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规格样本内衬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49



1.本实用新型属于样本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规格样本内衬装置。


背景技术:

2.生物样本库是指收集、存储研究用生物样本(包括组织、血浆和生物体液等),以及与这些生物样本相关的各种临床治疗与随访等资料,并按严格技术标准采集、运输、存储、管理和使用的资源库。
3.现有的生物样本置放装置,每个孔径之间不能分离,其存储的样本,在使用时需将样本一个个从装置中取出进行旋涡振荡等前处理,再放入单管离心机中离心,增大了实验时间成本,且规格单一,无法满足多种规格样本盛放管的置放需求。
4.再者,生物样本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保存,保证生物样本尽可能不发生变化,保证实验的准确度,例如保存需要的恒温、低温等。
5.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统一的生物样本置放装置。一般使用的生物样本置放方式仅满足普通置放需求,在移动或运输过程中很难保护生物样本所装的用具,给使用者和保管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与麻烦,也给生物样本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带来极大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操作,方便使用的多规格样本内衬装置,解决样本无法多规格置放以及无法低温、恒温保存容易发生污染的技术问题。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规格样本内衬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呈长方型,包括形状相匹配的第一内衬体和第二内衬体,所述第一内衬体压合于第二内衬体的上端,所述第一内衬体的左端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一样本孔位,右端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一文档孔位,
8.所述第二内衬体的左端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二样本孔位,右端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二文档孔位,第二样本孔位的孔径大于第一样本孔位的孔径,所述第二样本孔位位于第一样本孔位的正下方,第一样本孔位向下延伸至第二样本孔位内周,所述第一文档孔位与第二文档孔位形状相匹配,互相贴合在一起。
9.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阐述:
10.优选地,所述第一内衬体和第二内衬体的高度相同,且所述第一样本孔位和第二样本孔位均包括2个~18个,多个所述第一样本孔位和第二样本孔位均与分布于第一内衬体和第二内衬体的左端。
11.优选地,所述第一样本孔位和第二样本孔位上端横截面均呈圆形,且底部均呈锥形。
12.优选地,所述第一样本孔位和第二样本孔位的顶部不接触,且锥形底部均设有垂直向下的冷气通道,所述冷气通道用于使得冷气通过冷气通道输送至置于第一样本孔位和
第二样本孔位内的样本的外周。
13.优选地,所述第一样本孔位卡接于第一内衬体上,可根据需要拆卸或更换。
14.优选地,所述第一样本孔位为直径1.6cm的离心管孔位,所述第二样本孔位为直径2.6cm的组织保存管、bd管或离心管孔位。
15.优选地,所述第一文档孔位与第二文档孔位包括两个,且横截面均呈前后设置的长方形,用于盛装标本袋或文档。
16.优选地,所述第一样本孔位和第二样本孔位均包括12个。
17.优选地,所述装置主体长度为18cm,宽度为15cm,高度为16cm。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1. 本实用新型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呈长方型,包括形状相匹配的第一内衬体和第二内衬体,所述第一内衬体压合于第二内衬体的上端,所述第一内衬体的左端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一样本孔位,所述第二内衬体的左端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二样本孔位,第二样本孔位的孔径大于第一样本孔位的孔径,所述第二样本孔位位于第一样本孔位的正下方,第一样本孔位向下延伸至第二样本孔位内周,满足多种规格样本置放,第一样本孔位卡接于第一内衬体上,可根据需要拆卸或更换,可单独使用或综合使用,且非常方便样本的取放。
20.2. 本实用新型第一样本孔位和第二样本孔位的顶部不接触,且锥形底部均设有垂直向下的冷气通道,冰袋或干冰置于装置主体底部,冷气通过冷气通道输送至置于第一样本孔位和第二样本孔位内的样本的外周,解决了样本无法低温、恒温保存容易发生污染的技术问题。
21.3. 本实用新型第一文档孔位与第二文档孔位形状相匹配,互相贴合在一起,且横截面均呈前后设置的长方形,用于盛装标本袋或文档;其整体结构简单,易操作,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内衬体横截面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内衬体横截面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正面截面示意图。
26.图中:1、第一内衬体;2、第二内衬体;3、第一样本孔位;4、第一文档孔位;5、第二样本孔位;6、第二文档孔位;7、冷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规格样本内衬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呈长方型,包括形状相匹配的第一内衬体1和第二内衬体2,所述第一内衬体1压合于第二内衬体2的上端,所述第一内衬体1的左端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一样本孔位3,右端设有向下凹陷的第一文档孔位4,所述第二内衬体2的左端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二样本孔位5,右端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二文档孔位6,第二样本孔位5的孔径大于第一样本孔位3的孔径,所述第二样本孔位5位于第一样本孔位3的正下方,第一样本孔位3向下延伸至第二样本孔位5内周,
所述第一文档孔位4与第二文档孔位6形状相匹配,互相贴合在一起。
29.如图1、图4所示,所述第一内衬体1和第二内衬体2的高度相同,且所述第一样本孔位3和第二样本孔位5均包括2个~18个,多个所述第一样本孔位3和第二样本孔位5均与分布于第一内衬体1和第二内衬体2的左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样本孔位3和第二样本孔位5均包括12个。
30.如图2~图4所示,所述第一样本孔位3和第二样本孔位5上端横截面均呈圆形,且底部均呈锥形。
31.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样本孔位3和第二样本孔位5的顶部不接触,且锥形底部均设有垂直向下的冷气通道7,所述冷气通道7用于使得置于底部的冷源释放的冷气通过冷气通道7输送至置于第一样本孔位3和第二样本孔位5内的样本的外周。
32.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样本孔位3卡接于第一内衬体1上,可根据需要拆卸或更换。若只需要第二样本孔位5,可沿着图2中虚线向下按压使其分离。
3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样本孔位3为直径1.6cm的离心管孔位,所述第二样本孔位5为直径2.6cm的组织保存管、bd管或离心管孔位。
34.如图1~图4所示,所述第一文档孔位4与第二文档孔位6包括两个,且横截面均呈前后设置的长方形,用于盛装标本袋或文档。
35.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主体长度为18cm,宽度为15cm,高度为16cm。
36.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前”、“后”、“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以上的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42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