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山灰磨板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88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基板磨刷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火山灰磨板机。


背景技术:

2.火山灰磨板机是一种对印刷基板进行研磨的装置,目前的火山灰磨板机的采用3组火山灰刷进行研磨,这个是市场上通用的结构。这种磨板效率相对较低,一台设备较难达到生产线的生产要求,影响生产线的生产效率,而如果采用的两台火山灰磨板机则会增加设备的占用面积,大幅提高生产制造成本,且安装及操作难度大、装配周期更长,会加重设备后期的维护和保养的成本。
3.若采用三组以上的火山灰刷组进行研磨,则需要重新设计可同步控制的调刷机构来实现这些火山灰刷的磨板动作协调性,当前的调刷机构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火山灰磨板机,旨在实现多组火山灰刷组件的同步调整,提高火山灰刷磨板动作的协调性和可靠性。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火山灰磨板机,包括机架、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火山灰刷组件和第二火山灰刷组件;所述第一火山灰刷组件和第二火山灰刷组件均包括三沿输送方向并排设置的火山灰刷组以及设置在三组火山灰刷组上下两侧的上调压组件和下调压组件;
6.所述上调压组件包括通过链条传动连接的操作侧上调压组和驱动侧上调压组,所述火山灰刷组的上磨刷两端分别连接在操作侧上调压组和驱动侧上调压组上;
7.所述下调压组件包括通过链条传动连接的操作侧下调压组和驱动侧下调压组,所述火山灰刷组的下磨刷两端分别连接在操作侧下调压组和驱动侧下调压组上。
8.可选地,所述操作侧上调压组包括第一托架、第一蜗轮箱以及第一伺服电机;
9.所述火山灰刷组的上磨刷的从动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托架上;所述第一托架的上侧面两端分别设置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一托架通过螺纹连接配合,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本体通过各自对应的固定座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上端部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10.所述第一蜗轮箱固定于所述机架上侧并与所述第一丝杆传动连接;
11.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通过两夹板固定在所述第一蜗轮箱上并与所述第一蜗轮箱传动连接。
12.可选地,所述驱动侧上调压组包括第二托架以及第二蜗轮箱;
13.所述火山灰刷组的上磨刷的主动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托架上;所述第二托架的上侧面两端分别设置第三丝杆和第四丝杆,所述第三丝杆和第四丝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二托架通过螺纹连接配合,所述第三丝杆和四丝杆的本体通过各自对应的固定座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三丝杆和第四丝杆的上端部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14.所述第二蜗轮箱固定于所述机架上侧并与所述第三丝杆传动连接;
15.所述第二蜗轮箱与所述第一蜗轮箱还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16.可选地,所述第一蜗轮箱和第二蜗轮箱上分别设置第一手轮和第二手轮。
17.可选地,所述操作侧下调压组包括第三托架、第三蜗轮箱以及第二伺服电机;
18.所述火山灰刷组的下磨刷的从动端设置在所述第三托架上;所述第三托架的上侧面两端分别设置第五丝杆和第六丝杆,所述第五丝杆和第六丝杆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三托架通过螺纹连接配合,所述第五丝杆和第六丝杆的本体通过各自对应的固定座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五丝杆和六丝杆的下端部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19.所述第三蜗轮箱固定于所述机架的周侧,并通过锥齿轮组与所述第五丝杆传动连接;
20.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通过两夹板固定在所述蜗轮箱上并与所述蜗轮箱传动连接;
21.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通过两夹板固定在所述第三蜗轮箱上并与所述三蜗轮箱传动连接。
22.可选地,所述驱动侧下调压组包括第四托架,所述火山灰刷组的下磨刷的主动端设置在所述第四托架上;
23.所述第四托架的上侧面两端分别设置第七丝杆和第八丝杆,所述第七丝杆和第八丝杆的上端部与所述第四托架通过螺纹连接配合,所述第七丝杆和第八丝杆的本体通过各自对应的固定座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七丝杆和八丝杆的下端部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七丝杆还通过链条与所述第五丝杆传动连接。
24.可选地,所述第三蜗轮箱上设置第三手轮。
2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架设置沿输送方向并排设置的第一火山灰刷组件和第二火山灰刷组件,每个火山灰刷组件由3个并排设置的火山灰刷组构成;并在每个火山灰刷组件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结构互不干扰的上调压组件和下调压组件,上调压组件能够对火山灰刷组的三个上磨刷进行同步调节,下调压组件能够对火山灰刷组的三个下磨刷进行同步调节,从而实现对火山会刷组同步上下调压,从而对不同厚度的印刷基板进行研磨,保证磨板动作的协调性和可靠性;
26.并且,能够提高机架空间的利用率,将整个设备的生产制造成本控制在市场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并降低了后期维护保养的工作难度,提高了设备的维修维护效率。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火山灰磨板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火山灰磨板机一实施例操作侧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火山灰磨板机一实施例中上调压组件和下调压组件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为本实用新型火山灰磨板机一实施例中上调压组件和下调压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

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火山灰磨板机,其包括机架100、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火山灰刷组件200和第二火山灰刷组件300。第一火山灰刷组件200和第二火山灰刷组件300结构相同,第一火山灰刷组件200包括三沿输送方向并排设置的火山灰刷组以及设置在三组火山灰刷组上下两侧的上调压组件400和下调压组件500。第一火山灰刷组件200也包括三沿输送方向并排设置的火山灰刷组以及设置在三组火山灰刷组上下两侧的上调压组件600和下调压组件700。
33.上调压组件400和上调压组件600结构相同,以上调压组件400为例,如图3

4所示,该上调压组件400包括通过链条传动连接的操作侧上调压组410和驱动侧上调压组420,火山灰刷组的上磨刷两端分别连接在操作侧上调压组410和驱动侧上调压组420上。
34.下调压组件500和下调压组件700结构相同,以上调压组件500为例,该下调压组件500包括通过链条传动连接的操作侧下调压组510和驱动侧下调压组520,火山灰刷组的下磨刷两端分别连接在操作侧下调压组510和驱动侧下调压组520上。
35.上调压组件400与下调压组件500在结构设计上互不干扰,上调压组件400能够对火山灰刷组的三个上磨刷进行同步调节,下调压组件500能够对火山灰刷组的三个下磨刷进行同步调节,从而实现对不同厚度的印刷基板进行研磨,保证磨板动作的协调性和可靠性。
36.且,通过在机架100上设置两组火山灰刷组件,能够有效提高磨板机的生产效率,产速可达5片/分钟,相比于采用单组火山灰刷组件的通用型磨板机(产速通常为3片/分钟),效率提高2/3;且相比于采用两台通用型磨板机来提高产速的方式相比,大大减小了所需占用的生产空间,降低了设备安装及操作难度,且装配周期更短,制作、加工及维护维修成本更低。
37.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操作侧上调压组410包括第一托架411、第一蜗轮箱412以及第一伺服电机413。火山灰刷组的上磨刷的从动端设置在第一托架411上。第一托架411的上侧面两端分别设置第一丝杆(未图示)和第二丝杆(未图示),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下端部与第一托架411通过螺纹连接配合,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本体通过各自对应的固定座(4141、4151)连接在机架100上,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上端部分别设置链轮(4152),两链轮4152通过链条传动连接。第一蜗轮箱412固定于机架100上侧,其蜗轮轴从其箱体内穿出后与第一丝杆同轴连接。第一伺服电机413通过两夹板固定在第一蜗轮箱412上,其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蜗轮箱412的蜗杆轴同轴连接。
38.该驱动侧上调压组420包括第二托架421以及第二蜗轮箱422。火山灰刷组的上磨刷的主动端设置在第二托架421上。第二托架421的上侧面两端分别设置第三丝杆(未图示)和第四丝杆(未图示),第三丝杆和第四丝杆的下端部与第二托架421通过螺纹连接配合,第三丝杆和四丝杆的本体通过各自对应的固定座(4231、4241)连接在机架100上,第三丝杆和第四丝杆的上端部分别设置链轮4242,两链轮4242通过链条传动连接。第二蜗轮箱422固定于机架100上侧,其蜗轮轴从其箱体内穿出后与第三丝杆同轴连接。
39.第二蜗轮箱422的蜗杆轴从其箱体内穿出,第一蜗轮箱412的蜗轮轴同样从该第一
蜗轮箱412的箱体内穿出,第二蜗轮箱422和第一蜗轮箱412的蜗轮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4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避免第一蜗轮箱412和第二蜗轮箱422的穿出箱体的蜗轮轴裸露于外,在第一蜗轮箱412和第二蜗轮箱422的外设置有包裹蜗轮轴穿出箱体部分的第一保护箱4121和第二保护箱4221。同时,第一蜗轮箱412和第二蜗轮箱422之间的链条外设置链条套管430以避免链条裸露于外。
41.由此,通过第一伺服电机413驱动第一丝杆转动,第一丝杆转动时通过链条带动第二丝杆和第三丝杆同步转动,再由第三丝杆通过链条带动第四丝杆转动,从而同时驱动第一托架411和第二托架421同步上下动作,再由第一托架411和第二托架421带动上磨刷的两端同步上下调压。
42.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第一蜗轮箱412和第二蜗轮箱422上分别设置与其蜗杆轴连接的第一手轮4122和第二手轮4222。由此,使得操作人员还可通过第一手轮和第二手轮中的任意一个实现对火山灰刷组件的三个上磨刷进行同步调压。
43.具体地,如图2

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操作侧下调压组510包括第三托架511、第三蜗轮箱512以及第二伺服电机513。火山灰刷组的下磨刷的从动端设置在第三托架511上。第三托架511的上侧面两端分别设置第五丝杆514和第六丝杆515,第五丝杆514和第六丝杆515的上端部与第三托架511通过螺纹连接配合,第五丝杆514和第六丝杆515的本体通过各自对应的固定座(5141、5151)连接在机架100上,第五丝杆514和六丝杆515的下端部分别套设有链轮(5142、5152),两链轮(5142、5152)通过链条传动连接。第三蜗轮箱512固定于机架100的入料侧,其蜗轮轴上具有与其同轴连接的连接轴5121,该连接轴5121的自由端和第五丝杆514的下端部通过相互啮合的锥齿轮组5123传动连接。第二伺服电机513通过两夹板固定在第三蜗轮箱512上,其输出轴与第三蜗轮箱512的蜗杆轴同轴连接。
44.该驱动侧下调压组520包括第四托架521,火山灰刷组的下磨刷的主动端设置在第四托架521上。第四托架521的上侧面两端分别设置第七丝杆(未图示)和第八丝杆(未图示),第七丝杆和第八丝杆的上端部与第四托架521通过螺纹连接配合,第七丝杆和第八丝杆的本体通过各自对应的固定座(5221、5231)连接在机架100上,第七丝杆和八丝杆的下端部分别设置链轮(5222、5232),两链轮(5222、5232)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且第七丝杆还通过链条与第五丝杆514上的链轮5142传动连接。
45.由此,通过第二伺服电机513驱动第五丝杆514转动,第五丝杆514转动时通过链条带动第六丝杆515和第七丝杆同步转动,再由第七丝杆通过链条带动第八丝杆转动,从而同时驱动第三托架511和第四托架521同步上下动作,再由第三托架511和第四托架521带动下磨刷的两端同步上下调压。
46.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第三蜗轮箱512上设置有与其蜗轮轴连接的第三手轮5122。由此,操作人员还可通过第三手轮对火山灰刷组件的三个下磨刷进行手动调节。
4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以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9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