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太阳能交通信号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61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信号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移动式太阳能交通信号灯。


背景技术:

2.交通信号灯是指挥交通运行的信号灯,一般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交通信号灯分为:机动车信号灯、非机动车信号灯、人行横道信号灯、方向指示指示灯、车道信号灯、闪光警告信号灯、道路与铁路平面交叉道口信号灯。随着科学水平的发展,交通信号灯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4.1、现有技术存在交通信号灯只能由固定线路供电,铺设线路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固定安装在路面,无法移动,并且体积较大,也不便于运输的问题;
5.2、现有技术存在交通信号灯大多不具备防撞缓冲结构,一旦不慎被车辆碰撞,容易导致内部器件损毁,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移动式太阳能交通信号灯,以达到便于移动、防撞缓冲的目的。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移动式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包括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下方设置有信号灯本体,所述信号灯本体上设置有信号灯,所述信号灯本体下方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下方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下端设置有套槽,所述套槽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设置有小轮,所述小轮上设置有若干卡槽,所述支撑柱靠近卡槽的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设置有转柱,所述转柱上设置有卡块。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座外壁设置有防撞圈,所述防撞圈外壁设置有若干防撞球,所述防撞圈内设置有内侧缓冲层与外侧缓冲层,所述内侧缓冲层与外侧缓冲层之间设置有分压层,所述分压层内设置有弧形缓冲体,所述弧形缓冲体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套槽的内径尺寸与转轴的外径尺寸相匹配,所述套槽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与小轮固定连接,所述套槽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与小轮通过套槽与转轴转动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块的外径尺寸与滑槽的内径尺寸相匹配,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转柱转动连接,所述转柱与卡块固定连接,所述滑槽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与卡块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块的外径尺寸与卡槽的内径尺寸相匹
配,所述卡块与卡槽卡接,所述卡槽与小轮固定连接,所述卡块与支撑柱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柱与小轮通过卡块与卡槽卡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撞圈的内径尺寸与基座的外径尺寸相匹配,所述防撞圈与基座套接,所述防撞球与防撞圈固定连接,所述防撞圈与内侧缓冲层、外侧缓冲层固定连接,所述防撞球为改性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制成,所述内侧缓冲层、外侧缓冲层为弹性橡胶材料制成。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弧形缓冲体与内侧缓冲层、外侧缓冲层固定连接,所述弧形缓冲体分为两组,且两组弧形缓冲体弧面相对分布,所述弧形缓冲体与缓冲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垂直弧形缓冲体弧面分布,所述弧形缓冲体为聚烯烃弹性体材料制成。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移动式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移动式太阳能交通信号灯,通过设置转轴在套槽里转动,使得小轮可带动支撑柱,进而带动基座移动,通过滑块在滑槽里滑动,来带动连接杆进而带动转柱上卡块卡进卡槽,固定小轮与支撑柱,进而固定基座与小轮,防止移动后的小轮发生偏移,既便于移动又固定牢固,可以达到便于移动的作用;
16.2、该移动式太阳能交通信号灯,通过设置防撞球利用改性聚氨酯弹性体的高弹性,初步缓冲基座受到的撞击力,并配合内侧缓冲层与外侧缓冲层利用弹性橡胶的弹性加强缓冲效果,同时分压层内弧形缓冲体受撞击相互挤压,利用自身弧形结构分散撞击力,并配合自身聚烯烃弹性体与缓冲弹簧的弹性,进一步缓冲基座受到的撞击力,多重防撞缓冲结构共同作用,极大的减小了撞击力对交通信号灯的影响,可以达到良好的防撞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撞圈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太阳能板;2、信号灯本体;3、信号灯;4、基座;5、支撑柱;6、套槽;7、转轴;8、小轮;9、卡槽;10、滑槽;11、滑块;12、连接杆;13、转柱;14、卡块;15、防撞圈;16、防撞球;17、内侧缓冲层;18、外侧缓冲层;19、分压层;20、弧形缓冲体;21、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

4,本实施方案中:移动式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包括太阳能板1,太阳能板1下方设置有信号灯本体2,信号灯本体2上设置有信号灯3,信号灯本体2下方设置有基座4,基座4下方设置有支撑柱5,支撑柱5下端设置有套槽6,套槽6内设置有转轴7,转轴7两端
设置有小轮8,小轮8上设置有若干卡槽9,支撑柱5靠近卡槽9的一侧设置有滑槽10,滑槽10内设置有滑块11,滑块11上设置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一端设置有转柱13,转柱13上设置有卡块14。
24.本实施例中,基座4外壁设置有防撞圈15,防撞圈15外壁设置有若干防撞球16,防撞圈15内设置有内侧缓冲层17与外侧缓冲层18,内侧缓冲层17与外侧缓冲层18之间设置有分压层19,分压层19内设置有弧形缓冲体20,弧形缓冲体20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21,防止车辆撞击装置导致其内部器件损毁;套槽6的内径尺寸与转轴7的外径尺寸相匹配,套槽6与转轴7转动连接,转轴7与小轮8固定连接,套槽6与支撑柱5固定连接,支撑柱5与小轮8通过套槽6与转轴7转动连接,使得装置可以移动;滑块11的外径尺寸与滑槽10的内径尺寸相匹配,滑块11与滑槽10滑动连接,滑块11与连接杆12固定连接,连接杆12与转柱13转动连接,转柱13与卡块14固定连接,滑槽10与支撑柱5固定连接,支撑柱5与卡块14通过滑块11与滑槽10滑动连接,使得卡块14可在支撑柱5上滑动;卡块14的外径尺寸与卡槽9的内径尺寸相匹配,卡块14与卡槽9卡接,卡槽9与小轮8固定连接,卡块14与支撑柱5滑动连接,支撑柱5与小轮8通过卡块14与卡槽9卡接,固定移动后的小轮8,防止小轮8发生偏移;防撞圈15的内径尺寸与基座4的外径尺寸相匹配,防撞圈15与基座4套接,防撞球16与防撞圈15固定连接,防撞圈15与内侧缓冲层17、外侧缓冲层18固定连接,防撞球16为改性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制成,内侧缓冲层17、外侧缓冲层18为弹性橡胶材料制成,初步缓冲基座4受到的撞击力;弧形缓冲体20与内侧缓冲层17、外侧缓冲层18固定连接,弧形缓冲体20分为两组,且两组弧形缓冲体20弧面相对分布,弧形缓冲体20与缓冲弹簧21固定连接,缓冲弹簧21垂直弧形缓冲体20弧面分布,弧形缓冲体20为聚烯烃弹性体材料制成,分散并进一步缓冲基座4受到的撞击力。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工作时,通过转轴7在套槽6里转动,使得小轮8可带动支撑柱5,进而带动基座4移动,通过滑块11在滑槽10里滑动,来带动连接杆12进而带动转柱13上卡块14卡进卡槽9,固定小轮8与支撑柱5,进而固定基座4与小轮8,防止移动后的小轮8发生偏移,既便于移动又固定牢固,当装置受到车辆碰撞时,防撞球16利用改性聚氨酯弹性体的高弹性,初步缓冲基座4受到的撞击力,并配合内侧缓冲层17与外侧缓冲层18利用弹性橡胶的弹性加强缓冲效果,同时分压层19内弧形缓冲体20受撞击相互挤压,利用自身弧形结构分散撞击力,并配合自身聚烯烃弹性体与缓冲弹簧21的弹性,进一步缓冲基座4受到的撞击力,多重防撞缓冲结构共同作用,极大的减小了撞击力对交通信号灯的影响,起到了良好的防撞缓冲作用。
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422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