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增焓空气源热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8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补气增焓空气源热泵。


背景技术:

2.空气源热泵制热模式运行时,吸收环境空气中的低品位热能,提升压力及温度后,加以利用。由于空气源热泵的热源是环境空气,所以受环境影响较大。在需要满足一定的出水温度的情况下,环境温度越低空气源热泵的加热效率越低,蒸发器内部介质蒸发速度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而减缓,蒸发量减少,造成压缩机排气温度升高,压缩机润滑不良,导致压缩机高温保护甚至烧毁。空气源热泵夏季制冷模式运行时,在环境温度高于38℃工况下,冷凝温度很高,超出设计标准,压缩机会高温报警,甚至烧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出一种有效降低压缩机的温度,提升压缩机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压缩机1吸气焓湿量,从而实施降低排气温度的补气增焓空气源热泵。
4.本实用新型描述的补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包括壳体,其中:壳体设有压缩机,压缩机底面设有缓冲塑料件,缓冲塑料件与壳体之间通过螺钉相连接,压缩机的侧表面设有补气增焾器,补气增焾器与压缩机之间通过弯管相连接,弯管的一端连接于压缩机高度的三分之一位置,弯管的另一端连接于补气增焾器的底面处。
5.具体进一步,所述补气增焾器的顶端连接有进口管。
6.具体进一步,所述压缩机的表面设有扣座,补气增焾器的表面扣带,扣带扣于扣座上。
7.具体进一步,所述扣座设有外扣边,扣带设有内扣边,内扣边扣置于外扣边。
8.具体进一步,所述壳体内设有电机架,电机架固定有电机,电机连接有风叶。
9.具体进一步,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补气增焾器靠近隔板侧并且保持一定间距。
10.具体进一步,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第一换热器、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四通阀和翅片换热器。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结构通过补气增焾器与压缩机之间通过弯管相连接,弯管的一端连接于压缩机高度的三分之一位置,使补气增焾器输出冷却液直接冷却压缩机的热源区,进一步对压缩机实施降温,从而实施降低排气温度。
附图说明
1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拆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图2的另一个角度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压缩机、补气增焾器、进口管和弯管相连接结构示意图。
17.图5是图4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6是压缩机、补气增焾器、第一换热器、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四通阀和翅片换热器相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7是图4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如下:
21.壳体1、电机架101、电机2、压缩机3、扣带301、扣座302、补气增焾器4、进口管401、弯管5、第一换热器6、第一单向阀7、第二单向阀8、四通阀9、翅片换热器10、第一膨胀阀11。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描述的汽车转向灯,包括壳体1,其中:壳体1设有压缩机3,压缩机3底面设有缓冲塑料件303,缓冲塑料件303与壳体1之间通过螺钉相连接,压缩机3的侧表面设有补气增焾器4,补气增焾器4与压缩机3之间通过弯管5相连接,弯管5的一端连接于压缩机3高度的三分之一位置,弯管5的另一端连接于补气增焾器4的底面处。
24.本结构通过补气增焾器4与压缩机3之间通过弯管5相连接,弯管5的一端连接于压缩机3高度的三分之一位置,弯管5的另一端连接于补气增焾器4的底面处,使补气增焾器4输出冷却液直接冷却压缩机3的热源区,进一步对压缩机3实施降温,从而实施降低排气温度。
25.压缩机3高度的三分之一位置是压缩机3内最为热源地方,需要补气增焾器4输出冷却液更有针对性降温。
26.本结构所述补气增焾器4的顶端连接有进口管401。进口管401所在的位置方便连接。本结构所述压缩机3的表面设有扣座302,补气增焾器4的表面扣带301,扣带301扣于扣座302上,用于固定补气增焾器4,避免补气增焾器4在工作状态随便摆动,容易金属疲劳拆断的问题。
27.本结构选择所述扣座302设有外扣边,扣带301设有内扣边,内扣边扣置于外扣边,起到快速固定和快速拆卸扣带301。
28.本结构所述壳体1内设有电机架101,电机架101固定有电机2,电机2连接有风叶。电机2驱动风叶,实施对翅片换热器进行冷却。本结构所述壳体1内设有隔板102,补气增焾器4靠近隔板102侧并且保持一定间距。隔板102起到隔热作用。本结构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第一换热器6、第一单向阀7、第二单向阀8、四通阀9和翅片换热器10。
29.在制冷状态时,冷媒通过压缩机3压缩转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翅片换热器10,在翅片换热器10吸冷放热后变成中温高压的液体,经第一膨胀阀11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经过第一换热器6吸热放冷作用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经过四通阀9到压缩机3,然后继续循环。
30.在夏季时,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翅片换热器10内部冷却液得不到完全冷凝,造成压缩机3排气温度升高;当排气温度达到设定值时,翅片换热器10出来的液体经过第二单向阀8,进入第二电子膨胀阀 (具体控制元件不在本发明讨论范围内),第二电子膨胀阀能够加大供液量,冷却液通过补气增焓换热器4蒸发进入压缩机3,提高压缩机3吸气焓湿量,降低排气温度。
31.在制暖状态时,冷媒通过压缩机3压缩转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第一换热器6,在第一换热器6吸冷放热后变成中温高压的液体,经第一膨胀阀11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经过翅片换热器10吸热放冷作用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经过四通阀9回到压缩机3,然后继续循环。
32.在冬季时,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翅片换热器10内部冷却液蒸发量减少,压缩机3压缩比增大,造成压缩机3排气温度升高;当排气温度达到设定值时,第一换热器6出来的液体经过第一单向阀7,进入第二电子膨胀阀具体控制元件不在本发明讨论范围内),第二电子膨胀阀能够加大供液量,冷却液通过补气增焓换热器4蒸发进入压缩机3,提高压缩机3吸气焓湿量,从而实施降低排气温度。
33.上仅内容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补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设有压缩机(3),压缩机(3)底面设有缓冲塑料件(303),缓冲塑料件(303)与壳体(1)之间通过螺钉相连接,压缩机(3)的侧表面设有补气增焾器(4),补气增焾器(4)与压缩机(3)之间通过弯管(5)相连接,弯管(5)的一端连接于压缩机(3)高度的三分之一位置,弯管(5)的另一端连接于补气增焾器(4)的底面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补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增焾器(4)的顶端连接有进口管(4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补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3)的表面设有扣座(302),补气增焾器(4)的表面扣带(301),扣带(301)扣于扣座(30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补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座(302)设有外扣边,扣带(301)设有内扣边,内扣边扣置于外扣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补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电机架(101),电机架(101)固定有电机(2),电机(2)连接有风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补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隔板(102),补气增焾器(4)靠近隔板(102)侧并且保持一定间距。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补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第一换热器(6)、第一单向阀(7)、第二单向阀(8)、四通阀(9)和翅片换热器(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补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包括壳体,其中:壳体设有压缩机,压缩机底面设有缓冲塑料件,缓冲塑料件与壳体之间通过螺钉相连接,压缩机的侧表面设有补气增焾器,补气增焾器与压缩机之间通过弯管相连接,弯管的一端连接于压缩机高度的三分之一位置,弯管的另一端连接于补气增焾器的底面处。本实用新型通过补气增焾器与压缩机之间通过弯管相连接,弯管的一端连接于压缩机高度的三分之一位置,使补气增焾器输出冷却液直接冷却压缩机的热源区,进一步对压缩机实施降温,从而实施降低排气温度。施降低排气温度。施降低排气温度。


技术研发人员:莫凤兵 刘永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新迎燕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07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89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