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底折叠用钉合器的内镜先端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9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创外科治疗器械的附件,具体涉及一种胃底折叠用钉合器的内镜先端座。


背景技术:

2.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或十二指肠的过多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内,引起反酸、烧心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以及咽、喉、气管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胃食管反流病(gerd)在西方国家属常见病,有研究显示,近年来西方国家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约为10%~20%,澳大利亚约为11.6%,亚洲国家发病率则约为5%。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40~60岁为高峰发病年龄,男女无差异,但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男性多于女性。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统计显示,中国胃食管反流患病率为5.77%。对于一般的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或者药物治疗能够治愈。但是对于伴有贲门松弛或者有食管裂孔疝的患者,有的通过药物治疗后效果不好,有的药物治疗后只能解决部分症状,还有些患者则需要长期坚持服药,对于此类患者,必须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有研究表明,大约有25%~30%的gerd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长期用药,需要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
3.现有的胃食管反流病的手术治疗一般采用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或内镜下缝合技术和射频消融技术,虽可以解决症状反复发作的问题,但术后常伴有并发症,对术后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因此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方式未并得到普及,一旦患上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4.为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国发明专利文献cn111671480a公开了一种用于实施胃底折叠术的内镜钉合装置,其用于内镜下外科胃底折叠微创钉合手术,能够治疗中度至重度胃食管反流病,整个操作过程无需切开腹腔,也没有任何体表切口,如同做常规胃镜检查一般,从口腔经食道,进镜至胃底选择缝合位置,并利用可视化的内部摄像头,通过超声波探测仪确定钉盒与内镜顶端的位置进行定位,再选择3个或3个以上的位置将胃底钉合到食管下段,进行前角胃底折叠术,手术全程在内镜下操作,仅需1

2小时即可完成,患者依从性高,创伤小,体表无切口、恢复快,且住院时间、康复时间显著缩短,能够有效地代替胃食管反流病的终身药物治疗和传统的手术方式。
5.该器械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顶端部的运动,使部分胃底折叠于食管下段的外侧,并将部分胃底与食管下段钉合固定在一起,从而在食管周围形成新的呈锐角的his角,加强贲门抗返流屏障,以阻止胃食管反流。因此,手术的治疗效果直接取决于胃底与食管下段的钉合固定效果。而胃底与食管下段的钉合固定效果的好坏又取决于顶端部的砧板与刚性段的配合性能。
6.另外,器械在钉合操作过程中,砧板会受到巨大的瞬时钉合力,如果设置于顶端部的砧板的稳定性不足,会严重影响钉合操作之后钛钉的形变效果,从而最终影响钉合固定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胃底折叠用钉合器的内镜先端座,它可以将微型摄像机、led灯、超声波探测仪以及钉砧集成为一体,使先端座兼具图像采集、超声探测以及钉合功能,从而实现内镜下的胃食管反流病的微创治疗。
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胃底折叠用钉合器的内镜先端座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9.包括先端座体6
‑1‑
1,先端座体6
‑1‑
1的端面6
‑1‑
20为平面,端面6
‑1‑
20的中部开设有钉砧定位槽6
‑1‑
2,钉砧定位槽6
‑1‑
2的底面6
‑1‑
25为平面,钉砧定位槽6
‑1‑
2与钉砧6

2的底部相配合;钉砧定位槽6
‑1‑
2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先端座螺钉孔6
‑1‑
21;先端座螺钉孔6
‑1‑
21沿轴向延伸;先端座螺钉孔6
‑1‑
21与钉砧6

2的钉砧固定螺纹孔6
‑2‑
9相对应;钉砧定位槽6
‑1‑
2内并列开设有一钉砧螺丝驱动轴穿设孔6
‑1‑
3和两个从动齿轮穿设孔6
‑1‑
4;先端座体6
‑1‑
1的一侧开设有微型摄像机定位孔6
‑1‑
6和led灯定位孔6
‑1‑
5;先端座体6
‑1‑
1的另一侧开设有端部定位销容置孔6
‑1‑
8和超声波探测仪安装孔6
‑1‑
7;端部定位销容置孔6
‑1‑
8的局部形成内螺纹孔。
10.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超声波探测仪安装孔6
‑1‑
7的端面突出于先端座体6
‑1‑
1的端面6
‑1‑
20。
11.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端部定位销容置孔6
‑1‑
8的端面与超声波探测仪安装孔6
‑1‑
7的端面平齐。
12.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钉砧定位槽6
‑1‑
2的至少一端或两端开设有豁口6
‑1‑
22。
13.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先端座体6
‑1‑
1的一侧开设有注水孔6
‑1‑
23和注气孔6
‑1‑
24;注水孔6
‑1‑
23的端部固定连接具有侧向出口的水喷嘴22,注气孔6
‑1‑
24的端部固定连接具有侧向出口的气喷嘴21。
14.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钉砧定位槽6
‑1‑
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定位凹槽6
‑1‑
31、6
‑1‑
32,位于所述超声波探测仪安装孔6
‑1‑
7内侧的定位凹槽6
‑1‑
32形成有缺口。
15.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钉砧螺丝驱动轴穿设孔6
‑1‑
3和从动齿轮穿设孔6
‑1‑
4沿轴向延伸;所述钉砧螺丝驱动轴穿设孔6
‑1‑
3内活动穿设有钉砧螺丝驱动轴6

4,从动齿轮穿设孔6
‑1‑
4内活动穿设有钉砧螺丝6

3和从动齿轮6

5,通过钉砧螺丝驱动轴6

4能够带动钉砧螺丝6

3从先端座体6
‑1‑
1向外伸出。
16.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先端座体6
‑1‑
1的底部开设有从动齿轮轴向定位销孔,从动齿轮轴向定位销孔位于所述从动齿轮6

5的下方,从动齿轮轴向定位销孔内固定穿设有从动齿轮轴向定位销6

7。
17.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微型摄像机定位孔6
‑1‑
6与微型摄像机8相匹配;所述led灯定位孔6
‑1‑
5与led灯9相匹配;所述超声波探测仪安装孔6
‑1‑
7与超声波探测仪10相匹配。
18.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led灯定位孔6
‑1‑
5的端部固定设置有led灯罩。
19.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端部定位销容置孔6
‑1‑
8的上部与端部定位销11的上部相匹配,端部定位销容置孔6
‑1‑
8的内螺纹孔与端部定位销11的外螺纹相匹配。
20.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21.本实用新型通过钉砧固定螺钉实现钉砧与先端座之间的固定连接,不仅能够便于钉砧的拆卸,而且能够增加钉砧与先端座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钉砧承受巨大的瞬时钉合
力后仍然保持稳定的连接状态。
22.本实用新型的端面为平面,外形较为规则,不仅易于加工,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刚度更好,能够承受更大的瞬时钉合力,因此能够在钉合器执行钉合操作之后钛钉的形变更为规则。
23.本实用新型利用具有侧向出口的水喷嘴能够对微型摄像机和led灯进行冲洗,利用具有侧向出口的气喷嘴能够对微型摄像机和led灯进行吹扫,从而能够保持微型摄像机的发射及接收超声波的视野清晰。因此本实用新型在进入人体体内后仍然具备良好的窥视性能。
24.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探测仪安装孔的端面突出于先端座体,能够超声波探测仪能够略微伸出先端座体,使超声波探测仪的视野更为开阔,从而提升了超声波探测仪的探测精度。
25.本实用新型通过钉砧定位槽对钉砧进行定位,同时通过钉砧固定螺钉实现钉砧与先端座之间的固定连接,能够保证钉砧与先端座的稳定连接,使钉砧能够在钉合过程中承受来自于钛钉击发机构的巨大击发力。
26.本实用新型通过钉砧螺丝驱动轴穿设孔和从动齿轮穿设孔将钉砧螺丝的驱动机构进行内置,通过钉砧螺丝的驱动机构能够带动钉砧螺丝运动,从而实现钉砧螺丝与钉砧之间的相对运动。
27.本实用新型通过微型摄像机定位孔和led灯定位孔将微型摄像机和led灯进行内置,通过端部定位销容置孔和超声波探测仪安装孔将端部定位销和超声波探测仪进行内置,使先端部兼具图像采集、超声探测以及钉合功能。
28.本实用新型将位于先端部的微型摄像机、led灯、端部定位销和超声波探测仪均设置于钉砧两侧,且微型摄像机、led灯、端部定位销和超声波探测仪均低于钉砧的上表面,能够避免受钉合动作的干扰,无论设备是否处于钉合状态,微型摄像机、led灯、端部定位销和超声波探测仪都能够保证各自的正常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29.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以下说明仅是示意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所述原理可按多种方式应用,以实现许多不同的可替代实施方式。这些说明仅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内容的一般原理,不意味着限制在此所公开的实用新型构思。
30.结合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且与上文的总体说明和下列附图的详细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3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2.图1是本实用新型胃底折叠用钉合器的内镜先端部的示意图;
3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端面示意图;
34.图3是图2的a

a剖面示意图;
3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36.图5是图4的c

c剖面示意图。
37.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38.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钉砧的示意图;
39.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钉砧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40.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先端座的示意图;
41.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先端座的侧面示意图;
42.图11是图10的b

b剖面示意图。
43.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44.8为微型摄像机,
ꢀꢀꢀꢀꢀꢀꢀꢀꢀꢀꢀꢀꢀꢀꢀꢀꢀꢀ
9为led灯,
45.10为超声波探测仪,
ꢀꢀꢀꢀꢀꢀꢀꢀꢀꢀꢀꢀꢀꢀꢀ
11为端部定位销,
[0046]6‑
1为先端座,
ꢀꢀꢀꢀꢀꢀꢀꢀꢀꢀꢀꢀꢀꢀꢀꢀꢀꢀꢀꢀ6‑
2为钉砧,
[0047]6‑
3为钉砧螺丝,
ꢀꢀꢀꢀꢀꢀꢀꢀꢀꢀꢀꢀꢀꢀꢀꢀꢀꢀ6‑
4为钉砧螺丝驱动轴,
[0048]6‑
5为从动齿轮,
ꢀꢀꢀꢀꢀꢀꢀꢀꢀꢀꢀꢀꢀꢀꢀꢀꢀꢀ6‑
6为钉砧螺丝导向套,
[0049]6‑
7为从动齿轮轴向定位销,
ꢀꢀꢀꢀꢀꢀꢀꢀ6‑
8为钉砧固定螺钉,
[0050]6‑1‑
1为先端座体,
ꢀꢀꢀꢀꢀꢀꢀꢀꢀꢀꢀꢀꢀꢀꢀꢀ6‑1‑
2为钉砧定位槽,
[0051]6‑1‑
3为钉砧螺丝驱动轴穿设孔,
ꢀꢀꢀꢀ6‑1‑
4为从动齿轮穿设孔,
[0052]6‑1‑
5为led灯定位孔,
ꢀꢀꢀꢀꢀꢀꢀꢀꢀꢀꢀꢀꢀ6‑1‑
6为微型摄像机定位孔,
[0053]6‑1‑
7为超声波探测仪安装孔,
ꢀꢀꢀꢀꢀꢀ6‑1‑
8为端部定位销容置孔,
[0054]6‑1‑
20为先端座的端面,
ꢀꢀꢀꢀꢀꢀꢀꢀꢀꢀꢀ6‑1‑
21为先端座螺钉孔,
[0055]6‑1‑
22为豁口,
ꢀꢀꢀꢀꢀꢀꢀꢀꢀꢀꢀꢀꢀꢀꢀꢀꢀꢀꢀ6‑1‑
23为注水孔,
[0056]6‑1‑
24为注气孔,
ꢀꢀꢀꢀꢀꢀꢀꢀꢀꢀꢀꢀꢀꢀꢀꢀꢀ6‑1‑
25为钉砧定位槽的底面,
[0057]
21为气喷嘴,
ꢀꢀꢀꢀꢀꢀꢀꢀꢀꢀꢀꢀꢀꢀꢀꢀꢀꢀꢀꢀꢀ
22为水喷嘴,
[0058]6‑2‑
0为钉砧体,
ꢀꢀꢀꢀꢀꢀꢀꢀꢀꢀꢀꢀꢀꢀꢀꢀꢀꢀ6‑2‑
1为钉砧螺丝穿设孔,
[0059]6‑2‑
2、6
‑2‑
3、6
‑2‑
4、6
‑2‑
5、6
‑2‑
6为钛钉折弯导引槽,
[0060]6‑2‑
7、6
‑2‑
8为定位凸起,
ꢀꢀꢀꢀꢀꢀꢀꢀꢀ6‑2‑
81为缺口,
[0061]6‑2‑
9为钉砧固定螺纹孔,
ꢀꢀꢀꢀꢀꢀꢀꢀꢀꢀ6‑2‑
10为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62]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63]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胃底折叠用钉合器的内镜先端部包括先端座6

1,先端座6

1的端面设置有钉砧6

2、微型摄像机8、led灯9、超声波探测仪10和端部定位销11,钉砧6

2固定设置于先端座6

1的端面中部,钉砧6

2的两端分别通过钉砧固定螺钉6

8固定连接先端座6

1;钉砧6

2的表面突出于先端座6

1的端面,从而能够为钛钉提供折弯力;钉砧6

2的长度方向为钉合器的刚性段的周向;微型摄像机8和led灯9位于钉砧6

2的一侧,超声波探测仪10和端部定位销11位于钉砧6

2的另一侧;led灯9用于提供照明光源,微型摄像机8用于图像的采集;超声波探测仪10用于超声信号的发射与接收;
[0064]
如图3所示,端部定位销11的中部形成外螺纹,端部定位销11通过螺纹连接先端座
6

1;端部定位销11的自由端为尖端,端部定位销11的固定端连接定位销驱动电机;通过定位销驱动电机带动端部定位销11旋转,能够实现端部定位销11相对于先端座6

1的伸缩运动;端部定位销11的自由端与钉合器的刚性段的定位销孔相匹配,能够进行组织定位,以避免或降低手术过程中组织发生定位位置的偏移。
[0065]
如图5所示,先端座6

1的内部活动设置有两根钉砧螺丝6

3,钉砧螺丝6

3固定连接从动齿轮6

5,两个从动齿轮6

5共同啮合主动齿轮;主动齿轮设置于钉砧螺丝驱动轴6

4上,钉砧螺丝驱动轴6

4在动力驱动下能够旋转;
[0066]
通过钉砧螺丝驱动轴6

4带动两个从动齿轮6

5同步旋转,能够带动钉砧螺丝6

3相对于钉砧6

2作伸缩运动,使钉砧螺丝6

3的头部从钉砧6

2的钉砧螺丝穿设孔6
‑2‑
1中向外伸出,从而能够伸入钉仓座,实现先端部与刚性段之间的相对定位;
[0067]
钉砧6

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两个钉砧螺丝导向套6

6,钉砧螺丝导向套6

6通过螺纹连接钉砧螺丝6

3;钉砧螺丝导向套6

6与从动齿轮6

5一一对应且同轴设置;钉砧螺丝导向套6

6能够对钉砧螺丝6

3进行导向,从而能够精确控制钉砧螺丝6

3的行程;
[0068]
从动齿轮6

5的底部设置有从动齿轮轴向定位销6

7;从动齿轮轴向定位销6

7沿纵向穿设于先端座6

1的从动齿轮轴向定位销孔内;从动齿轮轴向定位销6

7能够对从动齿轮6

5进行轴向限位,防止从动齿轮6

5发生轴向位移。
[0069]
如图7、图8所示,钉砧6

2包括上表面呈弧形的钉砧体6
‑2‑
0,钉砧体6
‑2‑
0的弧形上表面与刚性段的侧部相吻合;钉砧体6
‑2‑
0的长度方向对应于刚性段的圆周方向(即弧长方向);当先端部处于钉合状态时,钉砧体6
‑2‑
0的表面与刚性段的侧部相配合;钉砧6

2的上表面作为其工作表面;
[0070]
钉砧体6
‑2‑
0上开设有两个钉砧螺丝穿设孔6
‑2‑
1,钉砧螺丝穿设孔6
‑2‑
1与钉砧螺丝6

3相对应;
[0071]
钉砧体6
‑2‑
0的表面分布有五组钛钉折弯导引槽6
‑2‑
2、6
‑2‑
3、6
‑2‑
4、6
‑2‑
5、6
‑2‑
6(图7中用五种不同图案分别代表五组钛钉折弯导引槽的槽底);每组钛钉折弯导引槽包括并列的两个折弯导引凹槽,每个折弯导引凹槽对应于钛钉的一个钉腿;每个折弯导引凹槽的槽底为两端高、中间低的弧形,每组钛钉折弯导引槽的弧形槽底对称设置;折弯导引凹槽能够对钛钉钉腿的折弯方向进行导向。
[0072]
钉砧体6
‑2‑
0的侧部设置有两个定位凸起6
‑2‑
7、6
‑2‑
8;两个定位凸起6
‑2‑
7、6
‑2‑
8相对于钉砧体6
‑2‑
0所在的圆心中心对称;为避免定位凸起6
‑2‑
8与超声波探测仪10发生干涉,定位凸起6
‑2‑
8的外侧形成有缺口6
‑2‑
81;
[0073]
钉砧体6
‑2‑
0的两端分别开设有钉砧固定螺纹孔6
‑2‑
9,通过钉砧固定螺钉6

8与钉砧固定螺纹孔6
‑2‑
9的配合,能够实现钉砧固定螺钉6

8与钉砧6

2之间的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两颗钉砧固定螺钉6

8实现钉砧6

2与先端座6

1之间的固定连接,不仅能够便于钉砧6

2的拆卸,而且能够增加钉砧6

2与先端座6

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钉砧6

2承受巨大的瞬时钉合力后仍然保持稳定的连接状态;
[0074]
钉砧体6
‑2‑
0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凹槽6
‑2‑
10,钉砧固定螺纹孔6
‑2‑
9位于凹槽6
‑2‑
10内,从而使钉砧固定螺纹孔6
‑2‑
9内的钉砧固定螺钉6

8能够隐藏于凹槽6
‑2‑
10内而不致裸露于钉砧体6
‑2‑
0的表面,以增加钉砧6

2表面的圆滑性,避免先端部在进入人体通道的过程中对人体造成损伤;
[0075]
本实用新型的钉砧6

2外形规则,不仅易于加工,而且刚度更好,能够承受更大的瞬时钉合力。
[0076]
如图9至图11所示,先端座6

1包括先端座体6
‑1‑
1,先端座体6
‑1‑
1的端面6
‑1‑
20为平面,端面6
‑1‑
20的中部开设有沿纵向延伸的钉砧定位槽6
‑1‑
2,钉砧定位槽6
‑1‑
2的底面6
‑1‑
25为平面,钉砧定位槽6
‑1‑
2与钉砧6

2的底部相配合,钉砧6

2固定设置于钉砧定位槽6
‑1‑
2内;
[0077]
钉砧定位槽6
‑1‑
2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两个豁口6
‑1‑
22;由于钉合器在手术过程中主要依靠钉砧螺丝6

3实现先端部与刚性段之间的相对定位,而钉砧螺丝6

3在定位过程中需要穿透胃底和食道两层组织进行挤压,考虑到手术风险以及手术器械的设计风险等因素,当钉砧螺丝6

3出现动力失效问题而无法缩回,钉砧固定螺钉6

8发生滑牙又不能正常拆卸钉砧6

2时,此时可以利用豁口6
‑1‑
22对拆卸工具进行定痊,从而将钉砧6

2从先端座6

1上拆卸下来,使钉砧螺丝6

3退回;
[0078]
钉砧定位槽6
‑1‑
2内开设有一钉砧螺丝驱动轴穿设孔6
‑1‑
3和两个从动齿轮穿设孔6
‑1‑
4;钉砧螺丝驱动轴穿设孔6
‑1‑
3和从动齿轮穿设孔6
‑1‑
4沿轴向延伸;
[0079]
钉砧定位槽6
‑1‑
2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先端座螺钉孔6
‑1‑
21;先端座螺钉孔6
‑1‑
21沿轴向延伸;先端座螺钉孔6
‑1‑
21与钉砧6

2的钉砧固定螺纹孔6
‑2‑
9相对应;
[0080]
先端座体6
‑1‑
1的一侧开设有微型摄像机定位孔6
‑1‑
6和led灯定位孔6
‑1‑
5,微型摄像机定位孔6
‑1‑
6内固定设置微型摄像机8,led灯定位孔6
‑1‑
5的端部固定设置led灯罩,led灯定位孔6
‑1‑
5内固定设置有led灯9;
[0081]
先端座体6
‑1‑
1的该侧还开设有注水孔6
‑1‑
23和注气孔6
‑1‑
24;注水孔6
‑1‑
23的端部固定连接具有侧向出口的水喷嘴22,注气孔6
‑1‑
24的端部固定连接具有侧向出口的气喷嘴21;当注水孔6
‑1‑
23向外喷水时,水喷嘴22使水流喷向微型摄像机8和led灯9,从而对微型摄像机8的镜头和led灯9进行冲洗;当注气孔6
‑1‑
24向外排气时,气喷嘴21使气流喷向微型摄像机8和led灯9,从而对微型摄像机8的镜头和led灯9进行吹扫;
[0082]
先端座体6
‑1‑
1的另一侧开设有端部定位销容置孔6
‑1‑
8和超声波探测仪安装孔6
‑1‑
7,超声波探测仪安装孔6
‑1‑
7内固定设置超声波探测仪10;端部定位销容置孔6
‑1‑
8的下部形成内螺纹孔,端部定位销容置孔6
‑1‑
8的下部内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端部定位销11;
[0083]
如图10所示,超声波探测仪安装孔6
‑1‑
7的端面突出于先端座体6
‑1‑
1的端面6
‑1‑
20,以使超声波探测仪能够略微伸出先端座体6
‑1‑
1的端面6
‑1‑
20,从而使超声波探测仪的发射及接收超声波的视野更为开阔;端部定位销容置孔6
‑1‑
8的端面与超声波探测仪安装孔6
‑1‑
7的端面平齐。
[0084]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同等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7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