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中的吹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满足飞机平尾大轴内孔吹砂的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2.飞机平尾大轴在修理过程中要经过吹砂工序,以清除内壁的严重的旧漆层、锈蚀以及氧化物等缺陷。但是,由于平尾大轴两端呈现锥形,内孔区域直径以及氧化物等缺陷。但是,由于平尾大轴两端呈现锥形,内孔区域直径两端的口径只有10mm,实际生产是插入外径内径长度200mm~800mm的喷砂枪管进行内孔吹砂,必须使得平尾大轴相对喷枪转动实现吹砂。
3.由于产品重量较大,两端孔径较小,没有专用的设备无法满足平尾大轴在吹砂过程中的翻转、定位,也不便于观察和检测。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飞机平尾大轴内孔吹砂的旋转装置,保证平尾大轴相对喷砂枪管平稳转动,且避免产品运动中损伤。由于吹砂过程中,砂粒从喷枪、平尾大轴的两个端口中流出,粉尘充满在整个吹砂房内,这都会造成轴承位置卡滞,进而影响生产,设计上对装置中的轴承及配合位置进行密封,减少砂粒、粉尘进入到旋转系统中,保证持续使用。整个装置使用方便,减少一定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满足飞机平尾大轴内孔吹砂的旋转装置,能够实现平尾大轴在吹砂时自动旋转、定位旋转,且操作方便、安全、快捷。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飞机平尾大轴内孔吹砂的旋转装置,包括平尾大轴装夹位1、定位衬套2、轴承底座3、聚四氟滚轮4、支撑杆5、皮带6、伺服电机7、电机开关调节器8、架车9和滑轨滚轮10。
7.所述的架车9由角铁焊接制成,其底部安装有滑轨滚轮10,滑轨滚轮10与吹砂房内的滑轨配合,保证本装置可以在吹砂房内推入、拉出。
8.所述的定位衬套2通过轴承14安装在轴承底座3上,用于装夹、固定平尾大轴的一端。定位衬套2的内孔呈锥度,锥度与平尾大轴的外部锥度一致,且定位衬套2内部装配有橡胶垫19,防止平尾大轴在安装、旋转时产生磨损,因夹紧后有一定的摩擦力,可避免相对转动。
9.所述的轴承底座3固定在架车9上,在轴承底座3与轴承14的配合位置,通过聚四氟挡板20进行密封,防止砂粒进入到轴承14及相关配合间隙中。
10.所述平尾大轴装夹位1是安装平尾大轴的位置。
11.所述的聚四氟滚轮4是软质可更换的滚轮;两个聚四氟滚轮4平行、对位焊接在支撑杆5一端,支撑杆5另一端与架车9焊接;支撑杆5、聚四氟滚轮4二者与平尾大轴装夹位1成垂直角度。两聚四氟滚轮4之间的距离为聚四氟滚轮4中心到平尾大轴滚动位置中心距离,即两个聚四氟滚轮4中心和平尾大轴滚动位置中心构成等边三角形,保证平尾大轴与聚四氟滚轮4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滚动。
12.所述的伺服电机7焊接定位在架车9上。所述的皮带6与伺服电机7及定位衬套2缠绕连接。
13.所述的电机开关调节器8定位安装在架车9便于操作的位置上,电机开关调节器8与伺服电机7连接,控制伺服电机7启停、自动旋转及定位旋转。
14.进一步的,所述的聚四氟滚轮4包括螺栓11、聚四氟挡圈12、聚四氟外套13、轴承14、轴承衬套15、聚四氟堵盖16、螺母17和薄钢板18。其中,薄钢板18为u型结构件。在聚四氟滚轮4中,外部利用螺栓11、螺母17、薄钢板18进行锁紧定位。内部利用聚四氟外套13与平尾大轴滚动接触,所述聚四氟外套13一端全孔,另一端半通孔,聚四氟外套13中装有轴承14,轴承14孔内装有轴承衬套15,轴承衬套15与螺栓11配合连接。所述聚四氟挡圈12和聚四氟堵盖16套在螺栓11上、且分别位于聚四氟外套13两侧,防止砂粒进入到聚四氟滚轮4中。
15.进一步的,平尾大轴装夹位1、定位衬套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
°
,满足操作者的操作高度,便于操作时的枪管伸入、伸出,同时保证吹砂过程中,平尾大轴的砂粒能持续、流畅地从平尾大轴的直径10mm孔内排出。
16.进一步的,该旋转装置的旋转速度可调,范围为30rpm以内。
17.使用时,将平尾大轴安装在平尾大轴装夹位1上,将平尾大轴的一端插入到定位衬套2中固定,同时将平尾大轴架放在两聚四氟滚轮4上;摆放稳定后,开启电机开关调节器8,启动伺服电机7,设置自动旋转或定位(点动)旋转,旋转正常后,插入吹砂枪管,开启压力出砂、开启吹砂房回砂,内孔吹砂工作开始运行。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飞机平尾大轴内孔吹砂的旋转装置,利用该旋转装置对平尾大轴进行内表面喷砂,保证平尾大轴以一定的转速持续旋转、全面吹砂,也可以满足步进式的旋转,在特定区域的吹砂,直至检验合格。在定位衬套内部装配橡胶垫,防止平尾大轴在安装、旋转时产生磨损,因夹紧后有一定的摩擦力,可避免相对转动。另外,由于吹砂过程中,砂粒从喷枪、平尾大轴的两个端口中流出,粉尘充满在整个吹砂房内,这都会造成轴承或相应配合位置的卡滞,进而影响生产,利用轴承底座、聚四氟挡板对装置中的轴承进行密封,利用聚四氟滚轮中的聚四氟堵盖、聚四氟挡圈对轴承进行密封,减少砂粒及粉尘进入到旋转系统中,保证持续使用。整个装置使用方便,减少了一定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旋转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聚四氟滚轮的放大结构图。
21.图3为聚四氟滚轮的结构分解图。
22.图4为定位衬套与轴承底座的组装图。
23.图中:1平尾大轴装夹位;2定位衬套;3轴承底座;4聚四氟滚轮;5支撑杆;6皮带;7伺服电机;8电机开关调节器;9架车;10滑轨滚轮;11螺栓;12聚四氟挡圈;13聚四氟外套;14轴承;15轴承衬套;16聚四氟堵盖;17螺母;18薄钢板;19橡胶垫;20聚四氟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不用于限定本
实用新型。
25.如图1所示,一种飞机平尾大轴内孔吹砂的旋转装置,包括平尾大轴装夹位1、定位衬套2、轴承底座3、聚四氟滚轮4、支撑杆5、皮带6、伺服电机7、电机开关调节器8、架车9和滑轨滚轮10。
26.所述定位衬套2通过轴承14安装在轴承底座3上,用于装夹、固定平尾大轴的一端。定位衬套2的内孔呈锥度,锥度与平尾大轴的外部锥度一致,且内部镶嵌、粘黏了橡胶垫19,防止平尾大轴在安装、旋转时产生磨损,因夹紧后有一定的摩擦力,可避免相对转动。
27.所述的轴承底座3是焊接在整个装置上的,即固定在架车9上。在轴承底座3与轴承14的配合位置,利用聚四氟挡板20进行密封,防止砂粒进入到轴承14及相关配合间隙中。
28.所述的平尾大轴装夹位1是安装平尾大轴的位置。平尾大轴装夹位1、定位衬套2的水平倾斜角度为40
°
,满足操作者的操作高度,便于操作时的枪管伸入、伸出,同时保证吹砂过程中,平尾大轴的砂粒能持续、流畅地从平尾大轴的直径10mm孔内排出。
29.所述的聚四氟滚轮4是软质可更换的滚轮,左右各一件,两个聚四氟滚轮4平行、对位、保持一定距离,该距离为:聚四氟滚轮4中心到平尾大轴滚动位置中心距离,即两个聚四氟滚轮4中心和平尾大轴滚动位置中心大致构成等边三角形,保证平尾大轴与聚四氟滚轮4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滚动。
30.聚四氟滚轮4包括螺栓11、聚四氟挡圈12、聚四氟外套13、轴承14、轴承衬套15、聚四氟堵盖16、螺母17和薄钢板18。其中,薄钢板18为u型结构件。在聚四氟滚轮4中,外部利用螺栓11、螺母17、薄钢板18进行锁紧定位。内部利用聚四氟外套13与平尾大轴滚动接触,所述聚四氟外套13中装有轴承14,轴承14孔内装有轴承衬套15,轴承衬套15与螺栓11配合连接。所述聚四氟挡圈12和聚四氟堵盖16套在螺栓11上、且分别位于聚四氟外套13两侧,防止砂粒进入到聚四氟滚轮4中。
31.所述支撑杆5的一端与两聚四氟滚轮4中薄钢板18进行焊接,支撑杆5的另一端焊接在架车9上。支撑杆5、聚四氟滚轮4与平尾大轴装夹位1成垂直角度。
32.所述的伺服电机7安装在钢板上,一并焊接定位在架车9上。所述的皮带6与伺服电机7、定位衬套2缠绕连接。
33.所述的电机开关调节器8定位安装在架车9便于操作的位置上,与伺服电机7连接,控制伺服电机7启停、自动旋转及定位旋转。
34.所述的架车9由角铁焊接制成,滑轨滚轮10安装在架车9底部,滑轨滚轮10与吹砂房内的滑轨配合,保证本装置可以在吹砂房内推入、拉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