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浇筑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50



1.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浇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浇筑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民用、公用大型建筑、桥梁、地铁以及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这些项目的混凝土施工都使用混凝土泵车泵送浇筑技术。
3.混凝土泵车可以一次同时完成现场混凝土的输送和布料作业,具有泵送性能好,布料范围大,能自行行走,机动灵活和转移方便等特点,而且混凝土泵车还配有长长的臂架,在活动范围内可任意改变混凝土浇筑位置,360度转动无死角,不需在现场临时铺设管道,可节省辅助时间,提高工效,特别适用于水利这种对混凝土浇筑需求量大,且超大体积及超厚基础的工程,泵车输送混凝土的装置为臂架式,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的垂直和水平方向进行输送和浇灌混凝土,存在不足之处有:当垂直浇灌混凝土时,因为臂架较长较重,最后一节输送管容易晃动,不易控制,往往需要至少两人进行长时间的人力固定,存在输送管浇筑时位置不够准确,需要多人进行移动和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浇筑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输送管浇筑时位置不够准确,需要多人进行移动和控制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在输送管下端设置有车体,所述车体两端对称设置有主圆管,所述车体两侧对称设置有副圆管,所述车体上端主圆管之间插设有主连接杆,所述主连接杆两端分别设置有握把与主固定块,所述主固定块底端面设置有圆扣,所述输送管下端插设在所述圆扣内,所述车体两侧副圆管之间对称插设有副连接杆,所述副连接杆两侧分别设置有握把与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设有主通孔,所述圆扣与主固定块均设置在所述主通孔内。
6.优选的,所述主连接杆、副连接杆与车体上端的主圆管内设有至少两个插销孔,所述副圆管中间设置有插销孔,且插销孔内插设有插销。
7.优选的,所述主固定块两端内对称设有副通孔,所述圆扣为u型,所述圆扣上端对称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贯穿于所述副通孔,且其伸出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主固定块前端面对称设置有至少两个副固定块,且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副固定块之间。
8.优选的,所述车体下端设置有车轮,所述车体顶端两侧对称设置有推杆,所述车体底端一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倒y型,所述车体四周均设置有连接板。
9.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两端为凸起结构,且凸起插设在所述主圆管之间。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通过将穿插过车体上端主圆管之间空隙的主连接杆一端设计成u型圆扣,且圆
扣位于对称固定板的主通孔内,用螺母对圆扣内输送管锁紧,固定板与穿过副圆管之间空隙的副连接杆连接,形成一个可在车体内对输送管进行任意方向推拉移动和固定锁紧的装置,从而解决输送管浇筑时位置不够准确,需要多人进行移动和控制的问题。
12.2.通过主连接杆、副连接杆与车体上端的主圆管内的多个插销孔、副圆管中间的插销孔与插销孔内的插销,对输送管位置进行固定,主连接杆与副连接杆外端连接有握把,对输送管进行推拉移动,主固定块端面设有多个副固定块,用于对固定板与圆扣的位置进行互相牵制,使其不会散开脱落,车体底端两侧分别有车轮与支撑架,车轮较大不易下陷,支撑架为倒y型,可稳定放在钢筋上,车体一侧有推杆,便于对车体进行推拉。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俯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5.图3为图1的a

a处剖切示意图;
16.图4为图1的b

b处剖切示意图;
17.图5为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18.图中:1输送管、2车体、3主圆管、4副圆管、5主连接杆、6握把、7 主固定块、8圆扣、9副连接杆、10固定板、11主通孔、12插销孔、13插销、 14副通孔、15螺杆、16螺母、17副固定块、18车轮、19推杆、20支撑架、 21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0.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混凝土浇筑设备,在输送管1下端设置有车体2,车体2两端对称焊接有主圆管3,车体2两侧对称焊接有副圆管4,主圆管3与副圆管4的材质均为合金钢,车体2上端主圆管3之间插设有主连接杆5,主连接杆5两端分别焊接有握把6与主固定块 7,主固定块7两端对称焊接有四个副固定块17,主固定块7两端内对称设有副通孔14,主固定块7底端面设置有圆扣8,圆扣8为u型,圆扣8上端对称焊接有螺杆15,螺杆15贯穿副通孔14,且伸出端螺纹连接螺母16,螺母 16对穿过圆扣8的输送管1进行锁紧,车体2两侧副圆管4之间对称插设有副连接杆9,副连接杆9两侧分别焊接有握把6与固定板10,握把6便于对输送管1进行推拉移动,固定板10内设有主通孔11,圆扣8与主固定块7均可在主通孔11内移动,固定板10位于两个副固定块17之间,固定板10与副固定块17互相牵制,便于对输送管1在车体2内的移动位置进行调整。
21.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主连接杆5内设有九个插销孔12,对应主圆管3内设有七个插销孔12、副连接杆9内设有九个插销孔12,对应的副圆管4中间设有一个插销孔12,主圆管3与对称副圆管4的插销孔12内均插设有一个插销13,插销13与插销孔12对在车体2内推拉移动的输送管1的位置进行固定,车体2底端一侧对称设置有车轮18,车轮18材质为橡胶,车体2底端另一侧对称焊接有支撑架20,车轮18较大便于在工地推拉,支撑架 20为倒y型,便于稳定放在钢筋上,车体2上端一侧对称焊接有推杆19,便于对车体2的推拉,车体2四周用焊接有连接板21,用于防止混凝土喷溅在施工人员身上,固定板10两端为凸起结构,且凸
起插设在主圆管3之间,使得固定板10与圆扣8不会上下倾斜脱落。
22.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施工人员在车体2左侧底端安装好车轮 18,在右侧底端两角对称焊接支撑架20,并在车体2右侧上端对称焊接推杆 19,其次在车体2上部四周对称焊接主圆管3与副圆管4,握住主连接杆5穿过两个主圆管3之间的空隙,并在主连接杆5两端焊接上握把6与两端含有副通孔14的主固定块7,握着焊接有对称螺杆15的u型圆扣8,使螺杆15 伸出端对准副通孔14,并贯穿副通孔14,伸出端用螺母16锁紧,之后在主固定块7两端面上对称焊接四个副固定块17,拿出两端含有凸起的固定板10,使凸起插入两侧主圆管3空隙内,然后拿出另一个相同的握把6,在此握把6 的两端侧壁上对称焊接副连接杆9,拿着下端的副连接杆9穿过副圆管4之间的空隙,将固定板10与对称副连接杆9的另一端面焊接,固定板10内设有主通孔11,此时圆扣8与主固定块7可以在对称主通孔11之间移动,且固定板10位于两个副固定块17之间,将输送管1穿过圆扣8,锁紧螺母16,最后在主圆管3、副圆管4、主连接杆5和副连接杆9内钻出实际应用数量的插销孔12,并在插销孔12内插设插销13,再在车体2四周焊接连接板21,从而形成一个可在车体2内对输送管1进行任意方向推拉移动和固定锁紧的装置。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92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