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MPS造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检索2022-05-10  34


一种amps造粒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amps造粒装置,属于造粒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amps(2

丙稀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是一种丙稀酰胺系阴离子单体,形状为白色结晶固体,amps的合成主要以丙烯腈、异丁烯和发烟硫酸为原料,将烟硫酸加到丙烯腈和异丁烯的混合物中,在多种添加剂存在下直接反应得到成品。主要应用于石油工业、水处理工业、合成纤维工业和造纸工业等工业中。
3.目前现有的设备通过辊式造粒机将amps粉末碾压成饼状块体而后通过粉碎机粉碎成颗粒,而后筛选。这样的工艺流程会产生大量的产品粉尘,而且成品率和生产效率低下。
4.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生产中不会产生大量粉尘、成品率和生产率高的amps造粒装置。
6.一种优化方案,一种amps造粒装置,包括筒体;
7.所述的筒体的上部设有进料斗;
8.筒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盘;
9.筒体的内腔设有转筒;
10.所述的转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盘;
11.转盘与出料盘紧密贴合设置;
12.所述的转盘与出料盘的外表面设有通孔;
13.通孔设有多个;
14.通孔沿转盘与出料盘的轴线均匀分布;
15.转盘与出料盘的通孔一一对应设置。
16.进一步地,转筒的侧壁设有齿轮a;
17.筒体的外壁设有步进电机;
18.步进电机的上部设有齿轮b;
19.齿轮a与齿轮b啮合设置。
20.进一步地,所述的出料盘的底部设有电机;
21.电机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转轴;
22.电机固定设置于出料盘的底部;
23.转轴与转盘与出料盘通过轴承连接设置。
24.进一步地,转轴的上部两侧设有碾压滚筒;
25.碾压滚筒设有2个;
26.碾压滚筒对称设置;
27.碾压滚筒设置于转盘的上表面;
28.碾压滚筒的一端转轴与转轴固定连接设置。
29.进一步地,转轴的上部两侧设有刮刀;
30.刮刀设有2个;
31.刮刀对称设置于转盘的上表面;
32.刮刀设置于碾压滚筒之间。
33.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34.本实用新型采用挤压方式将物料挤压成型,在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粉尘。另外,通过出料盘和转盘之间的剪切力将物料切割成颗粒,生产过程简单,成品率和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3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amps造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amps造粒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amps造粒装置出料盘和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3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amps造粒装置转盘、碾压滚筒和刮刀的结构示意图;
39.图中,1

筒体,2

进料斗,3

出料盘,4

转筒,5

齿轮a,6

步进电机,7

齿轮b,8

转盘,9

通孔,10

电机,11

转轴,12

碾压滚筒,13

刮刀。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41.实施例1,如图1、2、3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amps造粒装置,包括筒体1;
42.所述的筒体1的上部设有进料斗2;
43.筒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盘3;
44.筒体1的内腔设有转筒4;
45.转筒4的侧壁设有齿轮a5;
46.筒体1的外壁设有步进电机6;
47.步进电机6的上部设有齿轮b7;
48.齿轮a5与齿轮b7啮合设置。
49.所述的转筒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盘8;
50.转盘8与出料盘3紧密贴合设置。
51.所述的转盘8与出料盘3的外表面设有通孔9;
52.通孔9设有多个;
53.通孔9沿转盘8与出料盘3的轴线均匀分布;
54.转盘8与出料盘3的通孔9一一对应设置。
55.所述的出料盘3的底部设有电机10;
56.电机10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转轴11;
57.电机10固定设置于出料盘3的底部;
58.转轴11与转盘8与出料盘3通过轴承连接设置。
59.转轴11的上部两侧设有碾压滚筒12;
60.碾压滚筒12设有2个;
61.碾压滚筒12对称设置;
62.碾压滚筒12设置于转盘8的上表面;
63.碾压滚筒12的一端转轴与转轴11固定连接设置。
64.转轴11的上部两侧设有刮刀13;
65.刮刀13设有2个;
66.刮刀13对称设置于转盘8的上表面;
67.刮刀13设置于碾压滚筒12之间。
6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69.物料通过进料斗2进入转筒4中,转盘8与出料盘3的通孔9错列设置,电机10带动碾压滚筒12转动,将物料碾压入转盘8的通孔9中并压实,刮刀13刮取转盘8外表面压实的物料并通过碾压滚筒12继续压入转盘8的通孔9中,步进电机6启动通过齿轮a5与齿轮b7将转盘8与出料盘3的通孔9重叠,而后转盘8的通孔9的部分成型物料在碾压滚筒12的压迫下进入出料盘3的通孔9中,同时转盘8在步进电机6的带动下将转盘8与出料盘3的通孔9中的物料分离,形成颗粒状物料。而后颗粒状物料通过出料盘3排出装置。
70.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amps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所述的筒体(1)的上部设有进料斗(2);筒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盘(3);筒体(1)的内腔设有转筒(4);所述的转筒(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盘(8);转盘(8)与出料盘(3)紧密贴合设置;所述的转盘(8)与出料盘(3)的外表面设有通孔(9);通孔(9)设有多个;通孔(9)沿转盘(8)与出料盘(3)的轴线均匀分布;转盘(8)与出料盘(3)的通孔(9)一一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mps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转筒(4)的侧壁设有齿轮a(5);筒体(1)的外壁设有步进电机(6);步进电机(6)的上部设有齿轮b(7);齿轮a(5)与齿轮b(7)啮合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mps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盘(3)的底部设有电机(10);电机(10)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转轴(11);电机(10)固定设置于出料盘(3)的底部;转轴(11)与转盘(8)与出料盘(3)通过轴承连接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amps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轴(11)的上部两侧设有碾压滚筒(12);碾压滚筒(12)设有2个;碾压滚筒(12)对称设置;碾压滚筒(12)设置于转盘(8)的上表面;碾压滚筒(12)的一端转轴与转轴(11)固定连接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amps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轴(11)的上部两侧设有刮刀(13);刮刀(13)设有2个;刮刀(13)对称设置于转盘(8)的上表面;刮刀(13)设置于碾压滚筒(12)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AMPS造粒装置,属于造粒技术领域。包括筒体;所述的筒体的上部设有进料斗;筒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盘;筒体的内腔设有转筒;所述的转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盘;转盘与出料盘紧密贴合设置;所述的转盘与出料盘的外表面设有通孔;通孔设有多个;通孔沿转盘与出料盘的轴线均匀分布;转盘与出料盘的通孔一一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采用以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挤压方式将物料挤压成型,在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粉尘。另外,通过出料盘和转盘之间的剪切力将物料切割成颗粒,生产过程简单,成品率和生产效率高。成品率和生产效率高。成品率和生产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赵计虎 单保卿 李金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寿光市荣晟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4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7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