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锁防猫眼自动上锁装置。
背景技术:
2.智能门锁一般都会安装一个防猫眼装置,防猫眼装置安装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小偷把门上的猫眼拆除后,用制作的工具从猫眼安装孔中伸入到门内转动把手开门。如果安装了防猫眼装置,那么只要打开防猫眼装置,门的把手是转不动的,从而就打不开门,有效的预防了小偷用此方法开门。但是,此防猫眼装置需要用户在出门前,在屋内将防猫眼装置打开,然后再出门锁门;需要人为打开或关闭,如果用户在锁门前忘记打开此开关,就起不到防猫眼开门的作用,使得防猫眼装置无法实现其功能。
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个公开号为cn110630098b,包括防猫眼装置,驱动装置、检测装置以及通讯装置,将通讯装置与现有的移动终端进行匹配,检测装置将检测到的防猫眼装置的状态信号传输给通讯装置,通讯装置将该状态信号传递给移动终端;用户可在移动终端上查看防猫眼装置的锁止或打开的状态,通过在移动终端输入控制信号,通讯装置接收到该控制信号并传递给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防猫眼装置锁止回力装置,有效地实现用户在忘记将防猫眼装置锁止回力装置时,通过移动终端查看该状态,并通过远程控制实现防猫眼装置锁止回力装置,进而实现防猫眼装置的功能。
4.现有技术中的装置随着使用,也逐渐的暴露出了该技术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5.该锁体在使用过程中,易通过猫眼处,利用工具易进入至门体内侧,由于锁体安全联动步骤低,极易快速的进行开锁,对住户内的生命财产造成安全隐患。
6.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锁防猫眼自动上锁装置,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装置由于锁体安全联动步骤低,极易快速的进行开锁,对住户内的生命财产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智能锁防猫眼自动上锁装置,包括锁体,锁体的内壁固接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转动安装有连接锁芯的主轴,所述安装筒内还沿其轴向滑动安装有推柱,所述推柱还沿其周向方向转动设置,所述推柱与所述主轴的相对端面之间还设有联动件,所述安装筒的外壁上转动安装有转筒,所述转筒的外壁上固接有握把,所述转筒的内壁上还穿过所述安装筒设有与所述推柱相连接的连接件。
10.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联动件包括固接于所述推柱端部上的方柱,所述主轴的端部上还开设有与所述方柱相匹配的方槽,所述方柱滑动于所述方槽的内外之间。
11.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固接于所述转筒内壁上的拨块,所述安装筒上还开设有避让所述拨块的避让孔,所述推柱的周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推柱的周壁上还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与所述滑槽相连通的卡槽。
12.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主轴的端部上还开设有包覆所述方槽的抵槽,所述抵槽内围绕所述方槽水平设有若干个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柱的端部相抵。
13.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若干个所述复位弹簧靠近所述推柱的端部上共同固接有抵环,并通过所述抵环与所述推柱相抵。
14.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推柱靠近所述主轴的周壁上还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推柱以及所述安装筒相抵。
15.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安装筒的内壁上同轴开设有环形约束槽,所述推柱的周边上固接有约束于所述环形约束槽内的约束凸起部。
16.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推柱的外端部上还设有按压槽。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常态下,推柱通过复位弹簧的弹力,使推柱上的方柱与方槽分离,使推柱与主轴处于分离状态,并且转筒上的拨块位于滑槽内,此时转动转把,拨块会在滑槽内转动,无法实现带动推柱转动,只要通过通过先按压推柱将推柱向安装筒内部移动,通过拨块卡入至卡槽内,实现把手与推柱的周向约束,通过推柱的滑动,利用方柱与主轴的方槽相卡装,实现推柱与主轴的周向约束,此时通过再次转动把手实现带动推柱沿周向转动,进而带动主轴转动实现开锁,通过第一步按压推柱,第二步拨块卡入至卡槽内,第三步,方柱卡入至方槽内,实现了三步联动的方式,提高了锁体的安全性;
19.部件少,工序简便,且故障率低;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操作控制简便,易于大规模制造与安装,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
‑
锁体;2
‑
主轴;3
‑
安装筒;4
‑
转筒;5
‑
握把;6
‑
拨块;7
‑
滑槽; 8
‑
卡槽;9
‑
环形约束槽;10
‑
约束凸起部;11
‑
按压槽;12
‑
环槽;13
‑
扭簧;14
‑ꢀ
抵槽;15
‑
复位弹簧;16
‑
抵环;17
‑
方柱;18
‑
方槽;19
‑
推柱。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5.如图1和图2所示,智能锁防猫眼自动上锁装置,包括锁体1,锁体1的内壁固接有安装筒3,安装筒3内转动安装有连接锁芯的主轴2,安装筒3内还沿其轴向滑动安装有推柱19,推柱19还沿其周向方向转动设置,推柱19与主轴 2的相对端面之间还设有联动件,安装筒3的外壁上转动安装有转筒4,转筒4 的外壁上固接有握把5,转筒4的内壁上还穿过安装筒3设有与推柱19相连接的连接件。
26.联动件包括固接于推柱19端部上的方柱17,主轴2的端部上还开设有与方柱17相匹配的方槽18,方柱17滑动于方槽18的内外之间。
27.连接件包括固接于转筒4内壁上的拨块6,安装筒3上还开设有避让拨块6 的避让孔,推柱19的周壁上沿其周向方向开设有滑槽7,推柱19的周壁上还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与滑槽7相连通的卡槽8。
28.主轴2的端部上还开设有包覆方槽18的抵槽14,抵槽14内围绕方槽18水平设有若干个复位弹簧15,复位弹簧15的另一端与推柱19的端部相抵。
29.若干个复位弹簧15靠近推柱19的端部上共同固接有抵环16,并通过抵环 16与推柱19相抵。
30.推柱19靠近主轴2的周壁上还设有环槽12,环槽12内设有扭簧13,扭簧 13的两端分别与推柱19以及安装筒3相抵。
31.环槽12内设有凸起,扭簧13的一端与凸起相抵,安装筒3的内壁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凸起条,扭簧13的另一端与凸起条相抵,设置凸起条是为了当推柱19滑动时,扭簧13会随着滑动,通过凸起条,可以实现扭簧13的端部始终与凸起条处于相抵状态,利用扭簧13实现对开锁后的握把5进行复位。
32.安装筒3的内壁上同轴开设有环形约束槽9,推柱19的周边上固接有约束于环形约束槽9内的约束凸起部10。
33.推柱19的外端部上还设有按压槽11。
3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4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