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水管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长距离输水管道安全监测分析机。
背景技术:
2.大型管道输水工程,常常利用天然地形落差靠重力流输水,重力流输水管道因无水泵加压,小流量运行时压力反而高于大流量运行时的压力。正常运行时测压管水头小于静水头,对于特殊的多起伏重力流管路,常常在管路高点、转折点发生断流空腔,容易造成断流弥合水锤,水锤产生的瞬时压强可达管道中正常工作压强的几十倍甚至于数百倍,这种大幅度压强波动,可导致管道系统强烈振动,噪声,并可能破坏阀门接头,对管道系统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严重影响管道的安全常运行。
3.现有的管道安全监控装置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1、现有的管道安全监控装置不能让管道监督人员第一时间接受到水管内水压的情况,往往需要到现场去观察,而去现场往往环境恶劣,监督人员不能第一时间对水管进行勘察或维修;2、当振幅过大的时候,会伴随着密封不严发生泄漏,维修人员也不能第一时间到达维修现场,所以提高了管道泄漏的机率,降低了管道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长距离输水管道安全监测分析机。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长距离输水管道安全监测分析机,包括联接筒、密封组件、检测组件、升降机构,所述联接筒为水平横向放置的圆形筒状,所述联接筒的两端口内设有一对输水管,每根所述输水管的里端均通过密封组件与联接筒连接,所述联接筒的顶面中部设有横向固接的检测盒,所述检测盒内设有横向放置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底面设有若干检测组件,且所述升降板通过升降机构与检测盒联接。
7.优选地,所述密封组件包括阶梯环、梯形挡环,所述联接筒的两端口均设有同心固接的阶梯环,所述联接筒的两端口内里侧设有同心固接的梯形挡环,位于阶梯环的里侧在联接筒的两端口内设有同心固接的第一槽钢环,所述输水管的里端口外侧套设有同心固接的第二槽钢环,且所述输水管的里端依次贯穿梯形挡环、第一槽钢环并抵紧在梯形挡环的外侧上。
8.优选地,所述第一槽钢环内卡合有同心固接的第一密封环,且所述第一密封环的里侧环面抵紧在输水管上,所述第二槽钢环内卡合有同心固接的第二密封环,且所述第二密封环的外侧环面抵紧在联接筒内壁上。
9.优选地,位于第一槽钢环、第二槽钢环之间在输水管上套设有张力弹簧,且所述张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槽钢环、第二槽钢环固接。
10.优选地,所述检测盒的底端外侧设有矩形加固环,且所述矩形加固环的底面与联接筒的顶面固接,所述检测盒底端口内设有矩形密封环,且所述矩形密封环与联接筒的顶面抵紧。
11.优选地,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杆、检测头,位于检测盒内在联接筒的顶面设有若干贯穿固接的t形筒,所述t形筒内插设有滑动贯穿的检测杆,所述检测杆的顶端套设有限位环,且所述限位环的顶面与升降板的底面固接,位于联接筒内在检测杆的底端安装有检测头。
12.优选地,位于t形筒上方在检测杆上套设有密封滑环,位于密封滑环与限位环之间在检测杆上套设有限位弹簧。
13.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防水伸缩缸、铰接杆,所述检测盒内顶面两侧设有一对防水伸缩缸,每个所述防水伸缩缸的伸缩杆端部均设有活动铰接的铰接杆,且两根所述铰接杆的外端均交错与升降板的顶面两端活动铰接。
14.优选地,所述检测盒的顶面中部设有监测器,每个所述检测头均通过有线的方式与监测器电性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2、在本实用新型中,控制防水伸缩缸的伸缩杆伸长,带动两根铰接杆交错张开,带动升降板缓慢下降,带动检测杆沿着t形筒向下滑动,带动检测头伸入至联接筒内中部,联接筒内的水压数据通过检测头进行实时检测,并把水压检测数据实时传递至监测器,监测器再把水压数据通过无线的方式传递至后台监控平台;
17.2、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张力弹簧的作用下,带动第一槽钢环与第二槽钢环之间的间距增大,输水管的里端依次贯穿梯形挡环、第一槽钢环并抵紧在梯形挡环的外侧上,第一密封环的里侧环面抵紧在输水管上,第二密封环的外侧环面抵紧在联接筒内壁上,增加了输水管与联接筒连接的密封性;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各机构组件的配合使用,解决了长距离输水管内水压检测不便的问题,且整体结构设计紧凑,方便了对管道内水压进行实时监测,提高了管道连接的密封性,减少了管道泄漏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放大图;
24.图中序号:联接筒1、输水管11、阶梯环12、梯形挡环13、第一槽钢环 14、第一密封环15、第二槽钢环16、第二密封环17、张力弹簧18、检测盒2、矩形加固环21、矩形密封环22、升降板23、防水伸缩缸24、铰接杆25、监测器26、t形筒3、检测杆31、限位环32、检测头33、密封滑环34、限位弹簧35。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6.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长距离输水管道安全监测分析机,参见图 1
‑
4,具体的,包括联接筒1、密封组件、检测组件、升降机构,联接筒1为水平横向放置的圆形筒状,联接筒1的两端口内设有一对输水管11,每根输水管11的里端均通过密封组件与联接筒1连接,联接筒1的顶面中部设有横向固接的检测盒2,检测盒2内设有横向放置的升降板23,升降板23的底面设有若干检测组件,且升降板23通过升降机构与检测盒2联接。
27.在本实用新型中,检测盒2的底端外侧设有矩形加固环21,且矩形加固环21的底面与联接筒1的顶面固接,检测盒2底端口内设有矩形密封环22,且矩形密封环22与联接筒1的顶面抵紧,增加了检测盒2与联接筒1连接的稳定性。
28.在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机构包括防水伸缩缸24、铰接杆25,检测盒2内顶面两侧设有一对防水伸缩缸24,防水伸缩缸24的型号为hr6000,每个防水伸缩缸24的伸缩杆端部均设有活动铰接的铰接杆25,且两根铰接杆25的外端均交错与升降板23的顶面两端活动铰接;检测组件包括检测杆31、检测头33,位于检测盒2内在联接筒1的顶面设有若干贯穿固接的t形筒3,t形筒3内插设有滑动贯穿的检测杆31,检测杆31的顶端套设有限位环32,且限位环32的顶面与升降板23的底面固接,位于联接筒1内在检测杆31的底端安装有检测头33,控制防水伸缩缸24的伸缩杆伸长,在铰接作用的配合下,带动两根铰接杆25交错张开,带动升降板23缓慢下降,带动检测杆31沿着 t形筒3向下滑动,带动检测头33伸入至联接筒1内中部。
29.在本实用新型中,位于t形筒3上方在检测杆31上套设有密封滑环34,位于密封滑环34与限位环32之间在检测杆31上套设有限位弹簧35,密封滑环34沿着检测杆33向上压缩限位弹簧35,限位弹簧35的反作用,带动密封滑环34抵紧在t形筒3的顶端口,增加了t形筒3的密封性。
30.在本实用新型中,检测盒2的顶面中部设有监测器26,监测器26的型号为tr
‑
408zh,每个检测头33均通过有线的方式与监测器26电性连接;联接筒1内的水压数据通过检测头33进行实时检测,并把水压检测数据实时传递至监测器26,监测器26再把水压数据通过无线的方式传递至后台监控平台。
31.实施例2:在实施例1中,还存在输水管与联接筒密封不严的问题,因此,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包括:
32.在本实用新型中,密封组件包括阶梯环12、梯形挡环13,联接筒1的两端口均设有同心固接的阶梯环12,联接筒1的两端口内里侧设有同心固接的梯形挡环13,位于阶梯环12的里侧在联接筒1的两端口内设有同心固接的第一槽钢环14,输水管11的里端口外侧套设有同心固接的第二槽钢环16,且输水管11的里端依次贯穿梯形挡环13、第一槽钢环14并抵紧在梯形挡环13 的外侧上;第一槽钢环14内卡合有同心固接的第一密封环15,且第一密封环 15的里侧环面抵紧在输水管11上,第二槽钢环16内卡合有同心固接的第二密封环17,且第二密封环17的外侧环面抵紧在联接筒1内壁上;位于第一槽钢环14、第二槽钢环16之间在输水管11上套设有张力弹簧18,且张力弹簧 1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槽钢环14、第二槽钢环16
固接;在张力弹簧18的作用下,带动第一槽钢环14与第二槽钢环16之间的间距增大,输水管11的里端依次贯穿梯形挡环13、第一槽钢环14并抵紧在梯形挡环13的外侧上,同时,第一密封环15的里侧环面抵紧在输水管11上,第二密封环17的外侧环面抵紧在联接筒1内壁上,增加了输水管11与联接筒1连接的密封性。
33.实施例3:在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其操作步骤如下:
34.步骤一,在张力弹簧18的作用下,带动第一槽钢环14与第二槽钢环16 之间的间距增大,输水管11的里端依次贯穿梯形挡环13、第一槽钢环14并抵紧在梯形挡环13的外侧上,同时,第一密封环15的里侧环面抵紧在输水管11上,第二密封环17的外侧环面抵紧在联接筒1内壁上,增加了输水管 11与联接筒1连接的密封性;
35.步骤二,防水伸缩缸24、监测器26分别通过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每个检测头33均通过有线的方式与监测器26电性连接;
36.步骤三,控制防水伸缩缸24的伸缩杆伸长,在铰接作用的配合下,带动两根铰接杆25交错张开,带动升降板23缓慢下降,带动检测杆31沿着t形筒3向下滑动,带动检测头33伸入至联接筒1内中部,同时,密封滑环34 沿着检测杆33向上压缩限位弹簧35,限位弹簧35的反作用,带动密封滑环 34抵紧在t形筒3的顶端口;
37.步骤四,联接筒1内的水压数据通过检测头33进行实时检测,并把水压检测数据实时传递至监测器26,监测器26再把水压数据通过无线的方式传递至后台监控平台。
38.本实用新型通过各机构组件的配合使用,解决了长距离输水管内水压检测不便的问题,且整体结构设计紧凑,方便了对管道内水压进行实时监测,提高了管道连接的密封性,减少了管道泄漏的现象发生。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