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包包底出钢口引流剂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2.传统精炼钢包在空包承钢之前,引流剂投装于钢包底部的出钢口内,由于引流剂本身具有一定的耐火度,有时会在承钢之前并没有完成自身的烧结过程而散落与水口之内,这会导致钢液从转炉内出钢倒入钢包时,由于钢液的冲击而使出钢口内的引流剂部分漂浮于钢液内,使得出钢口内混入大量的钢液或钢渣,这些钢液或钢渣在出钢口内凝结,使得钢包出钢时不能正常自动开浇,从而影响钢包出钢的开浇率,不利于生产的顺行。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包包底出钢口引流剂保护结构。在钢包底部的出钢口上方设置一个预制件,盖在出钢口上方。有效防止由于钢液冲击导致的引流剂外溢,使引流剂在出钢口内时时保持饱满的状态,有效地保护引流剂,保证引流剂正常发挥作用。
4.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钢包包底出钢口引流剂保护结构,引流剂置于钢包出钢口水口内,保护结构安装在钢包底部的钢包出钢口上方,包括预制件,预制件为顶端封闭、底部开设保护腔且侧面为立沿的圆柱盖状,预制件的下沿安装一周石棉毡,石棉毡与钢包底部的钢包耐火底砖贴合。
6.所述预制件的材料为铝硅质。
7.所述预制件的立沿内侧底部向内开设一周滑槽;还包括底座,底座上部为圆柱卡缘,下部圆周方向上开设一周凹槽,凹槽内紧密塞入石棉毡。
8.所述圆柱卡缘的外径等于滑槽内径。
9.所述滑槽的开设高度为立沿高度的2/3。
10.所述石棉毡高出凹槽,从凹槽底部露出。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12.本实用新型首先解决了钢液从转炉出钢倒入钢包时,钢液冲击造成钢包出钢口处引流剂散落漂浮于钢液内的问题,在出钢口上方盖上一个预制件。另外,又解决钢包包底出钢口附近堆积钢渣凹凸不平坦,预制件与包底贴合不紧密,导致引流剂受钢液冲击流失的问题。在预制件的下沿安装一周石棉毡,石棉毡与钢包底部的钢包耐火底砖贴合,有效防止由于钢液冲击导致的引流剂外溢,使引流剂在出钢口内时时保持饱满的状态,有效地保护引流剂,保证引流剂正常发挥作用。进一步提出更优方案,预制件的立沿内侧底部向内开设一周滑槽;预制件通过圆柱卡缘和滑槽的插接安装在底座上,底座上部为圆柱卡缘,下部圆周方向上开设一周凹槽,凹槽内紧密塞入石棉毡,可以更好地固定石棉毡,防止石棉毡冲
走。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引流剂保护结构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14.图2为实施例1预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实施例2预制件的主视图;
16.图4为实施例2预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实施例2预制件底座的主视图;
18.图6为实施例2预制件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7为实施例2预制件与底座的安装示意图。
20.图中,1—转炉;2—转炉出钢口;3—钢液;4—钢包;5—钢包耐火底砖;6—钢包出钢口;7—水口;8—预制件;9—引流剂;10—保护腔;11—立沿;12—下沿;13—滑槽;14—底座;15—卡缘;16—石棉毡座;17—石棉毡。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附图。
22.实施例1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引流剂保护结构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预制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钢包包底出钢口引流剂保护结构,引流剂9置于钢包出钢口水口7内,保护结构安装在钢包4底部的钢包出钢口6上方,包括预制件8,预制件8为顶端封闭、底部开设保护腔10且侧面为立沿11的圆柱盖状,预制件8的下沿12安装一周石棉毡17,石棉毡与钢包4底部的钢包耐火底砖5贴合。所述预制件8的材料为铝硅质。
24.实施例2
25.图3为实施例2预制件的主视图,图4为实施例2预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预制件底座的主视图,图6为实施例2预制件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2预制件与底座的安装示意图,如图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26.所述预制件8的立沿11内侧底部向内开设一周滑槽13;还包括底座14,底座14上部为圆柱卡缘15,下部圆周方向上开设一周凹槽,凹槽内紧密塞入石棉毡17。所述圆柱卡缘15的外径等于滑槽13内径。所述滑槽13的开设高度为立沿11高度的2/3。所述石棉毡17高出凹槽,从凹槽底部露出。
27.工作时,预制件阻挡钢液对出钢口处引流剂的冲击,避免造成钢包出钢口处引流剂散落漂浮于钢液内,预制件的下沿安装的石棉毡,石棉毡与钢包底部的钢包耐火底砖贴合,有效防止由于钢液冲击导致的引流剂外溢,使引流剂在出钢口内时时保持饱满的状态,有效地保护引流剂,保证引流剂正常发挥作用。预制件的立沿内侧底部向内开设一周滑槽;预制件通过圆柱卡缘和滑槽的插接安装在底座上,底座上部为圆柱卡缘,下部圆周方向上开设一周凹槽,凹槽内紧密塞入石棉毡,可以更好地固定石棉毡,防止石棉毡冲走。而正常开浇出钢以后,钢液的温度将预制件逐渐融化,由于钢液密度更大,铝硅质的预制件成渣后漂浮在钢液表面可去除。
技术特征:
1.一种钢包包底出钢口引流剂保护结构,引流剂置于钢包出钢口水口内,其特征在于:保护结构安装在钢包底部的钢包出钢口上方,包括预制件,预制件为顶端封闭、底部开设保护腔且侧面为立沿的圆柱盖状,预制件的下沿安装一周石棉毡,石棉毡与钢包底部的钢包耐火底砖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包底出钢口引流剂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件的材料为铝硅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包底出钢口引流剂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件的立沿内侧底部向内开设一周滑槽;还包括底座,底座上部为圆柱卡缘,下部圆周方向上开设一周凹槽,凹槽内紧密塞入石棉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包包底出钢口引流剂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卡缘的外径等于滑槽内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包包底出钢口引流剂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开设高度为立沿高度的2/3。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包包底出钢口引流剂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棉毡高出凹槽,从凹槽底部露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包包底出钢口引流剂保护结构,安装在钢包底部的钢包出钢口上方,包括预制件,预制件为顶端封闭、底部开设保护腔且侧面为立沿的圆柱盖状,预制件的下沿安装一周石棉毡,石棉毡与钢包底部的钢包耐火底砖贴合。本实用新型首先解决了钢液从转炉出钢倒入钢包时,钢液冲击造成钢包出钢口处引流剂散落漂浮于钢液内的问题,又解决钢包包底出钢口附近堆积钢渣凹凸不平坦,预制件与包底贴合不紧密,导致引流剂受钢液冲击流失的问题,预制件的立沿内侧底部向内开设一周滑槽;预制件通过圆柱卡缘和滑槽的插接安装在底座上,底座下部开设一周凹槽,凹槽内紧密塞入石棉毡,更好地固定石棉毡,防止石棉毡冲走。防止石棉毡冲走。防止石棉毡冲走。
技术研发人员:徐聪 刘骁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鞍山市神佳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11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in.8miu.com/read-13660.html