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支架的MFi磁吸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5


带支架的mfi磁吸手机壳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壳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支架的mfi磁吸手机壳。


背景技术:

2.iphone 12的发布改变了之前的无线充电的方式,开启了无线充电盲操作的时代,通过在手机内部接收线圈对应的位置设置接收端磁环,在无线充电座内的发射线圈对应的位置设置发射端磁环,通过接收端磁环与发射端磁环的相互吸引,使得手机内部接收线圈无线充电座内的发射线圈可以自动精准定位,提高了无线充电的效率。
3.出于对手机的保护和美化的目的,消费者日常使用手机过程中,都会选择给手机配上手机壳,由于手机壳的阻隔,会导致手机与无线充电座的吸力减弱,导致手机容易滑动,定位不精准,影响充电的效率;此外,手机无线充电时只能平放,导致用户使用手机观看视频,浏览网页等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支架的mfi磁吸手机壳,其不仅使得无线充电座与手机牢固磁吸,还具备支架的功能,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带支架的mfi磁吸手机壳,包括壳体、mfi磁吸件及支架,所述壳体包括底板与边框,所述底板盖设所述边框,所述底板上开设有摄像头孔,所述mfi磁吸件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内侧,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外侧,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所摄像头孔对应的通孔。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内侧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mfi磁吸件。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外侧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支架。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远离与底板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磁铁,所述第二容纳槽内设置有与所述磁铁对应的铁片。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采用皮革制成,所述支架的外缘设置有一圈车缝线。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通过车缝工艺与所述底板连接。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mfi磁吸件包括基板与镶嵌在基板上的磁环,所述底板的外侧设有与所述磁环对应的圆环标志,所述底板在所述圆环标志的一旁还设有腰圆型的充电标志。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框远离所述底板一侧的边缘设置有一圈凸缘。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与所述边框一体成型,且所述底板与所述边框的外侧均包裹有皮革。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所有棱边均作倒角设置。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7.本实用新型的带支架的mfi磁吸手机壳,通过在壳体的底板上设置mfi磁吸件,使得手机在包裹着手机壳的时候也能与无线充电座牢固地磁性相吸,防止手机在无线充电时发生滑动,确保充电效率;此外,通过在底板上的摄像头孔处设置支架,在支架未展开时,支架可以对手机的摄像头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摄像头的镜片被划花,在支架展开时,支架可以对手机进行支撑,方便用户使用手机观看视频、浏览网页等操作。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带支架的mfi磁吸手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所示的带支架的mfi磁吸手机壳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1所示的带支架的mfi磁吸手机壳中壳体的正视图;
21.图4为图3所示的带支架的mfi磁吸手机壳中壳体的后视图;
22.图5为图4所示的带支架的mfi磁吸手机壳中壳体沿a

a线的剖面图;
23.图6为图1所示的带支架的mfi磁吸手机壳的爆炸图;
24.图7为图1所示的带支架的mfi磁吸手机壳支架展开的状态图。
25.附图标注说明:
26.带支架的mfi磁吸手机壳100;
27.壳体10,底板11,摄像头孔110,第一容纳槽111,第二容纳槽112,圆环标志113,充电标志114,边框12,凸缘121;mfi磁吸件20,基板21,磁环22;支架30,通孔301,磁铁31,车缝线32。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的数目被称为有“多个”,它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任意数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3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1.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32.请参阅图1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一种带支架的mfi磁吸手机壳
100,包括壳体10、mfi磁吸件20及支架30,壳体10包括底板11与边框12,底板11盖设边框12,底板11上开设有摄像头孔110,mfi磁吸件20设置在底板11的内侧,支架30设置在底板11的外侧,支架30的一端与底板11连接,支架30上设有与所摄像头孔110对应的通孔301。本实用新型的带支架的mfi磁吸手机壳100,通过在壳体10的底板11上设置mfi磁吸件20,使得手机在包裹着手机壳的时候也能与无线充电座牢固地磁性相吸,防止手机在无线充电时发生滑动,确保充电效率;此外,通过在底板11上的摄像头孔110处设置支架30,在支架30未展开时,支架30可以对手机的摄像头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摄像头的镜片被划花,在支架30展开时,支架30可以对手机进行支撑,方便用户使用手机观看视频、浏览网页等操作。
33.如图1至图6所示,壳体10的所有棱边均作倒角设置,使其更符合人体工程学,握持更加舒适。壳体10包括底板11与边框12,底板11上开设有摄像头孔110,底板11的内侧设有第一容纳槽111,底板11的外侧设有第二容纳槽112,第二容纳槽112设置在摄像头孔110处;进一步地,底板11的外侧设有用于标示的圆环标志113和腰圆型的充电标志114,充电标志114设在圆环标志113的一旁。底板11盖设边框12,边框12远离底板11一侧的边缘设置有一圈凸缘121,凸缘121可以使得壳体10对手机的包裹性更好,防止壳体10与手机脱离,而且凸缘121可以保护手机的屏幕,避免屏幕的边缘遭到磕碰。进一步地,底板11与边框12一体成型,且底板11与边框12的外侧均包裹有皮革(图未示),皮革可以提升壳体10的触摸手感的同时,也能提升壳体10的外观质感。
34.如图2与图6所示,mfi磁吸件20设置在第一容纳槽111内,这样可以使得底板11保持平整,确保手机背部与底板11贴合。进一步地,mfi磁吸件20包括基板21与镶嵌在基板21上的磁环22,磁环22与底板11外侧的圆环标志113相对应。mfi磁吸件20为苹果公司认证的配件,苹果mfi认证,是苹果公司(apple inc.)对其授权配件厂商生产的外置配件的一种标识使用许可,mfi认证是苹果公司made for iphone/ipad/ipod的英文缩写,是指分别为连接ipod,iphone和ipad而特别设计的电子配件。而且这些配件已经被苹果公司授权认证,以此来满足苹果产品的性能标准。
35.还请参阅图1、图6及图7,支架30设置在底板11的外侧,具体地,支架30设置在第二容纳槽112内,支架30的一端与底板11连接,支架30上设有与所摄像头孔110对应的通孔301。进一步地,支架30远离与底板1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磁铁31,第二容纳槽112内设置有与磁铁31对应的铁片(图未示),磁铁31与铁片磁吸以确保支架30被收纳于第二容纳槽112内时,不会轻易松脱。进一步地,支架30采用皮革制成,支架30的外缘设置有一圈车缝线32,车缝线32可以提升支架30的外观质感,也可以防止皮质的支架30的边缘破损。进一步地,支架30通过车缝工艺与底板11连接。支架30未展开时,被收纳于第二容纳槽112内,可以起到保护手机的摄像头的作用,当支架展开时,可以支撑手机,解放使用者的双手,以便于用户使用手机观看视频、浏览网页等操作。
36.使用时,将手机套入壳体10内,由于mfi磁吸件20的存在,无线充电座可以与壳体10牢固地磁吸在一起,以确保无线充电的效率;支架30收纳在第二容纳槽112内的时候,支架30可以保护手机摄像头的镜片不被刮花,当支架30展开时,支架30可以支撑手机,方便用户使用手机,解放用户的双手。
37.本实用新型的带支架的mfi磁吸手机壳100,通过在壳体10的底板11上设置mfi磁吸件20,使得手机在包裹着手机壳的时候也能与无线充电座牢固地磁性相吸,防止手机在
无线充电时发生滑动,确保充电效率;此外,通过在底板11上的摄像头孔110处设置支架30,在支架30未展开时,支架30可以对手机的摄像头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摄像头的镜片被划花,在支架30展开时,支架30可以对手机进行支撑,方便用户使用手机观看视频、浏览网页等操作。
38.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40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