述转动轴分别水平转动安装在缸体内相对的两端,所述传送带安装在两个转动轴上并同步转动,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缸体的侧壁上并驱动其中一个转动轴转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运行时,驱动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传送带转动,传送带带动布料前进,从而能够使多匹布料在缸体内前进。
11.可选的,所述缸体内水平间隔并水平转动设置有多个浸轧辊,所述浸轧辊与传送带转动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缸体内的浸轧辊在布料前进时与传送带互相挤压布料,使布料不断挤压然后吸收染液,从而使染液能够不断深入布料的纤维之间;传送带和浸轧辊之间的挤压力同时能够使布料不断前进。
13.可选的,所述缸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箱、进水管、出水管、过滤管、水泵和清洁组件,所述过滤箱安装在缸体的侧壁上,所述进水管安装在缸体的侧壁上并与过滤箱连接,所述出水管安装在过滤箱背离进水管的侧壁上并与缸体连接,所述水泵安装在缸体的侧壁上并与出水管连接,所述过滤管水平转动安装在过滤箱内并与出水管连通,所述清洁组件安装在过滤箱上并用于清洁过滤管,且所述清洁组件驱动过滤管转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缸体内的染液通过进水管进入过滤箱内,清洁组件驱动过滤管转动,过滤管转动时染液不断进入过滤管捏,经过过滤后的染液通过出水管流回缸体内,使染液能够循环使用,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布料的能耗;清洁组件能够将过滤管上附着的毛屑等杂质清除,从而使过滤管保持过滤效果。
15.可选的,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毛刷辊、挡板、收集箱和转动件,所述毛刷辊水平转动安装在过滤箱的侧壁上,所述挡板倾斜安装在过滤箱的侧壁上并位于毛刷辊的下方,所述挡板向下穿出过滤箱,所述收集箱安装在过滤箱的侧壁上并位于挡板的下方,所述转动件安装在过滤箱的侧壁上并驱动毛刷辊和过滤管同向转动。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理过滤管时,转动件带动毛刷辊和过滤管转动,毛刷辊将过滤管上附着的毛屑刷下来,毛刷辊将毛屑刷到挡板上,毛屑从挡板上落到收集箱上,从而完成毛屑的清理和收集。
17.可选的,所述转动件包括两个同步轮、同步带和转动电机,两个所述同步轮分别同轴安装在毛刷辊和过滤管上,所述同步带套设在两个同步轮上,所述转动电机安装在过滤箱的侧壁上并驱动其中一个同步轮转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毛刷辊转动时,转动电机带动同步轮转动,同步轮带动同步带转动,使毛刷辊和过滤管同步转动,从而使毛刷辊能够不断的将过滤管上的毛屑刷下来。
19.可选的,所述浸轧辊的侧壁上设置有橡胶层。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从橡胶层和传送带之间穿过时,橡胶层与布料之间的摩擦力使浸轧辊能够带动布料前进,从而减少了布料在传送带上发生滑动的现象。
21.可选的,所述缸体内水平间隔设置有多个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与浸轧辊转动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匹布料在缸体内前进时,分隔板将多匹布料分隔开后,从而降低了多匹布料在缸体内发生混合或缠绕的概率。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染色机构的设置,降低每匹布料的平均耗能,从而能够降低布料的生产成本。
25.2.通过浸轧辊的设置,使染液能够不断深入布料的纤维之间;传送带和浸轧辊之间的挤压力同时能够使布料不断前进。
26.3.通过过滤机构的设置,使染液能够循环使用,能够进一步降低布料的能耗;清洁组件能够将过滤管上附着的毛屑等杂质清除,从而使过滤管保持过滤效果。
27.4.通过分隔板的设置,降低了多匹布料在缸体内发生混合或缠绕的概率。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的分散架、喷嘴和循环管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缸体局部剖视,以展示内部结构;
30.图3是本技术的驱动组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缸体局部剖视,以展示内部结构;
31.图4是本技术的过滤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100、缸体;101、进料口;102、端盖;110、分散架;111、分散孔;210、喷嘴;220、循环管;230、循环泵;300、驱动组件;310、转动轴;320、传送带;330、驱动电机;340、浸轧辊;341、橡胶层;342、支撑杆;343、分隔板;410、过滤箱;420、进水管;430、出水管;440、过滤管;500、清洁组件;510、毛刷辊;520、挡板;530、收集箱;541、同步轮;542、同步带;543、转动电机;550、容置箱;560、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参照图1和图2,一种喷射染色机,包括缸体100,缸体100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101,缸体100上铰接设置有封闭进料口101的端盖102,缸体100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矩形的分散架110,分散架110位于缸体100靠近出料口的一端,分散架110的上端面水平间隔开设有三个分散孔111,分散孔111竖向贯穿分散架110;缸体100内设置有染色机构。
35.参照图1和图2,染色机构包括三个喷嘴210、三个循环管220和循环泵230,循环管22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缸体100的一端并穿入缸体100内,循环管2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缸体100的另一端并与缸体100的内部连通,三个循环管220水平间隔分布在缸体100的侧壁上;循环管220与分散孔111一一对应,穿入缸体100内的循环管220固定连接在分散架110的下端面,且循环管220与对应的分散孔111连通。
36.参照图3,染色机构还包括驱动组件300,驱动组件300包括两个转动轴310、传送带320和驱动电机330,转动轴310的两端分别水平转动安装在缸体100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两个转动轴310分别位于缸体100内的两端并相互平行,传送带320套设在两个转动轴310上,使传送带320呈水平状,传送带320与转动轴310同步转动,远离出料口的转动轴310水平穿出缸体100,驱动电机330水平固定安装在缸体100的侧壁上,穿出缸体100的转动轴310与驱动电机330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
37.参照图3,缸体100内水平间隔并水平转动设置有三个浸轧辊340,浸轧辊340与转动轴310平行,且浸轧辊340位于传送带320的上方,浸轧辊340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橡胶层341,橡胶层341与传送带320的上端面转动连接,使传送带320和浸轧辊340挤压布料并带动布料前进。
38.参照图3,缸体100内水平间隔并固定设置有两个支撑杆342,支撑杆342与浸轧辊340平行,两个支撑杆342分别位于缸体100的两端,且支撑杆342位于传送带320的上方,缸体100内设置有两个矩形的分隔板343,分隔板34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撑杆342上,分隔板343的长度方向与传送带320的长度方向平行,分隔板343与三个浸轧辊340转动连接,且两个分隔板343将传送带320的上端面划分为三个区域。
39.参照图1和图4,地面上设置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箱410、进水管420、三个出水管430、过滤管440和清洁组件500;过滤箱410呈矩形,过滤箱410固定安装在地面上,进水管42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缸体100的侧壁上并与缸体100的内部连通,过滤箱4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过滤箱410的侧壁上并与过滤箱410的内部连通,过滤管440的两端分别水平转动安装在过滤箱410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
40.参照图4,清洁组件500包括毛刷辊510、挡板520、收集箱530和转动件;过滤箱410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矩形的容置箱550,毛刷辊510的两端分别水平转动安装在容置箱550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毛刷辊510与过滤管440平行,且毛刷辊510与过滤管440的侧壁滚动接触。
41.参照图4,挡板520呈矩形,挡板520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容置箱550相对的两侧,挡板520的长度方向与毛刷辊510的长度方向平行,挡板520靠近过滤管440的一侧向上倾斜,且挡板520位于毛刷辊510的下方,挡板520的另一侧向下穿出容置箱550,收集箱530固定安装在过滤箱410的侧壁上,且收集箱530位于挡板520的下端的下方。
42.参照图4,转动件包括两个同步轮541、同步带542和转动电机543,毛刷辊510和过滤管440的转轴均水平穿出过滤箱410,两个同步轮541分别同轴固定连接在毛刷辊510和过滤管440穿出过滤箱410的转轴上,同步带542套设在两个同步轮541上并与同步轮541同步转动;转动电机543水平固定连接在过滤箱410的侧壁上,转动电机543位于过滤箱410背离同步轮541的侧壁上,转动电机543的输出轴与毛刷辊510的转轴同轴固定连接,从而使毛刷辊510和过滤管440同向转动。
43.参照图1和图4,过滤管440的一端同轴转动设置有连接管560,连接管560水平穿出过滤箱410,连接管560位于过滤箱410背离进水管420的侧壁上,循环泵230固定安装在地面上,连接管560远离过滤箱4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循环泵230上;三个进水管420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循环泵230上,出水管43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缸体100的侧壁上并穿入缸体100内。
44.参照图2,出水管430与喷嘴210一一对应,三个喷嘴210分别固定连接在三个对应的出水管430穿入缸体100的一端,喷嘴210与出水管430连通,三个喷嘴210水平间隔分布在缸体100的内侧壁上;三个喷嘴210与三个分散孔111一一对应,喷嘴210对准对应的分散孔111,使喷出的染料能将布料推入分散孔111内。
4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喷射染色机的工作原理为:
46.布料在缸体100内运动时,启动循环泵230和转动电机543,循环泵230将缸体100内的染液通过进水管420泵入过滤箱410内,转动电机543带动毛刷辊510和同步轮541转动,使毛刷辊510和过滤管440同向转动,染液进入过滤管440内,染液中的毛屑被过滤管440滤出并附着在过滤管440的侧壁上,毛刷辊510将过滤管440侧壁上的毛屑刷到挡板520上,毛屑沿着挡板520的倾斜方向进入收集箱530内。
47.进入过滤管440内的染液进入连接管560内,并通过循环泵230进入三个出水管430内,通过三个出水管430进入三个喷嘴210中,喷嘴210喷出的水流将布料推入分散孔111内,从而使布料循环运动。
48.启动驱动电机330,驱动电机330带动转动轴310转动,转动轴310带动传送带320转动,传送带320和浸轧辊340之间的挤压力使布料不断前进,从而减少了布料前进所受到的
阻力,同时通过不断挤压和浸染,使染液能够进入更深的纤维之中。
4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44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